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定向增发是股权分置改革以后的新融资方式,以其发行门槛较低,手续费用少等优点,在近年来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但是这一发行股份融资方式将中小股东排挤在外,具有其与生俱来的不公平性,再加上整个经济体系监管制度的不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自我管理机制也不健全,从而容易产生大股东操纵盈余,利用信息不对称,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高转增做为企业对投资者回报的一种重要方式也在近两年成为市场的宠儿,本文从上市公司价值增值和流通股股东利益增值的角度探究其根本动因,提醒市场投资者更加注重考察企业长期盈利的能力,同时敦促监管层及时健全各项监管评价体系,促进整个市场价值体系的回归和诚信机制的完善。定向增发之后的企业往往伴随着高转增的管理层行为,本文首先通过丹化科技的公司市场现状和财务状况分析试图给出公司的实质价值分析;其次丹化科技定向增发和高转增案件的详细介绍以及案件之后的减持收益披露,试图证实特定的大股东和投资者从增发前的恶意打压股价,盈余操纵到减持过程中不断的制造“好消息”的市场信息传递进行企业价值增值管理,从始至终的目的就是达到经济利益的最大输送和转移。这种资本市场的利益财富重新分配方式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害远甚于管理者的资金挪用行为,且由于其寄居资本市场的体制缺陷之内更具隐蔽性。之所以研究丹化科技案例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定向增发和高转增进行套现,希望引起社会各界人事的关注,完善资本市场信息披露体系,拓宽融资市场建设,细化会计准则建设,敦促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严肃处理类似事件,执法部门要积极执法。鼓励中小股东,冷静思考企业实质业绩,面对损失,积极立案,以有效的进行社会的公开监督。该案例对加快成熟资本市场建设,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敦促企业回归正确的产业增值经营理念,以防止社会财富不合理的再分配,贫富差距拉大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具有积极向上的借鉴意义。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前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内容和对象1.3 研究创新点1.4 文章结构第2章 丹化科技公司的基本情况2.1 行业背景,政策优势2.2 公司发展历程2.3 公司产品分析2.3.1 丹阳主要销售小规模的醋酐和草酸2.3.2 通辽未来将大规模联产乙二醇和草酸2.4 股权结构变化2.4.1 丹化科技2002 年至2011 年股权结构变化2.4.2 丹化科技增发前后前10 大股东2.4.3 丹化科技“乌鸡”变身“凤凰”的传奇2.4.4 丹化科技2011 年股权结构2.5 丹科技管理层挪巨资追讨两月仍无果的案例2.6 丹化科技公司的财务状况2.6.1 偿债能力分析--暗藏风险2.6.2 经营成果分析--利润堪忧2.6.4 现金流量分析--现金为王2.6.5 营运能力分析--产能过剩2.6.6 杜邦分析--借力杠杆第3章 定向增发以及丹化科技的定向增发计划3.1 基本概念3.1.1 定向增发主流模式3.2 谁在抢食全流通背景下定向增发“头啖汤?”3.3 定向增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3.1 定价问题3.3.2 定向增发流通股上市流通时间问题3.4 丹化科技的定向增发计划3.4.1 第一次增发的基本情况3.4.2 发行对象概况3.4.3 丹化科技不得不采取定向增发方式的原因第4章 丹化科技的高转增方案4.1 高转增的定义4.2 高转增为什么深受企业青睐4.3 高转增的实质分析4.4 公司法和企业会计通则对企业资本公积金转增相关规定4.5 丹化科技的股利政策回顾4.6 丹化科技的高转增方案悬疑4.6.1 “铁公鸡”的华丽转身4.6.2 天时人和的巧合4.7 近年来市场类似高转增方案比较第5章 丹化科技定向增发和高转增动因分析5.1 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5.1.1 资产减值―一石二鸟5.1.2 管理费用―不降反增5.1.3 可操纵性的应计利润―Jones 模型分析5.2 定向增发前股价管理5.3 定向增发中好消息管理5.3.1 大股东《关于追加股份限售的承诺书》5.3.2 控股股东增持报告5.3.3 定向增发和高转增互利互惠5.3.4 推动丹化价值提升动因分析5.4 定增机构的胜利大逃亡如何有条不紊的实现的5.4.1 丹化科技减持收益数据模型5.4.2 丹化科技减持收益计算5.5 项目的投产状况-延期是偶然还是必然5.6 中小投资者的热烈捧场第6章 总结6.1 主要工作6.2 主要发现6.3 主要启示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定向增发论文; 高转增论文; 盈余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