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智能考试系统研究与实现

基于网络的智能考试系统研究与实现

论文摘要

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主要手段,传统考试特别是大规模的纸笔考试,费时费力,在实施传统考试时,组织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不少困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标准化考试中。计算机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一般的计算机化考试大多是基干计算机的考试,是纸笔考试的无纸化形式,无法实现“因人施侧”。近二十年来,项目反应理论(IRT)指导下的计算机自适应测试(CAT),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与纸笔考试不同,CAT的宗旨是为每个被试者构建一个理想的考试,使不同的被试者进行不同长度和内容的考试。CAT具有纸笔考试所不具备的优势——更短的测试长度、更高的测试精度、按需测试和即时的成绩及结果报告,都使CAT更具吸引力。本文对网络智能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探讨。自适应测试包括估计被试能力、连续地为被试者选择合适的试题,在达到预期目标时终止考试。本系统以洛德(Lord)最大信息量为选题策略,以条件极大似然估计为能力估计方法,以费舍测验信息总量为侧试终止规则。目前,考试系统中对于主观题(填空题、概念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的自动阅卷算法目前还没有太好的实现,一般的考试系统的评分功能不包括对于主观题的,而对于客观题(选择题和判断题)则实现得比较全面。如果一个考试系统中的考题都是客观题,这样的试卷不是一份好的试卷,仅有这类题型的试卷对测试考生的能力还存在欠缺。因此,理想的试卷针对不同的学科还应该包括有主观题。对于主观题,由于它的答题特点和复杂性,目前还没有一种考试系统能很好地完成其自动阅卷。主观题的自动评分涉及到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以及自然语言理解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需要解决很多技术上的问题,因而成为在线考试系统中的一个技术难点。本文侧重于在理论的层次上对主观题判分的方法进行设计和说明,这些方法也具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和局限性。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主观题评分技术的实现能被更多的领域所研究,随着以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主观题评分技术也能取得很大的进步。最后文章对CAT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展望。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2 自适应考试模型
  • 2.1 项目反应理论简介
  • 2.1.1 传统测验所面临的问题
  • 2.1.2 计算机自适应测验
  • 2.1.3 计算机自适应测验与传统的测验比较分析
  • 2.1.4 与自适应测验有关的概念
  • 2.2 参数模型
  • 2.2.1 试题反应理论基本概念
  • 2.2.2 试题反应基本假设
  • 2.2.3 试题反应模型
  • 2.3 能力参数估计
  • 2.4 试题信息函数
  • 2.4.1 基本概念
  • 2.4.2 试题信息函数例图
  • 2.4.3 试题信息函数和
  • 3 人工智能在考试系统中的应用
  • 3.1 自然语言理解
  • 3.1.1 概述
  • 3.1.2 汉语自动分词技术
  • 3.1.3 文本信息模型
  • 3.2 知识表示
  • 3.2.1 概述
  • 3.2.2 框架表示方法
  • 3.3 人工智能在考试系统中的应用
  • 4 主观题自动评分算法
  • 4.1 分词算法
  • 4.1.1 最大匹配分词算法
  • 4.1.2 最大概率法分词算法
  • 4.1.3 部分函数简介
  • 4.2 文本的矢量匹配算法
  • 4.3 特征词选取
  • 4.4 评分
  • 4.4.1 制定评分规则
  • 4.4.2 自动评分
  • 4.5 算法测试
  • 5 总体设计方案
  • 5.1 自适应考试系统的需求分析
  • 5.1.1 功能要求
  • 5.1.2 性能要求
  • 5.2 自适应考试系统的架构设计
  • 5.2.1 C/S 和B/S 模式
  • 5.2.2 考试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5.2.3 系统功能设计
  • 5.2.4 系统流程图
  • 5.2.5 分布式多层结构
  • 5.3 自适应考试系统的详细设计
  • 5.3.1 系统表示层设计
  • 5.3.2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5.3.3 自适应考试策略
  • 5.3.4 组卷策略
  • 5.4 网络环境
  • 5.5 硬件环境
  • 5.6 软件环境
  • 6 系统的实现
  • 6.1 自适应测试设计
  • 6.1.1 题库建设
  • 6.1.2 能力估计
  • 6.1.3 选题策略
  • 6.1.4 终止规则
  • 6.2 主观题自动阅卷研究与实现
  • 6.2.1 传统人工阅卷过程
  • 6.2.2 计算机自动阅卷过程研究与分析
  • 6.2.3 阅卷算法的设计
  • 6.2.4 填空题自动阅卷
  • 6.2.5 评阅分析
  • 7 安全性考虑
  • 7.1 网络环境安全层
  • 7.2 网络考试系统安全层
  • 7.3 考生的身份验证
  • 7.4 试题安全层
  • 7.5 考试现场的安全层
  • 8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评价,当坚守初心[J].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0(02)
    • [2].如何对纸笔考试测试结果作质量分析[J]. 内蒙古教育 2019(10)
    • [3].新高考,信息技术纸笔考试下教学的探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17(06)
    • [4].新高考,信息技术纸笔考试下教学的探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18(02)
    • [5].科学教育需要科学的方法[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7(02)
    • [6].科学教学:在困惑中成长[J]. 未来教育家 2014(09)
    • [7].纸笔考试智能网上评卷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智能教育应用之“考试评价”篇[J]. 现代教育技术 2018(03)
    • [8].“变脸”评价方式,让考试更有吸引力[J].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0(02)
    • [9].新课程理念下太原市中考纸笔考试改革分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29)
    • [10].论证评估能力在纸笔考试中的测评路径[J]. 上海教育科研 2018(11)
    • [11].纸笔考试与计算机自适应考试的等效研究探讨[J]. 中国考试 2011(10)
    • [12].远程高等教育基于网络的多元化考核实践研究[J]. 时代教育 2014(10)
    • [13].从中考命题看法治素养培育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以2018年广州中考政治试题为例[J]. 考试周刊 2020(91)
    • [14].商务汉语考试(BCT)机考测试结果检验[J].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0(02)
    • [15].考试媒介对于考生成绩的影响研究——一项英语机考与纸笔考试成绩对比分析[J]. 中国远程教育 2009(03)
    • [16].学分制下高校课程考试的特点及其改革[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06)
    • [17].复习的有效路径:从思维导图到点列式梳理[J]. 广东教育(综合版) 2020(10)
    • [18].英国GCE A-level物理纸笔考试——评分方案探析[J]. 物理教学 2010(12)
    • [19].陕西考点CIA/CCSA纸笔考试收官[J].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15(06)
    • [20].研究原创技术 提高命题质量[J].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12(10)
    • [21].学生能力评价的改革路向[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13(Z3)
    • [22].浅谈人机对话方式在人事考试中的应用[J]. 产业科技创新 2019(11)
    • [23].英语机考的信效度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8)
    • [24].高职项目化教学课程考核模式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 2009(02)
    • [25].新HSK纸笔考试与网络考试的比对分析[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6(06)
    • [26].现代技术与语言测试——应用、影响及发展方向[J]. 外语电化教学 2013(04)
    • [27].基于VB6的计算机辅助医学考试系统的研究[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7)
    • [28].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的现状与分析[J]. 怀化学院学报 2010(11)
    • [29].浅谈医学考试计算机化的必要趋势[J]. 中国卫生产业 2012(08)
    • [30].大学英语四级网考效度研究——以××农业院校为例[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标签:;  ;  ;  ;  ;  

    基于网络的智能考试系统研究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