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IC 2000-302现场总线维护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周海[1](2013)在《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管理》文中研究指明石化行业是国家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与操作手段已经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工业管理变革的需求。适时地引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科学地运用信息化手段来保证企业安全管理的集中掌控和执行,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效率,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必然趋势。本文以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相关理论和项目管理项目理论为基础,分析石化企业安全管理系统实施的各个阶段的管理重点,运用项目的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方法和工具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各阶段进行了系统地描述和分析。本文以A公司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为背景,详细阐述了实施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企业在实现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难点和重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对策。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李天梅[2](2010)在《装备测试性验证试验优化设计与综合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测试性是装备研制和采办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测试性验证与评估是检验和评估由设计和制造所赋予装备的测试性,是装备采办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基础。在试验费用和试验周期的约束下,如何开展测试性验证试验设计与综合评估,对装备测试性水平给出低风险的验证结论和高置信度的评估结论,是理论和工程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论文针对开展测试性验证试验与评估存在的费用高、周期长,验证与评估结论风险高,精度、置信度低等问题,以故障检测率(Fault Detection Rate,FDR)和故障隔离率(Fault Isolation Rate,FIR)为具体的验证与评估指标,提出了基于全寿命周期数据的测试性验证试验优化设计与综合评估技术解决方案,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测试性验证试验设计中的故障样本优化选取方法、故障有效注入方法和测试性综合评估方法,并通过案例应用,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包括:1.在深入分析影响测试性验证试验风险与评估精度、置信度的因素基础上,建立了以二项分布为基础的标准抽样方案与FDR/FIR验证结论风险、置信度的关系模型,给出了抽样样本集大小和样本结构对验证结论风险、置信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故障检测/隔离数据量与FDR/FIR评估结论精度、置信度的关系模型,给出了故障检测/隔离数据量对评估结论精度、置信度的影响规律。上述模型以及所描述的本质关系和规律为后续有针对性的开展测试性验证试验优化设计与综合评估方法研究提供了技术指导并奠定了理论基础。2.为解决由于标准抽样方案确定的故障样本量太大导致试验无法展开;故障样本结构不合理导致测试性验证结论置信度低以及在相同的故障样本量下,由于随机抽样导致故障样本集对被测对象(Unit Under Test,UUT)故障模式集的代表性无法评判等问题,分别从确定优化故障样本量、构建合理的故障样本结构和故障样本集评估优选三个方面,研究并提出了测试性验证试验设计中的故障样本优化选取方法,为装备测试性验证试验设计提供了新的故障样本优化选取思路和方法。(1)针对如何确定优化抽样方案问题,在有效分析研制阶段测试性先验数据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研制阶段先验数据的优化抽样方案确定方法。研究表明优化抽样方案在承制方、使用方风险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能有效减少故障样本量;或在故障样本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有效降低承制方、使用方风险。(2)针对先验故障率数据不准确导致现有的基于故障率的分层故障样本量分配带来的随机抽样误差过大问题,在分析基于故障率和装备复杂度分层故障样本量分配模型随机抽样误差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专家经验数据的故障率Gamma估计方法和基于定时截尾“小子样”试验数据的故障率Bootstrap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据此故障率估计值完成分层故障样本量分配。研究表明本文给出的故障样本量分配得到的故障样本结构更合理,可有效减小随机抽样误差。(3)针对如何对传播型故障模式描述与抽取问题,引入模糊概率Petri网来描述故障的传播扩散过程,并在模糊概率Petri网推理算法基础上求得故障扩散强度。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故障扩散强度的故障模式随机重要抽样算法。研究表明对故障扩散强度高的故障模式做重要抽样,将能有效降低使用方风险。(4)为解决在相同故障样本量下如何对随机抽取的多个故障样本集进行评估优选,建立了衡量故障样本集对故障模式集代表性好坏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量化方法,给出了具体的故障样本集优选模型和方法。研究表明采用本文的优选算法,其优选后的故障样本集能更好地代表被测对象的故障模式集。