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及目的死亡时间的推断的研究开始于1800年(Nysten),但是由于人体死亡之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一直无法用单一指标来推测死亡时间,几个世纪以来,中外学者进行了不断探索。但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准确推断。然而,对于解决实际工作的问题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利用超生反应进行死亡时间推断,多数是用形态学观察和机械性电兴奋性方面,而肝脏组织内能量物质变化与死亡时间推断方面的研究,能够直接用于法医学方面的成果较少,已有的文献多见于运动医学和肝脏活体移植方面。因此,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实验通过建立不同动物死亡模型,采用宏观观察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死亡后肝脏组织内糖原,磷酸果糖激酶及腺苷酸磷酸变化的角度探讨推断死亡时间的有效方法,期待能为法医学实践提供有用的参考。材料与方法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180只,体重250±20克,分为颈椎拉断断处死组与窒息死亡失血性休克死亡组,每组60只,分别于死亡0min,30min,1h,1.5h,2h,3h,4h,6h,8h,12h,18h,24h时间点取肝脏在—20℃冰箱内冷冻,所有肝脏标本均分为二份,一份作冰冻切片进行PAS(含对照)及磷酸果糖激酶免疫组化染色;另一份作ATP,ADP,AMP含量分析。每个时间点五只动物取其平均值作检验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测。(1)肝脏糖原的变化,肝脏组织作PAS染色并做计算机图象分析,利用灰度值的变化规律推测死亡后肝脏内的糖原的改变情况,从而推断死亡时间及死亡原因。(2)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磷酸果糖激酶—2,并将染色结果用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观察肝脏内表达情况和变化规律。(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肝脏内ATP,ADP,AMP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大鼠肝脏内糖原含量随死后时间的不同而呈线性下降。提示可以作为死亡时间推断的一个参考指标。2.大鼠肝脏内磷酸果糖激酶-2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其灰度值改变有一定规律性,可作死亡时间推断的参考指标。3.大鼠肝脏内ATP,ADP,AMP的含量呈规律性变化,而且不同死亡原因,其肝脏组织内的腺苷酸磷酸含量有差异,提示可以用来推断死亡时间,其中以ATP含量变化最具有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