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武术术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术语,武术术语,翻译,译介
武术术语论文文献综述
刘韬光,郭玉成[1](2019)在《中国武术术语对外译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要深入阐发文化精髓,向世界阐释推介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着力构建具有中国底蕴和特色的思想、学术、话语体系。术语是思想体系的概念集合、学术体系的知识单元、话语体系的表达单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的武术,早在2014年即在《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报告》由"国际民众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首推武术"。发挥武术独具中国特色元素的文化优势是其在新时代征程中的攻坚要务。武术术语见证了武术发展经历的全部过程,承载、凝聚、浓缩着武术文化、知识、技术的概念,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武术理性思考、切身实践、体察感悟的结晶。加强武术术语的诠释、翻译、传播工作,即是着力译介武术文化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概念,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研究方法:本文以术语学、翻译学、传播学、武术学等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为研究方法,坚持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理想与现实相参照的原则,在广泛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对武术术语的分类、译介原则、翻译方法及其应用展开研究。研究结果:专门探讨各学科术语的概念分类是术语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术语即概念的名称,概念分类亦术语分类。武术术语是反映武术技术实践要旨和基本理论的概念和用语。"技术概念"或曰"动作概念"与"理论概念"构成了与武术概念集合处于种属关系的两个子概念集合,指代这两个子概念集合的名称,即为"技术术语"和"理论术语"。术语学也是研究概念及其表现形式的科学。以武术技术术语为例,其动作概念的表现形式普遍有二,1)注重动作形神统一的传统表达;2)注重动作外形的现代表达。"传统表达"所传递的概念信息更具艺术化、象形化,如白鹤亮翅。"现代表达"则注重技术规范、规格的清晰、准确描述,如弓步冲拳。依"传统"与"现代"的表达形式对照技术动作的呈现与风格,前者指代的是传统武术技术术语,后者为竞技武术技术术语。故而,武术术语共两大类,即武术技术术语与武术理论术语,前者又分为传统武术技术术语和竞技武术技术术语。在此基础上,研究逐一分析了各术语的特征,1)传统武术技术术语将技术姿态变化和技击攻防寓意融汇于形象的描绘之中,常借自然景物以比拟、动作形象以形容、客观事物以类比,赋予其文化性、民族性、形象性等特征。2)竞技武术技术术语即把精炼的术语有规律地加以结合,清晰反映动作整体结构和主要运动方法,以达"顾名思义"之效,便于学练者理解记忆。3)武术理论术语是深入透析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相结合的文化产物,诸多武术理论术语甚至直接脱胎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典籍,概念性极强,亦十分抽象。依上述特征,研究择取了相应译法:1)直译,在语言层面上以源语文化为归宿,既可保持源语文本内容,也保持源语文本形式,尤其是保持源语文本中比喻、形象和民族以及地方色彩等。2)意译,在语言层面以译入语文化为归宿,可将源语表达形式转化为符合译入语表达、阅读习惯和审美要求的另一种形式。3)音译,不译之译,文化负载词"不可译性"之选择,汉语文化负载词是承载中华文化独有文化信息的词汇,即另一种文化中没有的事物或表达。研究结论:提出武术术语对外译介的原则:1)准确性:译文保证"一词一义一译";2)简明性:控制译语信息密度,避免冗长复杂;3)民族性:坚守文化立场,保持文化个性;4)专业性:勿为"顾名思义"而削弱术语化和专业化;5)约定俗成性:不造新词,尊而广之。探讨各译法在传统武术技术术语、竞技武术技术术语、武术理论术语对外译介中的应用:1)运用直译法译介传统武术技术术语,可使另一种语言呈现原文信息,以达成术语内容的极似效果,通过对源语事物形象的保留而引起相应形象联想,保障源语文本中民族特有的语言味道和修辞成分,既保留了术语本身所具备的象形化特点,也凸显了汉语言善借自然界万物来描写、叙事的隐喻特征。避免抹杀传统武术技术术语的风格与韵味。2)竞技武术作为迎合西方体育文化的一项体育项目,其术语译介应符合西方表达习惯与方式,故采用意译法,如将"弓步冲拳""虚步亮掌"译为"Punch the fist in Gong step""FlashthepalminXustep",更加简明、清晰、易于理解,避免译文冗杂,亦保留了"马步"和"虚步"的文化色彩。3)武术理论术语作为民族独有,诸多术语在概念上体现出原创性与独特性,寥寥数语难以阐明,故直译、意译皆难达旨。独有概念作为文化负载词,采取音译可避免其他译法导致的歧义。关于音译的权威性,如在2014年由教育部和国家语委牵头组织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在已面向全球发布的术语中,"君子""神""趣"等独有概念皆为音译,其不仅有利于坚守文化立场,亦保留了神秘色彩和异国情调。武术理论中的气、阴阳、八卦等概念皆可以音译为准,附带释义。(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郑传锋,余志宏[2](2019)在《武术谚语、武术俗语、武术术语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厘清武术言语不同体系相互关系,提高对武术言语保护工作。