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段凯凡[1](2021)在《大学生创新精神研究》文中认为
叶文倩[2](2021)在《基于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占据国家发展核心位置,创新驱动国家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格局,结合中国实情,发表了关于科技创新内涵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包括坚持科技造福人民、重视人才动力作用、采取“非对称”赶超、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高度重视全面创新。习近平科技创新观具有优良传承与改革发展结合、科技创新与全面创新结合、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结合等基本特征,对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具有引领价值,包括激发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动力、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质量、完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机制。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创新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高度重视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自身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建成创新型国家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仍然存在大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认知具有片面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指导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佳等问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性不足也是限制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主要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具有独特优势。在习近平科技创新观指导下,高校应坚持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价值观、人才观、实践观,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最终实现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
李泽恩[3](2021)在《“双创”背景下陕西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离不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必须坚定“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面向基础、面向产业、面向未来,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的教育还不能很好的适应这些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因此,需提高人才素质,厚植创新根基。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们十分需要创新精神作为发展的支持。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培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本文以马克思哲学的创新思想和关于人的发展需要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创新精神的论述为理论基础,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以陕西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探讨学校、社会、个人几方面创新精神的影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陕西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队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缺少创新意识,创新动力不足,创新创业所需知识储备不足。针对这些情况,本文建议从社会、学校、个人三层面加强创新精神培育机制建设。除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外,还可尝试鼓励社会、学校合力培育创新精神的政策引导机制;同时,高校应从自身特色出发,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推进多元化教学体系,改善环境和设施条件,积极引导并大力扶持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个人应加强自身修养,塑造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优秀品格,加强自己在时代发展和变革中的创新思维能力。
裴玉霞[4](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文中指出奋斗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指引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披荆斩棘,不断前进。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奋斗传统,几千年的浩瀚历史中,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日益强大的精神支柱,更是激励代代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新时代的到来标示着新的奋斗目标,新的发展蓝图,同时也有了新的时代境遇,新的问题与挑战,要解决新时代的矛盾,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势必需要新时代的青年接续奋斗。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奋斗精神的培育,是大学生实现个人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更是大学生在新时代承担自身责任与使命的关键,关乎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更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作为实践命题的奋斗精神培育,需要准确把握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时代境遇,明确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总体思路,探究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实施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面临着新的时代境遇,一方面,外部环境影响着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形成,表现为:学校教育针对性不强、家庭角色认知不清、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朋辈群体环境不佳以及网络信息繁多冗杂的影响;另一方面,大学生奋斗精神形成也面临着主体素养需要增强的问题,大学生奋斗动力有待激发、奋斗意志有待强化、奋斗本领有待提升、奋斗行为有待强化等。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的奋斗精神,要遵循价值引导与情感体验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德、智、体、美、劳”五育,培养大学生志存高远的奋斗理想、担当有为的奋斗自觉、拼搏创新的奋斗毅力、知行合一的奋斗实践,塑造志存高远有理想、久久为功有担当、锐意进取敢创新、求真务实有本领的新时代奋斗者。在明确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面临的时代境遇以及其培育思路的基础上,探究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具体路径主要有以下方面:一要加强学校教育,强化价值引领;二要优化社会环境,激发奋斗精神;三要注重家庭教育,蕴养奋斗习惯;四要发挥朋辈群体作用,激励自我教育。从而形成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合力,共同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
