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4年粮食生产大户标兵(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明[1](2021)在《明代募兵制研究》文中提出募兵制是以有偿方式召集自愿者参加军队的军事制度。募兵入伍前是有一定人身自由的人群,入伍后与国家的人身关系呈现不同的形态,有人身控制的强化,也有人身控制松弛的雇佣关系,表现为不同的管理和有偿方式。本文以明代募兵制为研究对象,考察明代军事动员从卫所制的强制动员到募兵制的自愿动员的发生发展,召募对象的身份地位,募兵入伍后的管理、有偿方式及体现人身关系,进一步分析对军事、财政等方面影响和反映的社会变迁。明代募兵制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明英宗即位初的宣德十年(1435)募兵榜谕到嘉靖十三年(1534)募兵被编入卫所,此后至明亡为第二个时期。第一期募兵制的发生与部分军事物资的市场化动员几近同时,招募对象有军户中具有相对自由空间的卫所舍余、免差徭而从军的民户人丁、接受军队再控制的流民等。舍余即武官户下舍人和军户下余丁的统称。募兵的规模在土木之变后扩大,募集士兵因明蒙对峙而服役长期化,召募民壮、舍余和北边召募土兵等募兵名目陆续展开。带管于卫所的募兵、州县召募的民壮在管理方式和粮饷结构上类同于卫所正军,仍是兵农合一的原则,除了本身从军及从行粮到如卫所正军一样行月兼支的经济报酬外,其家庭在享有丁粮优免权利同时也负有户丁帮贴乃至世袭替补的义务。卫所制随着募兵制的发展也采用召募方式补充操军、屯军的缺额。所以此时募兵与国家的人身关系呈现强控制的形态而非雇佣关系,也就难免在推行日久后出现类似卫所废弛的弊病。将该期的募兵制与同期的卫所舍余差操制度化、民壮从自愿应募到以里甲为单位的强制佥派结合起来,就是军事动员向卫所军户内剩余人口及州县各种户籍的扩展。该阶段募兵制在军事上对外巩固了北边防线,对内稳定了社会秩序;在财政上主要是节省了客兵远戍的军费;在兵制上使卫所制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弹性,缓解了废弛的速度,召募土着为兵被奉为圭臬并延续以后的募兵制中。第二个时期随着嘉靖中期“北虏南倭”的新变化使明军作战编制由卫所制向常备营兵制普遍化发展,兵农分离的士兵数量增加、范围扩大,募兵制逐渐摆脱上一时期的兵农合一的管理方式。召募对象主要是民户人丁和摆脱政府控制的流民,前者随着明中后期赋役改革尤其是一条鞭法的施行,来自国家的人身控制趋于松弛,具有一定的职业选择权;后者也不再如前一时期以人身与土地结合的再控制为目标。除了军事资源调节部分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外,朝廷为解决人身控制较强的士兵雇佣他人顶替不能保证军队战斗力及浪费财政资源的问题进一步扩大募兵制。从抗倭战争开始,召募、管理、作战视粮饷厚薄为准,入伍后以雇佣关系为主的募兵从东南逐渐扩展到其他地区。卫所内的募军与世袭的祖军相区别,仅是本身从军,因老疾而退出,以名籍、粮饷、人身为序,不同程度地处于卫所管理之下,而雇佣关系更强的就是全然脱离卫所而仅受营兵制管理的募兵。后期募兵赋税优免只及本身,家庭既无丁粮优免也无户丁帮贴,军饷结构上包括本身的军饷及经济上惠及家庭的安家银、内顾银。将帅家丁是募兵制的一种特殊形态,因九边军官阶层在边疆地区的土地市场化经营而产生,与将领的人身关系从附庸关系为主向雇佣关系为主发展,即先与军官结成支配关系,再由军官与朝廷交换政治、经济利益,成为以朝廷为单独买方的雇佣兵队。需要强调的是,两个时期的募兵制不是后期取代前期的关系,而是因时因地制宜地施行。不同于第一阶段募兵对财政的节省,第二阶段募兵从嘉靖中期到隆庆时期的“覆定军制”,除了数量有限的军事家丁双粮和南兵厚饷外,军饷并未超过卫所正军,财政支出扩大的原因是军数的增长和兵农分离后常备士兵的增多。万历中期以后,经制募兵和战时临时募兵数量增加和自援朝战争开始的、明清战争继续扩大范围的单兵厚饷造成了明末财政的急剧扩张。对于包括募兵在内的军费扩张,在中央引发了以户部和兵部之间为主的部门矛盾并延及边镇或前线军事负责部门,在地方上引发了因户籍人口减少导致的赋役完纳问题和军费导致的百姓负担加重及地区分配不均等等矛盾。至万历中期,包括卫所募军、经制募兵、临时募兵、在营家丁形式的个体雇佣兵和将帅家丁式的雇佣兵队的多样化雇佣关系的募兵制体系形成了。但是募兵的训练、解散、安置、预备役、军事领导权力分配却并未系统地建立起来,个体募兵为经济利益自愿应募,但在入伍后却有极大的趋利性,表现为军饷上的逃薄就厚,军事任务上的趋利避害,以致朝廷因逃亡过甚而只求数量充足。尽管明末募兵的数量占比已经超过1/2,但却没有带来军队战斗力的增强。明代后期形成了以军事家丁为核心、普通营兵为外围的军队结构,这个趋利性的结构压倒了戚继光所代表的强调军队团结协作的军队结构,再加上军官阶层沿袭自卫所制的腐败愈发严重,不仅军事改革被打断,反而在调募这种军队集结方式共同作用下,在明清交替时将明王朝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陈旭[2](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机需求影响因素与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战略最终将实现乡村的“产业兴旺、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生活富裕”,其中产业兴旺是动力,对战略愿景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农业机械化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路径之一,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物质条件和重要基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加速了乡村振兴的步伐,引领农业进入现代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新格局。没有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更不会有产业兴旺,而农机需求的改变是研判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和进程的重要依据。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研判农机需求的影响因素和结构性变化对于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和产业振兴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机械化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基于此,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农机需求作为研究标的,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以及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理论、生产要素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回归分析、Logit模型、组合预测模型及动态仿真模型对吉林省农机需求影响因素及趋势进行综合研究,以期为吉林省农机装备产业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机需求的关系。运用系统理论,参考战略管理“HCD”模型的核心理念,设计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机需求系统的“ISRS”模型,从智能子系统(I)、服务子系统(S)、配套子系统(R)、生存子系统(S)四个方面对照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目标,分析二者的联动机理。认为,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农业机械化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基本保证、农机需求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动力。(2)我国农机需求影响因素。基于2004-2018年统计数据,从宏观层面以农机总动力为因变量,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价格、农机作业服务价格、农户收入、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为自变量,分别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及线性回归分析法,探究我国农机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机需求主要作用因素的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农业劳动力数量(0.471)、农户收入(0.462)、农机购置补贴(0.025)、农机价格(-0.004),两模型结果相互吻合,说明全国农机装备需求受以上四个因素的影响较大。(3)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的影响因素。根据田野调查的微观数据,借鉴前文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对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从不同生产环节(耕地环节、播种环节、收获环节)、不同类型农户(以农为主农户、以农为辅农户)两个层面,利用二元Logit模型,对农户农机需求水平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从生产环节来看,耕地环节农机需求受到农机拥有量(-1.1462)、农机购置补贴(0.8623)、道路情况(0.7371)、年龄(-0.7323)、地貌特征(0.4218)、性别(-0.235)、农户人均收入(0.0127)、农业劳动力(0.0061)的影响;播种环节农机需求受到农机拥有量(-0.3417)、农业劳动力(0.0176)、农户人居收入(0.0123)、年龄(-0.1355)、地貌特征(0.7321)的影响;收获环节农机需求受到农机拥有量(-0.5264)、道路情况(0.5758)和地貌特征(0.7326)的影响。从农户类型分析,以农为主农户农机需求受劳动力数量、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拥有量、年龄、受教育程度、道路情况、地形特征影响,结果分别是0.1364、0.2564、-0.6314、-1.2645、0.1453、0.3672、-0.9471;以农为辅农户农机需求受农机购置补贴、年龄、地形特征的影响,结果分别是0.2315、-0.1465、-1.0421。