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武术谚语、武术俗语、武术术语概念分析,对其叁者进行关系梳理,我们得出武术谚语是通过武术发展产生的衍生物,武术谚语在民间流传最初是依托武术为载体,由于其语言的通俗性适用于其他许多领域,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脍炙人口的言语传承方式。武术俗语是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武术学习、记忆、规范的总体描述,句式简练,不固定长短在武术中通过象形表现为主体,更加灵活多变以简明的话语描述武术动作。武术术语是通过这些单个技术动作或词组用文字的形式在武术这个限定条件下服务于武术相关科学的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武术谚语和武术术语是武术俗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叁者就像是姐妹关系,一个承载着一个向前发展。叁者的关系是依次联系,发展的,由武术俗语为基础,武术谚语和武术术语是意同形不同分开的两朵花,但并不是说就是由武术俗语衍生出的等同关系,只是以武术俗语为依托,使其一条路两方面发展,并列前行。(本文来源于《浙江体育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李鹏程[3](2019)在《译介学视角下武术术语翻译的文化缺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武术术语是在武术领域中表示武术基本理论体系和技术概念用语的专用词汇单位。在武术国际化大背景下,恰当的武术术语翻译既是武术对外推广的前提,也是武术文化交流的需要。太极拳作为武术中较为庞大且发展力度最大的一个拳种,同样也是武术国际化传播中最为广泛的运动之一。因此,本文将以太极拳术语的英文翻译作为具体实例进行相关研究。译介学是一种对翻译中文化的研究,所以译介学视角下武术翻译的研究就是对武术翻译中文化的研究。笔者在译介学视角下研究太极拳术语翻译问题时,发现翻译中常常存在文化缺省现象,即在翻译过程中忽略了术语中的文化背景信息。由于东西方文化大相径庭,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可能导致目的语读者对武术产生误读或者解读障碍。所以本文重点从太极拳翻译中的几种问题入手,着重研究翻译中存在的文化缺省现象的表现形式,并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对缺失的文化信息进行补偿。本研究分为绪论、武术及其术语的文化特征、译介学视角下太极拳术语翻译的文化缺省和结论四部分。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武术术语翻译和太极拳术语翻译的研究概况进行整体把握,分析该领域研究的优势和不足,找出本研究的落脚点。由于本文是在译介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武术术语翻译的研究,所以需要对武术及其术语的文化特征进行阐释。太极拳作为武术流派中发展迅速,且广泛传播的一个拳种,其术语也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即中国古典哲学特征、中医学特征、宗教特征、美学特征等,这些文化特征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但对多个版本的太极拳谱译本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目前的太极拳术语翻译依然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同词不同译、中式英语司空见惯、望音生译和文化缺省,其中文化缺省是最为普遍的现象。根据奈达(Nida)对于翻译中文化要素的分类理论,研究得出了太极拳术语翻译中文化缺省的表现形式如下:生态文化缺省;物质文化缺省;社会文化缺省;宗教文化缺省;语言文化缺省。运用译介学理论,结合文化缺省现象的表现形式,从原语文本、译者、目的语读者、翻译方法等方面分析得出文化缺省现象产生的原因:原作者无意识忽略文化信息、翻译方法单一、译者对原语目的语文化信息了解不足、翻译规则不统一。针对太极拳术语翻译中文化缺省的几种表现形式,提出以下解决办法:改进翻译方法,加强目的语和原语的文化学习,统一翻译原则等。通过文化缺省补偿的翻译办法,对《陈式56式太极拳》的部分术语进行了重新翻译(见附录1)。期望能够为武术术语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实现文化缺省的补偿,以期促进武术的跨文化传播,也希望能够为其他体育术语的译介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余建军,汪宝荣[4](2018)在《《一代宗师》中的武术术语字幕翻译策略——基于数据统计和实例分析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澳大利亚作家贾佩琳(Linda Jaivin)所译的电影《一代宗师》北美版的英文字幕涉及很多的中华武术术语,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成为字幕翻译的难点。笔者基于西班牙学者艾克西拉提出的"文化专有词"翻译策略分类法,采用数据统计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贾佩琳所采取的字幕翻译策略。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贾佩琳稍稍倾向于采用文化保留性翻译策略,但同时也采用文化替换性翻译策略,其翻译手法灵活,字幕浅显易懂,颇为西方观众所接受。贾译字幕既有助于向西方观众阐释中国武术文化,也为影片在国外的热映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本文来源于《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邹丽,刘小蓉[5](2018)在《中国文化传播中武术术语英译的意义相契性研究——以金庸武侠小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一体化,中华武术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及其修身养性、独特的审美功能让其在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友谊桥梁的角色。本文结合当今西方国家对中国武术的浓烈兴趣,在跨文化背景下,以金庸所作武侠小说为例,探讨翻译实践中武术术语英译时的意义相契性。阅读发现,武术术语的特有特征——形象、富含文化意蕴以及精炼的,同时收集金庸小说中武术术语英译文本,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武术术语英译的技巧,比如对术语中形象的保留或省略,直译加注,意译加注等,以期对武术的翻译者提供可操作的方法,推进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播。(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8年36期)
