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瘢痕疙瘩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创伤后病理性瘢痕愈合现象,它不同于其它瘢痕组织,具有过度生长、超过原伤口界限、并侵犯邻近正常皮肤组织、始终不退化和单纯手术切除后易复发等特点。瘢痕疙瘩不仅可继发畸形和功能障碍,影响美观,而且常伴有明显的瘙痒和疼痛症状,给患者造成极大的身心痛苦,是整形外科长期以来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然而,因其病因至今仍不甚清楚,所以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特异性高的诊断方法和有效性强的治疗措施。可见,明确瘢痕疙瘩的病因将是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瘢痕疙瘩的根本途径。关于瘢痕疙瘩的病因,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从组织学、病理学、生理学、免疫学和遗传学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提出了诸如胶原合成与降解失衡、细胞因子、成纤维细胞凋亡障碍、免疫反应和遗传学等许多学说,但这些学说都无法阐明瘢痕疙瘩发病的真正原因。瘢痕疙瘩大多散发发病,但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Cosman等证实其家族性发生率约为3%,深肤色人种多发。有关瘢痕疙瘩的临床遗传学特征至今仍少有报道,而且其遗传模式仍未完全明了。Bloom通过对当时所报道的仅有一个五代瘢痕疙瘩意大利家系进行分析后认为它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然而,Omo-Dare对所收集的瘢痕疙瘩小家系分析后认为它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Marneros等对14个瘢痕疙瘩家系进行临床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后发现,它们的遗传模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外显不完全,且表现度存在差异,从幼童期到成年后期均可发病,大多数瘢痕疙瘩发生于胸部和肩部。由此可见,遗传是瘢痕疙瘩发病的主要因素,患病率和临床表型存在显著的种族差异。明确临床遗传学特征、定位易感基因、筛查和克隆致病基因等将成为今后瘢痕疙瘩病因研究的主要方向。最近,Marneros等选择微卫星标记通过全基因组扫描和连锁分析对一个瘢痕疙瘩日本家系和一个非洲裔美国人家系进行易感基因的定位研究后发现,日本家系与染色体2q23连锁,非洲裔美国人家系与染色体7p11连锁,并认为位于染色体2q23上153cM(152Mbp)处的一个转录为肿瘤坏死因子-a抑制蛋白6(TNFAIP6)基因和位于染色体7p11上76cM(55Mbp)处的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基因分别是日本家系和非洲裔美国人家系的一个候选基因,但是对这两个候选基因的外显子、内含子与外显子的拼接点及启动子序列进行测序,并未发现突变或与疾病相关的多态性存在,因此,认为可能在上述这两个候选基因位点附近其它基因的突变才导致对瘢痕疙瘩的易感。另外,他们还报道了对一个有10人发病的非洲裔美国人中等大小的瘢痕疙瘩家系进行同样的研究,却没发现该家系与染色体2q23和7p11存在连锁关系,提示至少有第三个瘢痕疙瘩易感基因位点存在,说明瘢痕疙瘩存在遗传异质性,这与临床上观察到不同家系瘢痕疙瘩病情不一的现象相一致。该研究首次提出了存在瘢痕疙瘩易感基因位点的遗传学证据,对进一步识别和定位瘢痕疙瘩的易感基因具有指导意义。由于瘢痕疙瘩的发病存在显著的种族差异,中国人群瘢痕疙瘩家系的临床遗传学特征和易感基因位点是否与Marneros等的研究发现相似,目前尚不清楚。为此,我们收集了六个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大家系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这些家系规模大、发病人数多,能较好地满足遗传病研究对家系的要求,对中国汉族人群瘢痕疙瘩家系的遗传学方面研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我们的研究发现,这些中国汉族人群瘢痕疙瘩家系的遗传模式也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外显不完全,且表现度存在差异。瘢痕疙瘩临床表型和遗传模式的确定为进一步开展其易感基因的定位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按照课题研究计划,由另一位博士研究生首先选择其中1个5代发病和1个4代发病的家系作为研究对象,也采用微卫星标记,通过连锁分析,否定了这两个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与染色体2q23的连锁关系。因此,本研究从上述那个5代发病家系中选择具有较高遗传学研究意义的32名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在Marneros等研究发现的基础上,于染色体7p11及其周围选取已知的四个最大两点LOD值的微卫星作为遗传标记,通过连锁分析,也否定了这个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与染色体7p11的连锁关系。为此,我们又从分析家系与目前被认为和瘢痕疙瘩发病可能存在密切关系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区域的连锁关系之途径来识别和定位瘢痕疙瘩的易感基因。由于瘢痕疙瘩所具有的独特生长特性及临床表现,因此它可被视为一种创伤愈合后形成的良性肿瘤。现已证明成纤维细胞是瘢痕疙瘩形成的功能性细胞,其增殖-凋亡调控的失衡是导致瘢痕疙瘩不断增生而且难以退化的细胞学基础。Fas基因属于NGF/TNF受体家族,其相应的配体及单克隆抗体与之结合后可诱导细胞凋亡。