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庸思想作为儒家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一直决定着中国文人士子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观照着我国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影响着国人的审美价值取向,中国人心目中拥有根深蒂固的“尚中”理念,“中和之美”和“否极泰来”的价值取向已深入到骨髓,不会轻易因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元代为外族统治的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和挑战,映射在文学创作内容、形式和风格上,都表现出与前代文学的不同,所以不少学者认为元代文学的代表形式元杂剧一改以往温文尔雅的文学风貌,追求明朗豪放通俗的文学特征,这与前代文学形成迥然不同的风格。但当我们重新审视元杂剧创作时,不难发现它与西方戏剧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还有一种渗透到骨子里而无法改变的追求“和”的美学特征,以及在人物塑造上力求含蓄、人物性格的刻画力求温柔敦厚的特点。这一特征有着明显的民族烙印,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所展现出的共性,这一共性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究其根源,主要是中国特有的哲学思想——中庸思想左右着人们的审美标准。本文试从中庸思想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入手,考究中庸观在国人头脑中折射的含义及对文学评价的影响,由此研究其对元杂剧创作形式的影响:无论是叙事的主体意识性、杂剧形式的悲喜交替性还是圆式结尾,无不再现着“中和之美”以及含蓄蕴藉、温柔敦厚的诗风。以上这些无不说明元杂剧的创作是在中庸思想观照下的文学创作。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元代婚恋民俗中媒妁习俗探析——关汉卿杂剧创作中的媒妁形象[J]. 黑河学院学报 2019(12)
- [2].顾随杂剧创作之始末及新变[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 [3].朱有燉杂剧的整理与校勘——兼评《朱有燉集》的杂剧整理[J]. 戏曲研究 2016(04)
- [4].宋杂剧地理分布与形态演化研究[J]. 曲学 2017(00)
- [5].来集之杂剧创作初探[J]. 文化艺术研究 2013(02)
- [6].明杂剧研究的现代学术品格之构建——以民国时期戏曲史著为考察对象[J]. 河北学刊 2019(01)
- [7].无可奈何花落去——论明初北杂剧的演出与北曲的演唱[J]. 新世纪剧坛 2018(06)
- [8].郑瑜杂剧本事来源与主题倾向探析[J]. 艺苑 2019(04)
- [9].民国中后期传奇杂剧创作的复古与消亡[J]. 戏剧文学 2017(05)
- [10].明杂剧中教化剧的叙事手法初探[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4)
- [11].民国传奇杂剧的历史作用与当代意义[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12].《祭皋陶》杂剧创作与传播探析[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4)
- [13].试论“才子情”对尤侗杂剧创作的影响[J]. 甘肃高师学报 2013(06)
- [14].论循吏心态与杨潮观的杂剧创作[J]. 学术交流 2008(11)
- [15].孟称舜杂剧创作略论[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6].孟称舜杂剧创作的“宗元”取向[J]. 甘肃高师学报 2016(02)
- [17].明代宫廷剧坛的南曲北渐与北杂剧的消亡[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8(02)
- [18].白朴的生活经历对其杂剧创作的影响[J]. 前沿 2008(03)
- [19].论黄芝冈的明代北杂剧研究[J].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 2018(00)
- [20].河北作家李文蔚杂剧创作成就述论[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9(02)
- [21].从观众接受看元杂剧创作的利他性[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22].廖燕杂剧创作论略[J]. 韶关学院学报 2013(03)
- [23].晚明七种争奇中的杂剧作者考论[J].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9(05)
- [24].饱和化与经典化——论元末开始的杂剧创作减少的原因[J].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10(00)
- [25].许名仑杂剧创作与理论考述[J]. 戏曲艺术 2018(03)
- [26].陈小翠的传奇杂剧创作及其戏曲史意义[J]. 戏剧艺术 2012(04)
- [27].从《四声猿》看徐渭杂剧创作的批判思想[J]. 名作欣赏 2017(29)
- [28].众声喧哗与时代强音——近代传奇杂剧创作的新变与历史惯性[J]. 戏曲艺术 2015(03)
- [29].朱有燉杂剧原刻存本考[J]. 文献 2018(01)
- [30].民族文化交融对元代少数民族杂剧创作的影响——以石君宝爱情婚姻剧作品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