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国人对于幸福与未来生活的渴望一直都与居住密不可分。近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经济面临全面转型,众多城市中已经以及正在发生着一场居住革命,从居住模式到居住文化,从居民的安居乐业到都市的城市化进程,居住都在发挥着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力,并在城市住区空间区位的演化中得到突出体现。本文集中关注驱动我国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的内在动力机制及其与空间结果的对应关系,试图从中寻求实现城市住区空间的区位优化及未来良性发展之路。 论文直接针对当前城市住区空间发展中的动态变化,创新性地以凸显区位内涵的“板块现象”为线索,以城市住区空间的区位演化为研究核心,根据主导驱动力的本质属性将其系统地划分为市场力和行政力,从经济学、社会学、行为学以及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出发展开深层次的探讨,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区位优化策略建议。 论文研究的核心是“城市住区空间区位”,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直接回答研究的“是什么”(what)的问题,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集中讨论了本文研究对象的具体范畴、概念内涵及一般规律,为后续研究建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分析研究,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着重探讨“为什么”(why)的问题,在分析当前我国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集中就市场力、行政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空间结果进行分析,并以几个典型现象和上海情况为例,对市场力和行政力的合力作用表现进行了解析;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主要探讨“怎样做”(how)的问题,在指出了当前我国城市住区空间区位分布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住区空间区位优化的价值取向、基本策略、实施对策和发展模式建议。在论文最后的结论中笔者还就我国城市和上海住区空间区位的未来发展趋势予以了展望。
论文目录
第1章 绪论1.1 问题缘起1.1.1 居住正在改变中国1.1.2 住区区位概念凸显1.1.3 相关问题纷至沓来1.1.4 论文选题的出发点1.2 研究意义1.2.1 理论意义1.2.2 现实意义1.3 研究目标1.4 研究范围1.5 研究方法1.5.1 “片面”与“针对”相结合1.5.2 “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相结合1.5.3 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1.5.4 比较分析的方法1.5.5 多学科综合的方法1.6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基础研究第2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2.1 国外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2.1.1 从需求角度出发的相关理论研究2.1.2 从制度角度出发的政治经济领域相关理论研究2.1.3 从规划角度出发的相关理论研究2.2 国内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2.2.1 居住空间结构研究2.2.2 居住空间分异研究2.2.3 居住空间(用地)或住宅区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2.4 居件郊区化研究本章小结第3章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基础理论3.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3.1.1 基础概念——区位3.1.2 研究线索——“板块”3.1.3 关于城市住区和住区空间3.1.4 关于市场力和行政力3.2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的概念界定、内涵与框架3.2.1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的概念界定3.2.2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的概念内涵3.2.3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的概念框架3.3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的相关规律3.3.1 区位选择的基本规律——区位择优律3.3.2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的一般规律本章小结■分析研究第4章 当前我国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特征及其机制4.1 当前我国城市住区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4.1.1 全球的城市化时代与城市的全球化时代4.1.2 社会经济全面转型与两个重要的制度背景4.1.3 居住观念的变化与房地产业的崛起4.1.4 “板块”现象与“板块”时代4.2 当前我国城市住区空间区位的演化特征4.2.1 集聚与扩散趋势并存——住区空间区位演化基本动态4.2.2 分离与混合模式并存—功能空间构成的多元化4.2.3 空间重构与分异并存——住区类型与人口的区位化分布4.2.4 空间联动——住区与城市整体空间的互动演进4.3 当前我国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的机制分析4.3.1 当前住区空间区位生成与演化的动力机制4.3.2 当前住区空间区位演化的运作机制——行为主体的空间博弈本章小结第5章 市场力与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5.1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中市场力的基本分析5.1.1 市场机制的基本理论5.1.2 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的基本内涵和特点5.1.3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中市场力的本质涵义及其作用特征5.1.4 驱动住区空间区位演化的市场力构成要素5.2 市场力客观构成要素及其区位空间结果分析5.2.1 价格机制5.2.1 聚集经济5.2.3 交通条件5.2.4 环境状况5.2.5 公共设施5.3 从供给角度出发的区位决策及其空间结果分析5.3.1 经济学的分析——追求利润最大化5.3.2 