苗爱翎[6](2018)在《武术术语的英译现状及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武术拥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它能够体现出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精神,同时武术本身也是一种亟待保护的“活态文化”。而这种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需要更加准确的表达,文化的传承不是仅在于国内的沿袭,还要走出国门。在向国际传播武术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武术术语的表达涉及甚广,传播时在这方面遇到的困难也最大。近几年来,武术在国际中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中国武术在世界体育文化中更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武术术语的翻译在这个过程中也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从各主要期刊来看,武术术语的翻译研究已经成为了武术界和翻译界的热门,但同时武术术语的翻译也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涉及到读者对译文的接受性,还影响了翻译人员解决文化间冲突所采用的具体翻译策略。英译的武术术语是武术在国际中使用和传播最为广泛的翻译方法,它虽不同于法律、医学等专业严谨的术语翻译,但翻译时它对武术文化和文学翻译的要求也很高。为了让中华武术更便于被世界各国的学习者所理解和接受,为更好的做好武术的国际推广工作,武术术语翻译的专业化势在必行。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厘清武术术语本质特征的基础上,从语言、文化和功能等角度分析并指出目前现有的武术术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及有关武术术语英译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分析并得出重塑武术术语翻译规则,积极探索武术术语翻译的最佳表达形式,统一翻译标准及原则,提高翻译者的对武术术语中的文化理解和术语翻译的专业水平,以及设立相关部门及出台政策法规及资金支持武术术语翻译工作等相应的对策和方法。(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喻盼盼[7](2018)在《《中国武术史》英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武术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传承着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不仅囊括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古代体育文化,而且与传统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关系密切。因此,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随着中国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传承的中国文化日益为世界人民所了解,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因此,为了更好地向世界弘扬中华武术,传播中国文化,加强中国文化与世界的交流,武术术语的翻译工作至关重要。然而,国内武术术语翻译研究及其匮乏。首先,武术翻译研究在国内长期受到忽视,武术翻译研究类的文章及出版物少之又少。其次,已经发表的武术翻译类文章多为琐碎技巧的探讨,未有系统的理论框架。另外,此类文章并未从深层次研究武术术语的特点,以及对武术术语进行分类,并提出合适的翻译策略与技巧。因此,当前武术术语翻译领域的理论研究尚不能在实践中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基于此种考虑,本文作了以下尝试,其创新之处在于:运用德国目的理论分析武术术语的翻译策略,通过对武术术语特点的研究,证明目的论在武术术语翻译中的有效性,试图为武术术语翻译找到一条合适的理论途径并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本文由五个章节构成。章节一介绍了论文形成的背景信息,即项目的简要描述、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章节二交代了论文起草前的准备工作,如武术术语英译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了所选语料中武术术语的特征并进行了分类,以便针对武术术语的特征性更好地运用相关翻译理论来指导不同类别的武术术语翻译;第叁章阐述了项目执行过程中所依据的理论框架,即项目研究所依赖的理论——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和具体的翻译技巧;在理论的指导下,第四章便开始对语料进行案例分析;最后一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本文认为,在功能目的论的文献性翻译和工具性翻译策略指导下,通过运用以下翻译技巧,武术术语的翻译将更好地进行。对于文献性翻译策略,直译,音译加注释等技巧有助于保留源文本中的原有概念和原语特征,适合传统武术技术类术语和武术理论类术语的翻译。