李文俊[5](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和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劳动观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的态度,影响着大学生的劳动实践,进而影响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新时代劳动观,既有利于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因此,加强大学生劳动观培养,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增强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科学化水平,本文以新时代为背景,以大学生劳动观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展研究,着力回应当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该部分在阐释劳动、劳动观、新时代劳动观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概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时代意义,即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奋斗幸福观。第二,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理论基础及思想来源进行了深入挖掘。该部分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思想,包括劳动对于人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作用,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观培养理论基础;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劳动思想,包括“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四个尊重”的方针,“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荣辱观,“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归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劳动的思想,包括“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勤劳风尚,“宁俭勿奢”的节俭美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夙夜在公”的奉献品质。第三,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基本经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新时代三个历史时期。历史经验表明,大学生劳动观培养必须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充分发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育人作用,劳动观培养需要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第四,运用实证调查方式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现状进行了分析。调查表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同时也存在诸如劳动价值认知趋向功利化、劳动态度倾向消极化、艰苦奋斗和创新的劳动精神缺失、诚信和生态劳动理念欠缺等问题。导致当代大学生劳动观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高校忽视大学生劳动观培养、家庭劳动观培养普遍缺失、受到社会不公正劳动分配现象的影响。第五,明确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原则和内容。为使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认知,热爱劳动的情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诚实、守法、生态的劳动信念,大学生劳动观培养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劳动理论和劳动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基本内容应为马克思主义劳动基本理论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教育、劳模精神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法律法规教育、生态劳动理念教育。第六,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对策。一是坚持发挥课堂理论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劳动理论课在劳动观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劳动观培养中的作用,挖掘专业课程的劳动观培养资源,增强就业、创业课程的劳动观培养功能;二是重视以劳动实践教育助推大学生劳动观培养。创新劳动实践教学,积极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教育,注重生产劳动实践教育,拓展服务性劳动实践教育;三是营造崇尚劳动的文化氛围。形成劳动光荣的社会文化环境,打造崇尚劳动的网络文化环境,优化校园劳动文化环境,创设良好的家庭劳动文化环境;四是完善劳动观培养的制度保障。确立劳动观培养的物质保障机制,健全劳动观培养的高校管理制度,完善协同育人的劳动观培养机制。总之,本文力求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解决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借鉴。
盛红梅[6](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新赛场。想在国际竞争中制胜,就必须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竞争,人才已经成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亟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国教育大会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命题作出了深刻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1)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既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需要。当前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仍有待增强,突出的表现在将“创富”作为创新创业价值目标的首选,更注重创新创业个体层面的价值,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自我性。尽管创业内在地具有“创富”的功利目的,但是“创富”并不是创新创业的唯一目的。我们不反对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创富”,毕竟只有奠定了物质基础,大学生才能实现更全面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赞成大学生将“创富”作为个体创新创业的唯一目标、终极目标,而忽略了创新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和自身全面发展;反对在创新创业中只注重个人价值,而忽略个体在创新创业中的社会责任。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与国家倡导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科学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完成自我价值实现的“小我”与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大我”的统一,成为新时代的理论课题和实践命题。本文以“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为研究对象,力图回答两个基本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如何解读?立足现状特点和生成机制,如何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基于此,确立了“内涵本质厘定——主要内容凝练——现状特点考察——生成机制探究——培育策略建构”的研究思路。进而得出三条结论:第一,从本质上来看,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创新创业上的体现,是大学生主体基于自身需求和国家、社会需要,在创新创业实践基础上,对创新创业目标的认识以及在创新创业时采取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标准。以“创造价值,讲求效率”为出发点,以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理想,以是否推动社会发展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评价标准。第二,从现状上来看,大学生对创新创业价值观认识模糊,创新创业价值目标呈现多元化、功利化、自我性特点;创新创业价值评价上,偏重于物质利益和自我发展、呈现出享乐主义;创新创业价值选择上,义利认知与选择存在矛盾性。第三,从培育策略上来看,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是大学生主体的自觉建构和外部因素作用的系统性工程。在该研究思路下,本论文主要包括五章。第一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主要是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论述相关理论基础。重点廓清价值、价值观、创新创业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内涵,对新时代、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进行一般理论分析,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寻找创新创业理论源泉,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内容凝练。本部分尝试凝练出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在明确凝练的基本原则基础上,结合凝练的根本依据、现实依据、实践依据,凝练出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为家国情怀、敢闯会创、勇于奋斗、崇尚劳动、创造大美。第三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现状考察。本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揭示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现状,剖析了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特点,并对产生这些特点的时代原因、经济原因、创新创业教育及大学生自身原因做了深入剖析。第四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生成机制。本部分主要是揭示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因素,从“知情意信行”五个方面揭示了生成的关键环节,分析了主体动力机制、文化引领机制、教育融合机制、实践养成机制、激励引导机制从内外两个方面如何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生成,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由“知”到“行”的转变。第五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策略。本部分主要集中探究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具体方式方法。分别从构建培育场域、建设培育课程、搭建培育平台和完善培育制度四个方面着手,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实施。