3.为解决位置不可访问故障的有效注入问题,在深入分析影响故障注入有效性主要因素基础上,建立了故障—状态、故障—故障之间传递特性分析模型,并以故障传递特性为依据,建立了基于故障传递特性的故障模型和位置不可访问故障注入方法以及故障注入策略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表明基于故障传递特性的故障注入方法能在保证较高的故障样本注入率,有效节省试验费用的情况下,较好地解决装备位置不可访问故障的注入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指导作用。4.针对小样本情况下FDR/FIR评估结论置信度低的问题,研究并提出了基于Bayes变动统计理论的FDR/FIR综合评估模型和方法。首先以多元Dirichlet分布为先验分布,提出了由可更换单元测试性信息、专家经验信息确定先验分布参数的方法,将先验信息转化为先验分布。在此基础上,融合“小子样、异总体”研制阶段增长试验数据和“小子样”外场使用数据,研究并提出了FDR/FIR的Bayes综合评估模型。同时针对FDR/FIR的Bayes综合评估模型的复杂高维后验积分求解问题,分别给出了解析计算方法和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法(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抽样计算方法,并仿真分析了模型的稳健性。研究表明利用该模型进行FDR/FIR综合评估,能在较短的外场使用周期内或小样本数据情况下,给出较高置信度的评估结论,为装备测试性综合评估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5.研制开发了装备测试性验证试验优化设计与综合评估系统,并以某型导弹控制系统为对象开展了演示验证应用。该系统能为装备测试性验证试验优化设计与综合评估提供有力的工具,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和推广价值。
孙丰敏[3](2007)在《基于LonWorks技术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控制仪表由单一测控表、DCS集散控制系统向分布型现场总线技术发展。现场总线技术是当前自动化领域的应用热点之一。在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中,通信的可靠性、可扩展性、速率都很重要。而LonWorks现场总线以其协议的完整性、网络拓朴结构的多样性以及强大的网络通信能力,成为现场总线技术中的佼佼者。因此,采用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开发软,硬件产品并应用于实际的控制工程中,符合自动化控制的发展方向。本文利用Echelon公司的LonWorks技术,自主开发了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的水箱液位控制系统。以水箱液位控制系统为对象探讨了基于LonWorks技术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采用上位机监控级与现场控制级两层体系结构。上位机利用LonWorks面向Windows的LNS技术,采用DDE动态数据交换技术和LonWorks专用通信协议LonTalk协议完成与现场控制节点之间的实时通信。同时,利用网络组态软件Intouch、图形化编程软件Onion和网络管理工具Visual Lon完成智能分布式控制系统软件的开发,最终实现对水箱液位的监视、控制、管理和维护。
张胜[4](2006)在《基于OPC技术的开放式DCS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针对目前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绝大多数是封闭系统,缺乏统一、标准的开放式接口,同时,工业控制软件也缺乏统一的工业标准的现状,详细分析了工业控制软件互操作性标准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的产生背景,OPC规范的基本内容、程序结构体系和核心技术特点,以及OPC技术的发展历史、应用情况及其发展前景;重点阐述了基于微软公司的COM/D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Distributed component object model)技术基础,在操作系统Windows 95和Windows NT支持下运行的新型的用于OPC组件和OPC对象之间连接的OPCCOM通用标准接口,和用于技术人员和终端用户为组态和存取过程自动数据的OPC OLE自动化标准接口的设计和应用。论文还分析介绍了OPC核心技术COM(component Object Modole)组件对象模型,并学习COM部件的实现、发布、创建方法和COM技术在工业自动化软件及OPC技术中的应用细节;使用OPC服务器的线程模型和数据库访问技术;完成OPC接口程序编制,并联网测试;熟悉了解OPC服务器I/ODLL的开发程序。论文还分析基于COMDCOM技术的。PC技术规范在短短几年内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得到了国际上自动化领域领先厂商的广泛支持。采用OPC技术规范的产品实现了工业自载化系统中软件之间的互操作和无缝集成,以及现场监测、控制设备的即插即用,为该领域的硬件、软件厂商及最终用户带来了直接和明显的巨大利益。符合OPC规范的硬件、软件产品开始大量地开发出来并开始得到广泛应用,支持OPC技术开发的各种开发工具正在不断地得到完善,并且可以容易地得到。目前工控产品的OPC支持性能已经成为其综合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n国内的工控硬软件制造商要抓住时机,抓紧跟上世界先进技术的发展,开发符合OPC规范的产品,保证产品市场的生命力。
唐孟[5](2006)在《网络集成化的新一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了现场总线产生的原因,阐述了现场总线的概念、发展背景和特点,说明了现场总线的优点,介绍了几种有影响的现场总线技术,比较了各种总线的传输介质。结合现场总线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为迎接现场总线这场自控领域内的技术变革应采取的对策。
