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萨玛瓦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萨玛瓦尔舞,库车县,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承,欢迎晚宴,新疆旅游,文艺晚会,核心区建设,热情奔放,克孜尔千佛洞
萨玛瓦尔论文文献综述
龚喜杰[1](2019)在《“让萨玛瓦尔舞大放异彩”》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晚宴的“丝路绽放”文艺晚会上,被列为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库车萨玛瓦尔舞大放异彩,赢得参会各国领导人和嘉宾的阵阵掌声,从而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西域歌舞热潮。为此,对库车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祝鹏进(本文来源于《阿克苏日报(汉)》期刊2019-05-24)
孙祥[2](2019)在《库车“顶碗盘子舞”和“萨玛瓦尔舞”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顶碗盘子舞”和“萨玛瓦尔舞”(即:茶壶、茶炊舞),它们均为新疆库车代表性道具舞蹈,其主要流传于阿克苏、乌鲁木齐,尤以库车为甚。这二者舞蹈通过道具与杂技的高度融合,充分反映着库车维吾尔人的饮食文化及艺术审美,更映射出浓浓的西域历史遗风。库车在古代又称龟兹。笔者在克孜尔石窟考察期间发现,第77窟右侧甬道上方绘有顶碗、托盘的舞人形象。第175窟前室右侧菱格画中有手持碗的人物造像,左侧因缘故事中也有手部、头部顶碗的人物造像。其次,在138窟和188窟中均有类似的图像。看到此情此景,笔者进行了大胆的假设,这种头部、手部持有道具的人物画面,是否就是龟兹当时流行的杂技或歌舞表演?那么库车现存的“顶碗盘子舞”和“萨玛瓦尔舞”与它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道具在舞蹈中不仅仅作为符号功能,也是舞蹈表达语汇的方式之一。笔者在库车走访及考察期间,发现当地人对于“顶碗盘子舞”和“萨玛瓦尔舞”的认知相对陌生。并且,在全疆及内地的各大活动和文艺晚会中,看到这两种舞蹈的机会也较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舞蹈难度性较大,在库车及全疆出现了濒危传承和发展断代的局面。为了全面分析这两种民间舞蹈的艺术特征,笔者借助文化人类学、历史学、舞蹈学等多维角度,结合“顶碗盘子舞”传承人努尔萨罕·巴哈吾顿和“萨玛瓦尔舞”传承人艾合买提·莫来克的个案调查,整理相关的文献和影像资料,从横向上分析它们的艺术特征,从纵向上梳理库车舞蹈文化及它们各自的功能与价值。通过文字撰写的形式供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论文内容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来源、依据,以及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以库车县地缘生态及舞蹈文化概况为写作主干,分析龟兹乐舞的历史遗风与库车代表性道具舞蹈的发展轨迹。第叁部分:以努尔萨罕·巴哈吾顿和艾合买提·莫来克两位传承人的舞蹈个案调查为依据,分析“顶碗盘子舞”和“萨玛瓦尔舞”的艺术特征。第四部分:以民间“活体”的现存依据和壁画“静态”的历史遗迹为参照对比,总结库车代表性道具舞蹈的功能与价值。(本文来源于《新疆艺术学院》期刊2019-05-17)
古丽加克热木.乌司满江[3](2015)在《维吾尔族萨玛瓦尔舞的调查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萨玛瓦尔舞是维吾尔族传统民间代表性道具舞蹈之一。主要流传在新疆阿克苏、库车、乌鲁木齐等地维吾尔聚居区,以库车为甚。萨玛瓦尔舞通过乐舞与杂技的巧妙结合,反映龟兹饮食文化礼尚风格的舞蹈,采用特殊的艺术风格给当地的人民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足够的乐趣。充分展现了维吾尔族热情、好客、豪爽的个性特征。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绪论综述了本文的研究原因、现状、意义、所选择的视角和方法。第二部分讲述了萨玛瓦尔舞的生成的背景。主要从地缘、历史、民族、宗教、民俗等方面进行介绍。第叁部分详细介绍维吾尔族传承人艾合买提·木拉克先生的简历及其所表演的萨玛瓦尔舞特点,艾合买提·木拉克对萨玛瓦尔舞的传承和发展。第四部分讲述维吾尔族萨玛瓦尔舞的艺术特征,肯定萨玛瓦尔舞包括乐舞在内的舞蹈方面具有很高的潜在艺术价值。第五部分针对如何传承与保护萨玛瓦尔舞提出行之有效的合理化建议和具体举措。结论部分总结萨玛瓦尔舞的发展轨迹,并展望其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新疆师范大学》期刊2015-05-25)
杨淑辉,盛晓明[4](2005)在《萨玛瓦尔的《算术珍本》》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介绍12世纪阿拉伯着名数学家萨玛瓦尔的代数论着《算术珍本》.萨玛瓦尔一生着述很多,保存至今的代数着作《算术珍本》在数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保存了凯拉吉的关于二项式定理的工作以及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并进一步发展了凯拉吉的多项式理论.另外,萨玛瓦尔完全理解了负数的乘法法则,并对排列组合问题也有充分的认识[1].在《算术珍本》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中国数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2期)
