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参与立法的制度模式研究

民众参与立法的制度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

立法民主包括立法内容的民主和立法程序的民主,其中立法内容的民主是人类的理想和目标,立法程序的民主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具体措施和机制。民众参与立法是立法民主的程序保障,没有民众参与立法,立法民主就仅仅是理想而已;没有立法民主的理想和目标,民主参与立法就会失去发展的方向。为了实现立法民主的人类理想,世界各国人民已经探索并发展了各种民众参与立法的制度,如古希腊的公民大会制度、立法复决和立法创制制度、议会选举制度、立法公开制度、立法听证制度、利益集团游说制度等。这些制度安排可以说是人类过去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和保障了立法民主。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展民众参与立法制度,实现立法民主的人类理想,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民众参与立法的内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民众参与立法制度。本文认为,如果采用模式分析的方法,就可以剔除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更好地揭示出民众参与立法的内在规律。依据民众参与对立法结果影响力的大小,民众参与立法的制度模式可以划分为强势参与模式、弱势参与模式、协商参与模式。强势参与模式以公民美德作为基础和动力,以资源平等作为必要条件,以政治整合作为运行机制,以公共意志作为逻辑起点和结果,它体现了人民主权、人民参与的理念。强势参与模式下的制度安排具有强化公民教育和保障立法监督的积极功能,但是,它也具有立法低效、立法任性的消极影响。与强势参与模式不同,弱势参与模式以个人利益作为基础和动力,以消极自由作为必要条件,以利益聚合作为运行机制,以利益平衡作为逻辑起点和结果,它体现了自由民主的理念,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和理性选择的品格。弱势参与模式下的制度安排可以提高立法效率,保障理性立法,但是,它也存在着立法操纵、立法寻租的反民主危险。协商参与模式试图以协商民主理念来消解自由民主与人民民主之间的紧张与对立,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所以,它强调以偏好转换作为基础和动力,使个人利益和公民美德统一起来;以能力平等作为必要条件,使消极自由与资源平等统一起来;以公共协商作为运行机制,使利益聚合与政治整合统一起来;以法律合法作为逻辑起点和结果,使利益平衡与公共意志统一起来。因此,协商参与模式是对强势参与模式和弱势参与模式的完善和超越,它代表了民众参与立法的新趋势。但是,协商参与模式毕竟还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模式,自身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它面临着具体的制度设计、制度落实的难题。通过对民众参与立法制度的模式分析,本文认为,任何一种制度模式都有自己的基本理念,都有自己的构成要素,都有自己的优劣长短。在实践中单纯地适用任何一种模式,而忽视其他模式都将导致立法民主的失败。因此,民众参与立法的内在规律要求现代国家应当构建一种现代立法综合参与模式,即大胆地将三种模式融为一体,使之相互促进并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限制并克服各自的劣势。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快速转型的历史时期,中国民众参与立法的发展应当符合这一客观规律,所以,中国民众参与立法的制度模式选择也必须以现代立法综合参与模式为取向。为了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立法综合参与模式,扩大民众有序的立法参与,保障立法民主的实现,我们必须以弱势参与为主导,加强立法科学;以强势参与为补充,加强立法监督;以协商参与为桥梁,加强立法认同,在大力借鉴现代国家发展成熟的民众参与立法制度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国情不断地进行制度完善和制度创新。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立法民主与民众参与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的现状
  • 三 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民众参与立法制度的实践考察
  • 第一节 民众参与立法制度的概念解析
  • 一 民众参与的含义
  • 二 民众参与立法制度的含义
  • 三 民众参与立法制度的属性
  • 第二节 民众直接参与立法的制度实践形式
  • 一 公民大会制度
  • 二 全民公决制度
  • 第三节 民众间接参与立法的制度实践形式
  • 一 议会选举制度
  • 二 立法公开制度
  • 三 立法听证制度
  • 四 利益集团游说制度
  • 第二章 民众参与立法制度的强势参与模式
  • 第一节 强势参与模式的理论阐释
  • 一 人民主权理论
  • 二 参与民主理论
  • 第二节 强势参与模式的构成要素
  • 一 公民美德
  • 二 资源平等
  • 三 政治整合
  • 四 公共意志
  • 第三节 强势参与模式的功能分析
  • 一 强势参与模式的积极功能
  • 二 强势参与模式的消极功能
  • 第三章 民众参与立法制度的弱势参与模式
  • 第一节 弱势参与模式的理论阐释
  • 一 自由民主理论
  • 二 理性选择理论
  • 第二节 弱势参与模式的构成要素
  • 一 个人利益
  • 二 消极自由
  • 三 利益聚合
  • 四 利益平衡
  • 第三节 弱势参与模式的功能分析
  • 一 弱势参与模式的积极功能
  • 二 弱势参与模式的消极功能
  • 第四章 民众参与立法制度的协商参与模式
