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农业部发布全球棉花产需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孙彤彤[1](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谭琳元[2](2020)在《大麦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膳食消费结构不断发生改变,肉蛋奶等畜产品和啤酒的消费需求快速增加,作为优良的饲料和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大麦消费需求刚性增加。然而,大麦生产却没有随之增加,国内供给出现明显不足。与此同时,大麦进口大幅快速增加,严重冲击国内大麦市场,导致国产大麦价格大幅下降、生产规模严重萎缩。鉴于大麦进口大量增长导致国内产业遭受严重损害,中国商务部于2018年11月和12月分别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发起反倾销与反补贴立案调查,以期对国内大麦产业进行救济,保障大麦产业安全。因此,分析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业的影响,阐明进口影响的具体表现,防范进口的消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制定与完善大麦进口贸易和国内产业发展等方面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基于市场供给与需求、价格传导、局部均衡等理论,采用实地调研、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分析等方法,首先对大麦进口贸易现状、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剖析大麦进口增加的原因;其次,在描述分析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业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应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研究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市场价格和生产的影响程度;再次,采用进口依赖性指数衡量方法评估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最后,采用中国农业产业模型,构建大麦市场供求模型框架,通过设定不同的大麦进口关税提高情景方案,模拟分析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国内大麦价格、生产、消费及进口等方面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大麦进口增加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大麦缺乏国际竞争力,难以抵御进口冲击,影响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为生产成本较高、价格无竞争力、品质难以满足加工需求以及进口关税水平较低。(2)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业造成严重冲击与损害。首先,大麦进口价格对国内大麦价格具有显着传导影响,影响程度高达18.11%,大麦进口量对国内大麦价格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影响程度最高达20.43%;其次,大麦进口量对国内大麦生产具有显着挤出影响,影响程度达7.11%。大量低价进口大麦挤占国内大麦市场,导致国产大麦市场需求下降,国内大麦价格不断下跌,农民种植积极性降低,种植面积大幅减少,产量持续下降。(3)大麦进口存在依赖性风险。大麦进口集中度过高,进口依存度显着上升,自给率大幅下降,产业控制力减弱,威胁产业安全发展。(4)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国内大麦产业具有重要影响。以最大大麦进口来源国澳大利亚为例,在《中澳自贸协定》下中国对澳大利亚进口大麦实行零关税为参照,关税分别提高到3%、12%和20%,大麦饲用消费需求量将分别下降3.50%、12.29%和16.77%,对国内大麦饲用需求影响显着;国内大麦价格分别上涨2.89%、11.54%和19.23%,种植面积分别增加0.43%、1.64%和2.48%,总产量分别提高1.00%、3.86%和5.88%,对国内大麦产业起到一定的保护效应;大麦净进口量分别下降2.20%、7.82%和10.84%,产生一定的贸易保护和贸易救济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适度进口大麦,减小进口冲击;推动大麦进口来源多元化,降低进口依赖风险;加大政策支持与保护,提高国内大麦综合生产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国际竞争力等保障中国大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刘锐金[3](2020)在《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支持制度改革研究 ——政策效应评估及制度改革方向选择》文中认为自2004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市场价格支持、农业补贴和专项支持为主体的农业支持体系,对保障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农业支持政策进行一系列改革,先后取消了棉花、油菜籽、玉米等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逐步降低了水稻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进一步优化和创新了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但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依旧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水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在WTO的适宜性,国内粮食产需缺口对进口的依赖。继续完善改革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已经成为共识,但具体怎么改还存在一定的争论。为了更好理清改革思路,本研究评估了水稻、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对农户的产品产值、物质投入的影响,探索了棉花、玉米和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不同退出方式对生产的冲击及其收储价格设定的合理性,探讨了农业直接补贴对农户种子化肥农药投入、家庭收入及其收入流动的作用,分析了水稻、小麦和玉米市场支持政策在WTO规则下的争议焦点,识别了农民对农业支持政策选项的偏好,最后提出未来政策改革方向和一些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urvey,CFPS)4期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分析稻麦最低收购价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发现:当收购价格下跌并触发最低收购价政策时,较好地稳定了政策执行区水稻和小麦种植户的产品产值,但对种子化肥农药投入的影响弱,即政策的要素投入扭曲小;随政策收购量增加,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曾对稳定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户的产品产值、增加种子化肥农药投入具有显着的作用,当2015/2016年度价格大幅度下跌时,虽然政策性收储量大幅度增加,但政策效应是负面的,无法实现政策目标。(2)运用省级统计和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断点回归分析棉花、玉米和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发现:临时收储政策对棉花、玉米和油菜籽产量和化肥投入的影响差异大,由强到弱依次是棉花、玉米和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退出对油菜籽的负面影响最大,主要源于政策改革沟通不畅、配套政策不到位;油菜籽临时收储价格设置不如玉米和棉花有效,棉花和玉米的临时收储价格附近,种植户化肥投入明显提高。(3)运用CFPS的3期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和有序logit模型分析农业直接补贴发现:政府对农户家庭的直接补贴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尤其是规模较大的种植户,但品种之间有差异,水稻种植户特别是规模较大的种植户种子化肥农药投入对政府补贴的弹性较小;大多数农村家庭获得了农业补贴,政府直接补贴金额增加、对补贴的依赖程度提高不利于低收入农户家庭向上流动,也不利于较高收入组稳定在原收入组,而户主的健康水平则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稳健性检验表明,直接补贴对中西部农村家庭的负影响较弱,非农就业能有效促进家庭收入向上流动,但无法改善政府补贴的负影响。