作者认为农机拥有量、农机购置补贴、地形特征、道路情况是影响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的关键因素,以上指标分别代表吉林省农机基础、自然禀赋、政府行为及基础设施,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政府行为和基础设施将不断优化,未来农机需求将有所调整和改善。(4)吉林省农机作业服务主体需求的影响因素。本文根据农机具原值将吉林省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分为农机户、I类农机服务组织、II类农机服务组织,并以此构建服务组织农机需求的影响因素模型,基于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这三类服务组织在农机需求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其中影响农机户农机需求的因素包括耕地块数、耕地转入情况、劳动力数量、农机购置补贴、性别、健康状态、兼职情况以及耕地地貌,结果分别为-0.2543、2.3533、-1.7543、0.8473、0.5433、1.3523、0.0632、-0.2364;I类农机服务组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最大块耕地面积、农业收入比例、劳动力数量、农机经营性收入比例、当地劳动力价格、农机购置补贴、年龄、性别、健康状态,系数分别为0.2846、1.3743、-1.3542、1.1263、0.6423、0.4324、-0.0357、0.5724、1.4164;II类农机服务组织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最大块耕地面积、农业收入比例、农机现值、当地劳动力价格、农机购置补贴、年龄、性别、健康状态、耕地地貌,系数分别为0.2746、1.4235、0.7385、-0.3635、0.3432、-0.0264、0.5913、1.4935、-0.1925。结果表明,农业收入比例、劳动力数量、农机购置补贴、健康状态对三类农机服务组织影响较大,可见除政府行为外,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对市场化要求更高。而随着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规模扩大,自然禀赋的限制日益减少,这一趋势与未来乡村振兴战略土地集约化、农业产业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具有一致性,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具有良好的辐射性。(5)吉林省农机需求趋势预测。基于吉林省2004-2018年农机装备使用情况构建吉林省农机需求水平指标体系,利用组合预测模型,对2019-2023年的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服务水平进行趋势预测。进一步依据《吉林省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指标中农业劳动生产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两项指标的目标值添加政策实施水平变量,分别按照1%、3%、5%的增长率构建吉林省农机需求政策效应动态仿真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控制劳动生产率按照每年1%,3%,5%的增长,农机总动力的年均增长分别为4.7%、7.5%、12.7%,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年均增长为4.9%、5.9%以及7%,机耕水平的年均增长为0.9%、1.1%、1.3%。利用动态仿真模型控制粮食综合生产率按照每年1%,3%,5%的增长,农机总动力的年均增长分别为4.8%、7.6%、9.3%,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为1.36%、3.14%以及6.23%,机耕水平的年均增长为0.93%、1.09%、1.28%。结果表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吉林省农机需求发展是有极强的推动作用,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吉林省农机需求水平。(6)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的借鉴。对日本和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借鉴日美地少人多、地广人稀的两种农业模式,针对我国及吉林省农业地貌复杂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建议: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重视科研创新体系。综上,基于前文从宏观层面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研究,微观层面影响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需求的因素研究,研判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机需求的发展趋势,同时借鉴日美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作者针对吉林省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发展提出应加大力度培养新农人、着力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村生产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推进农村生产性基础建设,保障农机化生产外部环境;强化农业机械安全监管,稳定农机装备市场平衡;加快农业机械科技创新,推进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发展等政策建议。
聂海澜[3](2019)在《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据此,按照当前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在农业生产力的区域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是保障粮食稳产、高产和各类资源合理配置和布局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和重要手段。但是,在农业综合开发的实际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阻碍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基于此,本文选取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实地调研、走访、查阅当地的年鉴、史、志及相关政府文件,在阐述农业综合开发基础理论,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农业综合开发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系统分析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状况,客观地指出其在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中的自身劣势和面临的挑战:如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功能不强;农业综合开发模式较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兼顾程度低;农村专业人才缺乏;农业基础设施底子薄,亟待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力度和动力不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农业资金投入不够等。最后,通过借鉴国外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经验,从六个方面提出推进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对策:一是政府为主导,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植力度,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二是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类农业物质装备;四是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利益,助农业综合开发持续健康发展;五是夯实农业科技基础,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六是建立多元的资金投入机制。
