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共分前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前言部分,概括介绍犯罪中止制度的意义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本文写作的目的。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关于中止犯的概念及本质的概述,主要介绍了关于中止犯减免刑罚依据的相关学说及存在问题,对于中止犯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第二章是关于中止犯自动性要件的探讨,首先介绍了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其次提出了自己关于自动性要件的认定标准,即主要从障碍和行为人主观方面去认定自动性要件的成立。第三章阐述了有效性要件,主要论述了实行行为终了标准、防果行为与结果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中止犯成立的影响以及部分共犯人的中止行为等问题。第四章论述了时空性要件,主要对中止犯的时间界限、放弃重复侵害行为的认定和中止犯与既遂犯的竞合问题作了研究,最后对于刑法分则规定从中止犯适用范围角度作了反思。结论部分,对全文内容作了概括性的归纳和总结。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中止犯的减免处罚根据——类型并合说之提倡[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2].中止犯的减免处罚根据——以被害人为视角[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8(03)
- [3].中止犯中“没有造成伤害”如何界定[J]. 法制博览 2017(30)
- [4].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J]. 中国检察官 2016(05)
- [5].准中止犯制度构建——以制度理念差异分析为展开[J]. 刑事法评论 2016(01)
- [6].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J].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 2016(00)
- [7].中止犯处罚的司法困境与立法完善[J]. 法学评论 2018(01)
- [8].准中止犯问题探究[J]. 法制博览 2018(03)
- [9].对“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的再追问[J]. 当代法学 2018(04)
- [10].关于设立准中止犯的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03)
- [11].中止犯中的“造成损害”[J]. 中国检察官 2014(11)
- [12].准中止犯若干问题研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6)
- [13].准中止犯初论[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 [14].中止犯减免根据影响下的中止自动性的认定——以李某抢劫、杀人案为例[J]. 刑事法判解 2015(01)
- [15].论共同正犯的中止犯[J]. 刑事法评论 2010(02)
- [16].论中止犯之司法判断[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04)
- [17].论绑架罪特殊中止犯的设立——由“善良绑匪”案引发的刑法思考[J]. 时代法学 2008(03)
- [18].中止犯的立法模式研究[J].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8(03)
- [19].浅析我国中止犯之自动性理论[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07)
- [20].中国语境下的中止犯成立条件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0(25)
- [21].犯罪中止自动性判断之限定主观说[J]. 法制与社会 2020(28)
- [22].论准中止犯的厘定与构建[J].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2(01)
- [23].犯罪中止自动性的判断标准[J]. 刑法论丛 2014(03)
- [24].浅析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J]. 法制与社会 2015(01)
- [25].中止犯的有效性条件新论[J]. 广东社会科学 2012(02)
- [26].论法定危险状态出现之后能否成立中止犯[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 [27].简论部分的中止[J]. 中国检察官 2014(03)
- [28].犯罪中止自动性之判断——基于积极一般预防的规范性标准[J]. 政法论坛 2015(04)
- [29].关于犯罪中止和中止犯若干问题的再思考[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02)
- [30].论恢复犯量刑法定化的理论根基[J]. 前沿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