石梦伊[7](2020)在《双创教育对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简称“双创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顺应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必要举措。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国家、社会、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推动双创教育迅速发展,在大力推进的同时,关于双创教育有效性的反思却十分匮乏。学生是双创教育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学生发展情况是衡量双创教育有效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本研究从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两个方面来调查反应双创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程度,试图找出最有效的双创教育形式。本研究在梳理了双创教育、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上,以天津市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双创教育及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进行了调查,并探讨了他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目前,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发展水平均一般。2.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在性别、年级、院校、是否有近亲属创业上存在显着差异。3.双创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发展。经常参与双创教育的学生其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水高于偶尔参与的学生、远远高于没有参与的学生。4.对双创教育的理论教学、实践活动满意度高、收获感强的学生,在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上的水平也高。5.理论教学、实践活动和融入双创教育的专业课程,他们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培养的贡献不同,实践活动最大,其次是理论课程。根据上述结果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由此对高校双创教育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提高双创教育质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第二、注重理论课程教育、实践活动教育相结合;第三、加强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鼓励专业课教师参与双创教育,以提高双创教育的有效性。
张慧[8](2020)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文中认为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创业教育组织在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外力推动下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数量快速增长,但组织数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质量的提升。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缺位是造成其质量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功能缺位致使组织目标模糊和零散,进一步导致组织行为低效和泛化,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与审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与价值。在异质性视阈下,探讨高职院校这个特殊场域中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问题是促进组织发展和功能优化的基本前提。基于功能主义分析范式,将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进一步分解为功能实现方式和实现机理,文章整体遵循“客观功能(是什么?)—功能实现方式(怎么样?)—功能实现机理(为什么?)—功能实现路径(如何做?)”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为了探究出更科学合理的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本研究将组织功能定位于客观展现出来的实际结果,而非主观逻辑推导出来赋予组织的结果。据此,本研究选择案例研究方法,在实地调研典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基础上,具体运用三级编码、单案例分析和跨案例比较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的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和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构建了“客观功能—社会实践(组织行为)—行为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社会实践也就是组织的行为方式,它决定和反映组织的客观功能,行为机理体现组织行为的内在规律和作用关系。因此,首先从调研的实证数据中提炼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探究与分析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内在机理;最后,在厘清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逻辑的基础上,分析由于组织行动逻辑偏差和实践障碍导致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组织功能实现的优化路径。通过对调研数据的三级编码分析得出,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呈现出“决策实施功能”、“中介融通功能”、“类型强化功能”和“文化聚散功能”四项客观功能。其中,决策实施和中介融通是显功能,即组织有意安排而产生的作用;类型强化和文化聚散是潜功能,即组织无意安排,由组织行动间接、内隐地产生的作用。创业教育组织作为高职院校推动创业教育精细化发展的专门性组织,除了设计、实施和服务于创业教育发展;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去破解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的壁垒,推动专创融合发展;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行动,无形中强化与凸显了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化教育的特征;同时在行动中逐渐形成浓厚的高职创业文化氛围,并成为创业文化的认同者和传承者。实现上述四项功能,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主要采用“组织变革”、“融合策略选择”、“适应性联结”和“树立标志”的方式。从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到组织自身改革和具体的行为实践,再到创业教育文化孕育与认同的历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实践行动体现出从外围实践到专创融合的纵深推进过程、从局部试点到浸润体系的范围扩展、以及从具体实践到抽象升华的逻辑向度。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就是组织选择采用上述行为方式的原因,内在地体现了“资源赋能机理”、“规则调适机理”和“互动整合机理”。在内外部环境作用下,创业教育组织行动始终处于“理性化”和“反思性监控”的过程中,组织通过反复的实践行动形成自身,并通过组织行动再生产出行动条件;再生产的过程包含着意义、规范性要素和权利的交织与互动。具体而言,其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受到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的驱动与引导。我国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是典型的外部驱动型,创业教育经费投入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在短期内广泛实践;与此同时,组织行动受到行政权利和专家权利的共同影响。其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受到合法性秩序和表意性符码的规约与调适作用。政策导向是组织行动及其自我调控的风向标;高职创业教育理念和文化是组织行动及其行动调控的助力器。其三,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是互动整合过程中的适应性行为和特色化选择。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在“同级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和系统之间”的互动整合过程中,通过组织学习、联盟合作、互利共生等提升组织的适应性,而准确定位、组织竞争、文化认同等促进组织的特色化选择。