社会学的分析——“市场势力”对住区空间的重组5.3.3 行为学的分析——开发理念和开发模式的体现5.3.4 生态学分析——空房链与过滤机制5.3.5 整合性分析5.4 从需求角度出发的区位决策及其空间结果分析5.4.1 经济学的分析——综合费用最小化的“经济人”5.4.2 社会学的分析——“阶级(阶层)斗争”与社会文化认同5.4.3 行为学的分析——最大满足化的“满意人”5.4.4 生态学分析——“生态价”与“生态场势”的相互匹配5.4.5 投资者的区位决策分析——对资本升值潜力的预期5.4.6 整合性分析本章小结第6章 行政力与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6.1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中行政力的基本分析6.1.1 行政力的基本理论6.1.2 行政力驱动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的基本途径6.2 行政力构成要素及其对城市住区空间区位的影响6.2.1 制度政策要素6.2.2 法律法规要素6.2.3 城市规划要素6.2.4 公共物品的供给第7章 合力作用表现及其在上海的实证解析7.1 市场力与行政力的“合力说”7.1.1 市场力与行政力的作用“合力说”7.1.2 市场力与行政力的合力“绳圈图解”7.2 市场力与行政力的合力作用表现——几个典型现象的分析7.2.1 郊区化现象及其动力机制分析7.2.2 “绅士化”现象及其动力机制分析7.2.3 住区空间分异现象及其动力机制分析7.2.4 “交通廊道效应”现象及其动力机制分析7.3 市场力与行政力的合力作用表现——在上海的实证解析7.3.1 上海住区空间区位演化历程简述7.3.2 当前上海住区空间总体区位演化特征解析本章小结■策略研究第8章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优化策略8.1 问题与挑战8.1.1 当前城市住区空间区位分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1.2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发展面临的挑战8.2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优化的价值取向8.2.1 几个观念的简要辨析8.2.2 合力观——行为主体的博弈均衡及合作博弈8.2.3 价值取向核心——“集体满意人”8.3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优化策略8.3.1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优化基本策略8.3.2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优化的实施对策8.3.3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发展模式建议本章小结第9章 结论与展望9.1 本文创新性的主要表现9.2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9.3 我国城市及上海住区空间区位未来演化趋势展望9.3.1 我国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未来演化趋势9.3.2 上海住区空间区位未来演化趋势展望9.4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寄望9.4.1 研究的局限性9.4.2 未来研究的寄望参考文献附录个人简历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 [1].既有城市住区海绵化改造监测方法研究[J]. 城市建筑 2019(29)
- [2].既有城市住区更新的功能提升与设施改造需求探析 以上海浦东新区金杨新村街道社区为例[J]. 时代建筑 2020(01)
- [3].城市住区绿地感知与居民压力水平的关系研究——以哈尔滨市12个住区为例[J]. 风景园林 2020(02)
- [4].基于综合指数法的中小城市住区综合经济技术指标研究:兼议与特大城市比较[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5].西安城市住区植物景观使用后评价研究——以西安市中海·曲江大城为例[J]. 城市建筑 2020(15)
- [6].基于低碳目标的长沙既有城市住区改造策略与方法探讨[J]. 居业 2020(08)
- [7].新旧标准更替对城市住区配套设施规划的影响[J]. 城市住宅 2020(07)
- [8].淮安城市住区变迁及内在机理探析[J]. 建筑技艺 2019(04)
- [9].既有城市住区升级改造的发展概况与研究重点探讨[J].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19(06)
- [10].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住区功能优化设计[J]. 建设科技 2016(21)
- [11].生态景观视阈下的后现代城市住区考究[J]. 山西建筑 2016(34)
- [12].关于中国“传统城市住区模式”的再思考[J]. 居业 2014(09)
- [13].《中国城市住区更新的解读与重构》评述[J]. 地理学报 2015(06)
- [14].城市住区更新多方合作策略研究[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27)
- [15].20世纪50年代我国典型城市住区发展分析[J]. 城市住宅 2020(01)
- [16].试论城市住区多样化设计[J]. 重庆建筑 2018(03)
- [17].开放·绿色·智慧 让城市住区更宜居[J]. 城市住宅 2017(06)
- [18].未来城市住区开发的思考[J]. 魅力中国 2008(06)
- [19].城市住区风貌控制要点之我见[J]. 建筑实践 2020(09)
- [20].现今新型城市住区设计探讨——以成都“剑南地块”项目规划与建筑方案设计为例[J]. 四川建材 2013(01)
- [21].生态视角下山地城市住区停车景观营造策略研究[J]. 室内设计 2012(06)
- [22].外国住宅法和城市住区改建法[J]. 城市住宅 2009(04)
- [23].浅谈现代城市住区出入口空间的设计误区及规划对策[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3)
- [24].城市住区空间再造与整合初探[J]. 广西城镇建设 2008(06)
- [25].理性思辨下城市住区邻里交往弱化应对策略[J]. 江苏城市规划 2008(06)
- [26].城市住区邻里交往弱化的理性思辨[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08(01)
- [27].城市住区空间分异问题初探[J]. 山西建筑 2008(28)
- [28].中国城市住区的历史演变、现实困境与协调机制——基于社会与空间的视角[J]. 城市规划学刊 2018(06)
- [29].开放型城市住区的规划结构模式探析——以大连市机车厂地块改造设计为例[J]. 中外建筑 2011(06)
- [30].邯郸市城市住区更新研究[J]. 山西建筑 2010(03)
标签:城市住区空间论文; 区位论文; 市场力论文; 行政力论文;
市场力和行政力驱动的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 ——“板块”变迁与优化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