王霞[6](2005)在《工业自动化网络虚拟实验平台的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教育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开发基于WEB的虚拟实验室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网络虚拟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类似与实际实验室的虚拟环境,让学生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通过对三维物体的交互式操作来完成实验。它不仅能够提高远程教育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够为那些没有条件进实验室做实验的学生提供机会,使他们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实验操作,获得逼真的实验效果。 本文以工业自动化网络课程的实验为背景,基于LonWorks总线及TCP/IP技术,探讨了开发网络虚拟实验平台的相关技术,重点提出了虚拟实验室的内容体系结构,研究了局域网环境下客户/服务器的通讯方式以及LonWorks底层设备与上位机的DDE通讯实现方法,对水箱液位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模拟实现,使学生可以在上位机或客户端直接修改底层芯片中的变量值,丰富了实验内容。此外,在实验室的网站上还嵌入一个工业自动化网络课程的考试系统,学生可以在网上完成该门课程的考试。
万涛[7](2005)在《基于IEC61131-3标准编程环境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认为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作为一种以微处理器及其存储器为控制中心的自动化装置,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PLC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控制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都有可能直接导致PLC技术的革新。 PLC发展到今天,其迅猛的发展势头为我们所有目共睹。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过程的不断复杂化,对所需的控制程序提出了新的要求。纵观PLC的发展道路,长期以来PLC的研制走的是一条专用化的道路,使得在其获得成功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便。 IEC61131-3作为第一个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提供标准化编程语言的国际标准极大地改进了工业控制系统的编程软件质量,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它定义的一系列图形化语言和文本语言,不仅对系统集成商和系统工程师的编程带来很大的方便,而且对最终用户同样会带来很大的方便。实践证明,采用IEC61131-3国际标准将是PLC控制系统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论文首先对PLC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关调研,进而提出了本次课题的研究方向。然后对IEC61131-3标准作了详细的阐述,并依照此标准对软件系统进行了可行性分析、UML建模以及部分功能的系统C++语言实现。最后,对整个论文的研究情况以及今后所要开展的工作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陈德妙[8](2005)在《基于Windows2000开放式车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提出传统的数控系统采用封闭式控制结构,系统的封闭性一方面使得对系统功能的修改、扩充十分困难,机床制造商和最终用户难以将自己的专门技术和工艺经验集成到CNC控制系统中;另一方面也使CNC控制器制造商不能迅速、有效地根据市场需求来构建数控系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建立具有开放式体系结构的CNC系统。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分析比较了几种开放式数控系统体系结构,最终确定了采用“NC嵌入PC”的方式来构造该数控系统。在硬件设计上,充分利用了PC机的固有硬件资源,结合运动控制卡,建立了开放式CNC系统的硬件资源。在软件设计上,利用Windows2000平台,以Visual C++为开发工具,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以实现软件的DIY,也体现了开放式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 文章通过剖析了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系统体系结构以及硬件组成,确定了本数控系统得总体框架结构,同时,阐述了运动控制器、变频器和交流伺服系统的系列问题。然后再对Windows2000操作系统的多任务调度性机制和实时性进行研究,确定了本数控系统的软件结构以及提出本课题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完成了开发工具的选择,选择面向对象的VC++软件和三维图形平台OpenGL;系统软件设计,包括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控制软件的设计、代码翻译、主轴变频器通讯和刀具补偿库的建立等;利用了OpenGL完成系统的三维动态仿真。 本文在调试部分中,文章首先介绍了调试环境和目的,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了调试,并分析了调试结果。 最后文章结合开发实践,系统讨论了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特点及发展方向,并指出了系统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部分。
周根来,梁勤梅[9](2001)在《EIC 2000-302现场总线维护体会》文中研究指明基金会现场总线是全数字、串行、双向的通讯系统 ;介绍了EIC 2 0 0 0 30 2现场总线构成设备和系统控制线路。EIC2 0 0 0 30 2现场总线的日常操作和维护经验 :主要包括LD 30 2现场总线表零点量程和参数整定 ,数据采集系统非总线表参数微调 ,监控软件、现场总线系统自启动 ,EIC 2 0 0 0现场总线系统上下电 ,PCI卡软故障处理。