基于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内在机理,推演出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逻辑。也就是说,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要想有效地发挥其功能,组织行动的驱动力应当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共同推动;在多元交互网络中组织应当找到自己的适切位置,明确自身的功能和价值,挖掘并培育组织的优势与特色;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组织化”并非组织行动的目的,任何组织都是为了满足某种社会目的或需求,对于创业教育组织来说,创业教育理念逐渐融入高职教育系统的过程,正是组织功能得到全面、彻底实现的过程,组织本身则处于“去组织化”过程中。然而反观现实,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内生动力不足、互动整合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和模仿趋同现象、多元协同藩篱与组织行为异化等问题依然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理念先行—以点带面—错位发展—多元联动”的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优化路径,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祝莹,葛宾[9](2020)在《应用型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问题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应用型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有:高校对其重视不够;高校教师自身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高校大学生对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可持续性提高缺乏兴趣。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高校应加大力度培养应用型专业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应用型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校企联合、互动协作,完善应用型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对策,以全面促进应用型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遆志华[10](2020)在《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研究》文中认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新时代得到传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对民族精神进行了新的凝练总结,概括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孕育、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支撑力。大学生肩负着祖国未来发展的重任,是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和接班人,应当具备强烈的民族精神。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伟大民族精神内涵丰富,价值意蕴深厚。在新时代,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当前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结合、案例分析法、大数据分析法等对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论文共有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相关理论。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在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品格、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念。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在新时代,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主要阐述了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重要课题,明确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遵循科学的指导原则是提升培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关键。革故鼎新、创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凝心聚力、团结一致的精神品格,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在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要保持开放的态度,遵循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协调的原则、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配合的原则。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问题和原因。本部分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问题:部分高校教师素质能力相对欠缺、大学生精神层面存在一定问题、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有待丰富、环境育人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并进行了原因分析,为提出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路径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五章主要阐述了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路径。针对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问题,从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综合素养和能力,优化培育方法,丰富和细化培育内容,优化培育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培育路径。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1.2.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2.3 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
1.3 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2 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科学内涵、基本特点和引领价值 |
2.1 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科学内涵 |
2.1.1 坚持科技造福人民 |
2.1.2 重视人才动力作用 |
2.1.3 采取“非对称”赶超 |
2.1.4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2.1.5 高度重视全面创新 |
2.2 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基本特点 |
2.2.1 坚持优良传承与改革发展结合 |
2.2.2 坚持科技创新与全面创新结合 |
2.2.3 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结合 |
2.3 习近平科技创新观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引领价值 |
2.3.1 激发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动力 |
2.3.2 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质量 |
2.3.3 完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机制 |
3 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性 |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
3.1.1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导向 |
3.1.2 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在要求 |
3.1.3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题中之义 |
3.2 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 |
3.2.1 实现高质量创新创业的基本要求 |
3.2.2 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要求 |
3.3 建成创新型国家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
3.3.1 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 |
3.3.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4 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问卷调查 |
4.1.1 问卷设计 |
4.1.2 调查对象 |
4.1.3 现状分析 |
4.2 存在问题 |
4.2.1 大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认知存在片面性 |
