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学生共情能力的特点,大学生共情与人际交往的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大学生共情能力实施干预产生的影响。被试为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晓庄师范学院的本科生822名。采用了《共情问卷》、《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自评量表》、《人际归因量表》和《人际敏感量表》等问卷,对被试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并抽取一部分被试对其进行共情能力的训练。结果表明:1、学生共情能力在总体上符合正态分布,绝大部分学生对他人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受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在共情能力上存在着性别差异,女生的共情能力远远优于男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共情能力也有着显著差异。从大一到大四,大学生的共情反应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文理科、城乡以及是否独生子女对于共情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2、大学生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人际敏感度和人际归因风格有着极其显著的相关。大学生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呈正相关,并且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大学生共情能力与人际敏感度呈及其显著的负相关,共情能力越高,人际交往中的焦虑与紧张越少。大学生共情能力与人际归因风格中的内归因风格呈显著的正相关,共情能力越高,归因风格就越倾向于自己的努力。3、大学生共情能力可以通过有效的干预手段得到明显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人际敏感都会随着共情能力的提高而得到明显的改善,归因风格受共情能力提高的影响不大。
论文目录
目录摘要ABSTRACT前言(一)、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二)、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四)、研究结论§1.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1.1 共情概念的界定1.2 共情的成分和结构模型1.3 共情的测量1.4 共情的其他相关研究1.4.1 共情产生的心理机制1.4.2 影响共情发展的因素1.4.3 有关共情的干预研究1.4.4 共情与人际关系的研究1.5 国内外共情研究的发展§2.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2.1 问题的提出2.2 研究目的2.3 研究假设§3.研究设计及实验研究3.1 研究一:大学生共情的特点3.1.1 被试的选取3.1.2 研究工具3.1.3 问卷施测3.1.4 统计工具3.1.5 研究结果3.1.6 分析与讨论3.2 研究二:大学生共情与人际关系状况的相关研究3.2.1 被试的选取3.2.2 研究工具3.2.3 问卷施测3.2.4 统计工具3.2.5 研究结果3.2.6 分析与讨论3.3 研究三:大学生共情的干预研究3.3.1 被试3.3.2 干预措施3.3.3 研究程序3.3.4 数据处理3.3.5 研究结果3.3.6 分析与讨论§4.总的讨论4.1 分析与讨论4.2 本研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4.3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5.研究结论5.1 大学生共情能力的特点5.2 大学生共情与人际关系5.3 大学生共情的干预效果参考文献附录:《大学生共情于预训练方案》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大学生论文; 共情论文; 人际交往论文; 干预实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