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次与西南低涡相联系的低空急流的数值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亚丽,孙继松,李英,夏茹娣,杜宇,杨帅,张元春,陈静,代刊,沈学顺,陈昊明,周菲凡,刘屹岷,傅慎明,吴梦雯,肖天贵,陈杨瑞雪,黎慧琦,李明鑫[1](2020)在《中国暴雨的科学与预报:改革开放40年研究成果》文中指出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在暴雨科学与预报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其中,暴雨机理研究成果从重要天气系统、中国主要区域的暴雨、台风暴雨等3个方面分别进行综述,而暴雨预报技术研发与应用则从中国数值天气预报发展和暴雨预报客观方法两方面进行归纳。
陈碧莹[2](2019)在《一次华北暴雨过程的维持条件及低涡演变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NCEP/NCAR的GFS(Global Forecast System,全球预报系统)资料、卫星雷达和气象站观测资料等,借助WRF模式对2016年7月19日前后发生在华北中南部的一次特大暴雨过程(以下简称为“7·19”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模拟研究,重点讨论暴雨的维持条件及内部低涡系统的演变机制。“7·19”暴雨发生于有利于华北暴雨维持的“东高西低”形势下,深厚的低值系统和加强北抬的西南急流是此次降水过程的重要影响系统。19日的降水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为太行山区内的槽前暖区降水,后期是低涡产生的螺旋雨带内混合型降水,本文重点关注降水效率更高的后期。环境要素的诊断分析表明天气系统的配合使华北地区始终保持着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动力条件、极高的假相当位温、基本饱和的水汽条件和极强的水汽输送效率。暖输送带顶端冷暖气团交绥形成的不稳定层结有利于对流产生和降水维持。太行山地形的存在使降水的空间分布更集中,中心雨区累计雨量增大,但不影响总体可降水量,不是造成此次极端降水的主要因素。暴雨过程中低涡逐渐向东北移动,中心涡度先增加至90×10-5/s以上后缓慢下降,呈现可延伸至对流层顶的直立正涡度柱,强度变化主要发生在500hPa以下,涡度中心维持在850hPa附近。低涡的发展维持主要受伸展项和垂直输送项的影响,其中数值较大伸展项是由于低涡中心与强辐合中心空间的重合,垂直输送项反映了高空槽异常发展引发的干侵入现象对低层涡旋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低层有利于低涡维持和发展的辐合中心为三种尺度系统叠加而成,其中中尺度系统对辐合中心的强度和位置影响最大。低层大中尺度风场间的辐合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散度分布,使辐合范围变大、强度增强。低层涡旋增长和风场辐合加强间形成正反馈调节,有利于低涡系统和降水过程的维持。
夏羽,高亮,李子进[3](2018)在《一次西南涡东移引起的长江上游流域强降水过程分析》文中提出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FY2E卫星云图资料、fnl 1°×1°资料和三峡梯级调度自动化降水资料对2016年6月30日长江上游流域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配合下,产生此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西南涡和低空急流,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的稳定维持使得西南涡移动缓慢,低空急流的加强使得西南涡加强,从而造成大范围的暴雨;本次过程地面没有冷空气触发,是一次在西南低空急流中出现的暖区强降水过程;高空分流区增强了高层辐散抽吸作用,使得西南涡不断发展加强。
韦惠红,牛奔,刘希文,李双君,车钦[4](2017)在《春季两次东移型西南涡云系的发展演变特征》文中研究指明采用FY-2E和Cloud Sat卫星资料、雷达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分析2013年春季2次西南涡云型、云系结构和雷达回波演变、环境场特征。结果表明:(1)2次西南涡形成都伴随有高原槽东移和高原东侧偏南低空急流增强,偏南低空急流增强对低涡形成和东移起重要作用;(2)西南涡云系结构与低涡环流密切相关,西南涡形成和东移初期,低涡环流结构呈椭圆形,西南涡云系表现为叶状云系或逗点云系,随着低涡后部冷空气入侵加剧,低涡云系形成典型的"S"型后边界。低涡云系的结构形式和边界形状,对低涡形成和东移、急流发展有指示作用;(3)低涡降水分布与低涡云系结构有一定关系,低涡水平云系分布为叶状云系时,降水中心位于其东南部,低涡云系水平分布为逗点云系时,降水中心位于其逗点云内;(4)受低涡云系结构影响,低涡云系降水可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低涡暖区降水,回波带呈反气旋弯曲,向东移动并向东北方向旋转;第2阶段中层干冷空气下沉加剧,干冷和暖湿气团交汇形成西南—东北向带状回波,雷达回波上"人"字形回波形成。
