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

论文摘要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尽情享受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物质财富。但伴随着工业文明而来的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这严重危及了人类的生存与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建立在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基础上的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也面临着巨大环境问题的挑战。因此,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容忽视。在众多的绿色理论思潮中,生态马克思主义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以生态文明为切入点展开了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系统研究,从多重维度构建了它的生态文明观,无论是从理论研究方面还是现实启示方面,都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总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对生态马克思主义涵义的界定及研究综述、本文的生态文明研究视角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本部分系统概括和阐述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内容:生态人本主义政治哲学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前提;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特色主要体现为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其核心是生态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建构: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关键在于发展生态技术;最后指出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局限性。第三部分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视域的开启。本文主要通过阿格尔、佩珀、奥康纳、福斯特四个代表人物的观点来证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视域。第四部分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态马克思主义及其研究综述
  • 1.1.1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涵义
  • 1.1.2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
  • 1.1.3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综述
  • 1.2 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生态文明
  • 1.2.1 生态文明研究综述
  • 1.2.2 生态文明的涵义及特征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 1.3.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1.3.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
  • 2.1 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前提:生态人本主义政治哲学
  • 2.1.1 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历史演变
  • 2.1.2 生态文明价值观的争论
  • 2.1.3 生态马克思主义主张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 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特色: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
  • 2.2.1 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
  • 2.2.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
  • 2.2.3 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消费与生态危机
  • 2.2.4 资本主义社会的双重危机
  • 2.2.5 生态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危机
  • 2.2.6 生态殖民主义对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
  • 2.3 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生态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建构
  • 2.3.1 生态民主政治体制的建构
  • 2.3.2 建立"混合型"的社会主义经济
  • 2.3.3 经济的适度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 2.4 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关键:生态技术
  • 2.4.1 技术悲观主义与技术乐观主义
  • 2.4.2 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的反生态性
  • 2.4.3 技术的合理化:走向生态文明
  • 2.5 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局限性
  • 2.5.1 试图用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
  • 2.5.2 过分夸大了异化消费的作用
  • 2.5.3 对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带有乌托邦性
  • 第三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视域的开启
  • 3.1 本·阿格尔:历史唯物主义危机理论的发展
  • 3.2 戴维·佩珀: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意蕴的阐发
  • 3.2.1 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的方法论的生态内涵
  • 3.2.2 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展开了生态批判
  • 3.2.3 历史唯物主义阐发了一种生态道德观和自然观
  • 3.3 詹姆斯·奥康纳:历史唯物主义文化维度与自然维度的引入
  • 3.3.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文化维度和自然维度
  • 3.3.2 社会劳动的文化维度和自然维度
  • 3.4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
  • 3.4.1 唯物主义自然观所蕴含的生态思想
  • 3.4.2 唯物主义社会观所蕴含的生态思想
  • 第四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4.1 对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启示
  • 4.1.1 从多重维度加强生态文明研究,形成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
  • 4.1.2 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挖掘
  • 4.1.3 全面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2 对我国生态文明实践的启示
  • 4.2.1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树立生态道德观
  • 4.2.2 技术生态化
  • 4.2.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 4.2.4 完善本国环境法规制度,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卫·哈维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维度[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7)
    • [2].生态社会主义的历史根源和目前动向[J]. 理论与评论 2019(01)
    • [3].基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构建[J]. 重庆社会科学 2018(01)
    • [4].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我国生态社会治理的启示[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4)
    • [5].生态社会主义的技术指向[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8(09)
    • [6].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嬗变[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33)
    • [7].宁少但好:高兹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构想[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8(05)
    • [8].西方生态社会主义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比较与启示[J]. 价值工程 2015(05)
    • [9].生态社会主义的当代启示[J]. 东西南北 2019(10)
    • [10].浅析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建设美丽宁夏的启示[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5)
    • [11].“后工业的乌托邦”:高兹生态社会主义的科技观研究[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16(02)
    • [12].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资本主义之争[J]. 绿叶 2013(04)
    • [13].中国当下“消费主义”现象之反思——基于“生态社会主义”的视角[J]. 绿叶 2013(04)
    • [14].六、生态社会主义对当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J]. 理论经纬 2011(00)
    • [15].生态社会主义宣言[J]. 绿叶 2008(12)
    • [16].资本主义还是生态社会主义——可持续社会的路径选择[J]. 绿叶 2008(06)
    • [17].“乐和家园”——生态社会主义的乡村模式[J]. 绿叶 2008(10)
    • [18].马克思与生态问题[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19].生态社会主义何以可能[J]. 北方论丛 2019(02)
    • [20].生态社会主义及其面临的后现代民主挑战[J]. 国外理论动态 2018(02)
    • [21].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践模式及当代启示[J]. 学习论坛 2018(08)
    • [22].科威尔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逻辑和原则[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5(05)
    • [23].生态社会主义或非社会主义[J]. 海派经济学 2011(03)
    • [24].建设生态社会主义 实现可持续发展[J]. 南方论刊 2013(08)
    • [25].论高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J]. 宜春学院学报 2011(02)
    • [26].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示[J]. 商场现代化 2010(01)
    • [27].贝伦生态社会主义宣言[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10(02)
    • [28].从高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试谈生态文明建设[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06)
    • [29].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嬗变及其意义[J]. 理论学刊 2010(11)
    • [30].浅析生态社会主义[J]. 世界环境 2009(02)

    标签:;  ;  ;  ;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