4.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指导不足 |
4.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佳 |
4.3 原因分析 |
4.3.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性有待加强 |
4.3.2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创新性有待加强 |
4.3.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性有待加强 |
5 基于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路径探索 |
5.1 坚持科技创新价值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5.1.1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 |
5.1.2 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
5.1.3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5.2 坚持科技创新人才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5.2.1 提升教师队伍创新素质 |
5.2.2 加强教师队伍组织建设 |
5.3 坚持科技创新实践观,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5.3.1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综合化发展 |
5.3.2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现状调查问卷 |
(3)“双创”背景下陕西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现状述评 |
1.4 论文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创新精神培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创新思想 |
2.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论基石 |
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创新精神的论述 |
2.2.1 毛泽东关于创新精神的论述 |
2.2.2 邓小平关于创新精神的论述 |
2.2.3 江泽民关于创新精神的论述 |
2.2.4 胡锦涛关于创新精神的论述 |
2.2.5 习近平关于创新精神的论述 |
第三章 “双创”与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 |
3.1 “双创”背景下加强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
3.1.1 “双创”赋予大学生创新精神新内涵 |
3.1.2 “双创”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改革深化 |
3.2 “双创”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意义 |
3.2.1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3.2.2 有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3.3 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特点 |
3.3.1 创新精神培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
3.3.2 创新精神的培育重点在创新思维 |
3.3.3 创新精神培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第四章 陕西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现状调查分析 |
4.1 陕西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现状调查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对象 |
4.1.3 问卷设计 |
4.2 调查现状描述及分析 |
4.2.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2.2 描述统计分析 |
4.2.3 差异性分析 |
4.2.4 方差分析 |
4.2.5 卡方分析 |
4.3 陕西高校创新精神培育的整体分析 |
4.3.1 部分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认知度较低 |
4.3.2 部分学生对创新目标不明确 |
4.3.3 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缺乏动力 |
4.3.4 高校教学资源分配需要优化 |
4.3.5 政府和高校联合培养有待提高 |
第五章 陕西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路径 |
5.1 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相关政策 |
5.1.1 坚持创新创业政策的战略指导 |
5.1.2 构建学校、政府、企业合力培育的政策体系 |
5.2 完善高校创新精神教学方法 |
5.2.1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创新精神培育 |
5.2.2 营造以学生为本的创新校园氛围 |
5.2.3 构建多元化创新教学模式 |
5.2.4 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师队伍 |
5.3 强化大学生自我创新的主体意识 |
5.3.1 增强大学生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
5.3.2 提高大学生自身践行创新的能力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取得的学术成果 |
(4)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及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相关概念阐述 |
一、奋斗精神的内涵及其特征 |
(一)奋斗精神的内涵 |
(二)奋斗精神的特征 |
二、当代奋斗精神培育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
(一)当代奋斗精神培育的发展历程 |
(二)当代奋斗精神培育的基本经验 |
三、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的价值意蕴 |
(一)国家层面:传承中国精神,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
(二)社会层面:形成积极的社会心态,营造进取的社会环境 |
(三)个体层面:激发拼搏奋斗的意识,助推个人价值的实现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思想资源 |
一、奋斗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 |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
(二)马克思主义奋斗思想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奋斗的表述 |
(一)“自强不息”的人生追求 |
(二)“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 |
(三)“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 |
(四)“知行合一”的务实精神 |
三、中国共产党奋斗精神的相关理论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勇担时代责任 |
(二)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时期:敢于彰显特色 |
(三)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杀开一条血路” |
(四)党十八大以来:践行初心使命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现实境遇 |
一、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时代机遇 |
(一)新时代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呈现良好态势 |
(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外在机遇 |
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主体素养需增强 |
(一)大学生对奋斗精神的理性认知存在偏差 |
(二)大学生奋斗动力有待激发 |
(三)大学生奋斗意志有待强化 |
(四)大学生奋斗本领有待提升 |
(五)大学生奋斗行为有待强化 |
三、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外部条件待优化 |
(一)学校教育针对性不强 |
(二)社会环境复杂多样 |
(三)家庭角色认知不清 |
(四)朋辈群体的不良影响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目标、原则及内容 |
一、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目标 |
(一)个体层面:奋斗精神品质的塑造 |
(二)社会层面:社会良好风尚的构建 |
(三)国家层面:奋进精神力量的凝聚 |
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原则 |
(一)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 |
(二)价值引领与情感体验相统一 |
(三)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四)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三、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内容 |
(一)以德育人,培育大学生的奋斗品质 |
(二)以智启人,提升大学生的知识素养 |
(三)以体强人,磨炼大学生的奋斗意志 |
(四)以美化人,陶冶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
