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丽萍河北省衡水市彭杜乡西张学校
数学学科自身具有理论的抽象性,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怎样使产业升级,在这方面起重要作用是人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专家们指出需要以下四种素质的人才:第一,有新观念;第二,能够不断从事技术创新;第三,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第四、有团队精神。为此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
新观念中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而且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为此作为新人才就必须学会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获取新知识更新观念,形成新认识。在数学史上,法国大数学家笛卡尔在学生时代喜欢博览群书,认识到代数与几何割裂的弊病,他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的作图问题,指出了作图问题与求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问题,提出了坐标法,把几何曲线表示成代数方程,断言曲线方程的次数与坐标轴的选择无关,用方程的次数对曲线加以分类,认识到了曲线的交点与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主张把代数与几何相结合,把量化方法用于几何研究的新观点,从而创立解析几何学。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应教学生会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表现对已解决问题寻求新的解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如在球的体积教学中,我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分为三组,要求第一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的半球;第二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高10厘米圆锥;第三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高10厘米圆柱。每组出一人又组成许多小组,各小组分别将圆锥放入圆柱中,然后用半球装满土倒入圆柱中,学生们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半球的体积等于圆柱与圆锥体积之差。球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集公理化思想、转化思想、等积类比思想及割补转换方法之大成,就是这些思想方法灵活运用的完美范例。教学中再次通过展现体积问题解决的思路分析,形成系统的条理的体积公式的推导线索,把这些思想方法明确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才能从中领悟到当初数学家的创造思维进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于生活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让学生从“为了获得一个好的考试分数而学习”,端正到“因为数学有很大的用处而努力学习。”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正确认识。数学是人类接受教育的基础学科,所以要想学得更多,学得更好,知识渊博,拥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二)、将数学教学生活化。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通过数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增强数学作用意识,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就要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逐步形成利用数学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才能使学生领悟数学的作用与意义,更积极的搞好数学学习。
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就是一种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精神。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学生互相配合能解决的问题,增进学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怎样更好的组织学生实现合作,完成合作学习任务?
1、预习提到显著的地位,充足的预习本生就是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学生心中有数才能积极参与,有兴趣参与。没预习的课坚决不上,给予学生足够的预习时间,教师参与学生的预习过程,带领学生一起摸索新知,通过兵教兵,合作学习,共同探索,可以游戏,也可以通过教具的演示操作,一步步走向新知,在预习中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但教师绝不越俎代庖,全权由每小组的组长带领学生合作进行。
2、课堂上放手给学生,通过杜郎口之行,现在的课堂都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实际上我们还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不敢真正的放,怀疑学生讲的思路是否出效果,学生是讨厌教师这种好心的做法的,实际是对他们的否定。为此我努力坚持做到
(一)教师学会倾听,当学生信心百倍的在台上展示时,教师要向学生一样学会倾听,精彩之处与学生一样欢呼,增强数学教师的人情味,多问几个问什么,从而变式挖掘出题目的关键和要点易错点
(二)教师学会适当引导,当学生集体受阻时,教师点拨要“点”在临界点,”拨在关键处。使解题思路产生茅塞顿开之感,产生思维接通的效应,激活新的兴奋点,从而有“得寸进尺”的集体欲望。思路打开了,激情有了,还得让学生自己解决,多找几个学生试试,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三)教师适当拓展,题目展示过后,好的习题,可以改变部分条件,或者联系实际,启发学生大胆假设,猜想,并进行验证,从而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四)课堂上一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较归纳,从而反思出数学思想方法,上升为理论高度,对条件,解题过程和策略的反思,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借鉴作用。重要的是通过反思使学生有着数学知识有着功利性的收获甚至沾沾自喜,从而热爱数学这样,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有关,与我有关,数学是有用的,进而产生“我要学数学”的浓厚兴趣。
3、课后强化巩固数学是个前后联系紧密的学科,及时的巩固所学不仅巩固学生的能力,也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础。教师在巩固的过程要培优和提差,也要充分发挥小组中兵教兵的作用,已达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