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作品的阅读状况调查 ——以鲁迅、沈从文、张爱玲为例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作品的阅读状况调查 ——以鲁迅、沈从文、张爱玲为例

论文摘要

本文以当前大专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作品的阅读现状的调研入手,重点考察鲁迅、沈从文、张爱玲的经典作品与学生的关系,以期发现学生阅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问题。并考察这三类作家作品与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材的关系,发表选编的意见,从而提出改善经典阅读的建议。文章的第一部分以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定位和教育方向为切入点探讨学生阅读中国现当代经典作家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第二部分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阅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作品(以鲁迅、沈从文、张爱玲为例)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学生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关系,发现并探讨学生阅读经典的问题;第三部分对这三类经典作家作品在小学教育专业语文基础教材和专业教材中的选编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其是否选编的原因,依此提出选编的建议;第四部分则从阅读环境、阅读对象、阅读方法、阅读形式等角度提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阅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合理化建议。针对目前很少人关注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阅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现况,笔者把研究的对象定位于这一特殊学生群体,并在众多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中选取主流作家鲁迅、边缘作家沈从文和缺席作家张爱玲为代表,这种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另外,通过对三类作家作品在小学教育专业教材的比例分析提出编撰意见,以及改善学生阅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建议,在某种意义上说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价值和可行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阅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 第一节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定位与教育方向
  • 一、专业定位
  • 二、教育方向
  • 第二节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阅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作品的必要性
  • 一、阅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是学生自身提升素养、完善人格的需要
  • 二、阅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是学生达到语文能力培养目标的需要
  • 三、阅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是学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职业需要
  • 第二章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作品的阅读状况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阅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调查方式
  • 二、调查结果
  • 三、存在问题
  • 第二节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 二、经典文本自身的原因
  • 三、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 四、教师引导的不足
  • 第三章 以鲁迅、沈从文、张爱玲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与小学教育专业教材的关系
  • 第一节 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心作家作品与教材的关系
  • 一、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心作家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价值
  • 二、鲁迅作品在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材中的现状
  • 三、选编这些鲁迅作品的目的
  • 四、提出选编鲁迅作品的建议
  • 第二节 以沈从文为代表的边缘作家与教材的关系
  • 一、以沈从文为代表的边缘作家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价值
  • 二、沈从文作品在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材中的现状
  • 三、沈从文作品被边缘化的原因探寻
  • 四、提出选编沈从文作品的建议
  • 第三节 以张爱玲为代表的缺席作家与教材的关系
  • 一、以张爱玲为代表的缺席作家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价值
  • 二、张爱玲作品在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材中的现状
  • 三、张爱玲作品缺席教材的原因探寻
  • 四、提出选编张爱玲作品的建议
  • 第四章 改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阅读的建议
  • 第一节 阅读环境的创设营造
  • 一、借助国家力量肃清阅读环境
  • 二、加强社会责任优化阅读来源
  • 三、打造校园文化营造阅读氛围
  • 四、发挥教师作用引导阅读倾向
  • 第二节 阅读内容的调整充实
  • 一、增补现实内容,弥补人文缺失
  • 二、引入畅销读物,探讨文学局限
  • 第三节 阅读方法的研究指导
  • 一、比较阅读,纵深理解
  • 二、延伸阅读,完整感受
  • 三、拓展阅读,指导方法
  • 第四节 阅读形式的拓展探讨
  • 一、加入"影视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 二、设置"推荐书目",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 三、开设"讲座"、"讲坛",增强阅读评价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报刊体“文学话”与现代文学共同体的建构[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近现代私人日记与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研究——一个亟待展开的学术领域[J]. 文艺争鸣 2019(11)
    • [3].“民粹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90)
    • [4].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的译介——以中国现代文学翻译会译介史铁生作品为中心[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9(04)
    • [5].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看中外文化的融通[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0(01)
    • [6].媒介文化语境下中国现代文学的文本细读策略[J]. 出版广角 2020(02)
    • [7].边界、跨域与融通——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文学“一体化”的发生学考察[J]. 文学评论 2020(01)
    • [8].语言·文学·历史—“文本内外:语言形式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论坛综述[J]. 学术月刊 2020(02)
    • [9].“界碑”的漂移:现代文学起点的嬗递[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2)
    • [10].旅居与传播:金光洲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J]. 中国比较文学 2020(01)
    • [11].“文学研究是一种接力的事业”——读宫立《风骨: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素描》[J]. 现代中文学刊 2020(03)
    • [12].皖籍作家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疏离与融合[J]. 当代文坛 2020(04)
    • [13].轮回时间的绝望与救赎——论台湾《现代文学》杂志小说的时间叙事[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9(04)
    • [14].文学与经济的跨学科整体研究——评《中国现代文学经济生态》[J]. 当代财经 2020(05)
    • [15].革命想象与历史论述——关于《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及其他[J]. 文艺争鸣 2020(07)
    • [16].民国时期外国文学译著出版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建构[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0(07)
    • [17].东亚殖民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9)
    • [18].中国现代文学场馆实践教学探析[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10)
    • [19].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茶文化探微[J]. 福建茶叶 2019(01)
    • [20].中国现代文学的中国话语建构[J]. 山东社会科学 2019(01)
    • [21].现代文学与现代经济的关系研究[J]. 智库时代 2019(24)
    • [22].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性、当代性与经典性[J]. 社会科学文摘 2019(04)
    • [23].我与“现代文学”的“媒人”与“媒书”[J]. 博览群书 2019(07)
    • [24].慕课视阈下“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11)
    • [25].“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命名与相关问题[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6].从“十七年”文学“分期”讨论看“现代文学”的构造[J]. 文学评论 2018(04)
    • [27].现代文学中的“茶”文化研究[J]. 福建茶叶 2018(10)
    • [28].中国现代文学报刊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29].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整理谈[J]. 现代中文学刊 2018(05)
    • [30].贵在出新:现代文学史料研究问题谈[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09)

    标签:;  ;  ;  ;  ;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作品的阅读状况调查 ——以鲁迅、沈从文、张爱玲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