罗海云[10](2002)在《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结合作者的一些实际工作和体会,论述了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中的一些技术问题。首先,本文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回顾,说明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走向分布式的必然性然后,本文针对变电站自动化分布式设计后的对时问题、一体化设计问题、平台化问题、站内数据通讯问题展开了讨论。分布式自动化系统的对时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总体来说,造成其对时误差的原因有6种,本文提出了减少对时误差的四方面措施,从根本上来说,采用基于GPS技术的系统对时方法,可以在分布式系统中获得最佳的时间同步精度。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面向间隔设计,而间隔中功能应当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为了避免一体化设计后引起智能设备的频繁改动,必须采用平台化的设计方法,但是采用什么样的硬件平台,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本文技术了作者在平台化方面所作的一些工作,针对通用硬件平台的选择提出了5个标准。在本文中,还结合一些研究工作,对比分析了IEC 60870-5-103标准和UCA规范,对于UCA规范,或与UCA规范设计思路类似的IEC 61850的广泛使用后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影响做出了大胆的预测,指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必然在不远的将来,发展成为扁平化电力企业信息构架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二、EIC 2000-302现场总线维护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IC 2000-302现场总线维护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6 尝试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
2.1.1 项目管理的定义 |
2.1.2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
2.1.3 项目管理理论 |
2.2 安全管理理论 |
2.2.1 安全管理 |
2.2.2 安全管理理论 |
2.3 安全管理信息化发展史 |
2.3.1 管理信息化 |
2.3.2 安全管理信息化 |
2.3.3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
2.4 文献综述 |
2.4.1 国外研究 |
2.4.2 国内研究 |
3 石化企业安全管理的特点和系统实施的关键因素 |
3.1 石化企业安全管理的特点 |
3.2 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关键要素 |
4 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分析与管理 |
4.1. 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流程 |
4.2. 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管理的原则 |
4.3. 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各个阶段的管理 |
4.3.1 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计划和组织阶段 |
4.3.2 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调研阶段 |
4.3.3 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阶段 |
4.3.4 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阶段 |
4.3.5 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测试与安装阶段 |
4.3.6 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验收与培训阶段 |
5 A公司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 |
5.1 A公司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概述和项目管理重点 |
5.2 A公司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组织与计划 |
5.2.1 人员组织 |
5.2.2 制定计划 |
5.2.3 工作说明 |
5.3 A公司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管理 |
5.4 A公司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
5.4.1 设计理念 |
5.4.2 设计范围 |
5.4.3 总体设计 |
5.4.4 结构设计 |
5.4.5 数据服务结构设计 |
5.5 A公司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配置 |
5.6 A公司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系统测试及验收 |
5.6.1 系统功能测试方案 |
5.6.2 验收方案 |
5.7 A公司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管理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
5.7.1 管理创新性 |
5.7.2 技术先进性 |
5.8 A公司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
5.8.1 实施管理的难点 |
5.8.2 实施管理难点的对策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装备测试性验证试验优化设计与综合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测试性验证试验类型及发展趋势 |
