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对黄颡鱼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和生长的影响

壳聚糖对黄颡鱼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和生长的影响

论文摘要

本文研究了黄颡鱼腹腔注射壳聚糖后腹腔渗出细胞的变化。壳聚糖按2 mg/尾的剂量注射到黄颡鱼腹腔,注射后第2、4、6、10 d收集腹腔渗出细胞,观察其显微和超显微结构,并进行分类百分比和吞噬功能的测定,主要结论如下:(1)黄颡鱼腹腔渗出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注射壳聚糖的黄颡鱼腹腔渗出巨噬细胞含有显著增多的囊泡;(2)注射壳聚糖后,腹腔中巨噬细胞百分比逐渐降低,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逐渐提高,而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不大;(3)注射壳聚糖后黄颡鱼腹腔渗出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显著提高。本文还研究了壳聚糖长期混饲投喂对黄颡鱼非特异性免疫机能与生长的影响。壳聚糖按0 g/kg、5 g/kg、10 g/kg、20 g/kg添加到饲料中进行投喂,日投饵率为3%,在投喂后第1 0、20、30、60 d进行采样,对黄颗鱼非特异性免疫机能以及特定生长率的变化进行了测定,最后研究了壳聚糖对黄颡鱼细菌性疾病的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1)投喂壳聚糖对黄颡鱼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白细胞分类百分比产生显著影响。从投喂后第20 d开始,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显著提高;(2)投喂壳聚糖对黄颡鱼外周血白细胞的吞噬活性产生显著的影响,5 g/kg组从投喂后第20 d开始吞噬活性显著提高(P<0.05),10 g/kg组和20 g/kg组从投喂后第10 d开始吞噬活性显著提高(P<0.05),但是20 g/kg组在投喂后第60 d吞噬活性的差异显著性消失(P>0.05);(3)投喂壳聚糖后第10、20、30 d各组血清溶菌酶活性都显著提高,但是投喂后第60 d血清溶菌酶活性的差异显著性消失(P>0.05):(4)投喂壳聚糖后第10 d各组血清补体C3、C4含量开始显著提高,5 g╱kg和10 g/kg组在投喂后第60 d C3含量的差异显著性消失,20 g/kg组在投喂后第20 d C3、C4含量的差异显著性消失;(5)壳聚糖可使黄颡鱼的头肾吞噬细胞的NBT细胞阳性率、吞噬活性显著提高,且最佳投喂剂量为(5-10)g╱kg,但是,壳聚糖对头肾吞噬细胞的趋化性没有显著影响;(6)添加壳聚糖5 g/kg对黄颡鱼的免疫保护率为(88.45±2.16)%,10 g╱kg的保护率为(82.24±2.31)%,20 g╱kg剂量组为(70.19±1.21)%;(7)5 g/kg和10 g/kg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P<0.05),但20 g╱kg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可得出结论,饲料中添加量为5 g╱kg和10 g/kg时壳聚糖对黄颡鱼的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机能都具有促进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鱼类的免疫组织和器官及其免疫功能
  • 2 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
  • 2.1 鱼类的体液免疫因子及其免疫功能
  • 2.2 鱼类的吞噬细胞及其免疫功能
  • 3 壳聚糖在水产上的应用研究现状
  • 3.1 壳聚糖概述
  • 3.2 壳聚糖对鱼类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 3.3 壳聚糖在鱼类中的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 3.4 壳聚糖的应用前景
  • 4 鱼类炎性渗出细胞的研究进展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注射壳聚糖对黄颡鱼腹腔渗出细胞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分组
  • 1.3 注射用壳聚糖和吞噬原的制备
  • 1.4 采样
  • 1.5 实验方法与内容
  • 1.6 统计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腹腔注射壳聚糖对黄颡鱼腹腔渗出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2.2 注射壳聚糖后黄颡鱼腹腔渗出细胞数量百分比的变化
  • 2.3 腹腔注射壳聚糖对黄颡鱼腹腔渗出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腹腔注射壳聚糖对黄颡鱼腹腔渗出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3.2 腹腔注射壳聚糖对黄颡鱼腹腔渗出细胞种类和活性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投喂壳聚糖对黄颡鱼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分组
  • 1.3 采样
  • 1.4 吞噬原的制备
  • 1.5 实验内容及方法
  • 1.6 统计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壳聚糖对黄颡鱼生长的影响
  • 2.2 黄颡鱼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变化
  • 2.3 黄颡鱼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吞噬活性的变化
  • 2.4 黄颡鱼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补体C3、C4含量的变化
  • 2.5 黄颡鱼头肾吞噬细胞NBT阳性细胞百分比和趋化指数变化
  • 2.6 黄颡鱼头肾吞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变化
  • 2.7 壳聚糖对黄颡鱼免疫保护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壳聚糖混饲投喂对黄颡鱼生长的影响
  • 3.2 壳聚糖混饲投喂对黄颡鱼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温度对北极红点鲑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J]. 经济动物学报 2016(04)
    • [2].两株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3].急性盐度胁迫对克氏原螯虾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性能的影响[J].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0(02)
    • [4].慢性热应激对虹鳟部分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7(07)
    • [5].热应激对虹鳟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5(05)
    • [6].非特异性免疫应成为当前猪场防疫保健的重中之重[J]. 北方牧业 2012(15)
    • [7].浅析应急“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建设及其运作[J]. 管理观察 2008(10)
    • [8].盐度突变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J]. 海洋水产研究 2008(01)
    • [9].虾青素对血鹦鹉体色、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J]. 北方农业学报 2016(01)
    • [10].禽类生殖系统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杂志 2013(23)
    • [11].大黄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09(06)
    • [12].不同生长阶段哈氏仿对虾消化酶及非特异性免疫酶的活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14)
    • [13].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关系研究[J]. 现代实用医学 2016(09)
    • [14].浅谈中小猪场的健康养殖[J]. 湖北畜牧兽医 2014(07)
    • [15].动物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及其发挥保护功能的屏障[J]. 养殖技术顾问 2011(04)
    • [16].饲料中添加刺五加超微粉对吉富罗非鱼生长、脂肪沉积以及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 2019(12)
    • [17].裂壶藻对津新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生长、血液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J]. 渔业科学进展 2016(06)
    • [18].铬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 2013(04)
    • [19].饲料中添加菊粉对暗纹东方鲀幼鱼生长、消化及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J]. 动物学杂志 2020(05)
    • [20].裙带菜凝集素对日本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9(03)
    • [21].浅谈禽类免疫系统的概况[J]. 江西饲料 2018(06)
    • [22].中草药对鱼类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研究概况[J]. 当代水产 2014(12)
    • [23].自发性早产的免疫学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8(18)
    • [24].中药联合非特异性免疫药物治疗激素抵抗性哮喘30例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03)
    • [25].复合免疫增强剂对刺参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02)
    • [26].不同水平的蚯蚓和蚯蚓粪对草鱼生长、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J]. 河北渔业 2012(06)
    • [27].酵母多糖对中华条颈龟幼体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J]. 动物学杂志 2015(05)
    • [28].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概述[J]. 黑龙江水产 2010(02)
    • [29].3种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在点带石斑鱼组织中的mRNA表达分析[J].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5(01)
    • [30].区域创新免疫系统的要素构成与免疫过程研究[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标签:;  ;  ;  ;  

    壳聚糖对黄颡鱼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和生长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