(4)运用WTO和OECD的报告数据,比较分析水稻、小麦和玉米市场支持量及其关键参数发现:同一作物不同国家用于计算市场支持量的固定外部参考价格不同,选择有资格接受管理价格的收购量也有不同的考量;若按照美国提交WTO的计算方法,无论如何调整稻麦最低收购价政策,都会超出限额,除非取消。(5)运用Best-Worst Scaling问卷设计获得的农户调查数据,使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农户政策偏好发现:农户对无需付费的市场支持政策或目标价格补贴最为期待,对各类保险保费补贴的政策选项偏好程度低;拥有非农兼业就业机会、生活态度乐观、种植规模大的农户更加关注农业生产性投入支持,对农业收入依赖程度更高的农户则更希望直接获得货币补贴。(6)我国农业支持政策在生产促进、农户政策偏好和WTO规则之间有难以协调的矛盾,建议继续保留水稻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现有农业支持总量稳定,研究提高农业支持政策的地方适应性和透明度,更好落实“米袋子”省长制;大幅度提高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农村婴幼儿、儿童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营养保障水平,增强生产经营主体的知识运用能力,更加突出农户的企业属性。
翟雪玲,原瑞玲[4](2019)在《近30年全球棉花产业格局变迁及对中国棉花产业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深入分析了近30年全球棉花生产、消费、贸易及棉花价格的变动特点、规律和原因。研究发现,近30年全球棉花生产格局受成本、种植模式和支持政策影响波动较大,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棉花消费增长较快,消费区域和棉花贸易格局随全球纺织业转移而变动,棉花贸易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棉花价格受宏观经济和外部环境影响加深,波动频率和幅度加大。因此,要应对棉花产业格局变动,化解风险,必须增强国内棉花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棉花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率,完善国内棉花进口配额管理机制以及开拓多元化进口市场。
王东杰[5](2017)在《大数据视角下的粮食安全预警研究 ——以玉米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经济安全,但粮食安全最脆弱。2015年7月1日通过的《国家安全法》明确提出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空间、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三元空间的交织、协同、融合不断加强,反映粮食安全状态的海量、多源、实时数据不断涌现,透视粮食安全规律的智能模型、算法、计算平台不断创新,为开展粮食安全预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本文从大数据视角切入,以中国粮食安全预警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总结梳理传统粮食安全预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大数据支撑的粮食安全理性预期预警理论,完善了涉及粮食安全在商品、天气、金融、能源等不同属性维度的预警指标,确定了预警指标的阈值和周期,基于预警指标构建了粮食供需预测模型,进行了未来10年玉米供需模拟分析,开展了大数据在价格预警上的应用,从大数据角度提出了完善粮食安全预警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在理论构建、指标选择、特征提取、模型构建和预警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以下探索性研究:一是提出了粮食安全理性预期预警理论。在综合预期理论、信息论、决策科学和预警理论基础上,形成了粮食安全理性预期预警理论,即大数据可以消除不确定性、超算体系可以提升信息处理效能,预期管理可以通过全局信息代替局部信息,用实时信息替代滞后信息,用同一性预期代替非同一性预期,减少信息不对称性,使得预警决策不断逼近理性,市场预期可以被识别、被管理和甚至被重塑。在信息流动与传播过程中,谁掌握了信息的权威性、透明度和解释权,谁就具备了把控市场预期的主动权、影响力和话语权。二是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粮食预警指标体系,突破了过往粮食安全预警研究指标的局限性。将气候、资本、能源等新影响因素指标纳入到预警指标体系中,通过对南方涛动指数、期货市场非商业持仓情况、生物质能源发展情况的分析,可对全球化背景、复杂环境下粮食安全进行指标预警研究,提升了粮食安全预警指标的完备性。三是开展了预警指标的阈值和周期等基础性研究。在预警指标阈值确定上,运用分位数方法、概率分布+分位数等方法确定了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玉米产量波动指数、玉米消费量波动指数、全国粮油批发价格指数、玉米库存消费比指数、玉米供需差率指数等预警指标的阈值;在预警指标周期波动识别上,运用X11方法和频谱分析方法,分析发现粮食产量波动周期大约为13年左右,水稻为7年左右,小麦和玉米为3年左右。四是开展了玉米供需预测模拟分析。基于局部均衡原理构建了粮食供需预测模型,在联合国人口高增长方案假设条件下,对未来10年的玉米供需状况进行了预测分析。发现2016-2020年间,玉米国内消费年均增长4.9%,面积年均递减3.4%的情况下,玉米的单产应保持年均增长1.6%,去库存年均消耗1300万吨左右,进口维持在150万吨左右,可以实现国内玉米的供需平衡;2017-2026年,玉米国内消费年均增长3.0%,面积年均递减0.8%的情况下,玉米单产应年均递增1.2%,去库存年均1000万吨左右,进口维持在年均240万吨左右,可以实现国内玉米的供需平衡。五是开展了大数据在价格动态预警中的应用研究。以玉米全产业链价格信息流为研究对象:1)针对价格总体水平走向变化问题,构建了价格均线系统,识别价格走势和市场预期转折变化,构建了区域价格雷达预警图,发现了区域价格的高地和洼地,通过季节性价格预警图,发现了8月、9月等关键时点的价格高低点;2)针对异常波动持续性识别问题。基于概率分布函数和3σ原理,构建了价格异动持续性识别模型,有效识别了急涨急跌,单边行情、连续波动等多种异常情况,有效验证了世界玉米市场2008-2009年、中国玉米市场2010年前后的异常波动以及波动持续性情况;3)针对价格关联预期影响问题。开展了国内外玉米价差、期现货价格走势、期货近远价差等关联分析,阐述了粮食品种间的比价关系和联动影响。粮食安全系统的结构多层次性、过程多阶段性、组分异质性、系统动态性和非线性决定了粮食安全预警是一件非常复杂且困难的事情。建议从大数据视角入手,通过完善粮食全产业链监测、强化数据智能分析、加强信息发布共享、加强预期引导管理,丰富粮食调控工具箱,构建粮食预警安全网,促进粮食安全预警与调控不断向着实时化、精准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朱险峰[6](2012)在《2011年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回顾及2012年展望》文中认为2011年国际市场主要农产品价格总体呈现先升后降走势,年底国际市场粮、油、棉、糖价格水平较2010年同期均呈现较大幅度下跌,但从全年平均水平看,较2010年仍有较大上升。2012年全球经济走势仍将徘徊于低谷,农产品市场供求形势普遍较为宽松,预计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总体仍将呈现震荡偏弱运行态势。
郭晓慧[7](2010)在《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及调控研究》文中指出俗语有云“民以食为天”,温总理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些俗语或名言无不在昭示着粮食的极端重要性。粮食作为一种重要的商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粮食既是生活必需品,又是重要的战略品,在战争、灾荒等极端条件下,粮食的多寡决定着战争的成败、政局的稳定。此外,粮食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饲料原料。粮食价格作为百价之基,牵动着各方的利益。在我国,人多地少水缺的国情进一步凸显了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庞大的人口基数所带来的人口增长压力、人均粮食消费量的增长趋势以及粮食用途的逐渐增加使得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粮食需求增长压力巨大。然而,较之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我国粮食生产却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禀赋约束,突出表现在耕地资源的紧缺和水资源的短缺及分布不均衡。