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政治稳定问题研究

新时期中国政治稳定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发展中国家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大量的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矛盾与问题。维护社会的政治稳定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从政治稳定在人类历史中的现实表现看,较为常见的形态有两种,即静态政治稳定和动态政治稳定。本文首先对1949-1978年中国政治秩序和政治稳定状态进行了历史考察,认为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就形成了一种静态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状态有很多弊端,它导致社会结构僵化,政治生活不发展;同时它也是靠外力的强制得以实现的,所以虽然这种稳定可以维持下去,但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接着本文对1978年后中国政治稳定状态的转换过程进行了研究,认为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稳定状态是一种动态的政治稳定。动态政治稳定是指社会在发展中的稳定,是政治系统处于发展和前进之中,在前进中不断发现不合理的组织成分,并予以根除和调整,使其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达到在发展中获得新的、更加完善的和谐与稳定。在21世纪初的今天,在我国社会向现代化逐步迈进的过程中,我们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动态发展的政治稳定状态。 那么如何维护社会的动态稳定呢?本文从横向层面上对如何维护政治稳定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本文提出,改革和发展是实现动态政治稳定的基本途径;权威和秩序是动态政治稳定的基本要素;民主机制是实现动态政治稳定的现实基础;执政党执政水平的高低是动态政治稳定能否实现的决定性要素,等等。文章最后还论述了政治稳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指出政治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政治稳定必然是动态的稳定。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政治稳定的概念界定及分类
  • 一、政治稳定的概念界定
  • 二、政治稳定的分类
  • 第二章 1949—1978年中国政治秩序和政治稳定状态的历史考察
  • 一、新的政治秩序的建立与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和平进行(1949-1956)
  • 二、静态政治稳定状态的形成与发展阶段(1957-1966)
  • 三、“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1966-1976)
  • 四、政治秩序恢复时期(1976年10月-1978年12月)
  • 五、1949—1978年中国政治秩序和政治稳定状态的总体评价
  • 第三章 中国政治稳定状态的转换——由静态稳定转向动态稳定
  • 一、转换的原因——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的确立
  • 二、政治稳定方式的转换
  •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
  • 第四章 目前影响中国政治稳定的因素分析
  • 一、国内外学者对政治不稳定原因的分析
  • (一) 西方学者对政治不稳定原因的分析
  • (二) 国内学者对政治不稳定原因的分析
  • 二、影响中国政治稳定的因素分析
  • 第五章 改革和发展是实现动态政治稳定的基本途径
  • 一、社会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社会的政治稳定就难以实现
  • 二、深化改革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政治长期稳定的必由之路
  • 三、政治体制改革是达到新的稳定的必要条件
  • 四、发展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政治稳定的重要途径
  • 五、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
  • 第六章 动态政治稳定的基本要素——权威和秩序
  • 一、动态政治稳定需要权威
  • 二、个案分析
  • 1、案例一 权威政权的缺失及其对中国近现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 2、案例二 权威政治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诸国经济的起飞和发展
  • 三、如何加强和维护中央的权威
  • 四、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正常运转的保障
  • (一)、政治稳定所要求的经济、政治、文化秩序的主要内容
  • (二)、改革和发展都要在秩序的框架内进行
  • 第七章 民主机制是实现动态政治稳定的现实基础
  • 一、民主在实现动态政治稳定中的作用
  • 二、个案分析
  • 1、案例一 富裕村如何变成了“问题村”?
  • 2、案例二 职工为何不上访了?
  • 三、当代中国政治民主与政治稳定失调的原因分析
  • 四、推动政治民主与政治稳定的协调发展
  • 1、政治稳定是政治民主的重要目的
  • 2、发展民主政治和维护政治稳定要通盘考虑,同步发展
  • 3、抓住政治稳定和发展民主政治的结合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 4、防止发展民主政治和政治稳定相背离的倾向
  • 第八章 执政党执政水平的高低是动态政治稳定能否实现的决定性要素
  • 一、执政党执政水平的高低是动态政治稳定能否实现的决定性要素
  • 二、个案分析
  • (一)、案例一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与苏联的解体
  • (二)、案例二 邓小平改革的成功与中国的繁荣稳定
  • (三)、中苏两国不同的改革结果及启示
  •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水平
  • 1、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
  • 2、围绕提高“五个方面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第九章 建立新型的政治稳定机制与构建和谐社会
  • 一、建立新型的政治稳定机制
  • 二、政治稳定与构建和谐社会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温家宝总理在联大谈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政治经济走向[J]. 中国建材资讯 2008(06)
    • [2].法、纪、礼 中国政治秩序基因与奥秘[J]. 人民论坛 2014(S2)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稳定产品供给的变迁[J]. 成功(教育) 2012(07)
    • [4].“群众”视角下的中国政治参与[J]. 湖北社会科学 2014(08)
    • [5].西方学者眼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的发展[J]. 国外理论动态 2018(09)
    • [6].政治支持、人际信任与政治回应——中国政治生活中的政治回应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 [7].比较2010年和2020年中国政治体系的特征[J]. 法制与社会 2014(13)
    • [8].新时代中国政治参与研究的又一力作——《场域、动员与行动:网络社会政治参与研究》书评[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9].理解中国政治的概念策略——以《理解中国政治:关键词的方法》为研究样本[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05)
    • [10].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统一[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8(01)
    • [11].法治反腐之道:由“偶然反腐”转向“必然反腐”[J]. 廉政文化研究 2014(04)
    • [12].重新认识中国政治:视角、方法与结构——写在《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出版之前[J]. 复旦政治学评论 2016(01)
    • [13].协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的重要元素[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03)
    • [14].《世纪评论》与1947年的中国政治[J]. 江淮文史 2013(06)
    • [15].党的稳定是中国政治稳定的根本前提[J]. 学理论 2011(33)
    • [16].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理论内涵及其重要性[J]. 山西青年 2019(18)
    • [17].试论中国政治的现代性成长[J]. 甘肃理论学刊 2014(03)
    • [18].邓小平访美的礼宾问题[J]. 国际政治研究 2010(01)
    • [19].中国“和”文化辨析[J]. 全国新书目 2010(09)
    • [20].把握中国政治30年:叙述话语的选择[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 [21].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有机结合的制度建构[J]. 行政论坛 2014(01)
    • [22].微博视域下群众路线的走向与校正[J]. 行政论坛 2014(03)
    • [23].海外学者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的发展——基于《中国季刊》的考察[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20(03)
    • [24].研究中国政治秩序的新方法[J]. 开放时代 2009(12)
    • [25].中国官员责任追究制度建设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03)
    • [26].民族乡治理现代化:困境、关键领域与实现之道[J]. 行政论坛 2015(05)
    • [27].从目的论看中国政治演说辞中引语的英译[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12)
    • [28].江西、山西、江苏、福建四省中共十八大代表研究[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3(04)
    • [29].论信息化时代的政治文明建设[J]. 行政论坛 2011(06)
    • [30].英国脱欧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J]. 经济研究参考 2016(54)

    标签:;  ;  ;  ;  

    新时期中国政治稳定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