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氨基甾体类化合物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系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液体培养实验,集落培养实验,MTT实验来观察氨基甾体类化合物对K562细胞系的抑制增殖能力;采用Wright染色,联苯胺染色,细胞表面CD71表面标记物的检测来观察氨基甾体类化合物对K562细胞系的诱导分化作用。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光共聚焦扫描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K562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Ca2+])的变化。为了进一步了解氨基甾体类化合物对K562细胞的影响与细胞内外[Ca2+]以及钙通道之间的关系,我们选取阿糖胞苷,L型钙通道激动剂BayK8644,Ca2+螯合剂EGTA和有报道称能使K562细胞内[Ca2+]升高的吲哚美辛作用于K562细胞,采用MTT实验,联苯胺染色来观察它们对K562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同时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它们对K562细胞内总[Ca2+]的影响。结果:1氨基甾体类化合物对K562细胞增殖能力和分化能力的影响增殖方面:MTT结果显示,终浓度为10-5mol/L的8种氨基甾体类化合物作用于K562细胞第5d,除了氨基甾体G对K562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不明显外,其余7种氨基甾体类化合物对K562细胞的增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生长抑制率(GIR)分别为A(61.21±10.03)%,B(63.03±2.28)%,C(43.38±2.96)%,D(54.49±1.14)%,E(24.43±1.26)%,F(52.96±8.74)%,H(79.88±8.88)%。分化方面:联苯胺染色结果显示,终浓度为10-5mol/L的8种氨基甾体类化合物作用于K562细胞第5d,处理组各组联苯胺染色检测值较对照组均有升高,分化程度分别为对照组的1.96(A)倍,1.92(B)倍,2.28(C)倍,2.55(D)倍,2.30(E)倍,1.99(F)倍,2.17(G)倍,2.30(H)倍。以其中一种氨基甾体C(代号H51817)为代表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氨基甾体类化合物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系的作用机制。2氨基甾体H51817对K562细胞增殖能力和分化能力的影响增殖方面:加入不同终浓度的氨基甾体H51817(10-9~10-5mol/L)与K562细胞连续培养,当培养至第3d和第5d,10-5mol/m的氨基甾体H51817对K562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细胞计数的GIR分别为(38.36±10.54)%和(45.92±11.15)%;10-5mol/L的氨基甾体H51817作用于K562细胞第8d的集落培养结果显示,K562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GIR为(77.98±6.98)%。分化方面:终浓度为10-5mol/L的氨基甾体H51817作用于K562细胞第5d Wright染色,镜下观察发现细胞体积变大,核浆比例减少,有核切迹,核染色质浓集变粗,胞质增多,浅染,核周胞质出现淡染区;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终浓度为10-5mol/L的氨基甾体H51817作用于K562细胞第5d,67.74%的细胞胞膜上CD71表面标记表达呈阳性。3 EGTA,BayK8644,吲哚美辛,阿糖胞苷对K562细胞增殖能力和分化能力的影响增殖方面:EGTA,BayK8644,吲哚美辛,阿糖胞苷作用于K562细胞第5d的MTT结果表明:0.01~1 mmol/L的EGTA对K562细胞无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而0.01mmol/L的BayK8644,吲哚美辛和阿糖胞苷能分别抑制其增殖(p<0.05),GIR分别为(14.94±0.01)%,(18.30±0.02)%,(50.10±0.12)%。分化方面:EGTA,BayK8644,吲哚美辛,阿糖胞苷作用于K562细胞第5d的联苯胺染色结果显示:经0.01~1mmol/L的EGTA处理的K562细胞分化程度较对照组无明显的差异(p>0.05),而0.01mmol/L的BayK8644,吲哚美辛和阿糖胞苷使K562细胞的分化程度分别达到对照组的1.98倍,2.94倍和3.29倍。4氨基甾体H51817对K562细胞内外总[Ca2+]的影响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激光共聚焦扫描仪扫描发现:经终浓度为10-5mol/L的氨基甾体H51817处理K562细胞一定时间后,细胞内游离[Ca2+]的荧光强度有所下降;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K562细胞外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氨基甾体H51817对K562细胞内外总[Ca2+]的变化发现:DMEM组细胞内总[Ca2+]显著下降,下降率为(32.01±2.36)%,但细胞外[Ca2+]无明显变化;0.9%的生理盐水组细胞内外[Ca2+]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变化。5 EGTA,BayK8644,吲哚美辛,阿糖胞苷对K562细胞内总[Ca2+]的影响浓度均为0.01 mmol/L的EGTA,BayK8644,吲哚美辛和阿糖胞苷处理K562细胞30 min后,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其细胞内总[Ca2+],结果均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有下降。