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一种新型药用止血膜材料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药物化学
作者: 罗雄明
导师: 王建华,徐世荣
关键词: 聚乙烯醇,正交设计,止血膜,出血量,出血时间,膜剂
文献来源: 重庆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日常生活中受伤在所难免,因而局部止血材料显得非常重要。如日常突发性事故的急救治疗,医院对病人的创伤止血中都常常要用到,特别是战争负伤的救护等。现有的止血纱布,止血纤维和止血绷带等止血材料在使用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易与伤口粘连不容易换药,对感染和化脓伤口也无能为力。为减少因失血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死亡,各国医学界对止血材料止血性能的要求更高了,开发出止血效果更佳的材料势在必行。做为止血敷料或止血剂的材料要具备良好的止血性能,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无毒副作用,无刺激性,易于加工成型等。因此,从现有的条件出发,寻找自然界中优良的生物材料并加以加工、改进就成为一种理想的选择。本文以开发一种新型的止血膜为目的,对以聚乙烯醇(PVA)为主要成份的止血膜剂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结果如下: (1)PVA 材料的配比选择通过加热回流法把PVA 材料制备成溶液,并利用涂膜涂布器把溶液涂层,晾干,成膜。测定材料的干燥时间、硬度、透气性、吸水率、溶解性、成膜性,分别记分。以这六项指标为一个评价系统得出平均分为93.3 的材料性能最优,这时PVA0588 与PVA1099 的配比为2:2 。(2)止血膜的正交实验PVA 材料的配比选定后,通过正交设计加入不同量的水、甘油、乙醇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在加热回流的情况下制备成不同的溶液。制膜,晾干,测出各自的性能,进行比较后发现当采用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为0.5g,乙醇为110ml,甘油为4ml,用水量为60ml 时止血膜的性能最好。(3)止血药物的选择与止血性能的评价通过动物实验,对止血膜在跟不同药物搭配情况下的出血量和出血时间的比较,得出该止血膜在氨甲环酸,止血敏各为2.5‰的比例时出血量最少,止血时间最短。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综述
1.2.1 药用止血材料研究现状
1.2.2 PVA 的药用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产生
1.4 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1.4.1 目的
1.4.2 内容
1.4.3 方法
1.4.4 技术路线
1.5 可行性论证
1.6 课题创新
2 聚乙烯醇的物理化学性质
2.1 物理性质
2.2 化学性质
2.3 其它性质
2.4 聚乙烯醇的作用
3 PVA 膜材料的配比选择实验
3.1 仪器与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参数测定介绍
3.2.2 结果的综合评价
3.3 实验步骤
3.4 实验数据
3.4.1 PVA 材料主要性能比较
3.5 实验结果
3.6 讨论
4 止血膜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4.1 仪器与材料
4.2 方法与步骤
4.2.1 方法
4.2.2 步骤
4.3 正交实验设计
4.3.1 正交实验设计的理论基础
4.3.2 影响止血膜材料性能的因素
4.3.3 正交实验
4.4 讨论
4.5 其他物理性能的测定
4.5.1 膜材料厚度的测定
4.5.2 膜材料密度的测定
4.5.3 材料PH 值的测定
4.5.4 重量差异的检测
5 止血材料的动物实验
5.1 仪器与材料
5.2 方法与步骤
5.3 实验数据结果
5.3.1 止血效果实验
5.3.2 病理形态学观察
5.4 讨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后续工作与建议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发布时间: 2005-11-07
参考文献
- [1].医用水凝胶材料的开发[D]. 韦依.北京化工大学2017
相关论文
- [1].胶原蛋白止血海绵的研制[D]. 叶真铭.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 [2].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止血海绵的研究[D]. 郭苗苗.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 [3].高分子羧甲基壳聚糖的性质及其止血和愈创功能研究[D]. 杨照.中国海洋大学2012
- [4].羧甲基壳聚糖止血作用研究及其血液安全性评价[D]. 付大伟.中国海洋大学2011
- [5].高黏度壳聚糖止血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性研究[D]. 孙雷.中央民族大学2012
- [6].壳聚糖止血粉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D]. 尹刚.第二军医大学2011
- [7].壳聚糖基纤维对肝组织创面止血作用的研究[D]. 高金伟.中国海洋大学2009
- [8].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的性能研究[D]. 段志广.西北大学2008
- [9].战伤急救止血修复材料的初步研制[D]. 崔永红.第四军医大学2005
- [10].全溶性止血纤维止血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王会敏.大连医科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