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后处理论文-孙文,王兰红,孙柯,白书战,李国祥

柴油机后处理论文-孙文,王兰红,孙柯,白书战,李国祥

导读:本文包含了柴油机后处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后处理,小型柴油机,性能,排放

柴油机后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孙文,王兰红,孙柯,白书战,李国祥[1](2019)在《DOC+DPF+SCR后处理系统对小型柴油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无后处理的小型柴油机原机和氧化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颗粒物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后处理技术的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状态,测试排气管和DPF出口处NO_x排放中NO的体积分数。试验结果表明:与搭载DOC+DPF+SCR后处理的柴油机相比,原机的扭矩提高5~10 N·m,油耗无明显变化;原机NO_x排放中全部为NO,搭载DOC+DPF+SCR后,NO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排温在500℃时,体积分数降至84%左右;相比于原机,搭载DOC+DPF+SCR后处理系统的小型柴油机在非道路稳态循环(non-road steady cycle,NRSC)试验中CO的比排放降低了97%,HC的比排放下降了86%,NO_x的比排放下降了70%,PM的比排放下降了80%。(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动力装置》期刊2019年05期)

陈曦,马江[2](2019)在《柴油机尾气后处理主要的失效模式、成因及预防》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尾气后处理使用更加广泛,排放要求更高;2019年7月1日,部分城市要求柴油车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国六尾气后处理成本较国五有了大幅的增加;若发生失效,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加严重。所以文章的目的是希望前期设计和制造过程人员,了解尾气后处理的主要失效模式和成因,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尽量避免产生失效的风险点,从而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售后质量成本,为客户和公司节约成本。(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17期)

姜山,高祥,吴旭陵,李栋,高波[3](2019)在《一款柴油机匹配后处理系统的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款4缸直列式、增压四行程车用柴油机进行后处理器匹配试验,从柴油机本体和后处理系统两方面考虑,通过氧化催化转化器(DOC)氧化性试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转化效率试验和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试验来评价柴油机和后处理器的匹配效果。最终选择后处理器B作为最优匹配方案,并对柴油机匹配后处理器的过程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汽车与新动力》期刊2019年03期)