李跃清,徐祥德[5](2016)在《西南涡研究和观测试验回顾及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西南涡是我国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对西南涡及其影响的研究和预报,一直是天气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从西南涡研究和观测试验的回顾及10年来的进展两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西南涡系统及其降水影响的主要成果;重点讨论了西南涡研究与应用存在的基础数据、中尺度特征、演变机理、天气影响和预报技术等主要问题;并且,强调了深入开展西南涡中尺度分析研究,尤其是其观测布局试验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基于与西南涡结构、演变和影响尺度匹配的观测系统、多源数据、分析技术和研究理论,加强西南涡及其影响的中尺度气象学观测、试验、理论和应用的综合研究是其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刘晓波,储海[6](2015)在《一次西南低涡东移引发长江中下游暴雨的诊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ECP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6月6—7日西南低涡东移加强发展造成长江中下游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重点探讨了西南低涡东移和发展维持的物理机制以及最强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沿着700 hPa高空切变线东移的西南低涡是造成此次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西南低涡沿着700 hPa切变线东移发展,深厚阶段正涡度柱伸展到400 hPa高度,自下而上呈近垂直结构。西南低涡附近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的大尺度环境条件、西南低涡与西南低空急流耦合发展动力结构、低空暖平流和高空槽前正涡度平流输送等条件是导致西南低涡东移到长江中下游后加强发展的主要因子。与西南低涡相伴随的强降雨区主要位于低涡南部3个纬距以内,该处的西南季风和副高西南侧东南气流两支水汽输送的汇合为暴雨发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对流不稳定能量,而对流层中低层携带的冷空气侵入低层低涡的后部,不仅加强了低涡的斜压性,也促进了上冷下暖不稳定层结的产生和发展,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不稳定对流触发条件。
杜倩[7](2013)在《梅雨锋中西南低涡云系的卫星观测研究》文中认为西南低涡是对流层下部梅雨锋上较强的气旋性环流系统,梅雨锋所引起的暴雨,重要性仅次于台风及其残留低压,其中许多暴雨系统和西南低涡有联系。利用连续覆盖、高分辨率的卫星资料,对研究西南涡的发展变化特征十分有利,能够为预报分析研究和业务服务提供有益参考,同时也使得卫星资料在天气预报分析研究及业务中有更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通过观测FY-2多通道卫星云图中西南低涡云系的发展演变,得出两类西南低涡的卫星云系特征,移出型西南低涡的相关云系由低涡东南部的斜压叶状云和西北象限的中低暖云组成,发展过程中都有明显的冷空气入侵的现象,低涡的移出、云型的维持与改变都与冷空气密切相关;稳定少动型西南低涡在形成初期,低涡上空以中低暖云为主,发展过程中有对流云系生成,该对流云系与青藏高原对流云系之间呈此消彼长的形势,从云图动画中比较容易识别出来。其次,利用FY-2和FY-3卫星所提供的红外云顶亮温资料,通过对比两类低涡云系内的亮温距平分布特征和亮温频数水平分布,总结两类西南低涡云系的水平结构特征,移出型西南低涡云系中叶状云与其西北侧的中底暖云之间有温度梯度存在,叶状云的内部也有从上游到下游区域的温度梯度,低涡旺盛时期亮温频数几乎均匀分布于高、中、低温区域内;稳定少动型西南低涡,在初步形成和旺盛阶段,低涡区域内的温度梯度方向相反,低涡旺盛时期亮温频数的大部分象元几乎平均分布于高、低温区域内。通过对比FY-2和FY-3卫星所提供的红外云顶亮温分布情况,发现FY-3卫星数据峰值处的亮温略低于FY2数据,亮温值整体偏低,曲线更为平滑,亮温分布相对于FY-2数据更为集中,两个直方图变化趋势相近,细微处有所不同。最后,利用FY-2的红外1通道和水汽通道亮温资料,总结亮温的时间演变与对流和降水之间的关系,多通道亮温随时间的演变反映了云团的演变,与强降水有较好对应关系。利用TRMM卫星PR提供的降水率三维资料,得出了低涡降水云系的垂直结构,移出型西南低涡的降水云系由一个主降水云团和附近的小范围降水区组成,云系内以层云降水为主,对流降水则逐步增多,云顶高度相对较低,稳定少动型西南低涡降水云系由多个降水云团或雨带组成,云系内层云降水所占比例大于对流降水,对流降水所占比例相对移出型较大,且在迅速增加,云顶高度相对较高,层云降水的强降水区离地较高,垂直方向上呈柱状,降水率随高度非均匀分布,对流降水的降水强度较大,强降水区离地较近,垂直方向上呈塔桅状,降水率随高度分布相对均匀。
