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控制策略研究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控制策略研究

简阳川空医院,简阳市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41400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右上腹疼痛、面黄肌瘦以及四肢无力等现象。由于肝脏功能受到损害,患者有可能出现黄疸和发热。如果不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严重的患者可能转化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少数严重者会转化成肝癌。乙型病毒性肝炎是肝脏疾病中发病率最高、治愈难度最大的疾病,传染性很强,这种类型的肝炎一般很难治愈。

一、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症状:

1、黄疸,由于肝脏肝炎病毒破坏了肝细胞,使患者肝脏受损后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增高引起的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份发黄的症状。主要的症状表现为:患者皮肤发黄、小便颜色和茶的颜色一样。

2、消化道疾病,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肝脏被病毒感染后,胆汁分泌的数量减少,食物在体内不容易被消化。所以常会出现食欲不振、腹部疼痛、腹胀、恶心等症状。

3、身体乏力,因为肝脏功能受损,体内的代谢功能和解毒功能下降,患者经常会感到四肢无力、下肢肿胀或全身水肿,肝脏会影响到人的全身,容易产生疲劳,失眠,多梦等症状。少数人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还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

4、右上腹疼痛,一般情况下,健康人右上腹部位是不会有疼痛感的,当患者感染病毒后,肝脏表面就有痛觉神经分布,当病情恶化时,患者会出现右腹上部疼痛症状。

5、肝脏肿大,通常肝脏被病毒感染之后会出现炎症、水肿、充血等症导致状肝脏肿大,在肝病患者中比较常见,它不是独立的病,很多肝病都可能导致肝脏肿大。所以以现之后要及时治疗和控制。

6、手掌外观的变化,部份乙肝患者的手掌表面会充血而发红,大拇指侧掌肌出现发红有可能是由于肝脏受到感染引起的肝掌。肝掌是由于肝脏出现炎症,雌激素在体内不断堆积引起的。当乙肝患者出现手掌发红即出现肝掌症状,一般情况都表示患者的病情出现恶化,应及时进行治疗。

7、皮肤变暗,大多数的慢性肝炎患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或黝黑,称肝病面容。

二、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类型

按照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

1、急性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按有无出现黄疸可以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两种类型。急性黄疸型肝炎早期表现为厌油、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胀、乏力等症状。后期即为尿色加深、皮肤巩膜黄染,如及时治疗,方法得当,急性肝炎是完全能够治愈的。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临床症状轻或无症状。

2、慢性乙型肝炎。如果感染者长期饮酒、长期服用带肝毒性的药物等。患者往往会逐渐表现为乏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右上腹部疼痛或不适、腹胀、发热、面色晦暗等。随着时间持续或反复发作,病情会不断加重,如不及时治疗,部份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按照病情轻重可分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活动性乙型肝炎、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

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通俗地理解就是体内可以检测到乙肝病毒的指标,但是没有肝病毒所引发的疾病。在我国我一部份人就检查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临床证明,只要不发病,基本上对健康是不影响的。一般是通过被感染者的血液、汗液、唾液以及分泌物等感染的。

2、活动性乙型肝炎,病程超过半年以上,反复出现乏力、纳差、腹胀。肝肿大,可伴有蜘蛛痣、肝病面容、肝掌或脾肿大。采用保肝、抗病毒等,经积极治疗可改善症状。

3、重型肝炎,起病急,进展快,出现极度乏力和显著的消化系统症状,患上重型肝炎的患者肝细胞已大量坏死,可引起肝脏衰竭甚至死亡。导致重型肝炎的原因很多,包括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药物中毒、慢性酒精肝等。重型肝炎分为: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三大类。

4、肝炎肝硬化,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有: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酒精肝等。肝脏长期受损又修复,造成肝细胞严重病变、坏死失去再生能力,使肝脏组织形成增生和纤维化。长期大量酗酒,也是引起肝硬化的因素之一。常见的并发症有消化道出血以及肝性脑病,肝硬化往往会引起并发症而死亡。

三、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1、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活动期,需要住院治疗,医生根据实际病情对症下药,治疗和控制肝炎。

2、抗病毒治疗。由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受到病毒感染,所以在治疗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抗病毒治疗。

3、保肝治疗。患上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以补充多种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保肝药如益肝灵、辅酶A等,但是要走出误区,护肝药物,护肝治疗只是一种日常保健,病毒不能根治。

4、增强免疫能力。免疫力的调节医治,是治疗乙肝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一般选用抗免疫医治,阶段长,须联合用药。

5、微量元素的补充,可用施尔康、金维他等补充锌、铁。

6、中医调理。治疗和改善症状及肝功能采用中医调理有较好疗效,副作用小。

7、饮食调理。要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可以通过饮食来调理。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少喝酒,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忌长期吸烟,要规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营养,对病人的恢复有很大的作用。

四、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措施

乙型病毒肝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血液传播,预防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管理传染源,做好乙型肝炎的知识普查和宣传,针对乙肝传染源必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者以及病人,告知他们做好乙型肝炎病毒传染的危害性,尽可能减少乙型肝炎的传播。比如:禁止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者以及病人献血,或者从事餐饮等公共服务类工作。

2、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病毒是一种可预防的病毒,当体内注射过疫苗之后一般可以保护12年左右,现在新生儿一出生基本上都要求注射了乙肝疫苗。

3、控制传播途径,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血液、体液进行传播,所以要严格控制传播途径,对于献血的人员要进行筛选,严格控制,如果发现其过程中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可以用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介入治疗。注意个人卫生,不和任何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生活用品。

4、保护易感人群,儿童和青少年比较容易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和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对乙肝防治意识,科学认识乙型肝炎病毒,正确防范,掌握传播途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6、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采供血、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坚决杜绝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结语: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传播途径广泛,难以治愈,同时会带来肝硬化,肝癌,严重威胁人的健康和家庭幸福,所以如果确诊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处理,防止病毒感染带来更大的伤害。

标签:;  ;  ;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控制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