(五)以劳树人,强化大学生的实践自觉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 |
一、加强学校教育,强化价值引领 |
(一)强化奋斗精神的理论教育 |
(二)打造锤炼奋斗品格的实践活动 |
(三)营造积极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 |
(四)切实推动高校“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 |
二、优化社会环境,涵养奋斗精神 |
(一)构建公平的市场秩序,激发有序竞争精神 |
(二)营造奋进的文化氛围,涵养自觉奋斗意识 |
(三)打造积极的舆论环境,弘扬拼搏进取精神 |
三、注重家庭教育,蕴养奋斗习惯 |
(一)更新家教观念,激发奋斗意识 |
(二)强化言行示范,形成奋斗榜样 |
(三)明确奋斗目标,培育责任担当 |
(四)营造奋进家风,养成奋斗习惯 |
四、发挥朋辈群体作用,激励自我教育 |
(一)强化朋辈影响力,激励自我教育 |
(二)培育朋辈群体榜样,发挥榜样激励作用 |
(三)积极引导群体活动,警惕群体不良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1 理论联系实际法 |
1.3.2 历史分析法 |
1.3.3 调查研究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 劳动的内涵 |
2.1.1 劳动的基本含义 |
2.1.2 劳动的特征 |
2.1.3 劳动的作用 |
2.2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界定 |
2.2.1 劳动观的基本含义 |
2.2.2 新时代劳动观的基本内涵 |
2.2.3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基本含义 |
2.3 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时代价值 |
2.3.1 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2.3.2 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2.3.3 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奋斗幸福观 |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理论基础及思想来源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思想 |
3.1.1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
3.1.2 劳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解放 |
3.1.3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3.1.4 倡导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劳动态度 |
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劳动思想 |
3.2.1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思想 |
3.2.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
3.2.3 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 |
3.2.4 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荣辱观 |
3.2.5 倡导“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 |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劳动的思想 |
3.3.1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
3.3.2 “宁俭勿奢” |
3.3.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3.3.4 “夙夜在公” |
第4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经验 |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发展历程 |
4.1.1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的大学生劳动观培养 |
4.1.2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大学生劳动观培养 |
4.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学生劳动观培养 |
4.2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基本经验 |
4.2.1 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4.2.2 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
4.2.3 充分发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育人作用 |
4.2.4 劳动观培养需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现状分析 |
5.1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的主流积极向上 |
5.1.1 具有正确的劳动认知 |
5.1.2 热爱劳动 |
5.1.3 具有积极的劳动精神 |
5.1.4 劳动信念坚定 |
5.2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存在的问题 |
5.2.1 劳动价值认知趋向功利化 |
5.2.2 劳动态度倾向消极化 |
5.2.3 艰苦奋斗及创新劳动精神缺失 |
5.2.4 诚信与生态劳动理念欠缺 |
5.3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3.1 高校忽视大学生劳动培养 |
5.3.2 家庭劳动观培养普遍缺失 |
5.3.3 受到社会不公正劳动分配现象的影响 |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原则与内容 |
6.1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原则 |
6.1.1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
6.1.2 劳动理论和劳动实践相结合 |
6.1.3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
6.1.4 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
6.2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内容 |
6.2.1 马克思主义劳动基本理论教育 |
6.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教育 |
6.2.3 劳模精神教育 |
6.2.4 创新创业教育 |
6.2.5 劳动法律法规教育 |
6.2.6 生态劳动理念教育 |
第7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对策 |
7.1 发挥课堂理论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
7.1.1 发挥劳动理论课在劳动观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
7.1.2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劳动观培养中的作用 |
7.1.3 挖掘专业课程的劳动观培养资源 |
7.1.4 增强就业及创业课程的劳动观培养功能 |
7.2 以劳动实践教育助推大学生劳动观培养 |
7.2.1 创新劳动实践教学 |
7.2.2 积极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教育 |
7.2.3 注重生产劳动实践教育 |
7.2.4 拓展服务性劳动实践教育 |
7.3 营造崇尚劳动的文化氛围 |
7.3.1 形成劳动光荣的社会文化环境 |
7.3.2 打造崇尚劳动的网络文化环境 |
7.3.3 优化校园劳动文化环境 |
7.3.4 创设良好的家庭劳动文化环境 |
7.4 完善劳动观培养的制度保障 |
7.4.1 确立劳动观培养的物质保障机制 |
7.4.2 健全劳动观培养的高校管理制度 |
7.4.3 完善协同育人的劳动观培养机制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研究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价值与价值观 |
(二)创新创业与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 |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 |
二、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 |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三)马克思关于青年择业的思想 |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创业思想 |
(五)革命文化中的创新创业思想 |
(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创新创业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内容凝练 |
一、凝练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主要内容的原则 |
(一)坚持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二)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
(三)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一致 |
(四)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相呼应 |
二、凝练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主要内容的依据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练的根本依据 |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迫切需要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凝练的现实依据 |