对于工具性翻译策略,灵活运用意译以及其他翻译技巧以使目标语言读者理解并接受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适合竞技武术技术类术语的翻译。(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袁一平,李蕾,孟飞[8](2017)在《中华武术术语的外译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华武术在国际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离不开武术术语翻译这一桥梁。而武术术语文化内涵丰富且信息量大,在英语中往往缺乏直接对应的表达。文章提出对部分武术术语的英译应采用"拼音音译+英文解释"的译法,并初步探讨了这一译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期对武术术语的翻译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对武术的对外传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术语》期刊2017年01期)
刘韬光,郭玉成[9](2016)在《武术术语标准化命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术语之规范,或曰术语标准化,是标准化建设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础的任务。武术术语历史悠久,凝聚着武术发展经历的全部过程,肩负着武术知识传播、技术传递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职责。术语一旦混乱,行动便无法统一。以标准化学科相关理论为指导,对武术术语标准化命名原则进行研究。对武术术语概念和特点及其标准化命名的必要性进行分别论述,在对武术术语进行分类与选用的基础上提出标准化命名原则:1)确切性原则:厘清竞技武术术语和传统武术术语之间的关系;2)约定俗成原则:推进文化传承,维护术语稳定;3)单义性原则:以"式"名区分名同实异的多义术语;4)简化原则:在同义术语中择取规范名;5)民族化原则:遣词用字需更能体现民族特色;6)强调概念原则:概念定义的标准化应先于名称标准化;7)传承保护原则:传承术语文化遗产,保护术语文化多样性。(本文来源于《体育科学》期刊2016年10期)
季鸽,金铠[10](2016)在《跨文化视角下武术术语翻译的归化与异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趋势的不断深化,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也日益受到全球瞩目,然而文化差异使武术文化的输出困难重重,如何通过准确有效的翻译实现武术文化的跨文化交际成为了推广武术全球化的重要课题。本文着眼武术术语的翻译,根据武术术语直观性、简明性、形象性的特点,具体分析了归化和异化策略在武术术语的翻译中如何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效果。翻译武术术语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归化或异化或两者相结合的策略,有助于武术文化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6年25期)
武术术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厘清武术言语不同体系相互关系,提高对武术言语保护工作。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武术谚语、武术俗语、武术术语概念分析,对其叁者进行关系梳理,我们得出武术谚语是通过武术发展产生的衍生物,武术谚语在民间流传最初是依托武术为载体,由于其语言的通俗性适用于其他许多领域,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脍炙人口的言语传承方式。武术俗语是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武术学习、记忆、规范的总体描述,句式简练,不固定长短在武术中通过象形表现为主体,更加灵活多变以简明的话语描述武术动作。武术术语是通过这些单个技术动作或词组用文字的形式在武术这个限定条件下服务于武术相关科学的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武术谚语和武术术语是武术俗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叁者就像是姐妹关系,一个承载着一个向前发展。叁者的关系是依次联系,发展的,由武术俗语为基础,武术谚语和武术术语是意同形不同分开的两朵花,但并不是说就是由武术俗语衍生出的等同关系,只是以武术俗语为依托,使其一条路两方面发展,并列前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武术术语论文参考文献
[1].刘韬光,郭玉成.中国武术术语对外译介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郑传锋,余志宏.武术谚语、武术俗语、武术术语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9
[3].李鹏程.译介学视角下武术术语翻译的文化缺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4].余建军,汪宝荣.《一代宗师》中的武术术语字幕翻译策略——基于数据统计和实例分析的考察[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5].邹丽,刘小蓉.中国文化传播中武术术语英译的意义相契性研究——以金庸武侠小说为例[J].校园英语.2018
[6].苗爱翎.武术术语的英译现状及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7].喻盼盼.《中国武术史》英译实践报告[D].江西师范大学.2018
[8].袁一平,李蕾,孟飞.中华武术术语的外译初探[J].中国科技术语.2017
[9].刘韬光,郭玉成.武术术语标准化命名研究[J].体育科学.2016
[10].季鸽,金铠.跨文化视角下武术术语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校园英语.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