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铜陵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被誉为“朝阳工业”、“无烟工业”的旅游业,已引起世界各国所重视,近些年已经获得飞速发展,对经济贡献和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休假制度的逐步完善及现代交通技术的发展,旅游已经走进平民百姓日常生活当中。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的不断深入,发展资源消耗少,无污染的,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已经摆在各地优先发展日程。因而,旅游业目前在我国已进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铜陵市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四季分明。适宜于动植物生长,生物资源丰富。铜陵拥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旅游资源,其中铜文化是铜陵最大的特色,悠久的采铜、冶铜、铸铜历史,丰富的古代铜文化遗存,铸就了铜陵内涵丰富的铜都文化。铜陵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铜矿的自给率不足10%,90%以上靠外购和进口。2009年3月,铜陵市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全国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铜陵和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面临着产业转移和生态修复的双重课题。转变发展方式,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是应对当前危机,发展经济、修复损毁环境的有效方法。本文就以铜陵发展旅游为着眼点,阐述了旅游及城市旅游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归纳和概括了铜陵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地理、生态、文化等资源特点;总结了铜陵发展旅游的必然性和优势所在;分析了铜陵及周边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铜陵发展旅游业提出对策。铜陵发展旅游业,首先应当坚持区域差异化战略,重点打造突出自身特色的生态游、体现悠久“铜”文化的矿业遗址游,以及迎合现代人休闲娱乐需求的休闲度假游等。其次,发展过程中,处理好资金、人才等关键制约因素。只有主题明确,定位科学合理,相关软硬配套设施及时跟上,才可能实现铜陵旅游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旅游业发展历程
  • 1.1.2 选题背景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1 旅游与旅游业
  • 2.1.2 休闲及度假游
  • 2.1.3 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
  • 2.1.4 资源枯竭型城市与城市旅游
  • 2.1.5 矿业遗产旅游和生态旅游
  • 2.1.6 发展旅游和城市发展的辩证关系理论
  • 2.1.7 旅游城市化理论
  • 2.1.8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城市发展旅游研究综述
  • 2.2.2 国内城市发展旅游研究综述
  • 2.2.3 矿山旅游和铜陵旅游研究现状
  • 第三章 铜陵发展旅游业相关背景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铜陵发展旅游业相关背景
  • 3.1.1 研究区概况
  • 3.1.2 自然资源丰富
  • 3.1.3 资源特色与类型
  • 3.1.4 发展现状
  • 3.1.5 发展环境分析
  •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城市规划不合理、功能单一
  • 3.2.2 环境质量差、生态破坏严重
  • 3.2.3 基础设施差,无法满足现代旅游业发展
  • 3.2.4 旅游形象定位模糊,品牌建设落后
  • 3.2.5 投资模式单一,旅游发展资金匮乏
  • 3.2.6 缺乏核心旅游产品
  • 3.2.7 旅游人才短缺,旅游服务水平较低
  • 第四章 铜陵发展旅游业必要性及优势分析
  • 4.1 铜陵发展旅游业必要性分析
  • 4.1.1 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决定的
  • 4.1.2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求
  • 4.1.3 自身发展现状决定的
  • 4.2 铜陵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分析
  • 4.2.1 区位优势突出
  • 4.2.2 资源优势
  • 4.2.3 当地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形势好
  • 第五章 铜陵发展旅游业的对策
  • 5.1 培育开发新兴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特色旅游
  • 5.1.1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唱响特色生态游
  • 5.1.2 开发和悦洲旅游岛功能,满足现代旅游新需求
  • 5.1.3 加强古镇保护,合理开发大通镇
  • 5.1.4 加大矿冶遗址的开发保护,弘扬特色“铜”文化
  • 5.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组合旅游产品
  • 5.2.1 优化组合打造精品线路
  • 5.2.2 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合作
  • 5.2.3 加快城市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 5.3 拓展融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
  • 5.4 找准功能定位,注重形象策划
  • 5.5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实施人才兴旅战略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问卷调查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开启铜陵转型发展之门——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J]. 安徽科技 2019(12)
    • [2].铜陵的智慧进化之路[J]. 决策 2020(06)
    • [3].到铜陵去看铜[J]. 中国有色金属 2020(17)
    • [4].《铜陵老街》[J]. 艺术市场 2018(02)
    • [5].满眼风光皆画卷 铜陵湿地亦西湖[J]. 中国有色金属 2017(20)
    • [6].关于“十三五”时期铜陵发展的研究[J]. 安徽科技 2016(03)
    • [7].我们该从“铜陵模式”中学什么?[J]. 绿色视野 2016(05)
    • [8].“奋起直追,必须实干为先”——对话中共铜陵市委书记 丁纯[J]. 决策 2020(Z1)
    • [9].融“智”之路:铜陵的破局与蜕变[J]. 决策 2020(08)
    • [10].杨文革:贴近老百姓[J]. 江淮法治 2014(07)
    • [11].铜陵的色彩[J]. 安徽文学 2012(09)
    • [12].“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对话中共铜陵市委书记李猛[J]. 决策 2016(11)
    • [13].免督查的铜陵样本[J]. 决策 2016(06)
    • [14].文化产业焕采,铜陵的底气何在[J]. 决策 2020(07)
    • [15].高质量发展,铜陵如何爬坡迈坎——对话中共铜陵市委书记李猛[J]. 决策 2019(Z1)
    • [16].铜陵:点亮城市的智慧之光[J]. 决策 2018(07)
    • [17].“多规合一”助飞新铜陵[J]. 决策 2016(10)
    • [18].基于β系数的铜陵有色系统性风险测算[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19].惊喜[J]. 现代企业文化(上旬) 2017(11)
    • [20].铜陵市城乡一体化的经验及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思考[J]. 铜陵学院学报 2014(01)
    • [21].铜陵市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简析[J].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2(02)
    • [22].铜陵市青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 铜陵学院学报 2011(02)
    • [23].加快发展铜陵市循环农业的思路及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11)
    • [24].铜陵电厂1号机组通过168h试运行[J]. 华东电力 2008(08)
    • [25].铜陵脱贫攻坚答好疫情“加试题”[J]. 决策 2020(05)
    • [26].铜陵:工矿城市的文化转身[J]. 决策 2016(05)
    • [27].铜陵市实施跨江发展战略思考[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3(04)
    • [28].新时期铜陵市化工产业发展对策建议[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22)
    • [29].铜陵有色:求变创新 勇立潮头[J]. 中国有色金属 2020(17)
    • [30].构建铜陵(皖中南)区域集疏运体系研究[J]. 价值工程 2017(02)

    标签:;  ;  ;  ;  ;  

    铜陵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