耿仲钟[4](2018)在《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这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三项补贴政策效果逐渐钝化。2015年国家在浙、鲁、皖、川、湘五省进行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将“三项补贴”三合一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一部分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被称之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另一部分资金用于提升粮食产能(被称之为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一年试点期满后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开。新政策催生新的问题,有必要对这项农业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本项研究的研究脉络如下:(1)从历史角度梳理我国主要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三项补贴改革之后各地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操作方式;(2)基于政策目标评价其政策效果,包括:评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耕地地力、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影响,评价适度经营规模补贴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业信贷担保的影响;(3)测算该项政策的政策成本以及农户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回应性;(4)根据WTO规则判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5)提出优化该项补贴政策的建议。本文构建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研究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并综合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有别于既有研究的一些处理和方法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揭示该项新农业政策的政策效果,而且能够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是对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旨在“藏粮于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普惠制”的性质仍然没变,但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体现了“特惠制”;(2)现有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影响程度并不显着;“政策目标模糊-执行较困难”不利于保护地力保护目标的达成。单独依靠该项补贴资金无法达成地力的提升与保护;(3)相比较而言按确权面积方式补贴对农户收入影响更大,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补贴方式对产量影响更大,但不管哪种方式当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对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刺激作用较小,该项补贴能够缩小农户的收入不平等;(4)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但是规模经营主体对粮价变动更敏感;(5)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体系能够增强担保公司的核心实力,有利于撬动更大的信贷资金,刺激银行信贷供给,降低农户融资成本;(6)与原三项补贴的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得以简化,与其他涉农政策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不高;农户对两项补贴的期望补贴标准在100-200元/亩,期望补贴与与种植面积相挂钩,农户期望更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社会化服务;(7)“三项补贴”改革大大释放了黄箱尤其是非特定产品支持的政策空间,未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确权面积挂钩能进一步符合WTO规限。
罗东义[5](2018)在《江汉平原地区农户储粮损失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以湖北省监利县为例》文中认为《2014-2015粮食评估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粮食产后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每年达350亿公斤以上,接近全年粮食总产量的6%,而全国每年因农户储粮造成的粮食损耗约400亿斤,占整体损耗的50%至60%,可见农户储粮损失现象非常严重,是我国一个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湖北省监利县各个乡镇收集的数据对全县农户储粮行为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对全县储粮损失现状、造成损失的原因和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本文主要通过调查研究并结合对粮食部门的走访调查,了解监利县农户的储粮现状情况并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现今农户数量依然庞大,但是个体规模小,布局非常分散,农户储粮积极性下降,储粮数量正在减少,粮食储存时间也在缩短,农户储粮损失依然严重。监利县农户储粮销售的主要时期在当年的9至12月,即收获后的三个月内,约85%的农户会选择在此时间段将粮食抛售。农户自储余粮,主要考虑两个要素,一是住房条件较好,有场地存粮,此类一般以袋装为主;二是部分农户经济宽裕,存粮待价销售。约10%的农户会选择在十二月至春节来临时期选择将粮食抛售,及收获后的4-6个月,只有少数的农户会将粮食储藏到来年的春天。储粮过程中主要的粮食损害表现在鼠害、霉变和虫害,其中鼠害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监利县农户储粮可通过宣传和推广科学储粮,在农村建立科学储粮思维;制定农户储粮技术规范,引导农民科学储粮;加大科学储粮仓的推广使用和储粮损失预防措施;推进农村集体粮仓,扶持储粮大户;成立“粮食银行”,推进农村代储服务;构建农村储粮服务体系,建立储粮宣传中心6个方法在农村实施,达到节粮减损的效果。监利县农户通过科学的储粮减损,在宏观方面,可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做到节粮减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微观方面,可以帮助农户在储粮过程中减少损失,提高收入。
周波[6](2017)在《“十三五”时期信阳市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农业发展是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十三五"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时期,因此粮食安全显得更加重要。从目前信阳市粮食生产情况分析看,存在一定的粮食安全隐患。因此,通过深化农业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
吴珍彩[7](2016)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75%以上,粮食主产区提供了全国80%以上的商品粮,粮食调出量占全国的90%以上,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域。与此同时,粮食主产区社会经济发展却不容乐观:经济增长乏力,财政收支困难;粮食生产比较收益率低、产业竞争力弱;粮农种粮收入增长缓慢,激励农民安心种粮的动力严重不足。粮食主产区成了关键的问题区域。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利益失衡是根源,粮食主产区在粮食生产中存在利益损失。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建立高效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协调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和国家粮食安全三者之间关系。本研究目的和内容正基于此。本论文在整理和分析国内外粮食主产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外部性理论、机会成本理论、分工协作理论等为指导,系统研究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贡献和机会成本损失,深入探讨当前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中存在问题和粮食生产中利益相关主体的矛盾与冲突,客观揭示了需要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协调平衡粮食生产相关主体利益关系,确保商品粮生产安全。首先,通过对我国典型粮食主产区之一—河南省利益补偿机制实施效果分析,找到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利用博弈理论分析了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中相关利益者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明确了粮食主产区在粮食生产中存在利益失衡,也为补偿主、客体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再次,从普通种粮农户微观层面入手,对利益补偿需求进行调查研究,使得后期构建完善的利益补偿机制有了微观层面数据支撑。第四,在前面几部分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再加上对粮食生产外部性、粮食主产区重要贡献及机会成本损失的重新认识,构建了两个层次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并对各层补偿标准测算进行应用研究。最后,针对补偿机制运行中的风险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及政策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粮食生产具有多种价值,主产区存在外部性和机会成本损失。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碳源,对维持自然平衡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粮食生产保障国家商品粮供应,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是非市场价值,且具有外部性。