Fas介导的凋亡被认为在成纤维细胞的凋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Fas基因位于染色体10q24.1上,是全长36kb的单拷贝基因。我们采用候选基因克隆策略来识别和定位瘢痕疙瘩易感基因,即假定Fas基因为导致瘢痕疙瘩易感的一个候选基因,选择位于10q24.1上Fas基因及其周围共约10Mbp的染色体区域内已知的与细胞凋亡障碍或肿瘤发生有关的基因(即Fas、PTEN、BMPR1A和DNTT基因)紧邻的4个微卫星作为遗传标记,通过连锁分析判断家系与这些微卫星位点之间是否存在连锁关系,以期识别和定位瘢痕疙瘩的易感基因,为进一步的致病基因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二、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用于临床遗传学研究的六个中国人群瘢痕疙瘩家系中,来自辽宁2个、内蒙古、河北、福建和黑龙江各1个,均为汉族人群,家系之间无亲缘关系,家系成员无与汉族以外人种婚配史,无Rubinstein-Taybi和Goeminne综合症(伴发有瘢痕疙瘩)。在这六个家系中,5代家系1个,4代家系3个,3代家系2个;5代发病家系1个,4代发病家系2个,3代发病家系2个,2代发病家系1个;家系成员185个,男94个,女91个;发病45个,男18个,女27个,未发病的基因携带者5个。用于定位瘢痕疙瘩易感基因的家系来自内蒙古,5代发病,家系成员63个,男33个,女30个;发病14个,男7个,女7个;未发病的基因携带者3个;从该家系中选择具有较高遗传学研究意义的32名成员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事先得到相关审核部门的同意,所有参与研究的家系成员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方法(1)瘢痕疙瘩临床表型的确定和家系的收集由2名对瘢痕疙瘩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整形外科医师,根据瘢痕疙瘩临床诊断标准(即瘢痕超过原损伤范围并向周围正常皮肤侵犯,或瘢痕病程超过1年仍无自发消退征象,或术后瘢痕复发者)把家系成员分为瘢痕疙瘩发病者和未发病者,对所有发病和未发病的家系成员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准确的临床诊断,并对瘢痕疙瘩发病部位照相取证,建立个人临床信息资料档案(包括已故和无法到访的成员)。采集那个5代发病家系中具有较高遗传学研究意义的32名成员的外周静脉血供进一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并对部分患者的瘢痕疙瘩组织取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确诊,遵照赫尔辛基宣言准则使用这些人体组织进行相关的研究。(2)绘制家系系谱图和分析遗传模式根据收集的临床资料,绘制家系系谱以研究瘢痕疙瘩的遗传模式。虽然系谱包括未发病的儿童和青少年,但在分析遗传模式时予除外,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可能出现瘢痕疙瘩临床表型。未发病的家系成员其父母之一发病且至少有1个子女发病则称他或她为肯定携带者。(3)提取基因组DNA抽取每位家系成员的外周静脉血2ml(EDTA抗凝),采用经典的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4)选择微卫星标记和合成引物通过查阅最近的相关文献和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在染色体7p11及其周围共18.8Mbp区域内选取4个已知的最大两点LOD值的微卫星和在Fas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区带10q24.1及其周围共10Mbp的区域内选择4个与细胞凋亡障碍有关的已知基因相邻的微卫星作为多态遗传标记,用于定位瘢痕疙瘩易感基因研究;并查阅这些微卫星标记的上下游引物序列,以合成相应的引物。(5)微卫星标记PCR扩增、产物检测和基因型分型PCR扩增在PE9700型PCR反应仪中进行,产物经Genescan(Ver.3.11)和Genotyper(Ver.3.7)软件处理后根据检测片段大小进行基因型分型。(6)数据处理基因分型数据经家系和人工校对后,用连锁分析软件LINKAGE(Ver.5.11)的MLINK程序计算每个标记位点的两点LOD值,参照Marneros的最近相似研究,设定重组率θ=0.000~0.400,遗传模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外显率90%,拟表型率1%,群体疾病基因型频率1/1000,根据各自的两点LOD值判断其连锁关系。三、结果1.遗传特征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瘢痕疙瘩致病基因在杂合状态下即可致病,父母之一发病,子女有50%的机率发病;家系中子女发病的父母之一大部分发病,小部分未发病作为基因携带者,共5个;多数家系子女发病的父母之一全发病;3个家系疾病性状连续传递,2个家系疾病性状间断传递,1个4代家系疾病性状已连续传递3代。2.初始发病年龄45例瘢痕疙瘩患者中,37例(82.22%)的初始发病年龄为16~25岁,正值中国人群的青春期。3.首次发病诱因45例瘢痕疙瘩患者中,38例(84.44%)首次发病诱因为痤疮和毛囊炎。4.发病部位45例瘢痕疙瘩患者中,发病于胸骨前21例(46.67%)、肩部+背部7例(15.56%)、面颈部5例(11.11%)、四肢5例(11.11%)、胸骨前+背部3例(6.67%)、面颈+胸背腹+四肢2例(4.44%)、面颈+肩部1例(2.22%)和腹部1例(2.22%)。5.表现度的差异六个瘢痕疙瘩家系中,不同家系或同一家系中不同患病成员瘢痕疙瘩的临床表型存在较大的差异。每个家系中先证者的临床表型最典型、病情最重,与同家系的其他患病个体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在同一家系中瘢痕疙瘩临床表型呈现出逐代减轻之趋势。6.病变的形态特征前胸部的瘢痕疙瘩多呈哑铃形,背部的多呈蝴蝶形,肩部和四肢的多呈螺旋形,面颈部的多呈条索状,腹部的则多呈不规则形。7.具有对称发病倾向45例瘢痕疙瘩患者中,29例(66.44%)呈现出以人体前后中线为中心轴的左右近似对称发病倾向。8.