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海地区下古生界潜山构造、储层及成藏特征

桩海地区下古生界潜山构造、储层及成藏特征

论文摘要

古潜山是目前油气勘探领域的一个热点,对其储层的研究对于寻找油气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地震剖面数据分析、测井资料及岩心观察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桩海地区下古生界潜山构造复杂、地层多变、储层多套及成藏多样的特点,开展了构造特征、储层特征及油藏特征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总结形成了一套先应用层位标定技术确定各反射层特征,再采取先建模、后用地层结构分析法解释断层,应用相干分析技术明确断裂平面组合,然后依据反射层特征进行层位解释,最后应用变速成图技术进行精细构造成图的精细构造解释技术。对古生界潜山精细构造解释和碳酸盐岩储集层地球物理预测,建立了下古生界潜山构造、储层发育及油气成藏3种模式,结合灰色关联法对各区块进行了评价,指出了有利的勘探方向。精细构造解释结果表明,桩海潜山区内、外的断层共同组成了北西向、近南北向、北东向和北东东向的四组断裂,发育了深、中、浅三套断裂系统。深层断裂系统构成了该区潜山带东西分块的基础,中层断裂构成了中生界潜山的分块,浅层断裂构成了桩海潜山与埕北潜山、桩西潜山的分界。该区经历了5次大的构造运动,构成了8个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褶皱山、残丘山与断块山共存的复式褶皱带。桩海潜山总体属内幕褶皱滑脱型潜山,存在逆掩推覆、挤压褶皱、逆掩叠加、拆离滑脱和走滑断裂等5种构造组合型式。形成了应用储层建模、微裂隙构造分析、裂隙储集体有限元预测及3D-MOVE构造正反演裂缝预测等技术对桩海地区下古生界储层进行综合预测的方法,应用岩溶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下古生界储层储集空间形成机理,明确了桩海地区下古生界潜山储集体的发育受岩溶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断裂作用以及古地貌、古水系和构造样式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其中岩溶、白云石化、断裂作用是下古生界储集层发育的基础,而古地貌、古水系控制岩溶的发育强度,燕山末期构造样式决定岩溶改造程度及储层展布规律。建立了原岩溶高地现断凸区、原岩溶高地现断凹区、原岩溶斜坡高位湖现断凸区等3类岩溶储层发育模式。通过与富台潜山、桩西潜山、埕岛潜山等构造、储层、成藏模式的比较,建立了桩海“多源供烃、断褶控藏、顺向充注、同向富集”的下古生界低位内幕褶皱滑脱型潜山油气成藏模式。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潜山各个圈闭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评价。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概述
  • 1.1 潜山油气藏概念及研究现状
  • 1.1.1 概述
  • 1.1.2 研究现状
  • 1.2 桩海潜山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工作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地层发育特征
  • 2.1.1 区域地层概况
  • 2.1.2 桩海地区前第三系地层残留特征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三章 潜山精细构造解释技术
  • 3.1 层位标定技术
  • 3.2 各反射层的特征
  • 3.2.1 地震反射层与地层的对应关系
  • 3.2.2 反射层在桩海三维地震剖面上的反映
  • 3.3 断层解释技术
  • 3.3.1 断层解释模型
  • 3.3.2 潜山断层解释思路
  • 3.3.3 地层结构分析法
  • 3.4 相干体技术
  • 3.4.1 技术原理
  • 3.4.2 示例
  • 3.5 层位解释及构造成图技术
  • 3.5.1 解释流程
  • 3.5.2 变速成图技术
  • 第四章 桩海下古生界潜山断裂及构造特征
  • 4.1 桩海地区断裂特征
  • 4.1.1 桩海地区主干断裂特征
  • 4.1.2 桩海潜山边界断裂
  • 4.1.3 潜山内幕的逆断层
  • 4.1.4 桩海潜山分块断裂
  • 4.2 桩海地区断裂体系特征
  • 4.2.1 桩海地区断裂体系构造特征
  • 4.2.2 桩海地区断裂体系演化模式
  • 4.2.3 桩海地区断裂体系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 4.3 桩海潜山构造单元及构造样式
  • 4.3.1 桩海潜山构造单元划分
  • 4.3.2 潜山各单元特征
  • 4.3.3 桩海潜山构造型式
  • 第五章 桩海下古生界潜山储集层研究
  • 5.1 储集空间类型
  • 5.1.1 储集层岩心特征
  • 5.1.2 储集层测井特征
  • 5.2 储层研究技术方法
  • 5.2.1 储层模式建立技术
  • 5.2.2 微裂隙构造分析技术
  • 5.2.3 裂隙储集体有限元预测技术
  • 5.2.4 3D-MOVE构造正反演裂缝预测基本原理
  • 5.3 潜山储集体的分布规律
  • 5.4 储层形成机理及发育模式
  • 5.4.1 岩溶成因机理的地球化学研究方法
  • 5.4.2 储层发育模式
  • 第六章 桩海下古生界潜山油气成藏模式及评价
  • 6.1 潜山油气藏成藏模式
  • 6.1.1 桩海潜山—低位内幕褶皱滑脱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 6.1.2 桩海潜山与其他代表性潜山油气成藏模式的比较
