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女性非正规就业问题研究](https://www.lw50.cn/thumb/7d6ae0d49fe1b6a298a2f16e.webp)
论文摘要
随着大规模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女性就业比男性受到更为普遍的影响和冲击,女性的非正规就业日益凸显。非正规就业对就业不足和失业或下岗后难以返回正规劳动部门女性的生存具有重大意义。但在政策缺失状态下,从业于非正规就业女性的职业层次、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组织化程度与正规就业女性存在很大差距。本文就我国女性的非正规就业问题,从现状、影响及原因多角度进行探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女性非正规就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研究解决如下问题:全面描述女性非正规就业的现状;从供给需求两方面分析其产生原因;分析国外女性非正规就业的状况及启示;针对如何完善我国女性非正规就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为研究的开展做了铺垫。第二部分对非正规就业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总结了与女性非正规就业相关的理论渊源。第三部分全面描述了我国女性的非正规就业状况及其影响,说明我国女性就业呈现非正规化趋势,并按照参与非正规就业的人群分别描述就业状况,分析就业非正规化对女性的影响。第四部分分别从供给方和需求方来分析我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的原因。第五部分介绍了国外女性非正规就业的状况及启示。第六部分针对我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特点,在分析现状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的意见建议。第七部分为结束语,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目录1 绪论1.1 研究目的1.2 研究意义1.3 文献综述1.3.1 国外文献综述1.3.2 国内文献综述1.4 研究内容与方法1.4.1 研究内容1.4.2 研究方法1.5 本文的创新之处2 非正规就业概念的界定及女性非正规就业相关理论评述2.1 非正规就业概念的界定2.2 女性非正规就业的理论基础2.2.1 二元经济理论2.2.2 人力资本理论2.2.3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2.2.4 个人偏见歧视理论2.2.5 性别人力资本理论3 女性就业非正规化及其现状3.1 女性就业呈现非正规化趋势3.1.1 发达国家女性就业呈现非正规化趋势3.1.2 发展中国家女性就业呈现非正规化趋势3.1.3 我国女性就业呈现非正规化趋势3.2 女性非正规就业人员构成及劳动状况3.2.1 女性非正规就业人员构成3.2.2 女性非正规就业的工种特性与劳动和生活状况3.3 就业非正规化对女性的影响3.3.1 就业非正规化对女性的正面影响3.3.2 就业非正规化对女性的负面影响4 女性就业非正规化的原因4.1 从劳动力供给方角度研究女性就业非正规化的原因4.1.1 女性生理特征决定的劳动力供给的特殊性影响女性的就业4.1.2 女性受教育程度不足影响女性的就业4.2 从劳动力需求方角度研究女性就业非正规化的原因4.2.1 正规和非正规就业部门在吸纳就业方面呈现的性别偏好4.2.2 公有企业和非公有企业在吸纳就业方面呈现的性别偏好4.2.3 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方面呈现的性别偏好5 国外女性非正规就业状况及启示5.1 欧盟国家女性非正规就业状况及启示5.1.1 欧盟国家妇女非正规就业的发展特征5.1.2 欧盟女性非正规就业持续上升的原因5.1.3 欧盟国家女性非正规就业存在的问题5.1.4 欧盟国家女性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及启示5.2 拉丁美洲女性非正规就业状况6 完善女性参与非正规就业的建议6.1 提高妇女参与非正规就业的能力6.1.1 创业培训6.1.2 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培训6.1.3 社区服务培训6.2 完善非正规就业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6.3 加强信息与社会化服务6.3.1 建立服务体系,努力创造发展环境6.3.2 减轻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的税费负担和提供资金扶持6.3.3 提高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改善非正规就业的外部环境6.4 加强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的管理6.4.1 媒体要对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女性给予更多的关注6.4.2 发挥非政府社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6.4.3 为非正规就业建立一个常规统计制度7 结论参考文献作者简历学位论文数据集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女性就业论文; 非正规就业论文; 性别歧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