  • 第一节 协商参与模式的理论阐释
  • 一 协商民主的缘起
  • 二 协商民主的内涵
  • 三 协商民主的分歧
  • 四 协商民主的走向
  • 第二节 协商参与模式的构成要素
  • 一 偏好转换——个人利益与公民美德的统一
  • 二 能力平等——消极自由与资源平等的统一
  • 三 公共协商——利益聚合与政治整合的统一
  • 四 法律合法——利益平衡与公共意志的统一
  • 第三节 协商参与模式的制度构想
  • 一 协商日
  • 二 共识会议
  • 三 公民陪审团
  • 四 协商性民意调查
  • 结语: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立法综合参与模式
  • 一 现代立法综合参与模式的提出
  • 二 中国现代立法综合参与模式的构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微博作为公共参与平台的适宜性、局限性及参与模式研究[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6(06)
    • [2].探讨家属共同参与模式在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24)
    • [3].初中体育的主体参与模式[J]. 新课程(下) 2013(05)
    • [4].浅谈患者参与模式在患者安全工作中的应用[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 2010(04)
    • [5].论中国现代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及发展趋势[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03)
    • [6].政治参与模式与社会政治转型[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04)
    • [7].巧用第三方参与模式 柔性化解矛盾纠纷[J]. 当代广西 2017(14)
    • [8].大学生学业参与模式对其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基于自我主导理论的视角[J]. 教育发展研究 2014(21)
    • [9].政治现代化视阈下我国政治参与模式寻绎[J]. 德州学院学报 2012(01)
    • [10].新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历史演进的梳理及启示[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0(03)
    • [11].私营企业主制度性政治参与模式的表现及原因[J]. 现代商业 2008(06)
    • [12].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与社会政治转型[J]. 天津社会科学 2008(02)
    • [13].高校管理中学生参与模式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20)
    • [14].政治参与模式评析[J]. 商品与质量 2011(S8)
    • [15].西方民主制度下的政治参与模式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 [16].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全程参与模式探析[J]. 中国行政管理 2009(05)
    • [17].患-陪就诊同盟的会话参与模式研究[J]. 现代外语 2019(02)
    • [18].金砖四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模式和经济利益的比较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 2015(07)
    • [19].主体参与模式在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 2012(03)
    • [20].我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模式下有序政治参与探究[J]. 前沿 2011(19)
    • [21].基层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模式的理论模型与实践样态[J]. 探索 2019(04)
    • [22].政策网络视域下专家的政策参与[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23].反恐模式:大众参与模式之建构——基于传统反恐模式的反思[J]. 宁夏社会科学 2015(05)
    • [24].公租房建设运行的企业参与模式研究[J]. 建筑经济 2012(10)
    • [25].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社会运作与参与模式探析[J]. 职业时空 2009(06)
    • [26].积极老龄化视野下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模式及影响因素[J]. 人口研究 2019(03)
    • [27].敢于持守开放姿态[J].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14(04)
    • [28].家属参与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15)
    • [29].论政府与民众联动的危机参与模式——贵州省修文县的个案研究[J]. 兰州学刊 2009(01)
    • [30].护患共同参与模式在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08)

    标签:;  ;  ;  ;  

    民众参与立法的制度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