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工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探讨和中国经验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西方经济学
作者: 高鸿鹰
导师: 谭崇台
关键词: 工业集聚,集聚中的扩散,不平衡发展,区域政策
文献来源: 武汉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工业化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早期的发展经济学曾经对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业发展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平衡现象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增长极”等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学家们重新注意到空间因素对经济理论和现实的重要影响,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与此同时,发展经济学的近期文献也对发展中国家工业的集聚效应进行了更为深入地研究。本文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工业集聚的规律,以及工业集聚规律对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影响。 “二元经济结构”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特点。为了更好地描述发展中国家工业的结构特点,本文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进一步细分为技术约束型工业和资本约束型工业,技术约束型工业集聚于容易获得“技术能力”的区域,而资本约束型工业根据“市场接近”原则选择区位。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性特点融入到作为新经济地理学分析基础的D-S模型之中,从而能够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集聚现象作较严谨的分析。在“市场接近”和“技术能力”获取的共同作用下,工业表现出空间集聚的趋势,如果考虑到集聚成本的影响,工业集聚区还存在一种向外扩散的推动力量。在技术约束型工业的不断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工业集聚表现为两种趋势:生产要素向工业集聚区集聚;工业集聚区在空间上向外扩散。集聚区的扩散表现为“集聚中的扩散”,而不是“集聚之后扩散”。在“集聚中的扩散”过程中,积聚力量往往大于扩散的力量,从而工业集聚会表现出过度的集聚。于是,需要对经济发展进行空间调控,以引导工业集聚能够科学地向外扩散,从而保证工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并带动经济落后区域的工业化进程。研究发现,工业集聚的规律能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现象进行解释。文章对中国的工业集聚和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论支持本文的理论结论。 全文包括七章: 第一章工业集聚相关研究的述评。早期的经济学已经注意到工业具有不平衡发展的趋势。新古典学派的创始者马歇尔曾经深入地研究过工业集聚现象,提出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一、论题研究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意义
二、论题的研究视角选择、分析方法和创新之处
三、结构安排
第一章 工业集聚相关研究的述评
第一节 早期经济学中的工业集聚思想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工业集聚的阐述
二、德国历史学派对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研究
三、早期新古典经济学对工业集聚的研究
第二节 早期发展经济学中的工业发展空间平衡性问题研究
一、工业集聚中的循环累积思想
二、关于工业集聚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意义
三、发展经济学注重各种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三节 相关研究的近期进展及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
一、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
二、发展经济学关于集聚效应的研究
第二章 工业集聚模型的构建
第一节 模型
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结构性与多元生产函数
二、效用函数
三、模型推出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模型的短期均衡
一、技术约束型产品市场的均衡
二、资本约束型产品市场的均衡
三、均衡的解
第三节 工业集聚中各种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农业的影响
二、技术约束型工业的影响
三、资本约束型工业的影响
第三章 工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
第一节 技术约束型工业集聚的累积性
一、技术约束型工业集聚过程中的“技术努力”
二、技术约束型工业集聚过程中“组织基础”
三、技术约束型工业集聚与“技术能力”的动态
第二节 区域基础设施改进与工业集聚
一、对技术约束型工业的影响
二、对资本约束型工业的影响
三、基础设施改进对价格指数的影响
第三节 工业集聚过程中的“集聚中的扩散”
一、技术约束型工业视角的城市规模
二、工业集聚区的“集聚中的扩散”
第四章 中国工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区域视角的中国工业化历史回顾
一、20世纪50年代末以前的平衡工业化
二、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的工业化空间分布
三、20世纪80年代的“梯度推移”工业化
第二节 九十年代后的中国工业集聚
一、分省考察的工业集聚程度的变化
二、工业集聚区域的形成
三、三大区域的工业集中度变化
第三节 中国区域工业化不平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工业集中的回归分析
二、工业化水平差异的相关分析
第五章 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集聚视角的解释
第一节 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
一、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解释与困惑
三、经济增长速度差异的工业集聚视角解释
四、中国的工业化集聚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
第二节 工业集聚与区域资本积累
一、工业集聚对资本积累区域差异的影响
二、中国的资本总量增加的区域差异的工业化视角解释
第三节 工业集聚与区域条件收敛
一、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条件收敛的实证结论
二、经济增长理论中条件收敛的解释
三、工业集聚视角对经济增长条件收敛的解释
第四节 工业集聚与区域收入离散程度的变化规律
一、扩散与区域收入离散程度“倒U型”变化
二、条件收敛与区域收入离散程度的变化
三、“集聚中的扩散”与区域收入离散程度变化
第五节 工业集聚与个人福利分析
一、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两类工人的间接效用比较
二、基础设施改进对两类工人的间接效用的影响
第六章 关于工业集聚过程中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的进一步说明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工业集聚
一、同代内技术进步
二、不同代内技术进步
第二节 关于工业集聚的制度思考
一、制度创新与工业集聚
二、制度学习与工业集聚区的延拓
三、工业化水平差异与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七章 结论以及对实践的启示
一、主要结论
二、对实践的启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6-03-27
参考文献
- [1].上海工业集聚区的空间整合与模式创新研究[D]. 张仁桥.华东师范大学2007
- [2].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 侯一明.吉林大学2016
- [3].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 孙丽环.吉林大学2013
- [4].FDI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 李晗斌.吉林大学2011
- [5].市场整合、工业集聚与统筹发展研究[D]. 何琼峰.湖南大学2010
- [6].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工业集聚及其演化研究[D]. 罗胤晨.华东师范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空间集聚与产业区位的形成: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D]. 朱华友.东北师范大学2004
- [2].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D]. 王雷.四川大学2005
- [3].产业集聚、扩散与城市化发展[D]. 吕力.武汉大学2005
- [4].中国产业集聚分析[D]. 吴学花.山东大学2006
- [5].上海工业集聚区的空间整合与模式创新研究[D]. 张仁桥.华东师范大学2007
- [6].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制度因素研究[D]. 蒲小川.复旦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