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国的碳酸岩系极为发育,岩溶分布面积之广、岩溶类型之多,为世界其他国家所不及。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岩溶知识,并形成了朴素的岩溶理论。各个地区不同年代、不同大地构造单位的地质发展历史不同,地质构造面貌也不一样,使得岩溶的分布与出露不同,不同的外营力作用下塑造出各种近代岩溶地貌类型及形态,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也有差异,形成了不同气候带的岩溶类型。研究区属于北方岩溶区,该区年降水量较少,部分又为固体降水(雪),故地表径流量较小,水流活动时间较短,气温较低,又有寒冷的冬季,生物化学活动明显减弱,故岩溶作用较弱,地表岩溶地貌不突出,以覆盖的宽浅洼地为主,多干谷,地下溶蚀裂隙和小孔洞也较多。由于地下水有低的集中排泄基点,故深部常有细长的岩溶管道发育,局部地段有溶洞,但很少有大的地下河。《中国岩溶研究》(1976)把我国岩溶分成三大类型,即以溶蚀为主、溶蚀——侵蚀为主、溶蚀——构造为主[1]。本文所研究的辽东半岛滨海岩溶的形成类型即为溶蚀——侵蚀为主。滨海岩溶的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溶蚀作用,二是海水侵蚀作用。基岩形成于晚第三纪,由岩溶溶蚀作用形成被第四纪松散盖层覆盖,后经海水侵蚀作用将上覆盖层冲刷掉,咸淡水混合后进一步对基岩进行侵蚀,改变了岩溶形态。本区的岩溶形态是形成于古老的晚第三纪时期由地下水的垂直渗透作用形成的。上覆第四纪的松散盖层经过常年的海水作用被冲刷剥蚀将基岩裸露出来,后经海水的溶蚀和侵蚀作用最终形成特殊的岩溶形态类型——滨海岩溶形态。本文主要从岩溶表面形态及海蚀后岩溶形态两个方面来描述滨海地表岩溶的形态特征。介绍岩石表面形态10种、石柱间溶沟3种、海蚀岩溶形态9种其中包括海蚀溶柱形态7种。滨海岩溶是发育在滨海区碳酸盐岩层中的由咸淡水混合溶蚀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岩溶类型。滨海岩溶的发育有其特殊的形成机理。本文对比了海蚀岩溶地貌与海蚀地貌的区别,简单记述了岩溶上覆风化壳特征,并介绍了滨海岩溶的形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