粮食生产所用要素有多种用途,耕地对承包耕地的农户来讲,可以改变耕地用途,生产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对于粮食主产区来讲,可以把耕地收为国有,变为收益更高的工业、商业用地,主产区政府和农户都存在机会成本损失;农民外出务工机会的增多,且较高的务工收入,使得农村劳动力要素也存在机会成本损失。以上构成了粮食主产区价值补偿的理论基础。(2)当前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效果不强且逐渐减弱。以种粮大省--河南省为例,分别就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综合情况和补偿效应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1)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综合评价一般,机制运行效果不理想,五个指标中,除“补偿监督”是“良好”外,其它几个指标都是“一般”,而“补偿标准”相对最差,其评价结果为“较差”;(2)河南省粮食主产区补偿效应得分整体上稳步增长,年均增长率7.5%,说明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不断提高,但提高速度不断下降,补偿效应不断弱化。(3)粮食生产中利益相关者存在利益冲突。粮食生产中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中央政府、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粮食主销区地方政府、农业企业、粮农和粮食消费者。他们之间的多重利益博弈结果表明,当前的制度安排很难调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各主体间出现了利益失衡。(4)利用河南省种粮大县566份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农户对利益补偿机制需求,并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利益补偿补偿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粮食收益与其它收益对比、对补偿政策的了解、补贴政策效果、对补偿依据、方式、标准的评价和对政府信贷政策评价的影响显着。农户是粮食生产的实施者,对利益补偿效应的评价会影响其种粮意愿,进而影响粮食安全,因此,构建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必须关注农户的利益诉求,选择合理的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对农户在粮食生产的种种贡献和机会成本给予有效弥补,从而激发他们在粮食生产量和质方面的潜能。(5)以基金为核心构建两个层次的利益补偿机制。第一层次是基于粮食生产外部性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主要解决粮食生产中粮食安全效益外部性内部化问题;第二层次是基于粮食生产机会成本损失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主要解决粮食生产用地多种用途的机会成本损失内部化问题。在两个层次的利益补偿机制中,多元化的补偿主、客体确定充分体现了“谁受益,谁补偿”和“谁受损、谁受偿”的原则;多角度的补偿标准测算充分反映了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主体粮食生产价值和在粮食生产中机会成本;多样化的补偿方式很大程度上能满足粮食主产区不断变化的需求;以基金为核心构建自上而下的四级管理委员会使得补偿机制能够低成本有效运行;监督机制和政策建议的有效落实将会为补偿机制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张正斌,段子渊,徐萍,刘坤,李贵[8](2016)在《安徽省粮食安全及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文中研究表明安徽省从一个灾害频发的穷省,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目前具有350亿kg的粮食生产能力,是解放初期63.9亿kg的5.5倍,已经成为我国五大粮食调出大省之一,粮食总产到2020年有望达到400亿kg,在我国农业区域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安徽省农田水利建设薄弱、多数地区靠雨养农业,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左右;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农业管理粗放,单产普遍较低;远远没有发挥其自然资源禀赋的生产潜力,是我国未来中低产田重点改造的地区。本文提出安徽省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是:在绿色提质增产增效的总体方针指导下,在区域治理方面,重点改造淮北砂姜黑土中低产田面积,扩大建设淮河流域吨粮县市;在区域发展模式方面,主抓沿江淮(水稻-小麦)和淮北平原(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及深加工主体功能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拓展江淮丘陵发展经济林果业和特色养殖业,加快发展皖南及皖西大别山区绿色生态产业;在农业基础建设方面,突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投资大中型农业机械化普及,创建绿色提质增效防灾减灾体系;在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面,继续坚持水稻提升,小麦高产、玉米振兴,兼顾油料作物(油菜、大豆)调节;在作物品种优化布局方面,淮南地区减籼稻扩粳稻稳定油菜,沿淮和淮北地区是减弱冬小麦扩半冬性优质小麦,改中晚熟玉米为中早熟籽粒脱水快优质品种。创建出具有安徽省特色、水热资源高效利用(8001 000 mm降水)、投入少、快速改造大面积中低产田、延伸绿色优质高效农产品产业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卫荣[9](2016)在《基于经营主体视角下的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研究 ——以黄淮海地区为例》文中认为伴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粮食生产遭受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资源刚性约束影响,粮食安全面临重重考验。为此,国家提出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轮作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状况,分析影响小麦-玉米经营规模的主要因素,探寻适度规模区间,为各级政府出台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论文结合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分析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对比各经营主体发展模式,借鉴案例分析法对黄淮海地区具有代表意义的规模经营生产案例进行更深一步研究,最后得出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方面显示出较强的优势。“土地托管”服务的发展也为我国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效益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论文利用2014年黄淮海地区河南、山东、河北三省的农业座谈以及入户调研数据,从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和不同经营规模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小麦-玉米轮作规模情况。基于黄淮海地区农户调研数据,首先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及冗余分析,对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轮作经营规模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耕地规模的变化对农户种粮收入以及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其次,借助SBM模型对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区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得出最优效率规模。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轮作经营主体案例分析结果显示,经营主体的生产积极性较高,普遍有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的意愿,但同时也存在着生产结构单一、组织化程度低、借贷资金难、生产成本高涨等问题。调研地区适度经营规模影响因素方面,经营者年龄与经营规模、种地收入、小麦-玉米总产量有显着性负相关,耕地规模的增加对提高农户种地收入具有促进作用,单位面积产量与种地收入有显着性正相关,增加化肥和机械投入有利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轮作效率最优的规模区间为0-2.1亩、27.6-34亩、34-50亩、50-150亩以及560-720亩,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下,我国针对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区域应鼓励和支持经营规模在27.6-50亩的中农、50-150亩的家庭农场(大户)以及560-720亩的种粮大户等经营主体。本文最后结合前六章的研究内容和结论,从加强对家庭农场以及种粮大户的培养、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保障机制、统一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孙鲁威[10](2011)在《机制创新打开增粮新天地》文中认为2010年夏收前夕,记者来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山东省桓台县,与以往不同的是,农业局局长韩其凤没有带记者直接去看麦子,而是先转了几家合作社。记者当时很是有些纳闷。到年底,农业部做出了关于表彰2010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决定,表彰了一批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先?
