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代次对杞柳生长及柳条品质的影响

萌芽代次对杞柳生长及柳条品质的影响

论文摘要

杞柳在沿黄淮地区广泛栽培,是柳编的主要材料。杞柳的萌芽代次和萌芽经营方法相差较大,所生产的柳条产量和质量参差不齐。因此系统研究萌芽代次对产量和柳条质量的影响,可为优化杞柳人工林的栽培模式提供依据。通过研究,初步发现萌芽代次对生长和柳条品质影响显著,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萌芽代次之间叶绿素相对含量、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光化学淬灭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随着代次增加有下降的趋势,表观电子传递速率第2代比第1代增加,然后随代次增加而下降。(2)不同萌芽代次的萌条平均地径、条高、生物量、单位面积萌条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第一代的生长指标值最小,第2、3、4代有所增加,而到第6代又下降。(3)萌芽代次对叶面积指数影响较大。第4代叶面积指数最大,第6代下降。叶面积指数与透光孔隙度负相关。(4)柳条的产量第4代高,第6代下降,1-4代有增加的趋势。但大中小条的分级在第2-4代之间差异不大,但第1代的中小条所占百分比最高。(5)柳条的尖削度在各代次间差异不显著,但整齐度存在差异,第1代最整齐,第3代最不整齐。萌条产生二级分枝的特点差别比较大,第1代产生分枝的比例较高,而且分枝的位置最低,第6代产生二级分枝的位置最高,而且比例也最少。(6)相同粗细的柳条的韧性以第4代最好,第6代有所下降。韧性和基本密度负相关。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杞柳
  • 1.1.1 柳属种质资源
  • 1.1.2 柳属常见柳编植物
  • 1.1.3 杞柳生物学特性
  • 1.1.4 杞柳习性
  • 1.1.5 杞柳自然与栽培分布渐进演化
  • 1.1.6 杞柳的用途
  • 1.2 柳编与杞柳种植规模
  • 1.2.1 柳编历史
  • 1.2.2 柳编工艺
  • 1.2.3 柳编产业效益与杞柳种植规模化
  • 1.2.4 影响杞柳栽培效益的因素
  • 1.2.5 各地常见品种
  • 1.3 研究进展
  • 1.3.1 杞柳栽培技术研究
  • 1.3.2 萌芽(萌蘖)林的研究
  • 1.3.3 林分的衰退研究
  • 1.3.4 林分的分化与自疏
  • 1.3.5 林分的空间结构
  • 1.3.6 立地与经营措施对木材性质的影响
  • 1.3.7 柳条的制作和工艺品质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技术路线
  • 2.3 试验设计
  • 2.4 调查测定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萌芽代次对杞柳生长的影响
  • 3.1.1 萌芽代次对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 3.1.2 萌芽代次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1.3 萌芽代次对茎高的影响
  • 3.1.4 萌芽代次对地径的影响
  • 3.1.5 萌芽代次对潜伏芽间距的影响
  • 3.1.6 萌芽代次对林分特点的影响
  • 3.2 萌芽代次对原料产量分级和柳条品质的影响
  • 3.2.1 单位面积原料产量和分级的影响
  • 3.2.2 对柳条工艺品质的影响
  • 3.2.3 相关关系分析检验
  • 4 初步结论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相关论文文献

    • [1].4个油棕品种叶绿素荧光慢速动力学参数比较[J]. 中国热带农业 2020(02)
    • [2].间伐果园梨树叶片叶绿素荧光的部位间差异[J]. 山西农业科学 2015(06)
    • [3].一串红荧光参数日变化[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06)
    • [4].铁胁迫对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与光合特性的影响[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5].果园间伐对梨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15(04)
    • [6].光质对珙桐幼苗形态建成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7].附着在不同微塑料表面的藻类结构与群落组成[J]. 中国环境科学 2020(08)
    • [8].蓖麻耐盐性的初步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1(05)
    • [9].锑胁迫下地枇杷的生理变化特性(英文)[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7(04)
    • [10].三角梅对盐胁迫的响应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5(02)
    • [11].滆湖和骆马湖春季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活性的研究[J]. 湖泊科学 2013(05)
    • [12].中华水韭对不同营养条件的生理生态响应[J]. 西北植物学报 2017(04)
    • [13].中华水韭对不同pH处理的生理生态响应[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14].不同形态钙对高温逆境下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调控作用[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12)
    • [15].芜菁花叶病毒侵染对不结球白菜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 2010(03)
    • [16].镉和酸雨对不同性别桑树幼苗光合生理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0(01)
    • [17].神农架林区不同类型植物的叶片特征与光合性能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01)
    • [18].施肥和密度对张杂谷5号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5(06)
    • [19].遮荫对虎耳草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 植物研究 2012(06)
    • [20].18个红砂家系的抗旱指标筛选与分析[J]. 草地学报 2020(02)
    • [21].MTS比色法测定小球藻细胞活性的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 [22].镉对浮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10(05)
    • [23].不同产地南方红豆杉育种亲本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差异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24].硫对成熟期烤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1(13)
    • [25].结缕草对重金属镉的生理响应[J]. 生态学报 2011(20)
    • [26].氮素胁迫对玉米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 [27].生态环境对烟草农艺性状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15(02)
    • [28].锰胁迫对青葙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3(08)
    • [29].常春藤非光化学淬灭特性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0(03)
    • [30].播前底墒对陇东旱塬冬小麦的效应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 2009(06)

    标签:;  ;  ;  ;  ;  ;  

    萌芽代次对杞柳生长及柳条品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