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别尔嘉耶夫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作为宗教存在主义哲学家,他始终把人置于他整个哲学的核心,强调从人出发去探索存在的秘密。在他看来,人是上帝按照自身的形象和样式创造的,人是二维的存在物,不仅具有人性,更重要的是,人还具有神性。但在现实生活中,人又是堕落的和有罪的存在物,人生活在客体化世界里,深受客体化的奴役。所以,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完成上帝赋予我们的使命,成为“神人”,也可能沉溺于物质世界里而遗失了自身的神性,从而堕落为魔鬼;既可能进入天堂,也可能下地狱。人的使命就是通过自由的创造,通过爱与客体化世界作斗争,从而摆脱客体化世界的奴役,实现上帝赋予人的使命,实现自己的个性,进而达到人与神的完美结合。别尔嘉耶夫首先对传统的末世论提出质疑,阐述了自己的末世论,在此基础上,他批判了奴役人的客体化世界。他认为为了实现人性与神性的完美结合,历史应该终结。我们的使命就是要认识到自身神性的源头,通过自由的创造,通过基督式的爱去与客体化世界斗争,终结历史,在生存时间里实现人的个性,使人的神性得以完全显现,最终终结恺撒王国,进入精神王国,实现人神的完美统一。别尔嘉耶夫虽然已经逝世了半个多世纪了,但他人神一统的末世论宗教哲学思想对我们当今的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在此我们很有必要重新探讨他的这一哲学思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形式与内容的矛盾——对别尔嘉耶夫哲学的评价[J]. 文化学刊 2019(03)
- [2].别尔嘉耶夫的历史哲学与现代性危机的精神救赎[J]. 西伯利亚研究 2017(05)
- [3].以终结为意义的历史——《现代性危机及其精神救赎》中呈现的别尔嘉耶夫的历史图景[J]. 学术交流 2017(04)
- [4].现代性危机及其历史救赎——别尔嘉耶夫历史哲学理论研究[J]. 求是学刊 2017(04)
- [5].陀思妥耶夫斯基自由观哲学——以别尔嘉耶夫《文化的哲学》为主要分析文本[J]. 北方文学 2017(06)
- [6].俄国文化的一个意外——别尔嘉耶夫论维·伊万诺夫[J]. 中州大学学报 2019(04)
- [7].分歧与契机——对马克思与别尔嘉耶夫关于“现实性”不同界定的反思[J]. 晋阳学刊 2014(02)
- [8].自由精神辩证法:痛苦的客体化与神圣的创造——别尔嘉耶夫自由哲学刍议[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9].论别尔嘉耶夫对客体化的批判与超越[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 [10].别尔嘉耶夫的自由思想论析[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2)
- [11].自由与永生:悲剧的根源与克服——别尔嘉耶夫悲剧思想初探[J]. 宗教学研究 2010(03)
- [12].从叛逆到皈依——“思索俄罗斯”系列:别尔嘉耶夫思想轨迹启示录[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2009(03)
- [13].浅析别尔嘉耶夫的自由哲学[J]. 兰州学刊 2009(06)
- [14].别尔嘉耶夫的文艺复兴论[J]. 俄罗斯文艺 2017(04)
- [15].异化理论的吸收与理想图景的重构——别尔嘉耶夫“人格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J]. 理论探讨 2011(02)
- [16].自由·神人类·历史——别尔嘉耶夫历史形而上学初探[J]. 俄罗斯研究 2008(05)
- [17].传统末世论的批判与超越——论别尔嘉耶夫的末世论思想[J]. 学术交流 2008(02)
- [18].别尔嘉耶夫的末世论历史观[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02)
- [19].别尔嘉耶夫个体人格理论探析[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05)
- [20].为自由而战的斗士——纪念别尔嘉耶夫逝世六十周年[J]. 俄语学习 2008(02)
- [21].传统伦理学的批判与建构——别尔嘉耶夫的“创造伦理学”思想研究[J]. 道德与文明 2010(05)
- [22].论别尔嘉耶夫末世论思想的独特前提[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06)
- [23].论别尔嘉耶夫对康德思想的继承与批判[J]. 国外理论动态 2008(08)
- [24].误解与交锋——别尔嘉耶夫与伊里因关于以强力抗恶问题的争论[J]. 俄罗斯学刊 2012(03)
- [25].对抗价值虚无主义——别尔嘉耶夫宗教本体论的当代意义[J]. 现代哲学 2009(03)
- [26].分歧与契机[J]. 学术交流 2015(02)
- [27].别尔嘉耶夫论痛苦[J]. 医学与哲学(A) 2013(05)
- [28].个性的生成——克服物化的别一种途径[J]. 经济研究导刊 2012(35)
- [29].异化、物化、客体化概念之比较[J]. 经济师 2011(12)
- [30].人的奴役与自由——别尔嘉耶夫“个体人格”理论解读[J]. 南京社会科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