二、2004年粮食生产大户标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粮食生产大户标兵(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募兵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募兵制的发生与条件 |
一、卫所制的功能和军制演变 |
二、募兵制的发生与兵源 |
三、募兵制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募兵制的发展和募集士兵的管理 |
一、土木之变后募兵规模的扩大 |
二、明中期募兵的制度化推进 |
三、从募兵到募军:卫所制的补充 |
四、明后期雇佣性质募兵的出现与扩大 |
五、雇佣兵队:从招首到将帅家丁的军前报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募兵的军饷和军费 |
一、单兵报酬的演变 |
二、募兵军费与财政 |
第四章 募兵制的军事成效 |
一、数量及在军队中的占比 |
二、质量与军事特点 |
三、两种雇佣关系下的明代后期军队结构 |
四、调募与明朝的灭亡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原始文献 |
二、今人着述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机需求影响因素与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户 |
2.1.2 农机服务组织 |
2.1.3 农机户 |
2.1.4 农机需求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生产要素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2.2.4 规模经济理论 |
2.2.5 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机需求的关系研究 |
3.1 乡村振兴与农机需求的逻辑关系分析 |
3.1.1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 |
3.1.2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基本保证 |
3.1.3 农机需求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动力 |
3.2 乡村振兴与农机需求的系统分析 |
3.2.1 乡村振兴的系统分析 |
3.2.2 农机需求的系统分析 |
3.2.3 乡村振兴与农机需求的系统耦合 |
3.3 乡村振兴与农机需求的联动机制 |
3.3.1 HCD模型原理 |
3.3.2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机需求系统“ISRS”模型 |
3.3.3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机需求的联动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农机需求状况的宏观视角分析 |
4.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脉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脉络 |
4.1.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4.1.3 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
4.2 农机需求主导影响因素的确定 |
4.2.1 灰色关联分析法介绍 |
4.2.2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4.2.3 数据描述性分析及预处理 |
4.2.4 农机需求影响因素关联度排名 |
4.3 我国农机需求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4.3.1 计量模型构建 |
4.3.2 数据检验 |
4.3.3 回归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
5.1 吉林省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
5.2 吉林省农户农机使用现状及需求特征 |
5.2.1 吉林省农户农机使用现状 |
5.2.2 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特征 |
5.3 农户农机需求分析 |
5.3.1 样本描述 |
5.3.2 农户农机需求描述性统计 |
5.4 农业生产环节对农机需求的影响 |
5.4.1 研究假设 |
5.4.2 模型构建 |
5.4.3 回归结果分析 |
5.5 农户农机需求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吉林省农机作业服务主体的农机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
6.1 吉林省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发展现状 |
6.2 吉林省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农机需求特征 |
6.3 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农机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1 数据样本描述 |
6.3.2 模型构建 |
6.3.3 计量方法介绍 |
6.3.4 回归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机需求趋势的预测研究 |
7.1 吉林省农机需求预测指标体系构建 |
7.1.1 农机需求水平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7.1.2 农机需求水平指标体系设计 |
7.2 吉林省农机需求预测模型构建 |
7.2.1 组合预测原理 |
7.2.2 组合预测确定最优权重 |
7.2.3 单一预测模型介绍 |
7.3 吉林省农机需求水平预测 |
7.3.1 农业机械装备需求体量预测 |
7.3.2 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预测 |
7.3.3 农业机械化服务的专业化程度预测 |
7.4 吉林省农机需求政策效应动态仿真模拟 |
7.4.1 吉林省农机需求动态仿真模型构建 |
7.4.2 农机需求政策效应动态仿真模型的参数评估 |
7.4.3 吉林省农机需求政策效应动态仿真分析的情景分析 |
7.5 吉林省农机需求趋势分析 |
7.6 小结 |
第8章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及启示 |
8.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经验 |
8.1.1 日本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 |
8.1.2 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 |
8.2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经验的启示 |
8.2.1 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 |
8.2.2 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加大力度培养新农人,着力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
9.2.2 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村生产方式转变 |
9.2.3 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 |
9.2.4 推进农村生产性基础建设,保障农机化生产外部环境 |
9.2.5 强化农业机械安全监管,稳定农机装备市场平衡 |
9.2.6 加快农机科技创新,推进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农机化发展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综合开发的概念 |
2.1.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概念 |
2.1.3 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式 |
2.1.4 农业综合开发特点 |
2.1.5 农业综合开发的作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域经济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农业产业结构理论 |
3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状况 |
3.1 区域概况 |
3.2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历史回顾 |
3.3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
3.3.1 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模式 |
3.3.2 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特点 |
3.4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经验做法 |
