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运动生物谐振规律的前驱研究

肌肉运动生物谐振规律的前驱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本研究以正常人、下肢弛缓性瘫痪和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模型,探讨人体肌肉运动生物谐振规律,并分析康复干预对生物谐振状态的作用。对象与方法:对象:研究一:肌肉运动生物谐振规律正常肌肉模型:正常青少年男性在校中学生10名,身体健康,无任何步行障碍以及各个系统疾病,年龄16±2岁,身高1.73±0.1m,体重56.1±7kg。肌肉麻痹模型:中学在校男性儿麻患者12名,有步行障碍,可扶拐独立步行,但无其它系统疾病,年龄17±1岁,身高1.68±4.6m,体重52.5±5.4kg。肌肉痉挛模型:脑损伤后偏瘫患者10名,其中脑外伤4例、脑卒中后6例,年龄48±8岁,身高1.70±0.3m,体重70.5±9.5kg。均有典型下肢伸肌痉挛模式,均具备步行200米的能力。研究二:康复干预对生物谐振规律的影响矫形器干预的研究:股四头肌肌力2级的儿麻患者膝不稳组,年龄16.7±0.7岁,身高1.63±0.8m,体重50.9±7kg。与其年龄(16.7±0.7岁)相匹配的10名健康组为对照,分析不同类型的矫形器(AFO、KAFO)对步行效率的影响。方法:步态分析:采用美国Motion Analysis公司远红外线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包括6台红外摄像机、两个Kistler测力平台、8道动态肌电图。主要指标:采用步态分析参数的时间一空间参数分析自然步态、慢速以及快速步行的效率。氧价测定:采用K4b2便携式遥测气体分析系统(意大利Cosmed公司)。主要指标:氧价。测定方案:分别测定自然步频、慢速(80%自然步频)以及快速(120%自然步频)步频的步行效率和步态指标。测试者充分暴露身体各个主要关节点,采用红外反光球固定在关节处,通过测定自由行走的运动学分析,得出自然步行的步频,然后分别推算80%与120%的步频。采用节律器标定步频,受试者按照固定音律节拍行走,反复2次适应后进行正式测定。同时进行气体代谢测定,并推算氧价。结果研究一:肌肉运动生物谐振规律正常肌肉模型:正常男性青少年中学生自然步频、慢速与快速步频(steps/min)分别为107.6±1.8、85.8±7.5和128.6±10.5;步速(m/min)分别为74.9±9.4、57.4±7.8和86.8±9.3。慢速与快速的步频与步速分别同自然步频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意义(p<0.001)。耗氧量(ml/min/kg)分别为12.7±4.1、17.5±3.8和18.1±3.5,慢速与快速的耗氧量分别同自然步频比较均出现增加趋势(p<0.01);氧价(ml/m/kg)分别为0.140±0.011、0.193±0.049和0.192±0.035,慢速与快速的氧价分别同自然步频比较呈现显著性升高(p<0.05)。肌肉麻痹模型:儿麻患者自然步频、慢速与快速步频(steps/min)分别为101.3.6±8.5、80.4±8.5和121.1±9.9;三组步速(m/min)分别为65.5±8.7、53.04±5.9、74.3±9.5,快慢二组与自然组比较结果同正常组(p<0.001)。耗氧量(ml/min/kg)分别为15.2±3.6、20.76±4.3和21.5±6.2,同自然组的比较显著增加(p<0.01);氧价(ml/m/kg)分别为0.231±0.043、0.291±0.061、和0.288±0.072,快慢组氧价较自然步频组呈现上升趋势(p<0.05)。肌肉痉挛模型:偏瘫患者自然步频、慢速与快速步频(steps/min)分别为88.9±15.7、71.9±12.8和106.1±19.0;步速(m/min)分别为33.7±9.5、25.4±4.9和37.5±10.9,慢速与快速步频组分别与自然步频组的两两比较意义显著(p<0.05);三组耗氧量(ml/min/kg)分别为9.3±1.1、9.2±1.1和9.7±1.0;氧价(ml/m/kg)分别为0.283±0.087、0.350±0.081和0.301±0.082。快慢步频组与自然步频组的耗氧量与氧价两两比较均未出现显著增加(p>0.05)。研究二:康复干预对肌肉运动生物谐振的影响矫形器干预的研究:儿麻患者膝不稳组在使用踝足矫形器(AFO)时的氧价为0.264±0.049 ml/m/kg,明显低于膝不稳组使用膝踝足矫形器(KAFO)和不使用矫形器的氧价(P<0.01),膝不稳组在三种情况下的氧价明显大于健康组(P<0.01)。结论:自然步频的氧价最低,能量代谢产能效率最高,提示人体存在固有肌肉运动谐振规律。肌肉谐振频率干预,包括改变动作频率、取消肌肉谐振作用和肌肉谐振频率过高或紊乱,都导致能量消耗增加,代谢效率降低。下肢瘫痪患者AFO的康复干预可以改善生物谐振频率,提高步行效率。

