论文摘要
番木瓜原产于南美洲,是著名的热带亚热带作物之一。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是番木瓜生产上重要的世界性病害,极大地影响世界各地的番木瓜生产及其相关产业发展。为研究番木瓜高抗谱抗病毒的机制以及培育出适合在我国栽培的高抗谱抗环斑病毒且安全性好的番木瓜新品系。本研究采用RNA介导-花粉管转基因技术体系对抗病毒番木瓜品系的培育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运用RT-PCR技术及相关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我国海南、云南、广西和广东等7个不同番木瓜生产区的番木瓜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PRSV-CP)进行了克隆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PRSV-CP编码区范围在864-873核苷酸之间,编码蛋白是288-291氨基酸。对分离的7个PRSV-CP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比较结果表明大部分序列差异都处于N端,而各产区番木瓜PRSV-CP基因的3′端586—864 bp区段,即278 bp DNA片断的同源率最高,达到98.5%。2采用RT-PCR技术对番木瓜环斑病毒CP基因的同源区段进行了克隆和鉴定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获得PRSV-CP基因3′端同源率最高的278 bp DNA片段,并分别构建了六种RNA介导的植物表达载体,分别为:p2301CP+、p2301CP-、p2301CPu、p2301CPuL、pBCP+、pBCP-,并通过电激法导入农杆菌中。3采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含有CP基因同源DNA片段的植物表达载体导入番木瓜穗中红植株,通过对花粉管导入时的花朵大小、导入液类别、环境因子等参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利用质粒DNA和农杆菌为导入液的花粉管通道技术平台。获得了番木瓜花粉管转基因技术中比较理想的导入条件:受体花一般长3.0-4.5cm;一般供体的花采用3.5cm左右的两性花:而对受体来说,质粒DNA为导入液的一般采用2.0-4.0cm的雌花,农杆菌为导入液的一般采用3.0-4.5cm左右的雌花;转化时间一般选择在晴朗天气,气温在20-30℃时比较适宜。4通过花粉管直接转化技术对6种RNA介导的植物表达载体进行基因转化,获得相应的转基因植株,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分子鉴定,为筛选、培育出高抗谱抗环斑病毒且安全性好的番木瓜株系奠定基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拟南芥花粉管的原位冷冻扫描电镜实验方法[J]. 电子显微学报 2017(05)
- [2].花粉管向胚珠方向生长的控制机理[J]. 生物技术世界 2015(05)
- [3].花粉管[J]. 北方园艺 2012(24)
- [4].花粉管引导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1(09)
- [5].被子植物花粉管的生长方向[J]. 生物学通报 2013(04)
- [6].花粉管导向控制机制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J]. 遗传 2011(11)
- [7].油松离体花粉管的生长及微丝骨架分布[J]. 林业科学 2013(04)
- [8].银杏花粉萌发生长与分枝式花粉管形成的观察[J]. 电子显微学报 2009(05)
- [9].蜜蜂体表携带花粉种类、数量和活力评估的研究方法[J]. 中国蜂业 2017(11)
- [10].拟南芥花粉管与柱头互作的乙醇代谢耦合模型[J]. 生物信息学 2015(01)
- [11].授粉方式对小麦花粉管通道转化效果的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9(01)
- [12].花粉管导入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05)
- [13].利用原位杂交技术鉴定大麻花粉管导入材料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08)
- [14].应用花粉管通道技术选育超级稻龙粳14试验研究[J]. 北方水稻 2009(01)
- [15].FITC示踪在优化小麦花粉管通道转化方法中的应用[J]. 西北植物学报 2008(03)
- [16].钙结合蛋白对花粉生长发育调控研究进展[J]. 西北植物学报 2016(10)
- [17].中国科学家发现花粉管的“GPS”[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6(06)
- [18].花粉管导向,完成植物双受精的艰难旅程(英文)[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3(09)
- [19].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外源DNA获得抗盐番茄新品系[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8(03)
- [20].荸荠雌蕊及花粉管萌发的形态观察[J]. 农业与技术 2016(07)
- [21].LLG2/3作为复合体的共受体参与调控花粉管破裂[J]. 科学新闻 2020(02)
- [22].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象草花粉管离体生长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9)
- [23].江南油杉花粉离体萌发的适宜条件与萌发特征[J]. 广西林业科学 2019(04)
- [24].系列水性环境体系中玉米离体花粉的活力解析[J]. 山西农业科学 2018(05)
- [25].甜荞结实性及授粉受精过程中花粉管的生长动态[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8)
- [26].硼对花粉生物化学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8(03)
- [27].DUF784基因在花粉管导向中的功能分析[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0(10)
- [28].植物科学[J]. 科学中国人 2020(08)
- [29].被子植物助细胞的发育和功能[J]. 植物学报 2009(04)
- [30].花粉管中微丝和微管的分布及作用[J]. 科技信息 2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