李云川,张迎新,马翠平,田秀霞,李宗涛,赵娜,赵利品[8](2012)在《热带低压远距离对西南涡稳定加强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地面观测资料、FY-2C卫星红外云图及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2010年7月19-20日河北省南部和中东部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海上热带低压对西南涡的稳定和维持有远距离作用。由于热带低压的存在而促使西南低涡的发展,使西南低空急流在河北突然增强,降水得以再度加强;冷空气从高空侵入、下沉,加强了大气斜压性,迫使对流层中层空气的抬升,为西南涡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暖湿气流主要来自西南涡携带的西南气流及海上低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东南气流输送,为暴雨加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热力条件。
向朔育[9](2012)在《一次西南低涡及其降水的结构特征分析》文中提出西南低涡这一中尺度天气系统,其强烈发展和移动能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本文利用四川自动站雨量资料、NECP1°×1°再分析资料、SWAN系统雷达拼图产品和TRMM卫星资料,结合天气学和物理量诊断方法,分析研究了2010年7月15-18日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中西南低涡发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及低涡的发展与移动机制、动力和热力结构,雷达回波、低涡降水和降水云的宏微观结构等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本次西南低涡暴雨发生在典型的500hPa“鞍型”环流场和“北槽南涡”高低空配置,台风“康森”和低空急流对低涡演变和水汽输送有重要影响。暴雨过程的两个强降雨中心乐山市、巴中与达州两市的强降雨集中时段与低涡在当地的活动时段一致。700hPa涡区附近的正涡度平流输送,对西南低涡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正涡度平流中心加强,对应低涡发展加强,反之,低涡不发展。850hPa上,低涡只有在其后部冷平流和前部暖平流同时出现时才会移动,移动方向为冷暖平流交汇中心的零线方向,并且温度平流输送越强,低涡移速越快,反之,越慢。(2)动力和热力结构特征分析表明:低涡活动的正涡度区主要出现在500hPa以下高度,700hPa为正涡度中心,500hPa以上为负涡度区;600hPa以下为辐合区,与正涡度区的位置对应较好,强辐合中心出现在850hPa以下,600hPa以上为辐散区。正涡度中心出现时段与强降水出现时段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低层的辐合中心和高层的辐散中心基本上都超前于强降水中心一个时段出现,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低涡降水集中时段与强烈上升运动时段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垂直速度中心出现在600-500hPa高度,最高能发展到300hPa附近。850hPa以下层结不稳定,最大对流不稳定层结与强降水集中出现时段的时间差,表明强降水的发生需要一定时间的不稳定能量积累过程。另外,低涡过程中850hPa的水汽通量辐合中心与强降水中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 SWAN系统的COTREC风场雷达拼图产品,从7月15日23点00分到7月18日20点12分多次捕捉到低涡地区的气旋性环流(或切变)特征,说明该气旋性环流很好的反映西南低涡的扰动特征。低涡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表现为层云-对流云混合降水型,强回波中心的发展、移动与低涡的发展、移动有较好对应关系。暴雨过程中最大垂直液态含水量不高,水汽主要还是来自低空暖湿气流的输送。并且,最大垂直液态水含量、最大组合反射率和最高回波顶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垂直液态水含量的高值中心对应强的组合反射率中心和高回波顶。西南低涡的发展、移动能促进云团回波的打通合并,最大垂直液态水含量的急增使云团能迅速积聚能量,雷达回波强度和范围进一步扩大。