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致力于采用新视角和新材料对我国无效合同行为法律后果制度的实际状态进行实证分析,为此提出并论述了从事实出发的法律实证分析框架,收集了较为完整的原始法律资料尤其是以往被研究者所忽视的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以及其正式和非正式认可的法院判决文书,作为分析资料。在凯尔森的纯粹法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整合了霍菲尔德的法律关系理论、茨威格特和克茨的功能主义比较法理论、黑克的利益法学和庞德的社会学法学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应从两个基本事实——法律所要解决的事实上利益纠纷和法律据以表现其自身的原始法律资料——出发来研究实证法。在这一框架之下还论述了法学上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法,描述了法律识别和反向法律识别的分析思路,系统整理了静态法律范畴体系、肯定的反向静态法律范畴体系以及否定的反向静态法律范畴体系这三种法律认识范畴体系。通过对规定我国无效合同行为法律后果的制定法文本进行严格语言分析并进行案例比较分析,本文认为该制度项下之确认合同无效规范、无效返还-赔偿规范和收缴财产规范虽然均属私法上的强行法,但是在实践中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强制性;认为我国无效合同行为的法律后果制度主要以恢复原状为目的,即通过确认无效合同规范、返还财产规范和赔偿损失规范,试图将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状态恢复到合同订立之前的状态,为此不但当事人之间的具体合同应当被具有溯及力地废除,一方当事人应将其取得的“返还利益”转移给受损人,而且有过错的当事人还应当赔偿受损人的“信赖利益”损失。在特定情况下,该制度还具有剥夺当事人通过无效合同行为而获得的不正当利益和惩罚的目的。通过对法院裁判案例的比较分析,本文发现:一方面,最高人民法院的很多判决在相当程度上不能满足形式正义和程序正义的要求,尤其表现在其对类似的案件事实作了不同的裁判;另一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在具体的案件裁判中也作出了不少创造性的判决,弥补了制定法文本过于简单的不足,由此也累积了宝贵的司法经验。为了促进立法和司法之良性发展,非常需要法学界重视对法院裁判尤其是最高人民法院裁判的研究和评论。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社会公共利益与强制性规定在无效合同认定中的适用关系[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01)
- [2].论诚信原则在无效合同恶意抗辩案件中的适用[J]. 法制与社会 2020(07)
- [3].从无效合同特性的反思中看无效合同的时间限制[J]. 文化学刊 2018(10)
- [4].浅析无效合同法律问题[J]. 法制博览 2017(32)
- [5].什么是无效合同[J]. 职工法律天地 2008(05)
- [6].无效合同欠付工程款利息诉讼请求的合理性[J]. 法制与社会 2017(02)
- [7].对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的确认[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8].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解读无效合同[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1)
- [9].简述无效合同的后果处理[J].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0(06)
- [10].浅析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问题[J]. 法制与社会 2010(25)
- [11].无效合同的分类及其法律效果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09(10)
- [12].无效合同多棱镜[J]. 人力资源 2008(21)
- [13].从一则案例看无效合同的认定及处理[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21)
- [14].关于无效合同是否应适用诉讼时效之思考[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03)
- [15].论无效合同的判断标准[J]. 法律适用 2012(07)
- [16].无效合同纠纷案件审理中的法律适用问题[J]. 山东审判 2010(06)
- [17].无效合同能否适用诉讼时效规定[J]. 山东农机化 2018(01)
- [18].论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05)
- [19].无效合同的结算[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21)
- [20].无效合同之若干问题探析[J]. 现代妇女(下旬) 2014(05)
- [21].比例原则下的无效合同判定之展开[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2(04)
- [22].政府采购无效合同辨析[J]. 经济研究参考 2012(70)
- [23].论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类型及处理原则[J]. 法制与社会 2013(02)
- [24].建设工程施工的几种无效合同类型及法律后果探讨[J]. 民营科技 2012(06)
- [25].无效合同该如何结算[J]. 施工企业管理 2013(02)
- [26].探讨建设工程施工的几种无效合同类型及法律后果[J]. 价值工程 2014(12)
- [27].无效合同的判断标准探讨[J]. 法制博览 2015(18)
- [28].试述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J]. 企业研究 2013(04)
- [29].无效合同诉讼时效问题的论争及处理探讨[J]. 法律适用 2010(10)
- [30].论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订立的劳动合同的效力——兼论《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的矛盾及解决[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