杜瑞芝,杨淑辉[5](2004)在《萨玛瓦尔的《算术珍本》与中国古代数学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12世纪阿拉伯数学家萨玛瓦尔生平和他的代数着作《算术珍本》.指出在《算术珍本》中所出现的一些可能源于中国古代数学的若干问题,如"二项展开式系数表"、"百鸡问题"和"盈不足术"等.根据这些珍贵的资料,在比较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中阿数学之间的交流.(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4期)
杨淑辉[6](2004)在《萨玛瓦尔和他的《算术珍本》》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的是十二世纪阿拉伯着名的数学家萨玛瓦尔和他的代数论着。萨玛瓦尔一生着述很多,保存至今的代数着作《算术珍本》在数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算术珍本》中保存了凯拉吉的关于二项式定理的工作以及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并进一步发展了凯拉吉的多项式理论。萨玛瓦尔在书中所运用的一种归纳方法,对后世数学归纳法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萨玛瓦尔完全理解了负数的乘法法则,并对排列组合问题也有充分的认识。在《算术珍本》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中国数学的影响,比如“盈不足术”和“百鸡问题”。鉴于目前国内对萨玛瓦尔的研究有限,本文旨在系统介绍萨玛瓦尔的生平及其代数论着,通过《算术珍本》与它之前的代数着作的对比,分析其优、缺点,并特别对萨玛瓦尔的数学思想来源进行初步的分析。(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04-05-01)
萨玛瓦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顶碗盘子舞”和“萨玛瓦尔舞”(即:茶壶、茶炊舞),它们均为新疆库车代表性道具舞蹈,其主要流传于阿克苏、乌鲁木齐,尤以库车为甚。这二者舞蹈通过道具与杂技的高度融合,充分反映着库车维吾尔人的饮食文化及艺术审美,更映射出浓浓的西域历史遗风。库车在古代又称龟兹。笔者在克孜尔石窟考察期间发现,第77窟右侧甬道上方绘有顶碗、托盘的舞人形象。第175窟前室右侧菱格画中有手持碗的人物造像,左侧因缘故事中也有手部、头部顶碗的人物造像。其次,在138窟和188窟中均有类似的图像。看到此情此景,笔者进行了大胆的假设,这种头部、手部持有道具的人物画面,是否就是龟兹当时流行的杂技或歌舞表演?那么库车现存的“顶碗盘子舞”和“萨玛瓦尔舞”与它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道具在舞蹈中不仅仅作为符号功能,也是舞蹈表达语汇的方式之一。笔者在库车走访及考察期间,发现当地人对于“顶碗盘子舞”和“萨玛瓦尔舞”的认知相对陌生。并且,在全疆及内地的各大活动和文艺晚会中,看到这两种舞蹈的机会也较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舞蹈难度性较大,在库车及全疆出现了濒危传承和发展断代的局面。为了全面分析这两种民间舞蹈的艺术特征,笔者借助文化人类学、历史学、舞蹈学等多维角度,结合“顶碗盘子舞”传承人努尔萨罕·巴哈吾顿和“萨玛瓦尔舞”传承人艾合买提·莫来克的个案调查,整理相关的文献和影像资料,从横向上分析它们的艺术特征,从纵向上梳理库车舞蹈文化及它们各自的功能与价值。通过文字撰写的形式供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论文内容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来源、依据,以及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以库车县地缘生态及舞蹈文化概况为写作主干,分析龟兹乐舞的历史遗风与库车代表性道具舞蹈的发展轨迹。第叁部分:以努尔萨罕·巴哈吾顿和艾合买提·莫来克两位传承人的舞蹈个案调查为依据,分析“顶碗盘子舞”和“萨玛瓦尔舞”的艺术特征。第四部分:以民间“活体”的现存依据和壁画“静态”的历史遗迹为参照对比,总结库车代表性道具舞蹈的功能与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萨玛瓦尔论文参考文献
[1].龚喜杰.“让萨玛瓦尔舞大放异彩”[N].阿克苏日报(汉).2019
[2].孙祥.库车“顶碗盘子舞”和“萨玛瓦尔舞”调查研究[D].新疆艺术学院.2019
[3].古丽加克热木.乌司满江.维吾尔族萨玛瓦尔舞的调查与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
[4].杨淑辉,盛晓明.萨玛瓦尔的《算术珍本》[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5].杜瑞芝,杨淑辉.萨玛瓦尔的《算术珍本》与中国古代数学问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6].杨淑辉.萨玛瓦尔和他的《算术珍本》[D].辽宁师范大学.2004
标签:萨玛瓦尔舞; 库车县; 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传承; 欢迎晚宴; 新疆旅游; 文艺晚会; 核心区建设; 热情奔放; 克孜尔千佛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