此外,从国际环境看,世界范围粮食减产,产粮大国对出口粮食采取了日益收紧的政策,我国粮食安全必须主要依靠自身的生产能力来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经济体制的核心,引导着资源配置的方向。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价格调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2006年下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作为最基础的农产品——粮食,其价格波动及调控再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粮食价格波动及其调控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深厚的政治背景和突出的现实依据。笔者尝试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运用历史的、比较的、计量的等多种研究方法,在吸纳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寻以下问题的答案:现行体制机制下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呈现什么特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粮食价格波动的生产效应、收入效应、物价效应呈现什么特点?如何构建和完善我国粮食价格调控体系?在对国内外有关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及调控问题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特征。论文分别以1978年和以1985年为基期,比较分析了名义粮食价格以及扣除通胀因素的粮食价格的波动特征以及粮价波动的周期特征。研究显示:从基本趋势看,粮食名义价格较扣除通胀因素的价格上涨趋势明显,并且不同基期的粮食价格也呈现出差异化的波动特征;从与其它价格指数的横向比较看,以1978年为基期的粮食价格高于农产品价格、PPI, CPI的波幅,而以1985年为基期的粮食价格多呈现与其它价格高低交替运行的特征,表明1978.1984年是粮食价格涨幅较大的时期;此外,关于2007年、2008年粮食价格上涨的定性问题,从名义价格看,此间粮价超过了历史高位,引领了新一轮价格上涨;从扣除通胀因素的价格看,则属于恢复性上涨。其次,论文分别从成本、产量、消费、储备、进出口等方面分析了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成本方面,论文从粮食生产总成本、现金成本、物质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土地成本等方面对粮食价格的成本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粮食总成本和现金成本在一段时期内都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呈“阶梯型”上升的特点;粮价波动与总成本、现金成本走势呈现阶段性差异,三者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分界点,此前,三者高度相关,此后,粮食总成本、现金成本基本稳定,对粮价的波动影响较小。物质成本方面,化肥费和租赁作业费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粮食价格与化肥费和化肥价格高度相关,在我国粮食生产化肥施用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应将调控农资价格的重点放在化肥上。人工成本方面,家庭用工劳动日工价的上涨使得人工成本增加明显,但是粮食生产用工数量的明显下降以及雇工数量较低,使得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稳步下降。由于工价受货币因素影响较大,为了更真实的反映种粮的劳动价值,论文构建了“日均劳动报酬”指标,用来核算种粮农民在一个标准劳动日一亩粮田获得的利润,并通过与在岗职工日工资进行比较发现,种粮农民没有获得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没有获得其它行业的平均劳动收益。按现有比价关系,从农民的劳动收益看,我国粮食价格有上升的空间。土地成本方面,粮食生产的土地成本显着增加,占总成本的比重明显提高,对粮价的影响有增强的趋势。供求冲击对价格波动的影响。受供给规律、粮食重要性、较高的粮食自给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产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另一方面,产量对价格波动的影响度降低。从粮食消费对价格波动的影响来看,一方面,粮食消费总量及各主要粮食品种消费长期增加的趋势和粮食价格长期上涨的趋势是吻合的;另一方面,引入粮食产需缺口(盈余)指标探讨粮食消费和短期价格波动。分析结果显示:价格市场化改革之后,粮食价格及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受产需变动影响明显,产需缺口较大的时期,也是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时期,产需缺口缩小或出现产需盈余的时期也是价格保持平稳或者下降的时期。此外,分品种看,稻谷的产需缺口较小,小麦的产需缺口较大,玉米的产需盈余较多,但三者价格波动均明显受供求冲击影响。再次,本文从生产效应、收入效应、物价效应等三方面分析了粮价波动的经济效应。在界定粮价波动敏感度的基础上,测算了粮价波动的生产效应。实证分析显示,由于播种面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或者是价格波动幅度较小不足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等原因,粮食及三大品种的播种面积受其价格波动的影响不明显。相对而言,稻谷价格波动敏感度最高,其次分别为玉米和小麦,表明稻谷播种面积受外出务工、政策环境以及其它农产品价格变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小,受自身价格变化的影响较大。在分析农民收入构成和收入特点的基础上,估算了粮价波动的收入贡献度,粮价波动的收入效应表现在以下方面:粮价提高对收入增加表现出正影响效应,粮价下降对农民收入变化没有明显影响,以粮食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引起的第一产业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民收入呈现季节性影响。主要表现为在第一季度对农民收入影响最小,二、三季度影响有所提高,第四季度贡献最大。粮价波动的物价效应分析显示:将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等同于CPI的大幅上扬等同于通货膨胀是认识的误区;将食品类价格的大幅上涨和食品类商品对CPI的贡献度等同于粮食价格的贡献度也是错误的;粮价的物价效应存在不确定性。本文还对影响未来粮价的供求因素做了趋势分析和预测。由于供给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笔者将重点放在了需求预测上。基于合理营养的视角,.在适当控制用途结构的前提下,对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约为6.1亿吨,较2008年消费量增长约9000万吨;饲料用粮将取代口粮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用途,玉米将取代稻谷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品种,大豆需求增长强劲,二者是未来粮价上涨的主力。因此,国家需要调整粮食生产战略,集中资源发展玉米生产,严格控制工业用粮的增长速度,引导居民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防止部分粮食品种价格过快上涨。最后,论文系统回顾了我国粮食价格调控机制的演变过程,总结了我国粮食价格政策演变特征,评析了目前价格调控存在的问题以及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绩效,在参考美国和欧盟粮食调控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新时期我国的粮食价格调控体系。粮食价格政策经历了统购统销、合同订购、国家定购、最低收购价等阶段,政策演变呈现出总体趋向市场化、改革进程渐进化、逐步向保护农民利益倾斜等特征。现行调控政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粮食价格由行政手段主导,调控目标过于多元化,调控政策短期化倾向严重,调控成本高,政策效率低等。从美国和欧盟粮食调控政策实践看,二者从来没有放弃对粮食的巨额补贴,其粮食价格调控逐步从价格支持转向收入支持和价格支持并重的阶段;美国和欧盟更加注重依法对粮食价格进行调控,也更加注重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调控粮食价格。新时期我国粮食价格调控体系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首先需要厘清粮食价格调控的目标和原则,舍弃粮食价格调控中不应当承担的农民增收和保障城市低收入者生活成本等目标,保留粮食价格调控的保障粮食安全和抑制恶性通货膨胀的目标,同时坚定市场化和法制化的调控原则。