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防渗墙又称地下连续墙,它是在松散透水地基中连续造孔,以泥浆固壁,往孔内灌注混凝土而建成的墙形防渗建筑物,具有截水、阻水的作用,广泛应用于航道枢纽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和需进行地基防渗处理的其它工程。但由于地质条件和施工技术的复杂性,其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理论能否在洞庭湖区堤防防渗当中进行应用尚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在总结和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针对洞庭湖堤防渗控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研究,结合长沙市宁乡县新民垸“周家湾防渗处险工程”实例,通过理论分析,实际工程应用及现场测试分析,对垂直防渗墙在洞庭湖区砂卵石堤基中的防渗机理及其计算方法与施工技术进行比较系统的探讨。本文首先简介了洞庭湖堤防的基本情况及其渗控技术的主要特点,进而针对洞庭湖砂卵石堤基建立有限元计算分析模型,模拟工程实际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防渗处理方案进行分析,特别是针对垂直防渗墙在砂卵石堤基中和在不透水堤基中的贯入深度与地基最大渗透坡降的位置和大小变化的相关关系作系统的分析研究,得到了相应渗流曲线图表,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垂直防渗墙防渗理论,针对目前垂直防渗墙在洞庭湖试验资料匮乏这一情况,自行设计了不同水位差,不同材料配比,不同嵌岩深度的对比试验,进一步揭示了垂直防渗墙在洞庭湖区砂砾石堤基中的应用特性。此外,结合工程应用,对垂直防渗墙的施工技术及其现场质量检测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最后,将本文方法应用于“新民垸周家湾防渗处险工程”建设,现场实测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深厚覆盖层上超深防渗墙细部设计问题探讨[J]. 水利水电技术 2019(12)
- [2].坝肩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J]. 云南水力发电 2019(S2)
- [3].防渗墙质量缺陷对某土石坝稳定性影响分析[J]. 陕西水利 2020(07)
- [4].基于动态高密度视电阻率法的防渗墙底界判定[J]. 人民长江 2020(08)
- [5].高聚物防渗墙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应变特征[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04)
- [6].堆石坝悬挂式防渗墙施工期应力变形数值模拟研究[J]. 水利技术监督 2020(05)
- [7].碧流河截潜工程方案比选及防渗墙设计探究[J]. 陕西水利 2020(08)
- [8].方溪水库防渗墙厚度敏感性分析[J]. 浙江水利科技 2017(02)
- [9].高压旋喷桩防渗墙在渠道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四川水力发电 2016(S2)
- [10].材料模量对封闭式防渗墙负摩阻力的影响[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11].隼式防渗墙设备在垂直防渗墙施工中的应用[J].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7(06)
- [12].新型防渗墙泥浆环保的性能与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11)
- [13].重庆天白水库防渗墙混凝土施工期裂缝规模与温度应力分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7(09)
- [14].简述高压摆喷防渗墙的施工工艺[J].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7(08)
- [15].双塔水库主坝原防渗墙缺陷处理研究[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7(09)
- [16].水库土质坝体防渗墙计算[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6(06)
- [17].水利水电防渗墙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散装水泥 2020(05)
- [18].防渗墙深度优化及其防渗效果研究[J]. 水电能源科学 2017(12)
- [19].大河沿水库防渗墙施工期观测资料分析[J]. 水利技术监督 2018(04)
- [20].防渗墙参数变化对坝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 东北水利水电 2018(10)
- [21].材料刚度对悬挂式防渗墙负摩阻力的影响[J]. 人民黄河 2017(02)
- [22].堤防深层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湖北荆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监利姚圻垴段深防渗墙[J].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6(12)
- [23].基于高密度电法的花凉亭水库防渗墙质量测试与分析[J]. 治淮 2016(03)
- [24].李溪拦河坝上游防渗墙设计与施工[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4)
- [25].基于区间分析法的土石围堰防渗墙安全性研究[J]. 水电能源科学 2016(03)
- [26].水工建筑物防渗墙技术60年Ⅱ:创新技术和工程应用[J]. 水利学报 2016(04)
- [27].浅析水利工程水库堤坝施工中的防渗墙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28)
- [28].深搅水泥土防渗墙在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中的应用[J]. 山西水利 2016(10)
- [29].提高水库防渗墙有效厚度一次合格率的课题研究[J].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4(12)
- [30].二元地基基坑降水结合悬挂式防渗墙及回灌一体化技术[J]. 河南科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