3.4.1 多种机制共享发展成果 |
3.4.2 多种方式扶持新型经营主体 |
3.4.3 多种要素激发融合活力 |
3.5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绩效分析 |
3.5.1 益阳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投入分析 |
3.5.2 益阳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产出效益分析 |
4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SWOT分析 |
4.1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优势 |
4.1.1 自然地理得天独厚,农业综合开发区位优势显着 |
4.1.2 项目开发区内因地、因时质宜,综合开发特色明显 |
4.2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劣势 |
4.2.1 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功能不强 |
4.2.2 农业综合开发模式较落后,产业结构单一 |
4.2.3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兼顾程度低 |
4.2.4 农村专业人才缺乏 |
4.2.5 农业基础设施底子薄,亟待完善 |
4.2.6 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力度和动力不足 |
4.2.7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
4.3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机遇 |
4.3.1 各类配套政策出台 |
4.3.2 各类资金注入和引进 |
4.3.3 加大了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和管理力度 |
4.4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威胁 |
4.5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策略 |
4.5.1 SWOT分析中的环境因素 |
4.5.2 SWOT分析结果 |
4.5.3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策略 |
5 国内外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和启示 |
5.1 典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启示 |
5.1.1 美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 |
5.1.2 日本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 |
5.1.3 德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 |
5.1.4 澳大利亚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 |
5.2 国内农业综合开发的启示 |
5.2.1 黑龙江大庆市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 |
5.2.2 山东省平邑县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 |
5.3 国内外农业综合开发的启示 |
5.3.1 以政府为主导,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 |
5.3.2 创新了农业综合开发模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5.3.3 夯实农业综合开发的科技教育基础及社会化服务体系 |
6 推进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对策 |
6.1 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植力度,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 |
6.2 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6.2.1 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模式 |
6.2.2 各类资源相互统一融合 |
6.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类农业物质装备 |
6.4 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助农业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 |
6.5 夯实农业科技基础,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6.5.1 创新农业科技管理模式和机制 |
6.5.2 实施人才兴农、科技兴农,培育新型职业型农民 |
6.5.3 完善产、学、研“一条龙”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
6.6 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及三项补贴改革 |
3.1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 |
3.2 我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 |
3.3 “三项补贴”改革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地力保护视角 |
4.1 补贴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微观调研数据 |
4.2 补贴对耕地地力的影响——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
4.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的逻辑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
5.1 政策效果模拟方法——PMP模型 |
5.2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
5.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
6.1 基于田野调查的规模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案例 |
6.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
6.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的受益公平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信贷担保视角 |
7.1 市场失灵与农业信贷担保 |
7.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数理分析 |
7.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成本与回应性分析 |
8.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财政成本 |
8.2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 |
8.3 政策的回应性分析:农户的了解、评价与期望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分析 |
9.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黄箱空间释放 |
9.2 “三项补贴”改革前后政策保护程度变化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优化 |
10.1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 |
10.2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国内支持政策 |
10.3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优化安排 |
10.4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11.1 主要结论 |
11.2 政策建议 |
1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部分田野调查素材整理 |
(二)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整理 |
(三) 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江汉平原地区农户储粮损失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以湖北省监利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1.4.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湖北省监利县农户储粮损失的现状分析 |
2.1 监利县农户储粮的主要特点 |
2.2 监利县农户储粮的损失现状 |
2.3 监利县农户储粮的销售情况 |
2.4 监利县农户储粮的品种及损失情况 |
2.5 监利县粮食储粮品种的生产情况 |
2.6 监利县农户储粮发展趋势分析 |
2.6.1 监利县农户储粮积极性下降 |
2.6.2 监利县农户储粮数量呈下降趋势 |
2.6.3 监利县农户储粮方式逐渐多元化 |
2.6.4 监利县农户自储依然是主要储粮方式 |
第三章 监利县农户储粮损失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分析 |
3.1 监利县农户储粮损失的主要问题 |
3.1.1 监利县农户储粮减损意识薄弱 |
3.1.2 监利县农户储粮设施简陋 |
3.1.3 监利县农户个体规模太小 |
3.1.4 监利县农户储粮技术欠缺 |
