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色素红曲去桔霉素毒素的菌种改造

福建色素红曲去桔霉素毒素的菌种改造

论文摘要

以福建色素红曲MQ-01为出发菌株,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DNA。根据Genebank公布的Monascus purpureus合成桔霉素的关键酶编码基因的DNA序列为基础,设计引物,并以红曲菌株MQ-01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合成桔霉素的关键酶的编码基因。将合成桔霉素关键酶的编码基因的DNA插入到质粒pBluescript sk(+)中,转化到E.coli DH5a中,并对转化子DNA测序。结果显示,此DNA序列正是合成桔霉素关键酶的编码基因DNA序列。将已构建的载体通过酶切,与pCSN43的trpC基因启动子和Hygromycin B(潮霉素B)抗性基因hph序列连接,并转化到JM109中。制备红曲菌株MQ-01的原生质体,然后通过限制性内切酶介导转化,通过潮霉素B抗性筛选出转化子,得到改造菌株MN-02。为了比较原始菌株MQ-01和改造菌株MN-02的产色素水平和桔霉素含量,本试验采用固体培养和液体发酵两种方法进行培养后,检测其产色素水平和桔霉素含量。结果显示:与原始菌株MQ-01的相比,改造菌株MN-02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培养,其产红曲色素色价水平没有降低,还略有提高。固体发酵色价提高了30.5 U/g,提高率4.05%,液体发酵色价提高率17.85 U/g,提高了10.53%。原始菌株MQ-01固态培养桔霉素含量为32.875μg/g,液态发酵桔霉素含量为20.25μg/ml;而改造菌株MN-02采用两种不同的培养方法,在本试验的条件下桔霉素均未检出。因此本研究得到了高产色素低产甚至不产桔霉素的安全菌株。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1.1 红曲概述
  • 1.1.1 红曲霉和红曲简介
  • 1.1.2 红曲霉的次生代谢产物
  • 1.2 红曲霉产品中桔霉素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 1.2.1 桔霉素(citrinin)
  • 1.2.2 桔霉素合成相关基因的探究
  • 1.2.3 桔霉素的检测方法
  • 1.2.4 低桔霉素红曲霉菌株的选育
  • 1.3 丝状真菌转化的方法
  • 1.3.1 PEG介导原生质体的传统转化方法
  • 1.3.2 电击转化法
  • 1.3.3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ATMT)法
  • 1.3.4 限制性酶介导整合(REMI)的转化方法
  • 1.3.5 基因枪法(Particle gun)
  • 1.4 课题的研究的意义以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桔霉素基因改造
  • 1.1 前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菌株
  • 1.2.2 主要试剂
  • 1.2.3 主要培养基
  • 1.2.4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2.5 实验方法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红曲霉菌株MQ-01基因组DNA
  • 1.3.2 桔霉素关键酶编码基因DNA的克隆
  • 1.3.3 桔霉素克隆载体pBCTD的构建
  • 1.3.4 桔霉素敲除载体(pBCTD762-9)的构建
  • 1.4 小结
  • 第二章 原生质体制备与限制性内切酶介导转化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株与质粒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培养基
  • 2.2.4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5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酶解体系的选择
  • 2.3.2 原生质体再生条件的选择
  • 2.3.3 原生质体转化方法的建立
  • 2.3.4 阳性转化子的筛选
  • 2.4 小结
  • 第三章 原始菌株MQ-01与改造菌株MN-02产红曲色素和桔霉素的比较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株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培养基
  • 3.2.4 主要仪器设备
  • 3.2.5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原始菌株MQ-01与改造菌株MN-02色价比较
  • 3.3.2 原始菌株MQ-01与改造菌株MN-02产桔霉素的HPLC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主要工作总结
  • 4.2 工作展望
  • 附录1 英文缩写词表
  • 附录2 红曲霉桔霉素编码基因核苷酸序列
  • 附录3 pCSN43 trpC基因启动子和Hygromycin B抗性基因hph序列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枸杞色素微乳液的理化稳定性[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23)
    • [2].花卉中色素的提取与性质研究[J]. 现代盐化工 2020(01)
    • [3].南瓜色素的提取与稳定性[J]. 食品工业 2019(11)
    • [4].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昆仑雪菊色素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7(03)
    • [5].一株放线菌蓝色素的提取及相关研究[J]. 食品安全导刊 2017(06)
    • [6].高产靛蓝色素大肠杆菌工程菌的构建及靛蓝色素稳定性[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16)
    • [7].微胶囊化橘皮色素的制备及性质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5(05)
    • [8].“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与优化[J].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0(02)
    • [9].“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改进综述[J]. 中学生物教学 2020(12)
    • [10].“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改进初探[J]. 中学教学参考 2020(23)
    • [11].爱不加色素[J]. 词刊 2010(09)
    • [12].高原湖泊佩枯措湖周土壤中一株产蓝色素放线菌色素性质研究[J]. 高原农业 2019(06)
    • [13].一株产蓝色素放线菌筛选鉴定与性质初探[J]. 中国调味品 2020(06)
    • [14].紫甘蓝色素提取工艺研究[J]. 安徽化工 2020(03)
    • [15].探究“植物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教学[J]. 生物学教学 2014(12)
    • [16].“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拓展设计[J]. 生物学教学 2016(08)
    • [17].叶绿体中色素分离动态演示教具的制作和使用[J]. 生物学教学 2013(09)
    • [18].食品中10种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方法[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19].铜锤玉带草果皮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 凯里学院学报 2016(06)
    • [20].蔬菜中色素有效成分检测及提升卷烟抽吸品质应用研究[J]. 食品工业 2016(12)
    • [21].一株产蓝色素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色素稳定性初步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01)
    • [22].赖氨酸磷酸盐水溶液提取紫薯色素的研究[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5(12)
    • [23].产蓝色色素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工艺条件优化[J]. 药物生物技术 2014(06)
    • [24].天然色素的研究进展概述[J]. 农技服务 2015(09)
    • [25].寻根问底之“异常”色素带[J]. 中学生物教学 2015(02)
    • [26].色素会在哪儿?[J]. 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 2014(03)
    • [27].植物叶片色素提取方法的改进探究[J]. 中学教学参考 2012(08)
    • [28].绿叶中色素提取方法的改进[J]. 科学教育 2012(05)
    • [29].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蓝色素”快速检测方法研究[J]. 检验检疫科学 2008(05)
    • [30].色素辣椒真空脉动干燥动力学及品质的研究[J]. 农机化研究 2020(10)

    标签:;  ;  ;  ;  

    福建色素红曲去桔霉素毒素的菌种改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