(4) TRMM卫星探测的西南低涡降水云结构特征是:水平方向降水云系主要位于低涡的右前方,红外亮温图上混合云系结构特征明显,云顶温度越低,对流活动越强。红外亮温云区远大于微波亮温云区,微波亮温低值区与降水区有很好的对应,微波亮温值越低,降水强度越强。垂直方向在低涡发展的不同阶段,始终是可降冰粒子含量最高,可降水粒子含量次之,第三是云水粒子含量,云冰粒子含量最少。可降冰粒子贯穿整个低层到高层,主要集中在10.0km以下,在凝结层附近达最大值,可降水和云水粒子主要分布在5.0km高度以下,云冰粒子主要集中在8.0km高度以上,且云中上升运动越强,云冰粒子在对流层中高层的含量越大。(5) TRMM卫星探测的西南低涡降水结构特征是:水平方向低涡降水区域主要位于低涡北部和东北部,降水云团由孤立块状云团逐渐发展成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降水雨带,雨带中层云降水包围对流降水,整个雨带中层云样本比例高达90%,雨强范围主要集中在0-5mm·h-1内,较小雨强(<10mm h-1)占总降水比例的60%以上;对流降水主要集中在10-20mm·h-1内,对总降水量的贡献达到30%以上,随着对流降水发展,对流降水雨谱中较大雨强(>30mm h-1)对总降水量的贡献也随之增加。垂直方向在低涡成熟阶段,最大雨顶高度能达到17km,强降水中心瞬时强度超过50mm h-1,出现在5km附近,层云包围对流降水的结构明显,低涡发展和减弱阶段,雨顶高度基本维持在10km附近,并且在5km附近层云的亮带结构明显。低涡再发展时,整个雨带中降水强度再次加强,但雨顶高度和降水强度远远小于低涡成熟时,此时低涡区内强降水中心附近出现明显的螺旋雨带结构。(6) TRMM卫星资料得到的西南低涡平均降水廓线特征是:对流降水廓线能体现出低涡降水的发展演变过程,低涡发展成熟阶段,10-18km高度降水明显增多,该阶段云中大量降水粒子被抬升至高层形成固态降水粒子。对流降水和层云降水的最大降雨量均出现在6km以下,说明本次降水过程云粒子的碰并增长过程起主要作用。无论对流降水还是层云降水在5km以下降水随高度变化都有增加也有减少,这可能与该高度内复杂的微物理过程和四川地区复杂地形影响有关。另外,低涡降水的潜热廓线特征是:四个不同阶段低涡降水的潜热释放始终在7km附近出现最大值。低涡成熟阶段,各层潜热释放最强,首先在7km以下高度迅速增大至第一个峰值,最大潜热释放接近8000K h-1,之后在7-9km高度范围潜热迅速减小,在9-12km高度随高度略有回升,在14km高度以上又迅速增大,这些变化可能与云中(顶)的相变过程有关。其它低涡发展阶段,各层潜热释放总值相差不大,低涡减弱阶段比其它两个阶段略低。
何光碧[10](2012)在《西南低涡研究综述》文中认为西南低涡是影响我国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最初对于西南低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前后。文章主要回顾近半个世纪以来有关西南低涡活动及结构特征,西南低涡形成维持机制,西南低涡发展东移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如对西南低涡的云系特征和雷达回波特征的认识,不同尺度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西南低涡发生发展的影响,大气边界层过程如何影响西南低涡发生发展,西南低涡活动异常机理的研究等,以便进一步深入开展西南低涡的研究,提高对此类天气影响系统的认识。
二、一次与西南低涡相联系的低空急流的数值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次与西南低涡相联系的低空急流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暴雨的科学与预报:改革开放40年研究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暴雨机理研究主要成果 |
2.1 重要天气系统 |
2.1.1 低空急流 |
2.1.2 锋面 |
2.1.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
2.1.4 青藏高原天气系统 |
2.2 中国几个主要区域的暴雨 |
2.2.1 华南地区暴雨 |
2.2.2 江淮地区暴雨 |
2.2.3 华北地区暴雨 |
2.2.4 东北地区暴雨 |
2.2.5 西南地区暴雨 |
2.3 热带气旋暴雨 |
3 暴雨预报技术研发成果 |
3.1 中国数值天气预报发展 |
3.2 暴雨预报客观方法研发进展 |
4 结语 |
(2)一次华北暴雨过程的维持条件及低涡演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 |
1.2.1 低涡的合成诊断分析与统计研究 |
1.2.2 低涡个例的结构特性研究 |
1.2.3 低涡个例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 |
1.2.4 研究现状总结及问题提出 |
1.3 研究所用资料与主要内容概述 |
1.3.1 数据资料说明 |
1.3.2 研究目的与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暴雨过程概况及环流背景分析 |
2.1 雨情概况 |