(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创业价值观来引领是凝练的实践依据 |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一)家国情怀 |
(二)敢闯会创 |
(三)勇于奋斗 |
(四)崇尚劳动 |
(五)创造大美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现状考察 |
一、调查准备 |
(一)问卷编制的理论基础 |
(二)问卷编制原则 |
(三)问卷编制 |
(四)调查对象 |
二、调查分析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二)主体数据分析 |
三、调查结果 |
(一)创新创业价值目标多样现实 |
(二)创新创业价值评价客观务实 |
(三)创新创业价值选择义利明确 |
四、调查结果归因 |
(一)经济全球化催生部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追求利益至上 |
(二)网络信息化可能诱发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不良价值取向和行为 |
(三)多元文化消解部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理想信念追求 |
(四)市场经济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判断和选择 |
(五)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互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生成机制 |
一、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内涵 |
二、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影响因素 |
(一)宏观因素 |
(二)微观因素 |
(三)大学生主体因素 |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关键环节 |
(一)理性认知 |
(二)情感体验 |
(三)意志培养 |
(四)信念强化 |
(五)行为外化 |
四、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主要机制 |
(一)主体动力机制 |
(二)文化引领机制 |
(三)教育融合机制 |
(四)实践养成机制 |
(五)激励引导机制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策略 |
一、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四位一体的培育场域 |
(一)营造以创新创业创造为风尚的社会环境 |
(二)创建弘扬创新创业价值导向的学校教育环境 |
(三)涵养利于创新创业的家庭环境 |
(四)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主体自觉 |
二、建设通识型、融合型、精英型三层分类的培育课程 |
(一)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型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课程 |
(二)与专业相结合的融合型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课程 |
(三)指向创业实践的精英型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课程 |
三、搭建创业竞赛、社会实践、创业体验三元协同的培育平台 |
(一)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引领的创业竞赛平台 |
(二)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引领的社会实践平台 |
(三)以“众创空间、创业园”等为载体的参与体验平台 |
四、强化组织领导、教师培养、评估激励三体联动的培育保障 |
(一)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组织领导 |
(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观念转变与能力提升 |
(三)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评估激励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现状调查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双创教育对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双创教育 |
2.1.1 发展历程 |
2.1.2 重要理论观点 |
2.1.3 代表性实践案例 |
2.2 创新精神的测量和影响因素 |
2.3 创业能力的测量和影响因素 |
2.4 研究评述 |
第3章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
3.1 概念界定 |
3.1.1 创新创业教育 |
3.1.2 创新精神 |
3.1.3 创业能力 |
3.1.4 教育有效性 |
3.2 本研究的基本理论 |
第4章 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调查与结果 |
4.1 问卷设计与实施 |
4.1.1 问卷设计 |
4.1.2 信效度检验 |
4.1.3 抽样及样本构成 |
4.2 .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描述性分析 |
4.2.1 学生创新精神处于中等水平 |
4.2.2 学生创业能力处于中等水平 |
4.3 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显着性检验 |
4.3.1 性别差异 |
4.3.2 年级差异 |
4.3.3 院校差异 |
4.3.4 近亲属创业差异 |
4.4 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与其参与程度 |
4.4.1 理论课程参与程度差异 |
4.4.2 实践活动参与程度差异 |
4.5 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与其感受评价 |
4.5.1 理论课程收获感差异 |
4.5.2 实践活动满意度差异 |
4.5.3 专业课与双创课程的结合程度差异 |
4.6 双创教育不同形式对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回归分析 |
4.6.1 双创教育对创新精神的回归分析 |
4.6.2 双创教育对创业能力的回归分析 |
第5章 讨论分析与对策建议 |
5.1 分析讨论 |
5.1.1 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均处于中等水平 |
5.1.2 性别、年级、院校、近亲属创业差异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 |
5.1.3 接受双创教育程度高的学生,其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水平越高 |
5.1.4 对双创教育满意度、收获感高的学生,其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也高 |
5.1.5 实践活动对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贡献最大 |
5.2 结论 |
5.3 建议 |
5.3.1 提高双创教育质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
5.3.2 注重理论课程教育、实践活动教育相结合 |
5.3.3 加强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调查问卷 |
(8)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外力推动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组织迅速兴起 |
二、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组织定位不清与行动低效 |
三、异质性视阈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缺位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一、创业教育 |
二、创业教育组织 |
三、功能及功能实现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选择 |
一、研究目的 |
二、案例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分析框架设计与构建 |
一、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分析范式 |
二、结构化理论之结构二重性原理 |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数据收集与方法 |
三、数据分析与流程 |
第四节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 |
第一节 数据情况与编码过程 |
一、数据概述 |
二、三级编码过程 |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阐释 |
一、决策实施功能:专人专事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精细化发展 |
二、中介融通功能:打破高职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间的壁垒 |
三、类型强化功能:产教融合进程中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
四、文化聚散功能: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 |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各功能的关系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综合表征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循环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实现方式 |
第一节 数据分析过程 |
一、单案例分析 |
二、跨案例比较 |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方式分析 |
一、组织变革:新建、转型与重构 |