1.2.2 故障样本选取方法 |
1.2.3 故障注入方法 |
1.2.4 测试性评估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3.1 提出问题 |
1.3.2 研究思路 |
1.3.3 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测试性验证试验风险与评估精度、置信度建模分析 |
2.1 测试性验证试验风险建模与分析 |
2.1.1 抽样方案与承制方风险、使用方风险的关系建模与分析 |
2.1.2 故障样本结构与承制方风险、使用方风险的关系分析 |
2.2 测试性评估精度和置信度建模与分析 |
2.2.1 FDR/FIR 估计方法 |
2.2.2 故障检测/隔离数据量与FDR/FIR 点估计精度关系建模与分析 |
2.2.3 故障检测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试性验证试验故障样本优化选取方法 |
3.1 测试性验证试验故障样本优化选取总体技术思路 |
3.2 基于研制阶段先验信息的优化抽样方案确定方法 |
3.2.1 存在问题分析 |
3.2.2 FDR/FIR 先验信息分析 |
3.2.3 求取抽样特性概率密度函数 |
3.2.4 确定优化抽样方案 |
3.2.5 案例验证 |
3.3 分层故障样本量分配随机抽样误差分析及故障率估计方法 |
3.3.1 基于故障率和装备复杂性的分层故障样本量分配模型及随机抽样误差分析 |
3.3.2 基于专家数据的故障率估计方法 |
3.3.3 基于Bootstrap 方法的故障率极大似然估计及分析 |
3.3.4 案例应用 |
3.4 基于故障扩散强度的故障模式随机重要抽样算法 |
3.4.1 基于模糊概率Petri 网的故障扩散与分析模型 |
3.4.2 基于单步故障扩散算法求解故障扩散强度 |
3.4.3 基于故障扩散强度的故障模式随机重要抽样算法 |
3.4.4 案例应用 |
3.5 基于距离模型的故障样本集评估优选方法 |
3.5.1 故障样本集评估优选总体技术思路 |
3.5.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 |
3.5.3 基于模糊灰色关联分析求解距离模型 |
3.5.4 案例应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故障传递特性的位置不可访问故障注入方法与故障注入策略优化设计方法 |
4.1 测试性验证试验故障注入有效性分析 |
4.1.1 状态信息对故障检测/隔离能力的影响 |
4.1.2 测试性验证试验故障注入有效性分析 |
4.2 故障传递特性分析与量化 |
4.2.1 故障传递特性描述模型 |
4.2.2 故障传递特性模型及其量化分析 |
4.3 基于故障传递特性的位置不可访问故障注入方法 |
4.3.1 基于故障传递特性的故障建模 |
4.3.2 基于故障传递特性的位置不可访问故障注入 |
4.3.3 案例验证 |
4.4 基于相关等效集的故障注入策略优化设计 |
4.4.1 优化模型 |
4.4.2 优化模型求解 |
4.4.3 案例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Bayes 变动统计理论的测试性综合评估方法 |
5.1 基于Bayes 变动统计理论的测试性综合评估总体技术思路 |
5.2 系统FDR/FIR 先验值确定方法 |
5.2.1 由可更换单元试验信息确定系统FDR/FIR 先验值 |
5.2.2 由专家信息确定系统FDR/FIR 先验值 |
5.3 FDR/FIR 的Bayes 综合评估模型 |
5.3.1 Dirichlet 分布性质 |
5.3.2 模型假设 |
5.3.3 增长试验数据检验 |
5.3.4 FDR/FIR 的Bayes 先验分布 |
5.3.5 FDR/FIR 的Bayes 后验分布 |
5.3.6 FDR/FIR 的后验估计值 |
5.3.7 FDR/FIR 接收/拒收判定 |
5.4 模型稳健性分析 |
5.4.1 仿真方法 |
5.4.2 仿真结果分析 |
5.5 案例验证 |
5.5.1 FDR 先验信息 |
5.5.2 增长趋势检验 |
5.5.3 FDR 先验分布 |
5.5.4 解析法计算FDR 后验估计值及效果分析 |
5.5.5 MCMC 法计算FDR 后验估计值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具软件开发与工程应用研究 |
6.1 VT&IESET 设计与实现 |
6.1.1 VT&IESET 设计 |
6.1.2 VT&IESET 实现 |
6.2 导弹控制系统测试性验证试验优化设计与综合评估分析 |
6.2.1 导弹控制系统功能原理概述 |
6.2.2 导弹控制系统测试性设计分析 |
6.2.3 导弹控制系统故障模式分析 |
6.2.4 导弹控制系统测试性先验数据分析 |
6.2.5 导弹控制系统FDR 验证试验优化设计 |
6.2.6 导弹控制系统FDR 综合评估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基于LonWorks技术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课题背景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现场总线产生的背景 |
1.2.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构成 |
2 现场总线技术 |
2.1 现场总线技术简介 |
2.1.1 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 |
2.1.2 现场总线的优点 |
2.2 现场总线的标准和发展趋势 |
2.2.1 现场总线的标准 |
2.2.2 现场总线的发展趋势 |
2.3 LonWorks 现场总线技术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的优势 |
2.4 本章小结 |
3 LonWorks 现场总线技术 |
3.1 LonWorks 现场总线技术综述 |
3.2 LonWorks 现场总线技术的特征 |
3.2.1 功能强大的神经元芯片 |
3.2.2 系统的互操作性 |
3.2.3 特殊固化通信协议─LonTalk |
3.3 LonWorks 神经元芯片 |
3.3.1 神经元芯片简介 |
3.3.2 神经元芯片的处理单元 |
3.3.3 神经元芯片的 I/O 接口 |
3.3.4 神经元芯片的存储器映像 |
3.4 通信协议─LonTalk |
3.4.1 LonTalk 协议概述 |
3.4.2 LonTalk 协议提供的服务 |
3.4.3 LonTalk 协议的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
3.4.4 LonTalk 协议的传输层和会话层 |
