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线控转向系统是线控驾驶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线控转向的设计开发既要有理论上的支持,更要有必要的试验验证环境。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线控转向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键合图理论建立了线控转向系统键合图模型,剖析了线控转向的本质:线控转向系统是双输入双输出系统。即将驾驶员输入的转角和转向轮输入回正力矩看作系统输入,转向反馈电机和转向执行电机的电流看作系统输出。本文运用模糊控制理论,借助MATALB模糊逻辑工具箱建立了线控转向模糊可变传动比模型;讨论了路感反馈的来源问题。借助ADAMS/Car、ADAMS/Controls和MATLAB/Simulink之间的联合仿真,本文建立了线控转向系统的纯软件仿真环境。在纯软件仿真环境下,通过设置角输入模式,验证了设计的线控转向模糊可变传动比算法,结果表明:在线控转向系统中,通过设置合适的可变传动比,能够实现在低速行驶时减小方向盘转动角度、高速行驶时提供合适的转向灵敏度的目的。在纯软件仿真环境下,通过设置力输入模式,分析线控转向系统路感反馈力矩参考源,结果表明:选择转向执行电机输出力矩、选择转向输入轴、齿条处的力矩作为路感反馈的来源没有显著差别。因此,可以直接以转向执行电机的输出力矩作为路感反馈来源。最后讨论了线控转向系统硬件试验台的结构和算法的架构。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课题的提出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2.1 国外线控转向研究现状1.2.2 国内线控转向研究现状1.3 线控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 线控转向本质剖析2.1 概述2.2 键合图理论概述2.2.1 键合图理论的产生背景2.2.2 键合图理论的发展历史2.2.3 键合图理论的特点2.3 键合图理论的基本原理2.3.1 通口、键的接含义2.3.2 广义变量2.3.3 基本键图元件2.3.4 键合图理论其他方面2.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键合图模型2.4.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2.4.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键合图模型2.5 齿轮齿条式线控转向系统键合图模型2.5.1 齿轮齿条式线控转向系统2.5.2 线控转向系统键合图模型2.6 线控转向本质剖析2.7 本章小结第三章 带有线控转向的虚拟样车模型3.1 概述3.2 虚拟样机技术与ADAMS3.2.1 虚拟样机技术3.2.2 ADAMS3.3 ADAMS/Car建模过程3.4 线控转向系统模型3.4.1 ADAMS/Car中的齿轮齿条式转向系统模板3.4.2 齿轮齿条式线控转向系统模板3.5 用于虚拟样车的实验装配3.6 其它总成模型3.7 虚拟样车模型3.7.1 模型装配3.7.2 模型验证3.8 本章小结第四章 线控转向基本算法设计4.1 概述4.2 模糊控制理论4.2.1 模糊控制的发展4.2.2 模糊控制基本结构4.3 MATLAB及其模糊逻辑工具箱4.4 线控转向模糊可变传动比4.4.1 线控转向可变传动比概述4.4.2 模糊可变传动比输入变量及其模糊化4.4.3 线控转向模糊可变传动比的模糊规则库4.4.4 线控转向模糊可变传动比变量清晰化4.5 转向路感与方向盘力矩4.5.1 转向路感4.5.2 方向盘力矩设计4.6 本章小结第五章 线控转向系统纯软件仿真分析5.1 概述5.2 ADAMS/Car与MATALB联合仿真5.2.1 联合仿真5.2.2 ADAMS/Car与MATLAB联合仿真方法5.3 双移线试验5.4 角输入模式下仿真分析5.4.1 仿真结果5.4.2 仿真结果分析5.5 力输入模式下仿真分析5.5.1 仿真结果5.5.2 仿真结果分析5.6 本章小结第六章 线控转向硬件试验台结构和算法的架构6.1 概述6.2 线控转向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的硬件结构6.2.1 线控转向系统的软、硬件6.2.2 线控转向系统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总体方案6.3 线控转向系统的算法的架构6.3.1 线控转向系统的算法概述6.3.2 线控转向系统的性能算法描述6.4 本章小结结论与建议一、结论二、建议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线控转向论文; 键合图理论论文; 纯软件仿真论文; 可变传动比论文; 路感论文; 虚拟样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