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主中的公民政治参与探析

网络民主中的公民政治参与探析

论文摘要

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民主成为这个时代的新话题。网络民主,亦称电子民主、数字民主,它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手段和模式。可以说,网络民主提供了一种新型民主的可能性,它打破和削弱了单边主义与垄断主义,让多元参与和沟通对话成为主流。网络民主使得参与结构扁平化与多元化,促进了更大范围内的网民参与。这对民主制度的创新有着重要影响。在现代意义上谈政治参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当前政治参与的定义、概念很多。政治参与的定义界定为:“普通公民以影响国家、政府的决策与行为活动为目的,积极以各种合法方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由此体现出本文所探讨的政治参与的主体为普通公民(而非政府官员和职业活动家),以影响国家或支持政府政治活动为目的。网络民主是网民凭借网络平台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去,在政治互动过程中表达其利益诉求,促进政府改革的一种新的民主形式。网络民主在促进政府管理与网民政治参与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网络政治参与助推我国政治文明进程;激发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促进参与制民主发展;网络时代的参与式民主能促进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辩证的,网络民主也不例外。网络民主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民主进程不断深化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信息获取存在诸多问题;意见表达的真实性性与民主稳定性受到威胁。针对网络民主中出现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本文进行了详尽的原因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信息获取存在障碍。政府有可能成为信息真实性的严重威胁者;公民进入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有差异的;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信息发布者身份难以监控。二、民主稳定性受到威胁,我国政治参与政策不完善;公民参与素质有待提高三、网络参与的道德规范不明确,民意真实性与决策的科学性存在悖论;多元主体分化与政策合意同样存在悖论。根据网络民主中的公民政治参与原因,本文针对信息获取问题、加强民主稳定性、促进中国“网络民主”的规范化等问题提出相应可行的措施。希望通过以下措施,我国公民在网络条件下的民主参与范围能够扩大,民主参与程度可以加深、民主参与热情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进而完善中国民主制度,推动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网络民主与公民政治参与概念解析
  • 第一节 网络民主的内涵与特点
  • 一、虚拟的形式特征
  • 二、匿名的交互特征
  • 三、非中心化的组织特征
  • 四、开放的结构特征
  • 第二节 政治参与的概念和特点
  • 一、政治参与的概念
  • 二、网络民主中政治参与的特点
  • 第二章 网络民主中公民政治参与的维度
  • 第一节 参与主体和能力
  • 一、参与主体
  • 二、参与主体的主客观能力
  • 第二节 多元决策主体
  • 第三章 网络民主中公民政治参与的两面性
  • 第一节 网络民主中政治参与的积极面
  • 一、网络政治参与助推我国政治文明进程
  • 二、激发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促进参与制民主发展
  • 三、网络时代的参与式民主能促进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
  • 第二节 网络民主中公民政治参与的消极面
  • 一、信息获取存在问题
  • 二、意见表达的真实性与民主稳定性存在缺陷
  • 第四章 消极面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信息获取存在障碍
  • 一、政府可能成为信息真实性的威胁者
  • 二、公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存在差异
  • 三、互联网的匿名性使信息发布者身份难以监控
  • 第二节 政治体制不完善
  • 一、政治参与制度不完善
  • 二、公民参与素质有待提高
  • 第三节 网络参与的道德规范不明确
  • 一、民意真实性与决策科学性存悖论
  • 二、多元主体分化与政策合意存悖论
  • 第五章 完善网络民主中政治参与的对策
  • 第一节 确保高质量的信息获取
  • 一、通过各种方式确保公民所获信息的真实可靠
  • 二、建立防止"数字鸿沟"的机制
  • 三、加强对网络信息空间的治理
  • 第二节 加强网络民主基础建设
  • 一、促进意见代表的平等性
  • 二、促进公民政治参与,建立电子政府
  • 三、提高网络政治参与者的素质
  • 第三节 促进网络民主规范化
  • 一、加强网络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
  • 二、健全网络伦理规范体系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载体更新到议程再造:网络民主与“大数据民主”的比较研究[J]. 社会科学 2019(07)
    • [2].系统论视域下完善我国网络民主的策略研究[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5)
    • [3].我国网络民主的兴起及实践分析[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9(05)
    • [4].对网络民主政治的再认识——基于第二代网络社会理论视角[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5].探析网络民主发展价值及阻碍[J]. 数字通信世界 2018(03)
    • [6].刍议社区网络民主活动管理的理性思考[J]. 才智 2017(26)
    • [7].“网络民主”的概念辨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30)
    • [8].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J]. 青春岁月 2016(21)
    • [9].网络民主:机遇与挑战[J]. 杭州(生活品质) 2010(07)
    • [10].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视域下我国网络民主发展的价值[J]. 党政干部论坛 2011(04)
    • [11].我国网络民主监督问题与机制研究[J]. 管理观察 2019(21)
    • [12].网络民主重塑警察合法性的价值辨析[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 [13].当代中国网络民主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8(18)
    • [14].网络民主与网络民粹的距离有多远[J]. 党政视野 2015(06)
    • [15].试论网络民主环境中的政协职能新作为[J]. 协商论坛 2013(06)
    • [16].要网络民主,不要网络“大民主”[J]. 红旗文稿 2013(18)
    • [17].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特性及实践形式论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24)
    • [18].当代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特征实证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12)
    • [19].网络民主政治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1(01)
    • [20].试论大学生网络民主意识的培养[J].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21].论加强大学生网络民主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J]. 长沙大学学报 2011(06)
    • [22].网络民主的作用和意义[J]. 中国信息界 2009(Z1)
    • [23].推进网络民主健康有序发展[J]. 领导科学 2009(11)
    • [24].网络民主在转型期中国的困境与出路[J]. 理论参考 2009(08)
    • [25].网络民主反思[J]. 民主与科学 2009(06)
    • [26].关注网络民主[J]. 党政论坛 2008(05)
    • [27].网络民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商洛学院学报 2008(05)
    • [28].试论网络信息公开之于网络民主的作用[J]. 新闻传播 2016(09)
    • [29].网络民主参与探析[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04)
    • [30].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范式分析[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标签:;  ;  ;  ;  ;  

    网络民主中的公民政治参与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