加快立法进程,建立和完善以《粮食法》为代表的法律体系。促进调控机制转型,建立以反周期补贴为核心的收入支持体系,并逐步替代现行的以最低收购价政策为代表的价格支持体系,以真正实现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以及降低粮食价格调控成本。重构粮食调控机构和流程,设立国家粮食调控中心,重构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合理利用粮食进出口规则和其他手段调控国内粮食市场。同时,注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制度改革。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创造性地构建了粮食生产“日均劳动报酬”指标,用来核算种粮农民在一个标准劳动日一亩粮田获得的利润,并通过与在岗职工日工资比较发现,种粮农民不但没有获得社会平均工资和其它行业的平均劳动收益,并且与其它行业的人工劳动报酬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从劳动报酬的角度看,粮食价格有上升的空间。2.首次构建“粮食价格波动敏感度”指标,测算粮食价格波动的生产效应,即粮价波动对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或者对粮食有效种植意愿的的影响。该指标一是指“有效种植意愿”,二是不同于“供给价格弹性”,三是敏感度高低与“理性经济人假设”是否成立没有必然联系。研究发现粮食价格波动敏感度较低,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价格波动不敏感,为优化粮食调控方式、改进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提供决策参考。3.立足于未来粮食需求结构而非需求总量预测粮食价格波动趋势。
谭林[8](2010)在《国际大豆供求背景下的中国大豆贸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是重要的农产品,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已经转变成为更重要的经济作物。大豆油是国际上和中国的主要食用油来源,而豆粕是目前全球植物蛋白最重要的来源。本研究立足于国际大豆市场和中国供求关系,通过对国际贸易的方式和定价规则的分析以及中国大豆贸易的依存度研究,提出了通过贸易方式改进解决中国大豆产业困局的政策建议。中国是大豆的发源地,也是第四大大豆生产国。但是,中国的大豆生产受到了土地资源稀缺的限制,多年来播种面积没有太大的改变。尽管由于单产的缓慢提高,总产量仍然有所增加,但距离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膳食结构改善对肉蛋奶的需求速度的增加还相差很远。供需缺口的巨大差距迫使中国选择了大量进口国外转基因大豆的贸易政策。进口大豆不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是对农业生产都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大豆的进口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植物油,解决了中国食用油短缺的问题;而豆粕则解决了中国畜牧业生产急需的蛋白饲料来源,保证了中国过去十几年畜牧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为改善中国人民的日常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增加提供了保障。大豆压榨行业的兴起,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同时创造了就业。而进口大豆为中国农业生产节约了大量的宝贵的土地资源,保证了其他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稳定发展。因此,在中国,大豆进口与石油进口据有同样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大豆进口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大豆生产,特别是影响了中国农民的生产和收入。要解决国内大豆生产的问题,就要切断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的价格联系。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中国的转基因管理条例实际上可以完全把两个市场分割开来,只要适当减少或停止中国的油用大豆生产,就可以在中国建立一个完全封闭的食用非转基因大豆市场,从而保证中国农民的生产不受国际市场制约,而中困的大豆产业政策也能更加发挥作用。由于大豆已经由粮食作物转变成为经济作物,因此,增加大豆进口并不会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而且某种程度上还有助于保证其他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提高中国粮食的自给率。因此,中国完全可以继续扩大目前的大豆进口量,充分利用中国过分闲置的大豆压榨规模,满足中国市场对食用油的巨大需求。同时,过剩的豆粕可以出口到日本等市场。由于进出口国的多元化,国际大豆市场并不是完全垄断的,国际贸易价格的形成是有规律的。中国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大豆市场贸易,在各个贸易环节中参与大豆的定价机制。在增加大豆进口,扩大豆粕出口的同时,国家政策应该进一步鼓励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生产,打造食用大豆生产国的品牌,扩大中国高附加值的食用大豆的出口,形成一个良性的、进出口同时发展的贸易格局。该文主要依托大豆主产国的实地生活和科学考察,结合笔者多年的农学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以及具体的大豆国际贸易操作,通过国内外生产、贸易、价格等数据的收集整理,利用基本贸易理论建立大豆贸易依存度的计量分析模型,通过在实践和理论方面的有效结合,提出了改变中国目前大豆困局的政策建议,包括从新定位大豆在作物分类和农业经济研究中的地位、建立中国两个大豆市场的设想、以及减少中国油用大豆播种面积的建议等。该文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实现了创新,对中国的大豆贸易和产业发展政策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梅燕[9](2008)在《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化研究:模型构建与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粮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已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农业市场化与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均衡格局的国内外环境和主要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粮食播种面积不断缩减而粮食单产提高缓慢,使得粮食持续增长潜力受限;人口刚性增长,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使得粮食饲料粮和工业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国际市场粮食供求偏紧,世界粮食库存不断减少,使得粮食进出口贸易压力增大。这些导致了近些年来中国国内产需缺口不断扩大,部分省区粮食供求失衡加剧,特别是2007年初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价格全面上涨,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新一轮担忧,中国未来是否会出现全国性、区域性粮食短缺,已成为当前政界和学术界的中心议题之一。