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高脂血症患者非药物干预的疗效评价

单纯高脂血症患者非药物干预的疗效评价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过高和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过低的一种全身脂代谢异常,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多种疾病如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密切相关。因高脂血症对身体的损害不明显而且是进行性的,很多患者无症状,但是长期的高脂血症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使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中显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估计2005年有5800万人因各种疾病死亡,其中非传染性慢性病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350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60%。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依次是中风、冠心病等。大量的临床研究及实验表明,在诸多危险因素中,高脂血症是脑中风、冠心病以及缺血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发生、发展,首要的危险因素。高脂血症发生心脏病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3倍。同时高脂血症也是患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另外高脂血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胆囊结石、胰腺炎、高尿酸血症等多种疾病。高脂血症的危害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首先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各个器官依靠动脉供血、供氧,如果动脉被斑块堵塞,就会出现器官缺血的严重后果,导致心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病变。在我国,20世纪60-80年代时高脂血症患病率非常低,而最近20多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亦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报道,我国成年人高脂血症患病率统计为18.6%,估计患病人数约为1.6亿。我国人群血清胆固醇的水平变化和死亡率在过去的15年期间增加了6倍之多。特别是在35-45岁间的男性,虽然正值年富力强之时,其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却增加了154%。据WHO的预测结果显示,每年都将有不少于440万人死于因高脂血症所引发的各类疾病。近年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每下降1%,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将相应下降2%-3%。因此积极进行高脂血症的干预研究对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脂血症多数原因不明,认为是由遗传缺陷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所致,有关的环境因素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体力活动不足、肥胖、年龄增加以及吸烟、酗酒等。高脂血症的治疗措施是综合性的,包括综合性非药物干预即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和药物治疗,其中TLC是首要的基本的治疗措施,在降低血脂方面起重要作用。包括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等,其中合理膳食是高脂血症防治中重要的措施。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不合理,畜肉类及油脂食物消耗过多,谷类食物消耗明显偏低。在联合应用降脂药物和饮食控制时,病人的血清TG、TC的下降程度与单用降脂药物相比更为明显,这种现象提示单纯饮食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降低血清TG、TC水平的目的。运动干预是高脂血症非药物干预的另一重要手段,在诸多关于高脂血症治疗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运动干预也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避免药物治疗的许多副作用,在干预实施的易行性和经济性方面也具有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研究目的本研究对单纯高脂血症患者采用健康宣教、合理膳食、运动指导等综合性非药物干预的方法进行降脂治疗,观察测定综合性非药物干预对高脂血症的降脂效果,为高脂血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推动开展以体检中心为依托,对我国居民进行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措施。研究方法从4200例健康体检人员中检出单纯高脂血症患者478例,对其基本情况进行调查:1.社会行为因素,包括职业、学历、个人嗜好(吸烟、喝酒)、日常运动(每周锻炼次数、时间)等。2.饮食情况调查,包括连续三天膳食调查表。3.测量身体指标包括身高、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4.面对面进行高脂血症知识问卷调查,统计高脂血症知识知晓率。将47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40例和对照组238例,干预组给予综合性非药物干预,包括健康宣教、合理膳食、运动指导等,每周进行回访监督,对照组不进行上述干预,不服用降脂药物,在观察期开始及6个月后观察期满时分别采用酶法测定血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的水平变化,同时测试高脂血症相关知识知晓率,统计平均每周锻炼次数、时间,计算平均每天总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食物成分变化,测定身体质量指数(BMI)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干预组高脂血症相关知识知晓率、每周体育锻炼次数及时间均有明显增加,两者增幅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热量摄入明显下降,BMI下降,降幅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TG从(2.81±0.53)mmol/L降至(2.06±0.91)mmo1/L,TC从(6.62±0.38)mmol/L降至(5.19±0.40)mmol/L,LDL-C从(4.59±0.39)mmo1/L降至(3.34±0.38)mmol/L,与对照组相比,P值分别为0.007、0.005、0.006,各指标下降幅度均有统计学差异。而且血脂下降与相关健康知识知晓水平的提高、体育锻炼的增加以及每天总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胆固醇、膳食纤维、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的减少呈明显相关性。研究结论1.非药物干预方法对单纯高脂血症患者有一定疗效,可作为单纯高脂血症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2.以体检中心为依托,在体检反馈指导时,采取必要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多数患者较易接受实施,加之有效的随访、复查等措施可以起到有效的预防控制效果。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正常人及单纯高脂血症者血清炎症因子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0(03)
    • [2].单纯高脂血症患者非药物干预的疗效评价[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8)
    • [3].循证护理在老年单纯高脂血症病人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 2009(15)
    • [4].辛伐他汀对单纯高脂血症患者血液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临床荟萃 2011(07)
    • [5].辛伐他汀与脂必泰胶囊治疗单纯高脂血症的效果比较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06)
    • [6].辛伐他汀与脂必泰胶囊治疗单纯高脂血症的效果比较[J]. 右江医学 2013(06)
    • [7].高脂脾虚人群血浆HDL亚类分布特征及与血脂水平的关系[J]. 辽宁中医杂志 2014(07)
    • [8].红曲治疗单纯高脂血症80例临床观察[J]. 黑龙江中医药 2016(06)
    • [9].脑心通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及MCP-1表达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08(19)
    • [10].急性糖负荷对单纯高脂血症患者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J]. 营养学报 2012(05)
    • [1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游离脂肪酸测定的临床意义[J].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6(04)
    • [12].氯沙坦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的调节作用及意义[J].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4(02)
    • [13].辛伐他汀对单纯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J]. 吉林医学 2012(05)
    • [14].应用重组改良型人膜联蛋白评估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0(05)
    • [15].免疫损伤结合高脂饲料致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J]. 实验动物科学 2013(02)
    • [16].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的比较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06)
    • [17].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09(03)
    • [18].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胰腺超声图像分析[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4)
    • [19].糖耐量试验早期诊断高脂血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意义[J]. 实用预防医学 2012(05)
    • [20].大肠埃希菌脂多糖对高脂饮食动物血脂及炎性反应的影响[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8(06)
    • [21].肾素抑制剂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炎症的影响[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3)
    • [22].高脂血症、高血压患者血小板CD40L及可溶性sCD40L表达差异的研究[J]. 江西医药 2008(03)

    标签:;  ;  ;  ;  ;  

    单纯高脂血症患者非药物干预的疗效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