3.4.5 LonTalk 协议的表示层和应用层 |
3.5 LonWorks 总线技术网络的构成 |
3.5.1 LonWorks 节点 |
3.5.2 路由器 |
3.5.3 网络通信协议 |
3.5.4 通信媒介 |
3.5.5 网络管理工具 |
3.6 基于 LonWorks 总线技术的开放系统设计 |
3.6.1 LonWorks 总线技术的系统硬件 |
3.6.2 LonWorks 总线技术的操作系统 |
3.6.3 网络工具 |
3.6.4 LonWorks 总线系统的开发途径及网络技术实现 |
3.7 本章小结 |
4 分布式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
4.1 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
4.2 分布式控制系统 |
4.3 系统的硬件构成及主要特性 |
4.3.1 上位机 |
4.3.2 下位智能节点 |
4.3.3 PCLTA-20 LonTalk 适配器 |
4.3.4 管路水箱液位实验系统 |
4.3.5 液位传感器 |
4.3.6 执行器 |
4.4 本章小结 |
5 分布式控制系统软件应用及设计 |
5.1 分布式控制系统软件结构 |
5.1.1 Intouch 组态软件 |
5.1.2 LNS DDE Server |
5.1.3 图形化编程软件─Onlon |
5.1.4 网络管理软件─Visual Lon |
5.2 DDE 通讯的实现 |
5.3 系统的 PID 控制算法 |
5.4 本章小结 |
6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运行与调试 |
6.1 运行步骤 |
6.2 系统调试与 PID 控制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6.2.1 比例系数 K_p 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6.2.2 积分系数 T_i 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6.2.3 微分系数 T_D 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基于OPC技术的开放式DCS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OPC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3.1 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DCS概述 |
2.1 DCS定义 |
2.2 DCS研究现状 |
2.3 DCS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基于OPC技术的开放式DCS系统研究 |
3.1 GIMS系统的构建 |
3.2 新一代DCS控制系统 |
3.2.1 传统DCS系统和现场总线 |
3.2.2 融入现场总线的DCS系统 |
3.3 OPC技术研究及其规范 |
3.3.1 COM组件对象模型 |
3.3.2 OPC的总体结构 |
3.3.3 OPC接口 |
3.3.4 OPC技术规范概述 |
3.3.5 OPC服务器的线程模型 |
3.3.6 数据库 |
第四章 OPC服务器的设计和实现 |
4.1 OPC服务器功能模块的划分 |
4.2 OPC对象模块的设计 |
4.2.1 OPC对象的封装 |
4.2.2 OPC服务器中的数据读写方式 |
4.2.3 OPC服务器中异步访问方式的实现 |
4.2.4 枚举器的设计 |
4.2.5 内存管理 |
4.3 数据管理模块设计 |
4.3.1 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 |
4.4 OPC服务器总体结构 |
4.4.1 多线程技术 |
4.4.2 线程间的通信和同步 |
4.4.3 OPC服务器的整体框架和流程 |
第五章 OPC服务器的测试 |
5.1 正确性和可靠性测试 |
5.1.1 DCS数据库的仿真 |
5.1.2 OPC客户对服务器的测试 |
5.1.3 测试结果 |
5.2 其他测试问题 |
5.3 小结 |
第六章 工业应用研究 |
6.1 武汉石化公司计算机网络构建 |
6.1.1 管理信息系统(LTH-MIS) |
6.1.2 集散控制系统(CENTUM CS 3000) |
6.2 MIS与DCS网络互联的技术方案及工作步骤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发展近况及展望 |
7.2.1 发展近况 |
7.2.2 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网络集成化的新一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信息技术 |
2 现场总线简介[1] |
2.1 现场总线技术的概念 |
2.2 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背景[2] |
2.3 现场总线技术的特点[2] |
2.3.1 基本特点 |
2.3.2 共同特点 |
2.3.3 突出特点 |
2.4 现场总线技术的优点 |
2.4.1 节省了现场设备和安装的投资 |
2.4.2 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2.5 几种有影响的现场总线技术 |
2.5.1 基金会现场总线FF (Foundation Fieldbus) |
2.5.2 LonWorks |
2.5.3 Profibus |
3 现场总线网络的传输介质比较 |
4 现场总线的应用 |
5 现场总线与传统DCS的比较 |
6 现场总线在国内石油化工装置上的应用 |
7 结论 |
(6)工业自动化网络虚拟实验平台的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实验及网络教育现状 |
1.2 虚拟现实及其相关技术 |
1.2.1 虚拟现实 |
1.2.2 虚拟现实的基本特征 |
1.2.3 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实验中的作用 |
1.3 虚拟实验及其特点 |
1.3.1 虚拟实验室的概念 |
1.3.2 虚拟实验室的特征和优势 |
1.3.3 国内外虚拟实验的研究现状 |
1.3.4 虚拟实验发展前景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
2 网上虚拟实验 |
2.1 虚拟实验的内容 |
2.1.1 平面结构页面的功能及实现方法 |
2.1.2 虚拟现实部分的功能及实现方法 |
2.1.2 平面结构页面与虚拟现实部分的合成 |
2.2 虚拟实验的操作方式 |