2.2 环流背景与主要影响系统 |
2.3 降水的阶段性特征及层结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暴雨过程的模拟与初步结果评估 |
3.1 WRF中尺度模式简介 |
3.2 模拟试验方案设计说明 |
3.3 暴雨过程模拟结果的初步评估 |
3.3.1 降水特征及变化趋势的模拟效果评估 |
3.3.2 大尺度环流背景特征的模拟效果评估 |
3.3.3 对流系统特征及移动状况的模拟效果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暴雨维持条件与指示性参量的诊断分析 |
4.1 暴雨维持的大气条件诊断分析 |
4.1.1 动力结构特征及其时空演变 |
4.1.2 热力条件和不稳定状态分析 |
4.1.3 水汽条件分析 |
4.2 地形因素对暴雨维持的影响 |
4.2.1 地形影响降水的理论分析 |
4.2.2 地形敏感性试验的设置及结果 |
4.3 垂直螺旋度与湿位涡对雨区的指示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暴雨低涡的结构特征及发展机制研究 |
5.1 低涡的结构特征与强度演变 |
5.1.1 低涡的水平移动及强度变化 |
5.1.2 低涡的垂直结构特征 |
5.2 低涡结构特征的产生和发展机制 |
5.2.1 涡度收支分析方法介绍及结果说明 |
5.2.2 收支项影响低涡演变的物理机制 |
5.3 多尺度系统耦合的动力机制分析 |
5.3.1 基于Barnes滤波的尺度分离方法介绍 |
5.3.2 尺度分离结果及其物理含义解释 |
5.3.3 多尺度相互作用对低涡和降水的影响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点 |
6.2 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一次西南涡东移引起的长江上游流域强降水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实况 |
2 环流形势分析 |
2.1 500hPa环流形势分析 |
2.2 海平面气压场及中低层温度分析 |
2.3 中低层环流与物理量分析 |
2.4 200hPa风场分析 |
3 T-logP图分析 |
4 卫星云图分析 |
5 模式降水检验 |
6 结论 |
(4)春季两次东移型西南涡云系的发展演变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天气概况和天气背景 |
2 西南低涡卫星和雷达回波特征 |
3 低涡云系的结构特征 |
3.1 低涡云系的水平分布 |
3.2 低涡云系的垂直分布 |
4 西南涡云系演变与环境场特征 |
4.1 西南涡云系演变与西南低空急流关系 |
4.2 西南涡云型与低涡结构关系 |
5 结论 |
(5)西南涡研究和观测试验回顾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回顾及进展 |
1.1 前期研究回顾 |
1.2 近10年来进展 |
2 存在问题 |
3 未来方向 |
4 结语 |
(6)一次西南低涡东移引发长江中下游暴雨的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西南低涡及暴雨过程描述 |
1.1 暴雨概况 |
1.2 西南低涡概述 |
2 西南低涡东移及加强发展 |
2.1 西南低涡东移和强度变化 |
2.2 西南低涡结构和降雨分布 |
2.3 西南低涡增强机制 |
3 西南低涡诱发暴雨的机制 |
3.1 动力抬升条件 |
3.2 热力不稳定和水汽条件 |
4 结论 |
(7)梅雨锋中西南低涡云系的卫星观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研究概况: |
1.2.2 卫星资料观测和分析西南低涡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数据资料 |
2.2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西南低涡的卫星云系特征 |
3.1 移出型西南低涡的卫星云系特征 |
3.1.1 低涡初步形成阶段 |
3.1.2 低涡发展阶段 |
3.1.3 低涡减弱阶段 |
3.1.4 冷空气及环境场对移出型低涡的影响 |
3.2 稳定少动型西南低涡的卫星云系特征 |
3.2.1 低涡初步形成阶段 |
3.2.2 低涡发展至旺盛阶段 |
3.2.3 低涡的减弱阶段 |
3.2.4 环境场对稳定少动型西南低涡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南低涡云系的结构特征 |
4.1 移出型西南低涡 |
4.2 稳定少动型西南低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南低涡暴雨过程中的对流活动和降水云系的垂直结构 |
5.1 对流云团的活动 |
5.1.1 移出型西南低涡 |
5.1.2 稳定少动型西南低涡 |
5.2 多通道亮温的时间演变 |
5.2.1 移出型西南低涡 |
5.2.2 稳定少动型西南低涡 |
5.3 降水云系的垂直结构 |
5.3.1 移出型西南低涡 |
5.3.2 稳定少动型西南低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创新点及应用价值 |
