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诗歌对“五四”新诗的影响

美国诗歌对“五四”新诗的影响

论文摘要

美国诗歌与中国“五四”新诗的关系极为密切。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在呈现美国诗歌与“五四”新诗的交流状况的基础上,揭示美国诗歌对中国“五四”新诗发生影响和改变的事实。从文献资料来看,在“五四”的诗歌译介格局中,中国对美国诗歌译介的成绩相对薄弱,不仅无法与对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等西方文学大国的文学译介相提并论,而且不能与对比利时等国家的文学译介相比。这是否意味着美国诗歌对中国“五四”新诗的影响就小呢?笔者认为,以惠特曼为代表的美国近代诗歌和以意象派为代表的美国新诗运动诗歌都对中国“五四”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由于受到诗歌交流、人员往来和文化交往极为频繁的历史文化“语境”的制约,美国诗歌对“五四”新诗的影响和改变可能通过美国诗歌汉译、美国诗歌原典阅读等诗歌中介发生,也可能通过美国精神文化、现实生活等对留学生发生影响等非诗歌中介实现。本文首先探讨了美国诗歌对中国“五四”新诗发生影响的中介,即译介美国诗歌的文本中介和赴美留学生运动的主体中介,并对后者进行了深入分析。接着,文章重点分析了美国诗歌对“五四”新诗产生影响的具体内容。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本部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即以民主意识和个性意识为核心的“美国精神”对“五四”新诗的影响;以诗歌语言的口语和诗歌形式的自由化为核心的美学追求对“五四”新诗的影响;实验主义对“五四”新诗的影响。鉴于胡适在中美诗歌交流中的独特地位,本文还以胡适为个案,重点探讨了美国诗歌对“五四”新诗的影响。无论是以胡适为代表的新诗草创期、郭沫若为代表的新诗奠基期、闻一多为代表的新诗建设期的诗歌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还是以梁实秋为代表的现代文学批评理论建构,“五四”中国新诗始终伴随着不绝于耳的“美国之声”。美国诗歌全方位地“参与”了中国新诗的历史进程,对中国新诗的爆破、创造和建设工程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极大地改变了中国诗歌的面貌和发展道路。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第一节 “五四”新诗中的“美国之声”
  • 一、“起点”:中美“新诗运动”的历史定位
  • 二、“五四”译介诗歌格局中的“美国之声”
  • 第二节 中美诗歌交流的反思与定位
  • 一、诗歌交流问题的理论反思
  • 二、美国诗歌与“五四”新诗的关系定位
  • 第一章 影响的中介:诗歌译介与留学运动
  • 第一节 文本中介:美国诗歌译介
  • 一、美国诗歌译介的历史回顾
  • 二、美国诗歌译介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主体中介:赴美留学运动
  • 一、留美热潮兴起及原因
  • 二、留美生活对留学生的影响
  • 三、留美生活与新视野的获取
  • 四、留美生活对“五四”新诗的意义
  • 第三节 其他中介
  • 第二章 “美国精神”对“五四”新诗的影响
  • 第一节 民主意识对“五四”新诗的影响
  • 一、平民主义:惠特曼诗歌的民主意识
  • 二、郭沫若与惠特曼的邂逅
  • 三、惠特曼对郭沫若的影响
  • 四、惠特曼对其他“五四”诗人的影响
  • 五、“平视”:“五四”新诗对古典诗歌的超越
  • 六、科举制度的终结与民主意识的兴起
  • 第二节 个性意识对“五四”新诗的影响
  • 一、个性意识的觉醒
  • 二、新诗对自我价值的歌颂
  • 三、新诗对情感价值的高扬
  • 第三章 美国诗学对“五四”新诗的影响
  • 第一节 诗语的口语化对“五四”新诗的影响
  • 一、诗语的口语化是美国诗歌的自觉追求
  • 二、诗语的口语化对“五四”新诗的影响
  • 三、“五四”新诗对口语化理论的误读和反拨
  • 第二节 诗体的自由化对“五四”新诗的影响
  • 一、诗体的自由化是美国新诗的重要特征
  • 二、诗体的自由化对“五四”新诗的影响
  • 三、“五四”新诗对自由化理论的误读
  • 四、自由化的反动:美国诗歌对“五四”新诗形式建设的影响
  • 第四章 胡适:透视美国与“五四”新诗关系的经典“文本”
  • 第一节 实验主义对胡适的影响