结论:1大多数的氨基甾体类化合物能有效地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但K562细胞对不同的氨基甾体类化合物有不同的敏感性。2所有的氨基甾体类化合物能有效地诱导K562细胞系向红系分化,但不同的氨基甾体类化合物对K562细胞的分化程度不同。3在细胞外存在Ca2+的条件下,氨基甾体H51817作用于K562细胞30min后,可以使K562细胞内游离[Ca2+]和总[Ca2+]下降,这可能与其阻断了钙通道有关。4氨基甾体H51817,非甾体类消炎药吲哚美辛,嘧啶类抗代谢药阿糖胞苷均能使K562细胞内[Ca2+]下降,而且均能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分化,说明细胞内[Ca2+]的降低可能与氨基甾体H51817对K562细胞产生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的作用机制有关。5 BayK8644是L型钙通道激动剂,但在本实验中BayK8644却使K562细胞内[Ca2+]降低,并对K562细胞有一定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说明在K562细胞上可能存在一种不同于典型的L型通道的钙通道,而这种钙通道可能是氨基甾体H51817的作用靶点。6 Ca2+螯合剂EGTA将K562细胞外Ca2+完全络合掉后,也使K562细胞内总[Ca2+]降低,但其对K562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无明显影响,说明K562细胞内仅仅[Ca2+]的降低不可能促使K562细胞发生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那么氨基甾体H51817的作用可能还伴有其他机制的参与,这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甾体类化合物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5(05)
- [2].GC-MS法对哈蟆油中甾体类化合物的分析[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05)
- [3].GC-MS法对哈蟆油中甾体类化合物的分析[J]. 吉林中医药 2010(08)
- [4].以甾醇为底物微生物法合成甾体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10)
- [5].基于甾醇为底物微生物法合成甾体类化合物的研究[J]. 化工管理 2018(28)
- [6].壮阳中药中甾体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江苏科技信息 2016(08)
- [7].C_(21)甾体类化合物及其核磁共振谱学综述[J]. 海峡药学 2008(02)
- [8].红果樫木叶中1个新的甾体类化合物[J]. 中草药 2020(19)
- [9].蒺藜果实中C_(21)甾体类化合物结构解析[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10].海洋来源甾体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海洋药物 2012(03)
- [11].新型异黄酮及甾体类化合物抗辐射作用的实验研究[J]. 安徽医药 2009(12)
- [12].腌制对鹅绒藤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J]. 中国酿造 2015(04)
- [13].甾体类药物的微生物转化制备技术新进展[J]. 浙江化工 2019(12)
- [14].细胞色素P450转化代谢甾体类化合物研究进展[J]. 药物生物技术 2019(05)
- [15].青天葵有效成分与质量的研究概况[J]. 广州化工 2017(14)
- [16].翻白草化学成分概述[J]. 科技资讯 2015(10)
- [17].小蓟中甾体类化合物的分离及结构鉴定[J]. 食品科学 2012(19)
- [18].中药植物雌激素与乳腺癌的研究[J]. 中成药 2010(06)
- [19].具有生物活性氮杂甾体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2(01)
- [20].酸枣仁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 西部中医药 2016(09)
- [21].HPLC法分离狐尾葛甾体成分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1)
- [22].白英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14)
- [23].沙棘的有效成分及其保健功能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10(07)
- [24].沙棘中的营养成分与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8(09)
- [25].真菌甾体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8(01)
- [26].白木香内生真菌Fimetariella rabenhorstii的甾体类代谢产物[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1(01)
- [27].滇南风吹楠的化学成分研究[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28].近10年白首乌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5(07)
- [29].独角莲药用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30].沙棘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