2.3 虚拟实验的基本模式 |
2.3.1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
2.3.2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
2.4 虚拟实验的结构模型 |
2.4.1 服务器端结构模块 |
2.4.2 客户端结构模块 |
2.5 本章小结 |
3 工业自动化网络虚拟实验平台的总体设计 |
3.1 Lonworks总线概述及实验简介 |
3.1.1 现场总线技术 |
3.1.2 全分布式控制网络LonWorks介绍 |
3.1.3 实验方案设计 |
3.2 系统硬件平台 |
3.3 系统软件平台 |
3.3.1 客户端与LonWorks底层实验软件 |
3.3.2 服务器端软件 |
3.4 系统中的通信 |
3.4.1 底层现场网络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 |
3.4.2 上层通讯TCP/IP协议的分析研究 |
3.4.3 文件传输协议FTP |
3.5 本章小结 |
4 实验平台关键技术及实现 |
4.1 使用OnLon图形化编程 |
4.2 DDE通讯 |
4.3 ForceControl人机交互/监控的实现 |
4.3.1 ForceControl组态软件的功能 |
4.3.2 人机监控的实现 |
4.4 实验室网站的实现 |
4.4.1 实验室网站的具体设计 |
4.4.2 WWW相关技术 |
4.4.3 网页的设计实现 |
4.4.4 实验平台的安全性及实时性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的总结 |
5.2 以后的工作 |
5.2.1 虚拟现实部分 |
5.2.2 Lon总线部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基于IEC61131-3标准编程环境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郑重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绪论 |
1.1.PLC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的工作 |
1.3.论文的结构 |
2.IEC61131-3国际标准 |
2.1.相关知识背景 |
2.2.IEC61131-3标准的产生背景及主要特点 |
2.3.IEC61131-3标准的软件模型 |
2.4.IEC61131-3标准的编程语言 |
2.5.IEC61131-3标准存在的不足 |
2.6.IEC61131-3标准的产品化 |
3.系统分析与整体规划 |
3.1.功能需求分析 |
3.2.软件开发方法 |
3.2.1.软件开发方法模型 |
3.2.2.面向对象的迭代增量法的确定 |
3.3.统一建模语言——UML |
3.3.1.软件系统建模 |
3.3.2.UML简介 |
3.3.3.UML的应用领域 |
3.4.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
4.系统的UML建模与实现 |
4.1.IEC61131-3标准的要求 |
4.2.静态结构模型图的建立 |
4.2.1.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s)的建立 |
4.2.2.类别图(Class Diagrams)的建立 |
4.2.3.配置图(Deployment Diagrams)的建立 |
4.3.动态结构模型图的建立 |
4.3.1.交互图(Interaction Diagrams)的建立 |
4.3.2.状态图(State Diagrams)的建立 |
4.3.3.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s)的建立 |
4.4.编程环境的实现 |
4.4.1.系统功能展示 |
4.4.2.程序代码的设计思想 |
5.结论与展望 |
5.1.结论 |
5.2.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基于Windows2000开放式车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控技术的发展历史 |
1.2 开放式数控系统概述 |
1.2.1 传统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 |
1.2.2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PC的开放式CNC硬件组成体系 |
2.1 引言 |
2.2 开发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基本知道思想 |
2.2.1 最大限度地利用PC的软硬件资源 |
2.2.2 模块化 |
2.2.3 可移植性 |
2.2.4 可扩展性 |
2.2.5 动态配置系统 |
2.3 基于PC的开放式CNC的硬件结构 |
2.3.1 硬件平台 |
2.3.2 新型数控系统的硬件组成 |
2.4 本数控系统的硬件结构 |
2.4.1 运动控制器 |
2.4.2 变频器 |
2.4.3 交流伺服电机及其伺服驱动器的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Windows的CNC系统多任务调度 |
3.1 引言 |
3.2 系统多任务并行处理 |
3.2.1 资源分时共享 |
3.2.2 时间重叠流水处理 |
3.3 CNC系统任务的划分 |
3.3.1 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 |
3.3.2 本数控系统的任务划分 |
3.4 系统的多任务调度 |
3.4.1 Windows操作系统的多任务调度机制 |
3.4.2 系统的多任务调度策略及实现 |
3.5 系统实时性分析 |
3.5.1 Windows实时处理的局限性 |
3.5.2 Windows下CNC系统的实时性的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系统的开发过程 |
4.2 开放式CNC软件结构 |
4.3 开发工具的选择 |
4.3.1 Visual C++ |
4.3.2 OpenGL |
4.4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5 控制部分软件设计 |
4.5.1 运动控制卡函数的使用 |
4.5.2 多线程的使用 |
4.5.3 手动操作面板的设计 |
4.6 GMFTS代码的处理 |
4.6.1 代码说明 |
4.6.2 代码检验 |
4.6.3 译码 |
4.6.4 两个典型G代码开发过程介绍 |
4.7 与主轴变频器通讯程序的设计 |
4.7.1 变频器通讯协议 |
4.7.2 VC++6.0下对变频器进行串口通信 |
