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文献报道全世界每年有160万新生儿死于感染,发展中国家新生儿败血症死亡率可高达60%,而发达国家新生儿感染率也高达0.22-0.86%。尽管有广谱抗生素和支持治疗,近二三十年来新生儿期严重感染的死亡率仍高达20%-40%。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新生儿败血症的预后。由于新生儿感染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需要与其他疾病相鉴别,目前还缺乏敏感和特异的快速诊断方法,因此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富有挑战性。关于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实验的研究已转向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诱导的炎症反应相关的其它物质。然而这些指标尚处于研究阶段,未在临床普及应用。目前的研究强调注重对多个参数的合理应用与综合分析,可以提供经验性的生理资料,可使临床医生应用有预测价值的临床变量和敏感特异的实验室检查对感染进行床边诊断。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住院新生儿观察临床表现、监测必要的实验室指标,对比不同指标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探讨临床医生如何最优化地综合利用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新生儿败血症的快速诊断。方法:本研究对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间所有入住新生儿病房的患儿,监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根据诊断分为败血症组(n=13)、非败血症感染组(n=12)和非感染对照组(n=12)。详细记录患儿围产情况、感染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资料统计整理后,对各组数据用反应诊断方法真实性、收益的各项指标如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正确率Youden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ROC曲线及等统计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通过各指标最佳值的比较发现:1.临床表现中反应异常特异性最高,达84.6%,对应的漏诊率最低15.4%。2.SIRS标准特异性高达95.8%,客观经济快速,对有临床异常的患儿,尽快完善评估,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3.常规实验室检查WBC、PLT、GLU,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理想;I/T有较高的特异性,但存在相当大的观察者差异。WBC与I/T联合作为诊断指标,诊断价值可明显改善。4.CPR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4,最佳临界值为15mg/L,P值为0.020,有显著意义;正确诊断指数为45.5%,高于8mg/L的诊断价值。5.PCT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8,最佳临界值为0.81ng/ml,P值为0.000,有非常显著意义;特异性最高,达100%,对应误诊率为零,正确诊断指数75.0%。结论:对临床表现的细心观察和重视,可有效发现感染败血症的患儿。对有临床异常的患儿,尽快完善SIRS标准评估,客观经济快速,特异性高。常规实验室指标WBC、I/T、PLT,可作为对高危患儿的经济简便的监测指标。CRP、PCT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有显著意义。尤其PCT反应快、特异性强,其诊断价值最高。合理有效地综合运用以上资料,可以使临床医生在血培养结果回报之前对新生儿败血症进行高效的床边诊断。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感染与新生儿败血症的相关性探讨[J]. 黑龙江医学 2019(11)
- [2].新生儿败血症诊断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10)
- [3].常用新生儿败血症实验室检测指标研究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 2020(16)
- [4].新生儿败血症诊疗的研究进展[J]. 西藏医药 2018(06)
- [5].联合3种不同诊断指标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价值分析[J].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2019(02)
- [6].变质母乳致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J]. 中国现代医生 2019(23)
- [7].评估新生儿败血症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实验指标研究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 2019(20)
- [8].中医辅助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03)
- [9].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价值[J].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8(02)
- [10].辅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疗效分析[J]. 中国处方药 2018(10)
- [11].新生儿败血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21)
- [12].探究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76)
- [13].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科学 2016(22)
- [14].新生儿败血症80例临床资料报道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03)
- [15].新生儿败血症76例血培养阳性结果及耐药性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01)
- [16].不同病原菌所致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55)
- [17].血清白蛋白在判断新生儿败血症预后中的临床意义[J]. 儿科药学杂志 2017(05)
- [18].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有效思考[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29)
- [19].新生儿败血症应用头孢噻肟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04)
- [20].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检测及耐药性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16)
- [21].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7(11)
- [22].198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与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14)
- [23].218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7(15)
- [24].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及病原学比较[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07)
- [25].新生儿败血症发病情况及早期诊断指标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08)
- [26].降钙素原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价值[J].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3(04)
- [27].新生儿败血症无乳链球菌分型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34)
- [28].联合检测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02)
- [29].新生儿败血症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 儿科药学杂志 2016(03)
- [30].本院90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和耐药性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