尽管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出现了重要转机,但粮食生产尚未得到有效恢复,制约粮食安全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当前有关中国粮食供求均衡问题的研究结果多是定性模糊判断,而部分采用数量模型分析的研究结论也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对中国加入WTO后的粮食供求均衡问题关注较少,尤其缺乏具体定量的实证数据分析,且有关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突破现有研究局限,利用数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分析和研究新形势下中国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条件变动的关键因素对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格局的影响效应,探讨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市场均衡内在机理,预测中国粮食供求格局状况,对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把握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格局变化趋势,采取有效的农业政策措施,确保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内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中国粮食供求均衡问题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全面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利用中国国内31个省区粮食供求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和省区两个层次上量化分析了中国近30年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历史变化情况;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运用Panel Data结合空间误差模型,着重从粮食自然与生产条件、粮食生产技术与效益因素、人口与区域发展因素以及粮食政策因素四个方面实证研究了导致中国粮食供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并分析了当前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的关键问题。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粮食生产总量虽暂时能够满足国内需求,但供求格局在中长期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且省区间粮食供求差异显着;而除了自然条件与技术经济因素,人地关系、劳动力报酬和非农就业是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区域格局变化的关键因素,同时一些新的影响因素影响了粮食供求均衡的变动,如生物能源的兴起改变了粮食消费需求结构,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加剧了粮食主销区供求失衡程度,国际与国内市场紧密的联系影响了粮食价格的波动。因此目前中国粮食生产已逐步向农村劳动力报酬较低、农民家庭非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较小和人均耕地资源相对丰富的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转移和集中,粮食生产发展潜力有限;随着粮食的消费需求持续刚性增长,同时由于国际粮食市场的负面影响不断增大,使得当前中国粮食供求均衡格局面临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双重挑战。其次,本文基于国际学术界广泛采用的“多市场、多区域局部均衡模型”理论与结构,将中国粮食问题纳入全球粮食市场体系当中,以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薯类、其他杂粮等6种主要粮食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了共涉及18种(类)主要农产品和将中国各省区与世界其他国家划分为57个区域的“中国——世界农业区域市场均衡模型(Chinese World Agricultural Regional MarketEquilibrium Model,简称CWARMEM)”,该模型包含生产供给、消费需求、价格转移和均衡条件四大模块,涉及37组矩阵共10791个数学方程式;并在GAMS软件系统中构建了1029行程序代码。随后,在分析和归纳当前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导致耕地资源减少”、“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变化”、“粮食生产技术进步”、“人口自然增长”、“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经济增长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引起的食品消费结构变化”、“国内粮食生产者直接补贴政策变化”、“生物乙醇燃料应用引发的粮食需求变化”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等9种关键情景方案,并利用所构建的CWARMEM模型进行了实证模拟分析,展示并比较研究了不同情景下中国粮食在生产、消费和贸易方面的各种模拟结果,并据此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次进一步提出了有关政策启示。CWARMEM模型模拟分析结论表明:(1)粮食自然以及生产条件变动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随着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尤其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这些省份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将会使得中国整体粮食产量的增幅受限;而增加西部耕地资源丰富但干旱地区的有效灌溉面积以及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和推广人员则有利于提高粮食单产,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同时加大对国内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者补贴力度明显有利于提高国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过程中的消费结构升级和国内生物能源发展将会使得中国粮食需求结构发生变动,而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则显着地加剧了粮食主销区域粮食供求失衡程度。(3)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在短期内有利于适度平衡国内产需缺口,但如果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将会使得粮食进口贸易量的增加影响到国内粮食产品的市场价格,从而不利于中国国内粮食供求的均衡格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涉及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为本文第2章,主要是在综述有关局部均衡理论和大国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总结和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粮食供求均衡格局变动趋势的等相关文献研究方法及其研究结论。第二部分为本文第3章,基于中国31省区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历史数据,分别探讨了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中国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中国粮食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趋势,同时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和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粮食供求格局变化的成因。第三部分为本文第4章,对当前中国粮食生产、消费、贸易和政策条件的变化以及中国粮食供求均衡格局面临的新形势和关键问题进行了量化分析和总结。第四部分包括第5章和第6章,本部分构建了本文的核心模型——CWARMEM,并界定了模型的研究对象范围,描述了CWARMEM模型的工作流程,建立了模型数学等式,揭示了模型各个数学方程式的经济含义;同时还详细说明了本模型以GAMS为重点软件的求解过程。随后,设计了模型数据需求结构,分别实证计量估计了生产系统和需求系统参数,并采用局部均衡模型参数校准方法将计量估计的参数调整为适合该模型运行的参数矩阵。第五部分为本文第7章。首先在第4章对当前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动的主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涉及粮食自然生产条件变化、粮食消费需求条件变化、粮食贸易条件变化和粮食政策条件变化四大类共9种关键情景;随后利用第5章和第6章构建的CWARMEM模型及其数据对这9种情景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基于模拟结果探讨了这些情景的变动对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格局的影响效应。