连锁分析在重组率θ=0.000~0.100时,微卫星标记D7S1818、D7S499、D7S494和D7S3046的两点LOD值都小于-2,否定疾病家系与这些标记的连锁关系;D10S1765和D10S1735的最大两点LOD值分别为1.743和1.218,支持疾病家系与D10S1765至D10S1735两标记间约1Mbp区域的连锁关系;D10S1562的最大两点LOD值为0.391,可以否定疾病家系与该标记的连锁关系;而D10S1687的所有两点LOD值均小于-2,则否定疾病家系与该标记的连锁关系。四、结论1.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遗传模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疾病表现度存在差异,临床表型呈现逐代减轻趋势。2.中国人群瘢痕疙瘩家系以自发发病为主,初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6~25岁之间的青春期,好发于胸骨前和肩背部,病变形态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异,并具有对称性发病倾向。3.可以排除本研究中的内蒙古汉族瘢痕疙瘩家系易感基因位于染色体7p11上的可能。4.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易感基因可能位于染色体10q24.1上D10S1765与D10S1735两标记间约1Mbp的区域,并推测分布在该区域的PTEN基因和/或Fas基因可能是疾病家系的候选基因。5.证实瘢痕疙瘩存在遗传异质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维拉帕米注射治疗皮肤瘢痕疙瘩的效果观察[J]. 罕少疾病杂志 2020(04)
- [2].瘢痕疙瘩的治疗新进展[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0(04)
- [3].瘢痕疙瘩最新研究进展[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06)
- [4].瘢痕疙瘩的治疗研究进展[J]. 药学研究 2019(02)
- [5].多功能电离子手术联合~(90)锶治疗复发性耳廓瘢痕疙瘩[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9(02)
- [6].手术切除与术后压力治疗耳郭瘢痕疙瘩1例[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9(08)
- [7].瘢痕疙瘩切除新方法联合再生自愈疗法的应用效果[J]. 中国美容医学 2017(11)
- [8].瘢痕疙瘩的中医药治疗[J]. 皮肤科学通报 2017(06)
- [9].核心切除治疗耳廓瘢痕疙瘩[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7(06)
- [10].瘢痕疙瘩的治疗新进展[J]. 临床医药实践 2018(03)
- [11].耳下区皮瓣结合放射疗法治疗耳垂部瘢痕疙瘩[J]. 中国美容医学 2018(02)
- [12].瘢痕疙瘩治疗的研究进展[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8(02)
- [13].中国瘢痕疙瘩临床治疗推荐指南[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8(05)
- [14].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瘢痕疙瘩相关基因研究[J]. 广东医学 2018(14)
- [15].瘢痕疙瘩发生和发展的整体观机制探讨[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04)
- [16].瘢痕疙瘩的光电治疗[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04)
- [17].多点放射性注射及护理干预在治疗瘢痕疙瘩中的应用[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8(05)
- [18].手术结合放疗治疗耳郭瘢痕疙瘩5例[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27)
- [19].两种不同方法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S2)
- [20].瘢痕疙瘩治疗效果及复发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11)
- [21].手术切除辅助药物注射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临床分析[J]. 系统医学 2016(12)
- [22].手术结合放疗治疗瘢痕疙瘩的研究进展[J].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7(05)
- [23].瘢痕疙瘩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 安徽医学 2017(10)
- [24].瘢痕疙瘩的诊疗指南建议[J]. 中国美容医学 2016(06)
- [25].腹壁大张皮肤的切取移植结合90Sr-Y放疗根治巨大瘢痕疙瘩效果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 2015(01)
- [26].瘢痕疙瘩临床治疗新进展[J]. 中国美容医学 2015(07)
- [27].转移皮瓣修复耳垂瘢痕疙瘩切除手术疗效观察[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10)
- [28].瘢痕内楔形切除联合山莨菪碱等药物注射治疗耳廓瘢痕疙瘩[J]. 中国美容医学 2015(11)
- [29].瘢痕疙瘩的正确治疗[J]. 祝您健康 2014(06)
- [30].手术治疗耳廓部位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观察[J]. 现代养生 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