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丹参是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本草植物。丹参所含的多种水溶性酚酸和脂溶性二萜醌类活性成分具有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和抗肿瘤等活性。随着研究的深入,丹参在疾病治疗上的功能得到越来越多的开发,医药市场对丹参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对丹参药材的质量标准也随之提高。丹参分布广泛,随着栽培品种的不同、栽培地的环境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的变化,丹参药材的质量,特别是丹参有效活性成分的含量,有很大差异。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比较不同产地来源的丹参在杨凌本地栽种两年后其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RAPD方法分析其遗传上的差异,并试图阐释不同产地丹参有效成分含量与其遗传上可能的联系。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本研究采用以质量百分比为70%的甲醇为溶剂一次同时提取丹参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超声提取方法,并摸索建立了一套可一次同时测定丹参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的HPLC分离定量方法,简化了丹参成分的提取和分离定量程序,而且保证了不同样品间横向比较的可靠和准确性。(2)本研究收集了山东莱芜、山西芮城、安徽亳州、河北安国和北京总共5个产地的紫花丹参各20来株,栽种于杨凌地区。经过两年相同统一的栽培管理之后,随机采集不同来源地样品4~7个,总共29个样品,采用HPLC方法测定丹参的各成分含量,并以此为材料进行RAPD分析、聚类。(3)不同产地来源的丹参在杨凌气候、环境、土壤、栽培管理等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栽种两年后,各有效成分含量在山东莱芜和安徽亳州丹参上中略高于在其他产地来源丹参中的含量,也存在个别含量异常高或低的植株,但在不同来源地的丹参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4)对所有样品进行各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相关分析表明,丹参脂溶性成分中,除了二氢丹参酮Ⅰ与丹参酮ⅡA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外,各脂溶性成分间的相关性都非常显著;在丹参水溶性成分中,除了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之外,各水溶性成分间的相关性也都很显著。因此,可以通过仅测定某一脂溶性成分如丹参酮ⅡA的含量变化水平来反映总丹参酮的含量变化水平;通过测定丹酚酸B或丹参素钠含量的变化水平来反映总丹酚酸类成分的含量变化水平。(5)丹参RAPD多态性条带分层聚类结果表明,大致可按丹参RAPD多态性条带的聚类将这些丹参按其产地来源进行归属。说明相同产地来源的丹参在遗传组成上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而不同产地来源丹参在遗传组成上则差异较大。分别按丹参酮ⅡA、丹酚酸B含量进行分层聚类分析,则不能将这29个丹参样本按其真正产地来源聚为五类。且各有效成分含量在不同产地来源的丹参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我们可初作推断,丹参栽培地区的气候、环境、土壤、栽培管理等条件不能在短期内改变丹参的遗传组成,但其主要药用成分含量却受条件限制,不能表现出不同产地来源丹参的优势。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丹参管理技术[J].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0(03)
- [2].山东省新泰市丹参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0(03)
- [3].丹参连作障碍机理及防控措施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20)
- [4].丹参在心血管方面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5)
- [5].丹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机制探讨[J]. 黑龙江科学 2017(08)
- [6].丹参药物临床应用研究现状[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16)
- [7].注射用丹参(冻干)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发生反应1例[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94)
- [8].对丹参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09)
- [9].丹参在肺纤维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人人健康 2020(11)
- [10].丹参在临床中的应用[J]. 健康之路 2016(04)
- [11].浅析丹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18)
- [12].药用植物丹参的道地产区变迁和主治功能初探[J].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13].丹参的研究进展[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18)
- [14].安徽不同产地野生丹参性状与脂溶性成分相关性研究[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2)
- [15].丹参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科技视界 2017(09)
- [16].α-硫辛酸与丹参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比较分析[J]. 双足与保健 2017(13)
- [17].不同根段繁殖处理对丹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药材 2016(07)
- [18].丹参拱棚育苗技术[J]. 现代园艺 2014(24)
- [19].丹参地上部分糖类成分的动态变化[J]. 中国现代中药 2014(12)
- [20].丹毒常规疗法和分别联用丹参两种注射剂型疗效比较[J]. 安徽医药 2015(03)
- [21].丹参低产原因及增产对策[J]. 农技服务 2013(01)
- [22].丹参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 2013(06)
- [23].丹参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7)
- [24].丹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概况[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02)
- [25].丹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 2012(12)
- [26].丹参配伍人参抗缺血性心脏病研究进展[J]. 黑龙江医药 2012(05)
- [27].丹参的临床新应用[J]. 亚太传统医药 2011(03)
- [28].滇丹参与丹参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比研究[J]. 光散射学报 2011(04)
- [29].有望实现丹参新品种的大规模栽种技术问世[J]. 农村百事通 2009(03)
- [30].药用丹参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