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从监禁刑阐释入手,深入剖析了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涵义、内容、目的和意义。在考察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历史沿革,吸收、借鉴其优秀历史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方法论的研究方法,对当前我国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模式、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宏观分析与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措施和方法论建议,以期对我国的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完善有所裨益。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明确了监禁刑的涵义、特征与分类,然后重点阐述和深入分柝了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涵义、内容、目的和意义,从而为下文做好理论铺垫。第二部分内容对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考察与评论。鉴于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与监所监督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以考察监所监督为切入点,通过对监所监督历史发展的考察,探寻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历史发展轨迹。同时通过洗练的简评,读者可以明了其参考价值与历史意义。第三部分为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理想模式探讨。在总结我国历代监督模式、参考借鉴国外监督模式的基础上,笔者对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理想模式设计做了探讨。然后采用系统方法论的研究方法,阐明了理想模式下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体系发挥作用所应具备的充要条件。第四部分为当前我国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现状分析。通过对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参考与吸收,对照理想模式下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体系的必备要件,笔者提出了当前我国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所存在的问题,以利于读者从宏观上认识和把握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现状。第五部分针对当前我国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提供了完善监禁刑执行法律监督的方法论建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监禁刑执行路径探索的文献综述[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01)
- [2].未成年犯处短期监禁刑与社区矫正的效果对比[J]. 法制博览 2020(20)
- [3].瑞士监禁刑执行制度考察[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2(04)
- [4].监禁刑执行监督工作机制研究[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09(03)
- [5].未成年人监禁刑行刑特色研究[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3(07)
- [6].传统监禁刑的弊端和出路[J]. 法制与社会 2015(34)
- [7].我国监禁刑变更程序司法化的困境与完善[J]. 党政干部论坛 2016(04)
- [8].论我国监禁刑执行的检察监督[J]. 法制与社会 2012(17)
- [9].英美半监禁刑的种类、崛起原因及中国价值[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1(05)
- [10].对监禁刑向非监禁刑转化工作的思考[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3(01)
- [11].监禁刑执行社会化的趋向及启示[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 [12].间歇监禁刑——我国拘役刑改造的启发与借鉴[J]. 法制与社会 2008(26)
- [13].让犯罪人在阳光下监禁——评《监禁刑的现代化研究》[J]. 河北法学 2010(05)
- [14].终身监禁刑的宪法学反思——以比例原则为分析视角[J]. 新疆社会科学 2017(03)
- [15].社区矫正法律机制实证研究——以乐山市为视角[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7(06)
- [16].监禁刑的未来趋势[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0(03)
- [17].终身监禁刑的制度困境及其路径抉择[J]. 学术界 2019(02)
- [18].终身监禁刑思考[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6(10)
- [19].终身监禁刑探究[J]. 法制博览 2016(17)
- [20].终身监禁刑引入背景下对减刑制度的重新审视[J].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6(01)
- [21].质疑与反思:不得减刑、假释的终身监禁刑的设置与死刑废除的关系探析[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6(02)
- [22].行刑社会化的冷思考[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2(05)
- [23].再谈监禁刑执行变更范式的转换[J]. 政法论丛 2012(06)
- [24].监禁刑执行检察监督的现实困境及进路——以《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为视角[J]. 西部法学评论 2010(04)
- [25].再犯罪风险评估与中国监禁刑改革的新路径[J]. 现代法学 2018(06)
- [26].监禁刑总体趋重对监狱行刑的影响及对策[J]. 法学杂志 2019(05)
- [27].禁止减刑假释的终身监禁刑之法经济学分析——以《刑法修正案(九)》对贪污、受贿罪的惩罚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 2016(16)
- [28].浅谈监禁刑对预防再犯罪的作用[J]. 法制博览 2016(15)
- [29].美国监禁刑的困境、出路及其启示[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1(03)
- [30].重罪适用非监禁刑浅议[J]. 法制与社会 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