陈雅娟,李之华,雷涵,黄豪中[4](2019)在《柴油机SCR后处理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柴油机排气后处理系统的工作性能,本文利用CFD软件对某型号柴油机排气后处理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分析SCR入口NH3浓度均匀性、速度均匀性和混合器前后压降等重要参数,为柴油机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设计提供优化方向。结果表明,SCR入口NH3浓度均匀性、速度均匀性均大于0.92;混合器前后的压降主要由环形挡板导致。(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陈东东[5](2019)在《防爆柴油机燃用F-T柴油的燃烧排放特性及后处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防爆柴油机以其高效、安全的优点在矿井动力机械中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加装了防爆组件,导致其燃烧和排放性能恶化,严重影响矿井工人的身体健康。本文主要通过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相结合的方法来优化防爆柴油机的燃烧和排放性能。煤基F-T柴油以其十六烷值高、燃烧效率高、排放污染物少及可以以任意比例与普通柴油混合等优点被认为是清洁高效的柴油机代用燃料。氧化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和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atalytic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CDPF)以其较高的转化效率和捕集效率成为目前降低柴油机尾气排放的有效措施。因此,研究燃用F-T柴油和加装催化型连续性再生颗粒捕集器(DOC+CDPF)对防爆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及其工作特性,对改善防爆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特性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以某型防爆柴油机为试验样机,通过台架试验测试并分析了燃用F-T柴油和加装后处理设备(DOC+CDPF)对防爆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利用CONVERGE软件构建了防爆柴油机缸内燃烧模型,对F-T柴油的燃烧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同时利用AVL BOOST软件构建了DOC+CDPF一维耦合模型,对其内部尾气组分浓度变化、温升及压降进行了仿真分析。1)以发动机台架试验为平台,在加装了进排气阻火器和水洗箱的防爆柴油机上分别燃用0#柴油和F-T柴油。结果表明:与国Ⅵ0#柴油相比,燃用F-T柴油时,防爆柴油机的经济性改善,有害排放物大幅下降,动力性略有下降,但完全满足使用要求。在外特性情况下,燃用F-T柴油时,燃油消耗率平均下降10.9%,CO、NO_x和PM排放分别平均降低80.2%、11.5%和30.6%;在十一工况点下,CO、NO_x和PM排放分别平均降低85.7%、33.9%和43.4%,F-T柴油可以作为防爆柴油机的良好清洁替代燃料。2)利用CONVERGE软件对防爆柴油机燃用F-T柴油及不同喷油参数条件下的缸内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与0#柴油相比,燃用F-T柴油时缸内压力、温度和放热率都有所降低,燃烧过程柔和;适当的延迟喷油正时、增大喷油持续期和降低喷油压力,可以改善NO_x排放。3)通过试验分析了后处理设备DOC+CDPF对燃用F-T柴油的防爆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了分别燃用0#柴油和F-T柴油时DOC+CDPF的转化效率。结果表明:后处理设备DOC+CDPF能降低燃用F-T柴油的防爆柴油机的CO、NO_x和PM排放,对CO和PM排放的降低效果非常明显;对于PM排放,燃用0#柴油时的后处理转化效率比燃用F-T柴油时的转化效率要高,而对于气态排放物转化效率影响不是很大。4)利用AVL BOOST软件对DOC+CDPF耦合设备进行了一维仿真研究,结果表明:DOC中的温升现象不是很明显,在距入口50%处氧化反应就基本反应完毕,在燃用F-T柴油的情况下,防爆柴油机可以缩短DOC的长度来节省空间;CDPF的压力损失主要来源于其壁面损失,其初始碳烟量、非对称结构和进口流量都会影响其压降。(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郭星萌[6](2019)在《船用柴油机尾气后处理系统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目前经历着严重的区域性空气污染,为了降低船舶排放对区域以至全球空气污染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船用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技术。本文提出的优化装置,它改进了传统的以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为基础的脱硝技术路线,加强了对NO_x(Nitrogen Oxide)以及PM(Particulate Matter)的净化效率,降低了减排成本。同时,柴油机SCR后处理系统中影响NO_x转化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如催化剂性能,尿素喷射量、尿素喷射泵的类型等。本研究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将柴油机尾气后处理系统优化装置应用到潍柴WD615发动机上,验证优化装置的实际性能。首先,我们采用自主研发的催化氧化颗粒床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且从根本上解决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的堵塞问题以及气态氨生成量不稳定的弊病。其次,本文也通过实验研究,制定了在发动机不同的转速、扭矩下,尿素喷射量的增加对NO_x转化效率的影响,以及NH_3的二次污染,分析不同尿素喷射量对NO_x转化效率的影响。发现尿素喷射系统中也不是喷射的量越大越好,过多的量反而会影响NO_x转化效率,尿素喷射量过大,多余的尿素未参与还原NO_x的化学反应,达不到最佳处理效果,造成氨逃逸,形成二次污染排放,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最佳喷射比的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效率。使所匹配的柴油机尿素SCR后处理系统达到能进一步降低排放浓度,减少污染。第叁,通过与传统后处理系统的对比实验,本研究所提出的后处理优化装置可以大幅度降低柴油机尾气排放中的PM以及NO_x的浓度,均远远低于现行的国内外排放标准,颗粒物的实测值处于标准限值的13-24.5%之间,平均实测值仅为标准限值的19.4%。而在NO_x处理方面,实测值在标准限值的1.25-2.88%之间,平均实测值仅为标准限值的1.9%。净化后粉尘、NO_x含量值已经远远低于欧洲的StageⅢ(第3A阶段)和北京市DB11/185-2003的排放限值(第二阶段)要求的标准值。此外,此技术与现有柴油尾气净化装置相比较而言,大大减少了净化装置投资成本,以及后期维护费。每年可极大程度地节省污染控制装置的运营成本,有助于船运行业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大学》期刊2019-06-01)

蔡宇[7](2019)在《柴油机SCR后处理系统原理及常见故障》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情况,国家规定了新生产机动车尾气中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这就要求柴油机厂做好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工作。柴油机SCR后处理系统作为一种尾气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实现富氧环境中氮氧化合物(NO_x)选择性还原成氮气和水,解决柴油发动机车辆污染物排放超标的问题。研究主要分析了柴油机SCR后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以实现高效减排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应用》期刊2019年05期)

