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广阔,但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一些困难,全靠政府来解决是不切实际的。如何降低工程造价、改善运营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现状入手,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作用;建设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速度也随之加快,城市人口飞速增长,使得城市交通更加拥堵。在此情况下,缓解交通压力是当下首要任务。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最大限度的解决交通压力,并且推动城市化进程。除此之外,在建设以及运营轨道交通时,更是需要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群众出行的安全性,这样才可以促进轨道交通健康、文明、和谐的发展。
1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地下铁路、轻型轨道、单轨交通、有轨电车、新交通(NewTransitSystem,NTS)、高速磁浮列车和市郊列车等轨道交通的统称,是指城市中有轨的、大运量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全称叫做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它主要是区别于大铁路而言的,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际上已上线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有市郊铁路、轻轨、地铁、有轨电车等七种类型,是一种快捷、高效、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方式。
1.1降低交通污染
城市轨道交通有助于降低城市交通污染。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快速、安全、准时、污染少、受气候条件影响小等特点,将会大大缩短整个城市空间、时间和地理距离,改变城市用地规划、布局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并将大大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城市化的进程。实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我国城市普遍面临着严峻的交通和环境问题,诸如中心区交通拥堵、空气质量下降、停车场地缺乏等。高度密集的城市居住人口和有限的道路空间资源,决定了我国要优先发展“人均占用道路空间资源最少、能耗和污染最低”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1.2减少交通能耗
城市轨道交通对于减少交通能耗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对应于每一单位运输量的能源消耗量,轨道交通系统仅为公共汽车的3/5,私人用车的1/6,因此,从国情出发,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及缓解交通压力的考虑,我国的一些大中型城市必须通过快速轨道交通的建设来改善区域内的交通结构,进一步增强城市的活力。
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策略分析
2.1工程前期及设计阶段
在项目规划阶段应对工程重大风险源进行辨识和分析,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工程进行安全评价,在项目设计阶段应分别对项目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设计文件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通过设计阶段的风险辨识和识别,并采用有效技术方案规避设计风险,将风险控制在源头。在工程前期及设计阶段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的基础上,应结合工程总体建设目标,在满足工程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合理调整规划、设计方案,有效地降低工程建设的风险,前置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工作能指导规划和设计工作。一旦进入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风险的边界条件基本确定,因此在规划和设计阶段采取有效风险辨识相应规避措施是工程全生命周期风险控制工作的最重要的环节。
2.2完善规划管理
在建设轨道交通工程时,完善其规划管理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加强规划衔接。政府需要根據城市交通综合体系、城市土地利用情况科学制定轨道交通线网,同时确定近期应该建设的轨道交通线路。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交通枢纽、商业区以及居民区等客流比较密集的区域覆盖程度。而且要做好规划线路上的土地控制和预留工作,避免其他建设工程抢占轨道交通空间。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城市财力和发展需求,对轨道交通建设进行分期规划,一般情况下,规划期限为5-6年。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选择合理的敷设方式和轨道系统制式。此外加强交通方式与轨道交通的衔接融合,要与枢纽机场、城际铁路以及国家铁路等进行无缝衔接,利用交通枢纽实现高效、方便换乘。2)加强建设规划的运输和导向作用。已经得到国家批准的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相应的规划,不得变更,且不能随意压缩实施期限。在建设过程中,如果工程的直接投资或者是轨道交通地下线路的长度、里程、制式、基本走向以及功能定位等超过规划的20%,那么需要按照规定,在履行建设规划的同时对其进行合理调整。
2.3完善项目融资渠道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作的关键是完善项目融资渠道。为了达到轨道交通的经济可持续性,必须改变政府主导的投融资模式,引入市场机制和商业化运作模式。采用TOD模式,充分利用轨道交通所带来的周边房地产价值提升,采用适当的利益分配方法,将轨道交通带来的外部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化为内部效益。轨道交通虽然有建设、运营费用高的不利因素,但其具有很强的城市发展引导性和人口集聚性,通过运用TOD模式,将轨道交通与常规交通、商业、市政建设一体化,创造整体效益最大化。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的运输功能,使轨道沿线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轴线。
2.4完善工程监管体系
在建设轨道交通过程中,完善其工程监管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强化监管能力。首先,完善各个部门之间联动协同监管机制,城乡住房建设部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要构建一个与轨道交通相关的监管数据库。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各类交通信息进行收集、集成、规约、清理以及变换等,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统一到数据库中,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其次,省级政府需要时刻监管属地履行建设规划职责。以权责为基础,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分工,同时要求地方政府制定抽查制定、重点工程检查制度以及常态化安全制度等,以此来提高其监管能力。2)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在建设项目过程中,要坚持以国家为统筹机构,省级单位为总负责机构,城市发展为主体的原则,对各级政府的职责进行明确。同时以国务院下发的轨道交通规划为指引,省级政府需要对规划履行全过程进行监管,以此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2.5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作的目的在于构建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总体来看,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还是一项新兴事业。要形成比较理想的、具有高服务水平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体系,每个城市都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地理环境,做好近、远期的客运量预测工作,并结合城市道路等级的布局,规划出适当而完善的、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为骨架的现代化公共交通网络。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拥挤正迅速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我国交通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设方案,才能够选择出适用于我国的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文辉.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19):258-259.
[2]施仲衡.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管理[J].都市快轨交通,2017,30(01):1-3.
[3]周千峙.发展我国大城市交通的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4]化普,朱军,王建伟.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
[5]刘泳,周玉斌.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共生机制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18,2(5):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