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悔罪表现

论悔罪表现

论文摘要

悔罪表现作为我国量刑中的一个重要情节,在司法实践中运用广泛。犯罪行为人存在悔罪的表现,表明其人身危险性相对较低。对于此类犯罪行为人,我们在适用刑罚时就必须区别于一般罪行及其恶劣、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行为人,对之从宽处罚,这才能更好的体现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成为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有利手段。悔罪表现是行为人在悔罪心理的支配下实施的一定行为,这种行为体现行为人的主观恶性明确小于其他犯罪行为人,基于刑罚个别化与刑罚轻缓化的考虑,可以对之实施从轻处罚。而对具有悔罪表现的犯罪行为人从轻处罚依然能够起到改造行为人,使之弃恶从善,重新回归社会。悔罪表现是犯罪行为人悔罪心理的外化,对其的认定只能通过行为人的该行为及其他客观因素来综合考虑,这就使得对悔罪表现认定存在难度,对悔罪表现的形式进行明确列举有利于其在我国司法量刑中的正确适用。由于除自首、坦白、立功这三种悔罪表现形式是刑法明确规定外,其他的悔罪表现形式都是酌定量刑情节,司法实践中对之如何认定及如何量刑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使得对之的量刑千差万别。通过分析我国对悔罪表现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提出相应的完善办法,使得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量刑更为合理可行。对悔罪表现的系统研究不仅有利于我国刑事法律体系的完善,而且对于罪犯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悔罪表现的正确适用,能够使刑法更好的惩罚及改造罪犯,鼓励犯罪分子尽快回归社会,成为一个善良公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写作意图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悔罪表现的基本理论
  • 2.1 悔罪表现的概述
  • 2.1.1 概念
  • 2.1.2 特征
  • 2.2 悔罪表现的本质
  • 2.2.1 道德基础
  • 2.2.2 人身危险性的体现
  • 第3章 悔罪表现的表现方式
  • 3.1 犯罪中的悔罪表现
  • 3.1.1 自动中止的行为
  • 3.1.2 积极救助被害人的行为
  • 3.1.3 积极挽救损失的行为
  • 3.2 犯罪后的悔罪表现
  • 3.2.1 自首行为
  • 3.2.2 坦白行为
  • 3.2.3 立功行为
  • 3.2.4 向被害人悔罪
  • 3.2.5 积极退赔退赃行为
  • 3.2.6 行刑中的认罪服法
  • 第4章 我国悔罪表现的立法缺陷与司法不足
  • 4.1 悔罪表现在立法上的缺陷
  • 4.1.1 无全面、可操作的立法规定
  • 4.1.2 悔罪表现类型不明确
  • 4.1.3 对悔罪者司法程序保障不够
  • 4.2 悔罪表现在司法实践中的不足
  • 4.2.1 对悔罪表现的司法认定尺度不一
  • 4.2.2 悔罪表现的认定忽视主观因素
  • 4.2.3 减刑和假释裁定中的不足
  • 第5章 我国悔罪表现的立法完善与司法改进
  • 5.1 立法完善
  • 5.1.1 将悔罪表现法定化
  • 5.1.2 借鉴国外的规定,明确悔罪表现的类型
  • 5.1.3 将悔罪表现规定为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及普通程序简易审的情形
  • 5.2 司法改进
  • 5.2.1 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统一悔罪表现的认定标准
  • 5.2.2 量刑时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
  • 5.2.3 减刑和假释裁定中的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甘蒙系列杀人犯罪行为人人格特征分析[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20(02)
    • [2].侦查阶段贿赂犯罪行为人心理状况实证研究[J].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5(04)
    • [3].贿赂犯罪行为人心理结构实证研究[J]. 中国检察官 2015(15)
    • [4].犯罪现场分类综述[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2(12)
    • [5].浅议利用行为节点分析法排除犯罪行为人的伪装行为[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06)
    • [6].犯罪行为人王某某心理行为分析[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4(03)
    • [7].绑架犯罪的心理指向浅谈[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2)
    • [8].系列强奸杀人犯罪人行为心理轨迹分析[J]. 公安研究 2011(10)
    • [9].刍议在故意杀人案件侦查中的犯罪心理痕迹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06)
    • [10].刑事和解程序中的赔礼道歉及其功能分析[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1(06)
    • [11].抢劫案件侦查的大数据方法及其运用分析[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9(06)
    • [12].论警察最小处置单元[J]. 公安教育 2020(03)
    • [13].浅析意大利战时军事刑法中的行刑延迟[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8(03)
    • [14].城市立体追踪网络构建研究[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06)
    • [15].马某某系列性侵案心理行为分析[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3(06)
    • [16].贪腐者极端心理评析[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7(05)
    • [17].层阶一体化责任初论[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6(05)
    • [18].行为证据中控制(能)力的分析及意义初探[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3(04)
    • [19].论恢复性司法在环境犯罪中的适用[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7(03)
    • [20].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的基本特征及治理路径[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1].上游犯罪行为人尚未定罪,如何认定洗钱罪[J]. 人民司法 2008(02)
    • [22].侦查破案的基本规律[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8(01)
    • [23].汽车盗窃防火墙[J]. 检察风云 2015(10)
    • [24].论刑事违法所得的认定与追缴[J]. 湖南社会科学 2009(02)
    • [25].浅析刑事责任的根源[J]. 法制与经济(中旬) 2013(03)
    • [26].农业保险领域犯罪的经济学分析——基于142个判例的研究[J]. 保险研究 2016(10)
    • [27].“被害人研究”在侦查实务界的实践与应用——对“三定侦查法”之“被害人研究”课题的探讨[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4(02)
    • [28].从命案现场看犯罪行为人的动机[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02)
    • [29].公安民警使用手枪时的掩体及其利用方法[J]. 公安教育 2019(07)
    • [30].悔罪与恢复性司法[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4(10)

    标签:;  ;  ;  

    论悔罪表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