第六部分即本文第8章,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次上提出与稳定中国粮食供求均衡、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目标相适应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首次研究了地理空间溢出效应对粮食供求区域均衡格局变动的影响效应,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其变动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2)突破了以往相关研究的“小国假设”条件,考虑到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所表现出的互动关系,将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问题研究纳入到全球粮食市场体系下;(3)创新性地将多市场多区域局部均衡理论、大国效应理论、计量经济学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化技术融为一体构建了CWARMEM模型;(4)利用CWARMEM模型实证模拟了影响当前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动趋势的9种关键情景,其中,实证量化分析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和生物能源应用发展对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动的影响效应在国内尚属首次。
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10](2008)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8年1季度)》文中提出今年以来,我国农业政策频出,中央支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政策信号更加明确有力,工作措施扎实有效,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势头。今年一季度,我国部分农产品价格先后上涨。3月份小麦、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玉米的市场价格分别同比上涨8.33%、10.88%、11.35%、12.53%、17.57%;全国大部分地区猪肉价格均出现下跌,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还是很大;鸡蛋、活鸡和西装鸡价格分别上涨5.3%、18.0%和22.3%,蛋雏鸡和肉雏鸡价格分别上涨16.2%和40.0%;牛肉和羊肉价格分别上涨56.0%和49.1%;蔬菜批发价格回落,但一季度平均我国蔬菜批发价格上涨幅度仍然较大。2008年一季度,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23.7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其中,出口额为93.5亿美元,同比增长9.6%;进口额为130.1亿美元,同比增长61.0%。农产品贸易由上年同期4.6亿美元的顺差变为36.6亿美元的逆差。
二、美国农业部发布全球棉花产需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农业部发布全球棉花产需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大麦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产品进口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
1.2.2 进口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
1.2.3 大麦国际贸易问题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粮食安全 |
2.1.2 大麦产业 |
2.1.3 进口安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产品贸易理论 |
2.2.2 产业安全理论 |
2.2.3 价格传导机制理论 |
2.2.4 投资挤出机制理论 |
2.2.5 局部均衡理论 |
第三章 中国大麦进口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3.1 中国大麦进口贸易现状 |
3.1.1 大麦进口数量大幅快速增加 |
3.1.2 大麦进口价格波动性较大 |
3.1.3 大麦进口来源高度集中 |
3.1.4 大麦进口依存度显着提高 |
3.2 中国大麦进口增加的原因分析 |
3.2.1 大麦消费需求大幅快速增加 |
3.2.2 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分析 |
3.2.3 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与生产影响的路径分析 |
4.1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的传导影响路径分析 |
4.1.1 大麦进口价格大幅下降,影响国内大麦价格 |
4.1.2 国内大麦价格不断下跌,比较收益降低 |
4.2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生产的挤出影响路径分析 |
4.2.1 进口挤占国内市场空间,抑制大麦生产 |
4.2.2 国内大麦供给不足,产需缺口不断扩大 |
4.2.3 自给率显着下降,影响大麦产业安全 |
4.3 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分析 |
4.3.1 大麦进口依赖性指数衡量方法 |
4.3.2 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评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与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
5.1.1 向量自回归模型介绍 |
5.1.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5.2 实证分析 |
5.2.1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2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大麦产业影响的模拟分析 |
6.1 局部均衡理论模型 |
6.2 中国农业产业模型 |
6.2.1 模型介绍 |
6.2.2 大麦市场供求模型框架 |
6.2.3 模型参数 |
6.2.4 稳健性检验 |
6.3 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大麦产业影响情景模拟 |
6.3.1 情景模拟分析步骤 |
6.3.2 情景模拟方案设定 |
6.3.3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调整和完善大麦进口贸易政策,降低进口冲击与损害 |
7.2.2 建立健全大麦产业支持政策,提高国内生产能力 |
7.2.3 实施大麦科技创新政策,增强国际竞争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支持制度改革研究 ——政策效应评估及制度改革方向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现行的农业支持政策框架 |
二、市场价格支持政策 |
(一)最低收购价 |
(二)临时收储政策 |
(三)临时收储政策退出的替代政策 |
三、农业直接补贴 |
(一)补贴政策的生产效应 |
(二)农业补贴与家庭收入及其流动 |
四、WTO规则与我国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改革 |
(一)主要争端点 |
(二)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五、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制定 |
六、总结性评价 |
第四节 思路与框架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文献计量分析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文献计量学分析 |
一、期刊 |
二、作者 |
三、重点方向 |
第三节 被引次数前500位的文献分析 |
一、高引用论文 |
二、期刊 |
三、作者 |
四、关键词 |
第二章 水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与农业补贴政策评价 |
第一节 理论模型分析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家庭特征 |
三、耕地与种植结构 |
四、农业投入 |
五、农业收入 |
六、政府补贴 |
第三节 政策实施情况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实证策略与预处理 |
二、最低收购价政策 |
(一)水稻 |
(二)小麦 |
三、农业直接补贴政策 |
(一)种子化肥农药投入 |
(二)农户家庭收入 |
(三)农户家庭收入流动 |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棉花、玉米和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评价与比较 |
