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隆尧第一中学055350
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有力图认识、掌握它的迫切愿望和强烈的要求。现代运动生理学、心理学教育等一致认为: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激素”,是掌握科学知识的重大推动力。因此,培养高中学生的体育兴趣,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昵?下面我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兴趣的认识
体育教学需要强调学生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进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长期以来,我们体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习惯于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锻炼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果有兴趣,又具有良好的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锻炼。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多组织教学比赛,使学生的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同时,针对许多学生在比赛中体力下降很快,跑不快,跑不动了,教师及时指出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是打好篮球的基本保证,学生就能较自觉地练习跑步,教学效果就好多了。因此,体育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教学氛围
在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水平,关心、爱护学生。作为教育者和组织者,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厌恶、愤怒、恐惧、悲伤、忧郁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加强这门教学艺术的修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实效。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成长上。可见情感是维护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自觉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达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氛围,认真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和认真地钻研教材,充分让学生广泛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学习热情,才能把发展能力、培养兴趣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把体育教学变“枯燥”为“兴趣”。融洽的师生关系具有巨大的“亲和力”,教师只有在学生“亲其师”的前提下才能使之“信其道”。
三、利用电教媒介辅助教学,创新教学方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知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且牢固。采用多媒体这一新生事物在学生的眼中是新鲜好奇的象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实质上是给学生一种新异的剌激,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对新异剌激的探究反射。换句话说,就是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篮球单元学习时,第一节课上课后,我告诉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到电教室去上。此话一出,同学们像炸开了锅一样,体育课到电教室上?怎么上?同学们带着惊奇、兴奋的心情来到电教室。原来本节课我安排的内容是NBA比赛欣赏。少部分同学以前已看过NBA比赛,于是欢呼雀跃着争相到前面观看;在他们的带动下,其他同学也安静下来去看,很快就被电视上精彩的扣篮、百步穿杨的投篮所吸引。下课了,同学们意犹未尽地离开了教室,看得出他们都对篮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的篮球课,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高涨,有些同学有可能终生都会爱上篮球运动。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承认学生的体力体质、体育基础、运动能力、接受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体质及运动能力等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一刀切”的要求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哪怕是先降低要求或者训练标准。要关注个体差异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学习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如对多数学生提出学会某一动作,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提出改进与提高动作的要求,特别关注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中学生很容易产生消极心理,体育老师可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只要学生有一点闪光点,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情感的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每个中学生的性格爱好、才能和特长是各不相同的,只有使每个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使课外活动、锻炼变得更丰富、更活跃。
总之,学校体育教学必须围绕“兴趣”来设计,才能有效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有效地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到体育课学习中,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