3.1.5 监利县农户储粮管理存在盲区 |
3.2 农户储粮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 |
3.2.2 粮食储存销售情况 |
3.2.3 粮食市场体系及价格 |
3.2.4 国家粮食政策及补贴措施 |
3.2.5 自然及社会环境条件 |
第四章 监利县与其他地区农户储粮损失差异比较分析 |
4.1 监利县与其他地区农户储粮减损预防措施的比较分析 |
4.2 监利县与其他地区农户储粮装具的比较分析 |
4.3 监利县与其他地区农户储粮气候差异比较分析 |
4.4 监利县与其他地区农户储粮规模比较分析 |
第五章 对监利县农户储粮减损的对策建议 |
5.1 宣传和推广科学储粮,在农村建立先进储粮思维 |
5.2 制定规范的农户储粮管理方式,引导农民科学储粮 |
5.3 加大科学储粮仓的推广使用和减损预防措施的实施 |
5.4 推进农村集体粮仓,扶持储粮大户 |
5.5 成立“粮食银行”,推进农村代储服务 |
5.6 构建农村储粮服务体系,建立储粮宣传服务中心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十三五”时期信阳市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阳市农业发展现状与现代农业体系的构建 |
1. 粮食总产量逐年提高 |
2.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
3. 农业产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
4. 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势头良好 |
5.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快速发展 |
6. 现代农业产业基础不断加强 |
7. 农业机械化强力推进 |
8. 农业科技快速进步 |
二、“十三五”期间信阳市粮食安全隐患及其因素分析 |
1.“十三五”期间信阳市粮食安全三大隐患 |
2. 现代农业发展与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 |
三、信阳市发展现代农业加强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
1.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 |
2.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
3. 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
4. 加大现代农业资金支持力度 |
5. 深化现代农业管理制度改革 |
(7)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可能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粮食主产区 |
2.1.2 利益补偿机制的内涵 |
2.2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机会成本理论 |
2.2.4 博弈论 |
2.2.5 分工协作理论 |
2.2.6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实证基础 |
2.3.1 河南省粮食安全贡献 |
2.3.2 河南省生态效益贡献 |
2.3.3 河南省粮食生产中的利益损失 |
2.4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研究思路 |
2.4.1 构建和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前提 |
2.4.2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主要特征 |
2.4.3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构成要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现状分析 |
3.1 我国粮食支持政策历史变迁 |
3.1.1 间接支持阶段:1949-2003 年 |
3.1.2 直接支持阶段:2004 年至今 |
3.2 我国现有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 |
3.2.1 粮食直接补贴 |
3.2.2 农资综合补贴 |
3.2.3 良种补贴 |
3.2.4 农机购置补贴 |
3.2.5 最低收购价 |
3.2.6 产粮大县奖励政策 |
3.3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运行状况评价:以河南省为例 |
3.3.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3.2 指标构建和评价测算 |
3.3.3 实证研究结果 |
3.4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
3.4.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3.4.2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3.4.3 结果分析 |
3.5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 |
3.5.1 主客体界定不清,责任不明确 |
3.5.2 补偿标准偏低,未能体现主产区贡献 |
3.5.3 补偿方式单一,偏重“输血式”补偿 |
3.5.4 粮食补贴资金来源渠道不合理 |
3.5.5 监督措施不到位,机制运行效率不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中的利益损益博弈分析 |
4.1 粮食生产中利益相关者界定 |
4.1.1 中央政府 |
4.1.2 地方政府 |
4.1.3 粮农 |
4.1.4 农业企业 |
4.1.5 粮食消费者 |
4.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分析 |
4.2.1 利益诉求分析 |
4.2.2 利益冲突解析 |
4.3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行为分析 |
4.3.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博弈 |
4.3.2 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间的利益博弈 |
4.3.3 粮农与政府间的利益博弈 |
4.3.4 粮农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博弈 |
4.4 相关利益平衡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户利益补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农户利益补偿的经济学分析 |
5.1.1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经济学分析 |
5.1.2 粮食直补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
5.1.3 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
5.2 农户利益补偿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5.2.1 研究区域概述 |
5.2.2 研究方法和理论假设 |
5.2.3 资料来源和统计分析 |
5.2.4 模型选择和变量设计 |
5.2.5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5.3 农户受偿意愿值估计 |
5.4 对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启示 |
5.4.1 农户利益补偿是基础 |
5.4.2 利益损失核算是关键 |
5.4.3 利益补偿需求具有差异性 |
5.4.4 利益补偿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优化 |
6.1 利益补偿机制优化的原则和目标 |
6.1.1 利益补偿机制优化的原则 |
6.1.2 利益补偿机制优化的目标 |
6.2 利益补偿主、客体结构 |
6.2.1 基于外部性补偿的主、客体结构 |
6.2.2 基于机会成本补偿的主、客体结构 |
6.3 利益补偿标准的测算 |
6.3.1 利益补偿标准测算的技术思路 |
6.3.2 利益补偿标准测算过程 |
6.4 利益补偿方式 |
6.4.1 现金补偿和非现金补偿相结合 |
6.4.2 行政性补偿和市场化补偿相结合 |
6.4.3 纵向补偿和横向补偿相结合 |
6.4.4 普惠型补偿和特惠型补偿相结合 |
6.5 利益补偿资金筹措 |
6.5.1 国家专项投资 |
6.5.2 区域性利益补偿 |
6.5.3 主产区政府投资 |
6.6 利益补偿机制的运作 |
6.6.1 基本运作形式 |
6.6.2 基于外部性补偿的机制运作方式 |
6.6.3 基于机会成本补偿的机制运作方式 |
6.7 利益补偿阶段划分 |
6.7.1 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的垂直型补偿(补偿型) |
6.7.2 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横向补偿(合作型) |
6.7.3 以企业、消费者为主导的直接补偿(市场型)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标准测算的应用---以河南省滑县为例 |
7.1 研究区域概况 |
7.2 基于外部性补偿的标准测算 |
7.3 基于机会成本补偿的标准测算 |
7.3.1 农业结构高级化的利益补偿标准测算 |
7.3.2 农用地转建设用地的利益补偿标准测算 |
7.4 补偿面积确定 |
7.5 补偿金额确定 |
7.5.1 基于外部性补偿的标准确定 |
7.5.2 基于机会成本补偿的标准确定 |
7.5.3 补偿标准的进一步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政策体系研究 |
8.1 机制运行中的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 |
8.1.1 风险分析 |
8.1.2 防范机制设计 |
8.2 提高利益补偿机制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
8.2.1 健全我国农业补偿法律法规体系 |
