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单斜结构的Li3V2(PO4)3因具有理论比容量高和充放电电压平台高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应用潜力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同时其电子导电率低的缺点,限制了该材料的实用化。本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了Li3V2(PO4)3材料,考察了合成工艺、碳还原剂和金属离子掺杂对Li3V2(PO4)3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首先,考察了磨料方式、煅烧时间和烧结方式等工艺条件对Li3V2(PO4)3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LiOH·H2O为Li源并以碳纳米管为还原剂,且C、V投料比为2.5/2时,最佳的合成工艺是利用球磨方式来混合原料,在Ar气氛中300℃预烧4h,冷却研磨后,再于Ar气氛中800℃下一次烧结24h。在此条件下所合成的Li3V2(PO4)3为纯相的单斜结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6 mAh·g-1(0.1 C),5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1%。其次,研究了碳还原剂对Li3V2(PO4)3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碳纳米管为还原剂时,碳的最佳加入量是C/V为2.7/2,此条件所合成Li3V2(PO4)3的电子电导率为2.153×10-5 S·cm-1。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7 mAh·g-1(0.1 C),4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4%;以蔗糖为还原剂时,碳的最佳加入量是C/V为3.5/2,此条件所合成Li3V2(PO4)3的电子电导率为5.562×10-3 S·cm-1,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7 mAh·g-1(0.1 C),4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4%。最后,以蔗糖为碳还原剂(其中C/V为3.5/2)合成了磷酸钒锂材料,研究了Li+离子缺位或者过量以及Nb5+、Ti4+和Mg2+掺杂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缺位或者过量可以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XRD测试结果表明,Nb5+、Ti4和Mg2+等金属离子的少量掺杂,没有改变材料的单斜结构。SEM观察结果表明,金属离子掺杂后,材料颗粒发生细化。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Nb5+、Ti4+和Mg2+等金属离子的少量掺杂会降低材料的电荷转移电阻,使材料的充放电可逆性变好。充放电测试结果显示,Mg2+掺杂的材料具有良好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在20 C放电倍率下,Li3(V0.9Mg0.1)2(PO4)3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07 mAh·g-1,8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8%。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的研究进展[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0(07)
- [2].稀土离子掺杂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C的影响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7(10)
- [3].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的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 2014(03)
- [4].碳源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性能的影响[J]. 人工晶体学报 2012(06)
- [5].表面活性剂对溶胶-凝胶法合成Li_3V_2(PO_4)_3的影响[J]. 电池 2011(02)
- [6].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研究进展[J]. 江西化工 2009(02)
- [7].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研究进展[J]. 江西化工 2008(04)
- [8].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C的最新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5(06)
- [9].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的合成及性能[J]. 电池 2009(05)
- [10].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的研究进展[J]. 江西科学 2013(02)
- [11].环氧树脂作还原剂制备Li_3V_2(PO_4)_3的结构和性能[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9)
- [12].碳源对液相法制备Li_3V_2(PO_4)_3/C的影响[J]. 化工新型材料 2012(04)
- [1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C的制备及性能[J]. 电源技术 2012(12)
- [1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 热加工工艺 2011(10)
- [15].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的掺杂[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9(09)
- [16].金属元素掺杂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2(03)
- [17].喷雾干燥碳热还原法制备Li_3V_2(PO_4)_3/C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J]. 无机材料学报 2009(02)
- [18].合成温度对Li_3V_2(PO_4)_3/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S1)
- [19].不同碳源对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8(12)
- [20].Li_3V_2(PO_4)_3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J]. 电源技术 2017(04)
- [21].极片面密度和压实密度对Li_3V_2(PO_4)_3/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5(12)
- [22].溶胶-凝胶法合成3LiMnPO_4·Li_3V_2(PO_4)_3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15(01)
- [23].合成温度对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C性能的影响[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2(S2)
- [24].三元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08)
- [25].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C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J]. 电化学 2010(02)
- [26].三甘醇作碳源合成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J]. 电源技术 2017(07)
- [27].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和LiVPO_4F的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08(10)
- [28].碳源对Li_3V_2(PO_4)_3/C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29].以酚醛树脂为碳源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C[J]. 人工晶体学报 2014(12)
- [30].碳源对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