刘国栋,宋恩哲,马占华,王正[8](2019)在《浅析船用柴油机排放后处理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控制船用柴油机有害气体排放的要求日益强烈。本文在阐述船用柴油机排放污染物主要成分和日趋严格国际排放法规的基础之上,重点介绍了降低NOx排放的电控单体泵,高压共轨,EGR和SCR等船用柴油机排放控制的新技术,并分析了各种技术方法降低NOx的影响机理,以满足日益严重的排放法规和越来越高的市场要求。(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07期)

郑烨,李新令,许朕,乔信起,黄震[9](2019)在《氧化催化型后处理装置影响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比较了DOC、POC和DPF 3种类型的氧化催化型颗粒净化装置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对常规气体排放以及颗粒的去除转化效率。发现使用DOC仅能实现10%~20%颗粒质量去除率。某些高负荷工况下,由于尾气中SO2的催化氧化会产生SO3组分,从而在排气稀释过程中发生均相成核作用,引起核模态粒子(<50nm)排放增加。而DOC结合POC能够实现核模态粒子和积聚模态粒子的有效去除,核模态粒子去除率达到80%~95%,而积聚模态粒子的去除率为60%~76%,总颗粒质量去除率达到65%~75%;DPF能够实现颗粒高效去除,颗粒数量和质量去除率均达到99%以上,DPF会引起尾气NO2的升高,需要进一步将NO2消耗去除。(本文来源于《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程晓章,陈康,查小辉[10](2019)在《SCR/DOC+DPF+SCR后处理系统对重型柴油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氧化型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耦合颗粒物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后处理技术,对比了原机、搭载SCR、搭载DOC+DPF+SCR 3种状态下重型柴油发动机的性能、排气污染物排放状况以及SCR入口处NO在氮氧化物(NOx)中的体积比。试验结果表明,搭载DOC+DPF+SCR系统比搭载SCR系统的发动机扭矩降低了10N·m,油耗基本保持不变;对比搭载DOC+SCR、搭载SCR以及搭载DOC+DPF+SCR 3种状态下SCR入口处NO在NOx中的比例发现,SCR状态下基本全为NO,其余2种状态下NOx中NO的体积比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排温在450℃时该比例下降到0.86;搭载DOC+DPF+SCR的ESC试验中CO转化效率为93%,HC转化效率为70%,NOx转化效率为90%,PM转化效率为51%,相比于搭载SCR的ESC试验,NOx的转化效率降低了3%。(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柴油机后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尾气后处理使用更加广泛,排放要求更高;2019年7月1日,部分城市要求柴油车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国六尾气后处理成本较国五有了大幅的增加;若发生失效,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加严重。所以文章的目的是希望前期设计和制造过程人员,了解尾气后处理的主要失效模式和成因,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尽量避免产生失效的风险点,从而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售后质量成本,为客户和公司节约成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柴油机后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1].孙文,王兰红,孙柯,白书战,李国祥.DOC+DPF+SCR后处理系统对小型柴油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19

[2].陈曦,马江.柴油机尾气后处理主要的失效模式、成因及预防[J].汽车实用技术.2019

[3].姜山,高祥,吴旭陵,李栋,高波.一款柴油机匹配后处理系统的试验分析[J].汽车与新动力.2019

[4].陈雅娟,李之华,雷涵,黄豪中.柴油机SCR后处理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9

[5].陈东东.防爆柴油机燃用F-T柴油的燃烧排放特性及后处理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6].郭星萌.船用柴油机尾气后处理系统的优化设计[D].贵州民族大学.2019

[7].蔡宇.柴油机SCR后处理系统原理及常见故障[J].自动化应用.2019

[8].刘国栋,宋恩哲,马占华,王正.浅析船用柴油机排放后处理技术[J].内燃机与配件.2019

[9].郑烨,李新令,许朕,乔信起,黄震.氧化催化型后处理装置影响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的试验研究[J].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2019

[10].程晓章,陈康,查小辉.SCR/DOC+DPF+SCR后处理系统对重型柴油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标签:;  ;  ;  ;  

柴油机后处理论文-孙文,王兰红,孙柯,白书战,李国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