  • 第二节 历史的文学进化观念对胡适的影响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现代美国诗歌中的美国性是什么?[J]. 当代世界文学(中国版) 2014(00)
    • [2].美国诗歌的错误转向(文论)[J]. 世界文学 2008(06)
    • [3].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的美国诗歌[J]. 诗林 2008(04)
    • [4].美国诗歌中的死亡与本土脉流[J]. 上海文化 2017(01)
    • [5].探究欧洲浪漫主义在美国诗歌中的继承与发展[J]. 山东社会科学 2016(S1)
    • [6].我的美国诗歌地理[J]. 世界文学 2010(03)
    • [7].独具匠心的写阅——评《如此沃野:美国诗歌的生态圭臬》[J]. 外国文学研究 2012(02)
    • [8].政治主导下的诗歌翻译——论《现代美国诗歌》的两个版本[J]. 名作欣赏 2011(12)
    • [9].20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隆重举行[J]. 诗歌月刊 2008(01)
    • [10].当代美国诗歌中的家庭与日常生活主题[J]. 名作欣赏 2016(29)
    • [11].荒野中的呐喊:20世纪30年代的非裔美国诗歌(英文)[J].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18(02)
    • [12].论二十世纪美国诗歌语言文体风格的陌生化发展[J]. 语文建设 2016(33)
    • [13].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的中国文化与美国诗歌[J].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2)
    • [14].中美诗歌诗学协会第一届年会暨美国诗歌国际研讨会将于2011年6月在中国举行[J]. 外国文学研究 2010(05)
    • [15].神之死——由19世纪美国诗歌中的死亡母题反观清教伦理的嬗变[J]. 北方文学(下旬) 2012(11)
    • [16].“见证诗歌”:21世纪美国诗歌发展新趋势[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7(02)
    • [17].《虚无诗学:亚洲思想在美国诗歌中的嬗变》出版[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 [18].1919—1949年美国诗歌对中国诗歌的互文与戏仿[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08)
    • [19].迎接挑战的美国诗歌[J]. 世界文化 2008(12)
    • [20].非裔美国诗歌传统中的圣诗(英文)[J]. 外国文学研究 2016(05)
    • [21].跨文化互动中的华裔美国诗歌创新——李立阳诗作“中国式吃”描写的意义[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22].美国诗歌的魅力——兼评《美国诗歌研究》[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8(05)
    • [23].分析美国诗歌《梦想》中的语境:一种功能文体学的视角[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01)
    • [24].繁花深处,诗人之心如鸟啼鸣[J]. 诗歌月刊 2015(06)
    • [25].肯尼斯诗歌中的中国元素探赜[J]. 山东社会科学 2011(09)
    • [26].没有欢歌的时代——20世纪30年代美国诗歌剪影[J]. 中学生百科 2011(05)
    • [27].中国大学MOOC课程与Coursera课程的对比分析——以《唐诗经典》课程与《现代与当代美国诗歌》课程为例[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2)
    • [28].在人人皆诗人的时代,诗歌何去何从?(英文)[J]. 外国文学研究 2012(03)
    • [29].试论自白诗运动的产生和发展[J].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1(02)
    • [30].“流派纷呈,百花竞放”:评张子清先生《20世纪美国诗歌史(全三卷)》[J]. 当代外国文学 2019(03)

    标签:;  ;  ;  ;  ;  

    美国诗歌对“五四”新诗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