4.8 刀具补偿库的建立 |
4.8.1 数控车床系统的刀具补偿 |
4.8.2 本数控系统的刀补库建立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三维图形动态仿真 |
5.1 概述 |
5.2 图形动态仿真显示技术 |
5.3 OpenGL的原理及其实现 |
5.3.1 OpenGL及其功能简介 |
5.3.2 模型绘制与观察 |
5.3.3 光照应用 |
5.3.4 矩阵栈的概念 |
5.3.5 实时动画 |
5.4 仿真系统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调试 |
6.1 引言 |
6.2 调试环境 |
6.3 硬件调试 |
6.3.1 运动控制器 |
6.3.2 变频器 |
6.3.3 交流伺服驱动器 |
6.4 系统软件调试 |
6.4.1 切断电源条件下的软件调试 |
6.4.2 连接电源条件下的软件调试 |
6.5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调试 |
6.6 调试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
1 50年代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
2 80年代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
2.1. 80年代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
2.2. N4F-30型微机型远动终端装置 |
3 90年代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
3.1. 综合自动化理论的提出 |
3.2. 基于综合自动化理论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 |
3.2.1. 系统的功能 |
3.2.2. 系统结构 |
3.2.3. 系统设计实例 |
3.3. 基于综合自动化理论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优点 |
第三章 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时间同步 |
1 传统时间同步方法 |
1.1. 时间同步的作用 |
1.2. 循环式远动规约中的时间同步方法 |
1.3. IEC 60870-5-101、60870-5-103中的时间同步方法 |
1.4. 传统时间同步方法中的问题 |
2 GPS技术与时间同步 |
3 CSC 2000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时间同步 |
3.1. 网络时间同步方案 |
3.2. GPS秒脉冲对时方案 |
3.3. 关于IRIG-B时间同步方法 |
第四章 变电站中保护和控制单元的设计 |
1 前言 |
2 一体化的设计 |
2.1. 为什么要一体化 |
2.2. 一体化设计的方法 |
2.3. CSC2000系统的一体化实践 |
2.4. 66kV线路保护的一体化工作 |
3 保护和控制平台化 |
3.1. 保护和控制制造技术 |
3.2. E系列低压线路保护的设计实践 |
3.2.1. 低压线路保护CPU设计方案 |
3.2.2. 可视化编程 |
3.3. E测控的设计 |
3.3.1. 插件设计 |
3.3.2. 工具软件 |
3.3.3. 性能测试 |
3.4. E系列设计的经验和不足 |
3.5. 平台化设计的未来 |
第五章 变电站内部数据通讯规 |
1 前言 |
2 IEC 60870-5-103协议 |
2.1. IEC60870-5-103的体系结构 |
2.2. ASDU(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
2.3. 应用功能 |
2.4. 结论 |
3 UCA2企业通讯构架规范2.0版 |
3.1. 概述 |
3.2. UCA2.0的体系 |
3.3. MMS(制造报文规范)简介 |
3.4. CASM(通用应用服务模型) |
3.5. GOMSFE(变电站和馈线通用对象模型) |
3.6. 基于UCA2.0的模拟基本RTU |
3.7. 小结 |
4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未来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1 第二章文献 |
2 第三章文献 |
3 第四章文献 |
4 第五章文献 |
四、EIC 2000-302现场总线维护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管理[D]. 周海.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5)
- [2]装备测试性验证试验优化设计与综合评估方法研究[D]. 李天梅.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08)
- [3]基于LonWorks技术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研究[D]. 孙丰敏.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1)
- [4]基于OPC技术的开放式DCS系统的研究[D]. 张胜.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8)
- [5]网络集成化的新一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系统[J]. 唐孟. 石油化工自动化, 2006(01)
- [6]工业自动化网络虚拟实验平台的技术研究与实现[D]. 王霞. 南京理工大学, 2005(07)
- [7]基于IEC61131-3标准编程环境的研究与开发[D]. 万涛. 武汉大学, 2005(05)
- [8]基于Windows2000开放式车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陈德妙. 湖南大学, 2005(07)
- [9]EIC 2000-302现场总线维护体会[J]. 周根来,梁勤梅. 石油化工自动化, 2001(06)
- [10]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若干问题研究[D]. 罗海云. 华北电力大学, 2002(02)
标签:现场总线论文; opc论文;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论文; 测试模型论文; 安全测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