  • 6.2 潜山油气藏评价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获奖及主要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下扬子区下古生界油气有利勘探区带探讨[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8(03)
    • [2].鄂尔多斯富县地区下古生界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04)
    • [3].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深度酸压技术研究与应用[J]. 石油化工应用 2019(12)
    • [4].苏里格气田桃2区块下古生界储层特征[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5].大宁—蒲县地区下古生界地层层序及旋回特征[J]. 华北自然资源 2019(02)
    • [6].塔东地区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领域[J]. 海相油气地质 2017(04)
    • [7].陕北下古生界低渗储层酸压改造技术研究[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02)
    • [8].丁家屋子构造带下古生界储层特征及成藏分析[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22)
    • [9].靖边下古生界气藏见水井治理分析[J]. 科技风 2018(13)
    • [10].下扬子下古生界沉积相研究及有利区评价[J].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9(02)
    • [11].川南地区下古生界海相页岩微观储集空间类型[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 [12].桩海地区下古生界潜山地层格架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8(06)
    • [13].桩海地区下古生界潜山构造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J]. 地质论评 2019(S1)
    • [14].五台山区下古生界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环境分析[J]. 华北国土资源 2014(06)
    • [15].南堡凹陷下古生界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研究[J]. 世界地质 2015(01)
    • [16].渤海S油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分析[J].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9(03)
    • [17].中扬子地区下古生界海相泥-页岩含气勘探远景[J]. 地质通报 2011(Z1)
    • [18].延安气田下古生界气藏完井管柱分段选材研究[J]. 非常规油气 2018(03)
    • [19].下扬子下古生界页岩层系页岩气潜力浅探[J]. 非常规油气 2019(03)
    • [20].苏东41-X区块下古生界气井产水岩石及测井学原因初步评价研究[J]. 国外测井技术 2018(01)
    • [21].雪峰山西侧盆山过渡带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地质调查研究进展[J]. 地质通报 2012(11)
    • [22].四川盆地东南缘震旦系-下古生界储层特征及形成机制[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07)
    • [23].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优质储层形成与保存机理[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01)
    • [24].下扬子北部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形成条件[J]. 复杂油气藏 2019(01)
    • [25].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下古生界成藏地质条件研究[J]. 地学前缘 2016(05)
    • [26].下古生界气藏马五_5段碳酸盐岩开发目标评价[J]. 石油化工应用 2014(09)
    • [27].华北地台南部下古生界有利储集层类型及分布[J]. 四川地质学报 2012(02)
    • [28].山东新泰野外露头发现下古生界含油碳酸盐岩[J]. 地质论评 2008(02)
    • [29].苏里格气田南区下古生界气藏气水分布规律及成因[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30].南华北盆地新元古界—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评价[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11)

    标签:;  ;  ;  ;  ;  

    桩海地区下古生界潜山构造、储层及成藏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