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视角下“体操类”项目的审美研究

美学视角下“体操类”项目的审美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体操类”项目的日益发展,不仅要求更高的难度,更新的表现形式和更鲜明的表演风格,更加强调本身特有的艺术魅力和美的风采,要求运动员在表现高超技术水平的同时,对运动员如何更好地展现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操类”项目隶属于难美性项群,是由裁判员根据运动员临场发挥的技术水平进行评分,再与众多对手得分相比较后判断名次而决定的。“美”是“体操类”项目参赛制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高水平竞争中尤为重要,通过美的显现,才能使“体操类”项目具有的审美特征更加突出。任何一位称职的裁判员都不得不承认,其评分标准并非绝对的明确和客观,因此,运动员在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和提高美的表现力是关键。“体操类”项目参赛制胜的四大要素美、难、新、稳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裁判员的审美能力的高低对艺术分的评判有一定影响,运动员对自身动作是否符合审美要求也需要良好的审美能力和经验。“美”作为具有法规效应的规则,对“体操类”项目的发展起着积极导向和主动制约的重要作用。纵观近些年来“体操类”项目规则发展与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规则的制定者从美学角度对“体操类”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开始从对难度的追求而逐渐转移到对美的重视上来,它反映出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飞跃,标志着“体操类”项目运动技术今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也同时为我们探索和研究“体操类”项目的美与审美问题提供了最新的信息和理论依据。基于上述因素的考虑,本研究主要以哲学、美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等为理论基础,主要从美学的视角出发,将美学基本原理与“体操类”项目的运动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重点对“体操类”项目的美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继而比较各个项目审美特征的相同点与相异点。另外,文章还对“体操类”项目美学特征和培养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体操类”项目的教学和训练以及对人们对“体操类”项目的鉴赏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通过对“体操类”项目审美方面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体育美学理论体系,实现了体育美学向应用研究的飞跃,也为“体操类”项目的发展提供了美学理论指导,研究发现“体操类”项目的科研文献非常少,在此领域的学术研究势在必行;“难”、“美”是“体操类”项目首要的美学特征;鉴赏“体操类”项目与艺术品鉴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经过观照、品味、领悟三个步骤。本文还有尚未解决的问题,如“体操类”项目概念的界定,各个项目异同点之间仍有相通的地方,很难区分,本文从宏观视角得出“体操类”项目美学特征的共性是“身体美”、“运动美”、“精神美”,特性包含“编排美”、“音乐美”、“服装美”、“动作美”、“难度美”,分别对每个项目进行论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任务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美学的概念
  • 2.1.2 “体操类”项目的概念
  • 2.2 美学的研究方法
  • 2.2.1 哲学思辨方法
  • 2.2.2 心理学方法
  • 2.2.3 多元方法
  • 2.3 体育美学的研究方法
  • 2.4 国内外有关美学方面的研究
  • 2.4.1 国外研究
  • 2.4.2 国内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比较法
  • 3.2.2 文献资料法
  • 3.2.3 逻辑归纳法
  • 3.2.4 专家访谈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审美的概念与方法
  • 4.1.1 审美的概念
  • 4.1.2 审美的方法
  • 4.2 “体操类”项目的美学特征
  • 4.2.1 “体操类”项目的共性
  • 4.2.2 “体操类”项目的特性
  • 4.2.3 “体操类”各项目美的个性
  • 4.3 “体操类”项目的审美
  • 5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快乐体操在贵州校园的推广策略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4)
    • [2].简论体操技巧单元重难点的解决——以组合动作(二)为例[J]. 青少年体育 2020(02)
    • [3].近代东欧捷克体操的历史演进、流布与影响[J]. 体育科学 2020(05)
    • [4].我国中小学体操边缘化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 2020(04)
    • [5].中国快乐体操推广问题探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08)
    • [6].浅谈对体操的分析与认识[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21)
    • [7].健身类体操对大学生的价值探析[J]. 国际公关 2020(12)
    • [8].关注课堂安全细节 让体操教材正常开展[J]. 青少年体育 2019(01)
    • [9].新时代我国快乐体操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J]. 体育科技 2019(05)
    • [10].中学体操教师核心素养发展研究[J]. 运动精品 2019(09)
    • [11].“大体操”概念下的“体操”的内涵与外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06)
    • [12].湖南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专修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性研究[J]. 林区教学 2011(02)
    • [13].基于“快乐体操”发展下的学校体操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02)
    • [14].我国少儿快乐体操发展的现存问题与对策探析[J]. 福建体育科技 2016(06)
    • [15].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丹麦体操的历史演进与发展[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01)
    • [16].对少年体操基础训练的思考[J]. 四川体育科学 2017(01)
    • [17].学前教育中开展快乐体操的探讨[J]. 运动 2017(06)
    • [18].快乐体操发展解读[J]. 体育文化导刊 2017(04)
    • [19].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类项目教学能力的培养[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 [20].快乐体操发展的研究现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11)
    • [21].快乐体操,儿童健康成长最棒的教育助推器——对一位快乐体操实践者和宣传者的访谈[J]. 青少年体育 2017(07)
    • [22].对体育院校体操教材演变与发展的重新审视[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20)
    • [23].形体操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22)
    • [24].康复体操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5(24)
    • [25].书法体操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 2015(11)
    • [26].发展快乐体操 让更多孩子收获健康与快乐[J]. 运动 2016(01)
    • [27].中国古代“体操”发展研究[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28].浅析科教节目《想聪明玩体操》[J]. 劳动保障世界 2016(05)
    • [29].基于全民健身视角下的大众体操的现状及其发展途径[J]. 科技资讯 2015(34)
    • [30].浅谈趣味体操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影响[J]. 当代体育科技 2016(20)

    标签:;  ;  ;  

    美学视角下“体操类”项目的审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