8.2.2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横向转移支付机构 |
8.2.3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支持种粮大户发展 |
8.2.4 健全农村金融制度,支持农业发展 |
8.2.5 加强农技指导,支持农户科学种粮 |
8.2.6 完善粮食购销市场体系 |
8.2.7 完善政绩考核标准 |
8.2.8 建立健全粮食生产保险制度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粮食生产具有多种价值,主产区存在外部性和机会成本损失 |
9.1.2 粮食生产是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出现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
9.1.3 当前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效果不强且逐渐减弱 |
9.1.4 粮食生产中利益相关者存在利益冲突 |
9.1.5 不同农户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认知和需求存在差异 |
9.1.6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受种粮农户需求等多方面影响 |
9.1.7 以基金为核心构建两个层次的利益补偿机制 |
9.2 研究不足和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8)安徽省粮食安全及现代农业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安徽省具有很大的粮食生产能力并在我国农业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 |
2 安徽省加快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举措 |
3 安徽省粮食生产展望与绿色增产模式行动 |
4 影响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不利因素 |
5 促进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 |
6 创建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
(9)基于经营主体视角下的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研究 ——以黄淮海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农业规模经营的理论研究 |
1.2.2 国外关于农业规模经营的实证研究 |
1.2.3 国内关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研究 |
1.2.4 国内关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证研究 |
1.2.5 总结与评价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采用的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土地产权理论 |
2.3 交易费用理论 |
2.4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理论 |
2.4.1 规模经营、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 |
2.4.2 要素投入与产出的生产关系 |
2.4.3 农户经营规模与生产效益 |
2.4.4 农业适度规模的动态分析 |
第三章 粮食生产经营规模的演化 |
3.1 我国粮食生产发展与现状 |
3.1.1 粮食作物区域分布与品种结构 |
3.1.2 粮食生产阶段的划分 |
3.1.3 粮食生产发展经验总结 |
3.2 粮食生产户均规模的变化 |
3.2.1 全国户均规模小幅回升 |
3.2.2 各省户均规模差异较大 |
3.3 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目标与条件 |
3.3.1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目标 |
3.3.2 我国所具备的适度规模经营条件 |
3.4 农户演化与适度规模经营的探索 |
3.4.1 中国传统小农户的演变与分化 |
3.4.2 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3.5 粮食经营规模适度值的选择与实现 |
3.5.1“适度性”的多种判定标准 |
3.5.2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尺度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淮海地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发展分析 |
4.1 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 |
4.1.1 家庭农场发展形式多样 |
4.1.2 种粮大户机械化水平高 |
4.1.3 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能力强 |
4.1.4 农业企业解决农户市场对接问题 |
4.2 黄淮海地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4.2.1 河南经营主体以种植业为主 |
4.2.2 山东经营主体发展数量最多 |
4.2.3 河北经营主体业务分布广泛 |
4.3 基于调研的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案例分析 |
4.3.1 案例分析内容 |
4.3.2 经营主体的选择 |
4.3.3 经营主体行为分析 |
4.3.4 案例总结 |
4.4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调研的黄淮海粮食主体经营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
5.1 农户经营规模经济学分析 |
5.2 变量的选择及统计性描述 |
5.3 农户粮食经营规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5.3.1 耕地面积是影响种地收入的主要因素 |
5.3.2 单位面积产量对种地收入有显着性影响 |
5.3.3 化肥投入对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最大 |
5.3.4 经营者年龄与经营规模、农业收入有显着性负相关 |
5.4 土地托管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 |
5.4.1 全托服务解放农业劳动力 |
5.4.2 半托服务提高粮食生产专业化水平 |
5.4.3 土地托管方式的分析评价 |
5.5 粮食经营规模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
5.5.1 资金支持决定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 |
5.5.2 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提升规模经营效益 |
5.5.3 市场化程度影响规模经营的资源配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调研的黄淮海粮食经营主体生产效率分析 |
6.1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基于聚类分析的农户经营规模划分 |
6.3 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的效率测度 |
6.3.1 变量的选择及描述 |
6.3.2 整体效率水平较好 |
6.3.3 个体效率差异性大 |
6.3.4 效率值随规模的扩大而上升 |
6.3.5 最优经营规模分析 |
6.4 非有效决策单元投入产出调整 |
6.4.1 土地投入需大量调整 |
6.4.2 单位面积产出调整较小 |
6.4.3 重点调整投入过量问题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2004年粮食生产大户标兵(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募兵制研究[D]. 王慧明.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机需求影响因素与趋势研究[D]. 陈旭. 吉林大学, 2020(03)
- [3]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D]. 聂海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4]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D]. 耿仲钟.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5]江汉平原地区农户储粮损失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以湖北省监利县为例[D]. 罗东义. 武汉轻工大学, 2018(01)
- [6]“十三五”时期信阳市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战略研究[J]. 周波. 全国流通经济, 2017(14)
- [7]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D]. 吴珍彩. 石河子大学, 2016(05)
- [8]安徽省粮食安全及现代农业发展战略[J]. 张正斌,段子渊,徐萍,刘坤,李贵.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09)
- [9]基于经营主体视角下的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研究 ——以黄淮海地区为例[D]. 卫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12)
- [10]机制创新打开增粮新天地[N]. 孙鲁威. 农民日报,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