二、融合策略选择:纽带牵引、另起炉灶、深度介入 |
三、适应性联结:移植与改造、淬炼与强化、嫁接与统整、转化与运用 |
四、树立标志:从“占有场域”到“质量取胜”,再到“文化认同” |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方式间的关系 |
一、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对应关系 |
二、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层次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实现机理 |
第一节 资源赋能机理:高职场域中的配置性资源与权威性资源协调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配置性资源供给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权威性资源供给 |
三、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资源驱动与引导作用 |
第二节 规则调适机理:合法性秩序与表意符码的双重作用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合法性秩序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表意符码 |
三、合法性秩序与表意符码对组织行为的双重作用 |
第三节 互动整合机理:组织同级之间及其与高职系统的作用关系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与同级组织间的互动整合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与高职系统间的互动整合 |
三、互动整合中组织的适应性行为与特色化选择 |
第四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机理的整合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 |
第一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逻辑 |
一、从“政府引导”向“外推内生”的协同动力机制过渡 |
二、组织在多元交互网络中的“功能定位”与“特色生成” |
三、从“组织化”到“去组织化”的创业教育理念融入过程 |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困境分析 |
一、内生动力不足阻碍组织持续行动和功能扩展 |
二、互动整合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与模仿趋同现象 |
三、组织边界造成多元协同藩篱与组织行为异化 |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优化路径 |
一、理念先行:强化技术创新创业为核心的高职创业教育研究 |
二、以点带面:加快软件建设带动高职创业教育组织有效行动 |
三、错位发展: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适应性提升与特色培育 |
四、多元联动:构建政校行企协同互动的生态系统与治理格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访谈提纲(教师卷) |
附录 B:访谈提纲(学生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应用型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应用型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
二、应用型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对应用型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
(二)高校教师自身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 |
(三)高校大学生对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可持续性提高缺乏兴趣。 |
三、应用型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 |
(一)高校应加大力度培养应用型专业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二)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应用型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
(三)校企联合、互动协作,完善应用型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
四、结语 |
(10)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价值意蕴 |
一、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 |
二、伟大民族精神的价值意蕴 |
第二节 伟大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
一、伟大创造精神 |
二、伟大奋斗精神 |
三、伟大团结精神 |
四、伟大梦想精神 |
第三节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
二、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可行性 |
第三章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
第一节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 |
一、革故鼎新、创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
二、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 |
三、凝心聚力、团结一致的精神品格 |
四、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的理想信念 |
第二节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基本原则 |
一、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
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
三、教育与自我教育相协调 |
四、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配合 |
第四章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问题 |
一、部分高校教师的素质能力相对欠缺 |
二、大学生面临诸多现实压力 |
三、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有待丰富 |
四、环境育人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
第二节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培训不到位、评价体系不完善 |
二、培育方法未能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三、伟大民族精神培育课程建设存在诸多难题 |
四、培育环境中各要素未形成合力 |
第五章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路径 |
第一节 高度重视培训和评价以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和能力 |
一、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
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
第二节 着力优化培育方法以满足大学生精神成长需要 |
一、疏导教育法 |
二、典型教育法 |
三、社会实践法 |
第三节 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以丰富和细化培育内容 |
一、有效利用网络课堂以延伸培育时间 |
二、充分发挥共青团和社团组织作用以拓展培育空间 |
三、适时抓住学术活动契机以拓宽培育途径 |
四、整合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产业园区等优势资源,扩展校外学习基地 |
第四节 大力弘扬优良社会风气、校风和家风以优化培育环境 |
一、社会环境:营造伟大民族精神宣传氛围 |
二、校园环境:增强伟大民族精神文化建设 |
三、家庭环境:打造伟大民族精神传承的家教家风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创新精神研究[D]. 段凯凡. 辽宁大学, 2021
- [2]基于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路径研究[D]. 叶文倩. 浙江大学, 2021(01)
- [3]“双创”背景下陕西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研究[D]. 李泽恩. 西安石油大学, 2021
- [4]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D]. 裴玉霞. 兰州大学, 2021(02)
- [5]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研究[D]. 李文俊. 辽宁大学, 2021(02)
- [6]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研究[D]. 盛红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双创教育对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有效性研究[D]. 石梦伊.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8]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 张慧. 天津大学, 2020(01)
- [9]应用型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问题探究[J]. 祝莹,葛宾.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13)
- [10]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 遆志华.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