第一节 价格、生产和政策变动情况 |
一、国际大宗商品市场 |
二、棉花 |
(一)价格 |
(二)生产 |
(三)化肥投入 |
三、玉米 |
(一)价格 |
(二)生产 |
(三)化肥投入 |
四、油菜籽 |
(一)价格 |
(二)生产 |
(三)化肥投入 |
五、政策实施的比较 |
第二节 理论分析 |
第三节 数据来源说明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计量分析策略 |
二、棉花临时收储政策评价 |
(一)产量 |
(二)化肥投入 |
(三)断点回归结果 |
三、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评价 |
(一)产量 |
(二)化肥投入 |
(三)断点回归 |
四、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评价 |
(一)产量 |
(二)化肥投入 |
(三)断点回归结果 |
五、品种间比较分析 |
六、基于CFPS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效应 |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WTO规则适宜性分析 |
第一节 WTO农业规则体系 |
第二节 中美对重要农产品价格支持量的测算结果 |
第三节 WTO农业协定的固定外部参考价格 |
第四节 WTO成员国计算MPS的参考价格选择 |
第五节 OECD计算MPS的参考价格 |
第六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农民对支持政策的偏好:以橡胶种植户为例 |
第一节 天然橡胶支持政策实施情况 |
一、良种补贴 |
二、橡胶树保险保费补贴 |
三、天然橡胶造林补贴试点 |
四、非生产期抚育管理补助试点 |
五、价格(收入)保险试点 |
六、国家天然橡胶基地建设 |
第二节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
一、备选政策设计 |
二、Best-Worst Scaling方法 |
三、数据获取 |
第三节 关于多人多项选择的理论分析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政策的偏好情况 |
二、回归策略与描述统计 |
(一)因变量选择 |
(二)描述性分析 |
(三)回归结果分析 |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未来的改革方向 |
第一节 满足地区农业差异化发展 |
第二节 关注农村家庭营养改善 |
第三节 提高生产经营主体的知识运用能力 |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建议 |
一、谨慎推进水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 |
二、提高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 |
三、优化增量和存量涉农财政资金的支持结构 |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和风险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近30年全球棉花产业格局变迁及对中国棉花产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全球棉花供求变化特点、规律及原因 |
1.1 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 生产格局变化较大 |
1.2 棉花消费量大幅增长, 消费区域随纺织业转移变动较大 |
2 全球棉花价格变动特点 |
2.1 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
2.2 波动周期较短 |
2.3 价格波动季节性特征明显 |
3 全球棉花贸易格局演变特点 |
3.1 贸易规模呈增长态势 |
3.2 棉花进口格局变化较大, 进口集中度不断提高 |
3.3 棉花出口国家变化较大, 出口集中度不断提高 |
4 全球棉花产业格局变动对中国棉花产业的影响及建议 |
4.1 影响 |
4.2 建议 |
(1) 加大支持力度, 增强国内棉花综合生产能力。 |
(2)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高棉花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率。 |
(3) 完善棉花进口配额管理机制。 |
(4) 积极承接全球纺织产业转移产能。 |
(5) 开拓多元化市场, 加快“走出去”步伐。 |
(5)大数据视角下的粮食安全预警研究 ——以玉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粮食内部结构性矛盾和潜在风险快速上升 |
1.1.2 粮食外部环境联动性和市场整合度显着增强 |
1.1.3 粮食安全管理调控及时性和精准性要求明显提高 |
1.1.4 大数据为粮食安全预警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1.7 概念描述 |
1.7.1 大数据的概念 |
1.7.2 粮食安全的界定 |
1.7.3 粮食预警的描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农业预警相关理论研究 |
2.1.1 粮食安全理论 |
2.1.2 粮食预警理论 |
2.1.3 大数据理论 |
2.2 农业预警指标研究 |
2.2.1 预警指标的选取 |
2.2.2 预警指标权重 |
2.2.3 警限与警度研究 |
2.3 农业预警方法研究 |
2.3.1 周期波动法 |
2.3.2 指数预警法 |
2.3.3 专家预警法 |
2.3.4 调查预警法 |
2.3.5 计量模型法 |
2.3.6 人工智能模型法 |
2.4 小结与评述 |
第三章 大数据视角下的粮食安全理性预期预警理论构建 |
3.1 基本概念 |
3.2 理论框架 |
3.2.1 信息是消除不确定性的核心要素 |
3.2.2 预期理论是粮食安全预警的重要基础 |
3.2.3 预期管理是理性预警的发展方向 |
3.3 逻辑流程 |
3.3.1 寻找多维警源 |
3.3.2 分析全息警兆 |
3.3.3 明确关键警情 |
3.3.4 预报发布警度 |
3.3.5 反馈预期变化 |
3.4 结构内容 |
3.4.1 获取数据信息 |
3.4.2 提取数据特征 |
3.4.3 开展智能分析 |
3.4.4 预报发布信息 |
3.4.5 引导管理预期 |
3.5 小结与评述 |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的粮食安全预警指标研究 |
4.1 预警指标构建与分析 |
4.1.2 警情指标 |
4.1.3 警兆指标 |
4.2 预警指标阈值研究 |
4.2.1 分位数方法 |
4.2.2 概率分布方法 |
4.3 预警指标周期识别 |
4.3.1 指标分解 |
4.3.2 频谱分析 |
4.4 小结与评述 |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的玉米供需预警模型构建和分析 |
5.1 供需平衡表分析和应用 |
5.1.1 平衡表基本原理及构成 |
5.1.2 中国玉米供需状况分析 |
5.1.3 全球玉米供需状况分析 |
5.2 玉米供需预测模型构建 |
5.2.1 模型简介 |
5.2.2 框架内容 |
5.2.3 基准数据 |
5.2.4 模拟分析 |
5.3 外部因素对供需变量影响分析 |
5.3.1 天气与估产 |
5.3.2 数据处理 |
5.3.3 实证分析 |
5.4 小结与评述 |
第六章 大数据在玉米价格预警中的应用 |
6.1 价格水平与走势分析 |
6.1.2 价格均线分析 |
6.1.3 区域比较分析 |
6.2 价格波动持续性判断 |
6.2.1 概率分布确定 |
6.2.2 异常波动识别 |
6.2.3 实证分析 |
6.3 价格联动性分析预警 |
6.3.1 市场关联分析 |
6.3.2 品种比价分析 |
6.4 小结与评述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问题讨论 |
7.3 政策建议 |
7.3.1 完善全产业链监测,构建粮食大数据体系 |
7.3.2 强化数据智能分析,提升粮食调控预警能力 |
7.3.3 加快信息预报发布,推进粮食数据开放共享 |
7.3.4 加强预期引导管理,提升粮食调控预警水平 |
7.3.5 构建预警安全网,完善全球粮食供应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2011年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回顾及2012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2011年国际市场主要农产品价格回顾 |
1.1 粮食价格先强后弱, 全年平均水平仍有较大上涨 |
1.2 油料油脂价格冲高后持续下跌 |
1.3 棉花价格先扬后抑 |
1.4 食糖价格波动下行 |
2 影响2012年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 |
2.1 全球经济大环境将抑制国际农产品价格走强 |
2.2 全球贸易争端势必加剧, 农产品贸易量将可能下降, 不利于价格抬升 |
3 2012年国际市场主要农产品价格走势展望 |
3.1 粮食价格将震荡偏弱运行 |
3.2 大豆生产稳定, 产需关系属于紧平衡, 但库存量较大, 价格将相对稳定 |
3.3 豆油产量、消费量上升, 库存大幅下降 |
3.4 棉花产量止跌转增, 产需关系明显好转, 价格趋弱 |
3.5 全球食糖产需关系连续改善, 2011/12年度过剩量较大, 食糖价格将继续走弱 |