6.3 讨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热带低压远距离对西南涡稳定加强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选取 |
3 降水概况 |
4 西南涡与热带低压的流场结构特征 |
5 西南涡与热带低压的相互作用 |
5.1 卫星云图 |
5.2 水汽输送 |
6 冷空气对西南涡的作用 |
7 模拟结果分析 |
8 结论 |
(9)一次西南低涡及其降水的结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西南低涡暴雨天气的研究进展 |
1.3 西南低涡结构的研究进展 |
1.4 TRMM 卫星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降水观测研究进展 |
1.5 存在问题和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 |
2.1.1 常规观测资料 |
2.1.2 NECP 再分析资料 |
2.1.3 SWAN 系统雷达拼图产品 |
2.1.4 TRMM 卫星资料 |
2.2 方法 |
第三章 西南低涡动力和热力结构的诊断分析 |
3.1 西南低涡的天气过程分析 |
3.1.1 西南低涡发生的天气背景 |
3.1.2 西南低涡天气过程的降水实况 |
3.2 西南低涡的动力和热力结构分析 |
3.2.1 涡度和散度的垂直分布 |
3.2.2 垂直速度和层结稳定度分析 |
3.2.3 比湿和水汽通量散度分布 |
3.3 西南低涡的发展和移动机制分析 |
3.3.1 西南低涡的移动路径 |
3.3.2 涡度平流对西南低涡发展移动的影响 |
3.3.3 温度平流对西南低涡发展移动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四章 西南低涡雷达探测的结构特征 |
4.1 COTREC 风场分析 |
4.2 CAPPI 三维雷达拼图分析 |
4.3 其他雷达产品特征分析 |
4.4 结论 |
第五章 基于 TRMM 卫星对西南低涡降水云和降水微观结构分析 |
5.1 资料选取 |
5.2 降水云结构分析 |
5.2.1 降水云的水平结构特征 |
5.2.2. 降水云的垂直结构特征 |
5.3 降水结构分析 |
5.3.1. 低涡降水的水平结构特征 |
5.3.2. 低涡降水的垂直和三维结构特征 |
5.4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和讨论 |
6.1 总结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西南低涡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西南低涡活动的统计分析 |
2 西南低涡的结构研究 |
3 西南低涡形成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及气候成因研究 |
4 西南低涡发生发展机制研究 |
5 西南低涡移动机制研究 |
6 西南低涡与高原低涡、热带气旋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
7 结束语 |
四、一次与西南低涡相联系的低空急流的数值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暴雨的科学与预报:改革开放40年研究成果[J]. 罗亚丽,孙继松,李英,夏茹娣,杜宇,杨帅,张元春,陈静,代刊,沈学顺,陈昊明,周菲凡,刘屹岷,傅慎明,吴梦雯,肖天贵,陈杨瑞雪,黎慧琦,李明鑫. 气象学报, 2020(03)
- [2]一次华北暴雨过程的维持条件及低涡演变机制研究[D]. 陈碧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
- [3]一次西南涡东移引起的长江上游流域强降水过程分析[J]. 夏羽,高亮,李子进.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8(04)
- [4]春季两次东移型西南涡云系的发展演变特征[J]. 韦惠红,牛奔,刘希文,李双君,车钦. 干旱气象, 2017(03)
- [5]西南涡研究和观测试验回顾及进展[J]. 李跃清,徐祥德. 气象科技进展, 2016(03)
- [6]一次西南低涡东移引发长江中下游暴雨的诊断研究[J]. 刘晓波,储海. 气象, 2015(07)
- [7]梅雨锋中西南低涡云系的卫星观测研究[D]. 杜倩.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3(10)
- [8]热带低压远距离对西南涡稳定加强的作用[J]. 李云川,张迎新,马翠平,田秀霞,李宗涛,赵娜,赵利品. 高原气象, 2012(06)
- [9]一次西南低涡及其降水的结构特征分析[D]. 向朔育.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2(10)
- [10]西南低涡研究综述[J]. 何光碧. 气象,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