论文目录

  • 1.论文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研究一:肌肉运动生物谐振规律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康复干预对谐振规律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2.附录
  • 3.综述
  • 4.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T型谐振器的带通滤波器设计[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15(02)
    • [2].太赫兹硅基微环谐振器的设计与分析[J]. 激光与红外 2015(05)
    • [3].关于正弦谐振的微小机器人设计构想[J]. 科技经济市场 2019(01)
    • [4].基于材料微扰的多模谐振器谐振特性研究[J].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19(05)
    • [5].微环谐振器[J].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10(05)
    • [6].声表面波传感器中单端谐振器的匹配电路仿真[J]. 压电与声光 2008(01)
    • [7].含光伏逆变器的低压有源配电网谐振风险评估[J]. 湖北电力 2020(01)
    • [8].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高Q值谐振器(英文)[J]. 空间电子技术 2015(03)
    • [9].微谐振器结构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 计算机仿真 2013(02)
    • [10].微纳通道谐振器检测与表征中的动力学问题[J]. 力学进展 2019(00)
    • [11].比例谐振控制在逆变电源中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7(05)
    • [12].应用谐振装置在电动振动台上实现高量级冲击响应谱的仿真研究[J].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1(05)
    • [13].石墨烯谐振器的研究进展[J]. 微纳电子技术 2014(09)
    • [14].一种实现谐振响应夹具设计仿真计算[J]. 强度与环境 2011(03)
    • [15].基于单相逆变器的比例谐振控制设计[J]. 电气技术 2019(12)
    • [16].零阶谐振器在新型振荡器设计中的研究[J].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17].基于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谐振扫描的相位调制方法[J]. 光子学报 2008(02)
    • [18].光伏并网逆变器准比例谐振控制仿真研究[J]. 电测与仪表 2013(02)
    • [19].一种新型的毫米波谐振系统[J].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10(01)
    • [20].基于传输线理论的零阶谐振器FDTD分析与优化[J]. 系统仿真学报 2008(09)
    • [21].110kV交联电缆及附件的现场变频谐振试验[J]. 电子世界 2015(22)
    • [22].变电站PT谐振及处理对策[J]. 科技广场 2014(06)
    • [23].一种新型谐振磁复位的单端正激变换器设计[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06)
    • [24].谐振箱对LJ465Q发动机进气系统影响的仿真研究[J]. 装备制造技术 2011(04)
    • [25].矩阵变换器输出电流比例谐振控制研究[J]. 舰船电子工程 2017(03)
    • [26].基于双频谐振器的小型化双频滤波器设计[J]. 测试技术学报 2014(02)
    • [27].基于非对称共地λ/4谐振器对的三频带滤波器设计[J].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12(07)
    • [28].光纤探针式声谐振器用于氢气测量[J]. 制造业自动化 2011(08)
    • [29].回音壁模高Q蓝宝石谐振器研究与设计[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08(04)
    • [30].基于ANSYS的微谐振器模态分析[J]. 兵工自动化 2008(11)

    标签:;  ;  ;  ;  ;  ;  

    肌肉运动生物谐振规律的前驱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