(7)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1.2.1 历史分析法 |
1.2.2 比较分析法 |
1.2.3 结构分析法 |
1.2.4 统计分析法 |
1.2.5 计量分析法 |
1.3 研究基本框架与内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4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4.1 粮食 |
1.4.2 粮食的属性 |
1.4.3 粮食价格 |
1.4.4 粮食价格波动 |
1.4.5 粮食价格波动敏感度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均衡价格理论 |
2.2 经济周期理论 |
2.3 弹性理论及蛛网模型 |
2.4 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理论 |
2.5 市场失灵及公共政策理论 |
2.6 国内外粮价波动及调控研究现状 |
2.6.1 粮食的属性 |
2.6.2 粮价波动与粮食安全 |
2.6.3 粮价波动的原因分析 |
2.6.4 粮食价格调控的初始争论 |
2.6.5 关于粮价调控理论 |
2.6.6 关于粮价调控措施 |
2.6.7 关于粮价稳定机制的构建 |
2.6.8 国内外研究简评 |
3. 粮食价格波动特征 |
3.1 名义粮食价格波动的基本趋势 |
3.1.1 以1978年为基期的名义粮食价格波动趋势 |
3.1.2 以1985年为基期的名义粮食价格波动趋势 |
3.1.3 名义粮食价格刚性上涨原因简析 |
3.2 扣除通胀因素的粮食价格波动趋势 |
3.2.1 以1978年为基期的扣除通胀因素的粮食价格波动趋势 |
3.2.2 以1985年为基期的扣除通胀因素的粮食价格波动趋势 |
3.3 粮食价格波动的周期特征 |
3.3.1 粮食价格波动周期的划分 |
3.3.2 粮食价格周期长度特征 |
3.3.3 粮食价格周期实际波动幅度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粮价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
4.1 粮价波动成本因素分析 |
4.1.1 总成本 |
4.1.2 现金成本 |
4.1.3 物质成本 |
4.1.4 人工成本 |
4.1.5 土地成本 |
4.2 粮食产量与价格波动 |
4.2.1 产量对价格波动的理论分析 |
4.2.2 产量对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 |
4.3 粮食消费与价格波动 |
4.3.1 粮食消费总量与价格波动 |
4.3.2 粮食消费品种与价格波动 |
4.4 粮食储备与价格波动 |
4.5 粮食进出口与价格波动 |
4.6 本章小结 |
5. 粮价波动经济效应分析 |
5.1 粮价波动的生产效应 |
5.1.1 生产效应的度量——粮价波动敏感度 |
5.1.2 粮食价格波动敏感度与“理性经济人” |
5.1.3 粮食价格波动敏感度与供给价格弹性 |
5.1.4 生产效应的测算与分析 |
5.2 粮价波动的收入效应 |
5.2.1 农民收入现状 |
5.2.2 粮价波动与农民收入构成 |
5.2.3 粮价波动的收入效应 |
5.3 粮价波动的物价效应 |
5.3.1 CPI的构成 |
5.3.2 粮价波动与CPI |
5.4 本章小结 |
6. 影响未来粮价的供求因素预测 |
6.1 影响未来粮价的供给趋势分析 |
6.2 影响未来粮价的需求趋势分析及预测 |
6.2.1 非食物用粮分析及预测 |
6.2.2 食物用粮分析及预测 |
6.2.3 中国粮食需求品种结构预测 |
6.3 本章小结 |
7. 改革和完善我国粮食价格调控体系 |
7.1 中国粮食价格调控机制演变 |
7.1.1 粮食价格政策演变进程 |
7.1.2 粮食价格政策演变特点 |
7.2 现行粮食价格调控机制存在的问题 |
7.2.1 最低收购价政策绩效评价 |
7.2.2 粮食价格由行政手段主导 |
7.2.3 粮食价格调控承载目标过多 |
7.2.4 粮食价格调控政策短期化倾向严重 |
7.2.5 粮食价格调控成本过高 |
7.3 粮食价格调控的国际经验 |
7.3.1 美国粮食价格调控机制 |
7.3.2 欧盟粮食价格调控机制 |
7.3.3 美国和欧盟粮食价格调控机制的启示 |
7.4 新时期粮食价格调控体系的构建 |
7.4.1 厘清粮食价格调控的目标和原则 |
7.4.2 加快粮食价格调控方面的立法进程 |
7.4.3 以反周期补贴为核心制度替代最低收购价 |
7.4.4 重构粮食调控机构和流程 |
7.4.5 合理利用粮食进出口规则和其他间接手段调控粮食市场 |
7.4.6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制度改革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国际大豆供求背景下的中国大豆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大豆在食用油和蛋白来源中的地位 |
1.1.2 国内大豆生产受到资源察赋的限制 |
1.1.3 中国大豆需求刚性上升 |
1.1.4 国际贸易成为中国明智的选择 |
1.1.5 大豆贸易政策的调整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大豆供求研究 |
1.2.2 大豆贸易的研究 |
1.2.3 大豆竞争力的研究 |
1.2.4 大豆价格及市场整合的研究 |
1.2.5 大豆生产和贸易相关政策的研究 |
1.2.6 中国大豆产业剧变的研究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大豆生产国考察 |
1.4.2 国际大豆贸易实践 |
1.4.3 贸易理论及计量模型 |
1.4.4 主要数据来源 2 国际大豆市场分析 |
2.1 国际大豆供给分析 |
2.1.1 世界大豆供给状况 |
2.1.2 主产国大豆生产情况 |
2.1.3 其它国家大豆生产 |
2.2 国际大豆需求分析 |
2.2.1 国际大豆总体需求状况 |
2.2.2 主产国大豆需求状况 |
2.2.3 非主产国大豆需求状况 |
2.2.4 生物能源对大豆的影响 |
2.2.5 未来需求预计 |
2.3 本章小结 |
2.3.1 供给方面 |
2.3.2 需求方面 |
2.3.3 供需预测 3 国际大豆贸易 |
3.1 国际大豆贸易方式及产生背景 |
3.1.1 大豆主要国际贸易方式选择 |
3.1.2 大豆出口国贸易方式的选择和影响——以巴西为例 |
3.1.3 大豆进口国贸易方式选择和影响——以中国为例 |
3.1.4 贸易方式与中国大豆进口 |
3.2 大豆贸易定价方式 |
3.2.1 FAS定价方式 |
3.2.2 FOB定价方式 |
3.2.3 CNF定价方式 |
3.3 期货市场对大豆贸易的影响 |
3.3.1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
3.3.2 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 |
3.3.3 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 |
3.3.4 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DCE) |
3.4 大豆国际贸易中运输分析成本分析 |
3.4.1 陆地运输 |
3.4.2 国际海运 |
3.4.3 国际大豆运输对中国大豆进口成本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 |
4.1 大豆生产 |
4.1.1 种植分布 |
4.1.2 种植面积 |
4.1.3 产量 |
4.1.4 单产 |
4.1.5 成本收益 |
4.2 大豆生产潜能 |
4.2.1 大豆生产的土地潜能 |
4.2.2 大豆生产的单产潜能 |
4.2.3 玉米需求对大豆生产潜能的影响 |
4.3 大豆进口 |
4.3.1 进口量 |
4.3.2 进口国别结构 |
4.4 中国大豆需求分析 |
4.4.1 总体需求 |
4.4.2 压榨需求 |
4.4.3 出口需求 |
4.5 中国大豆市场供需平衡 |
4.5.1 供需结构 |
4.5.2 供需平衡现状 |
4.5.3 供需平衡趋势 |
4.6 本章小结 5 中国大豆的进口需求及对外依存度分析 |
5.1 中国大豆进口依存度 |
5.1.1 总体依存度 |
5.1.2 区域依存度 |
5.2 主产国生产贸易对中国大豆进口的影响——以美国为例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5.2.3 研究结论 |
5.3 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3.1 研究方法 |
5.3.2 模型估计结果和分析 |
5.3.3 研究结论 |
5.4 中国大豆外贸依存度与粮食安全 |
5.4.1 大豆与中国的粮食安全 |
5.4.2 大豆国际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大豆贸易政策分析与建议 |
6.1 现有主要政策分析 |
6.1.1 与大豆有关的粮食政策分析 |
6.1.2 中国大豆产业政策 |
6.1.3 国际贸易政策及分析 |
6.2 政策建议 |
6.2.1 政策指导思想上的建议 |
6.2.2 大豆产业政策 |
6.2.3 财政政策 |
6.2.4 外汇管理政策 |
6.2.5 大豆贸易政策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及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
(9)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化研究:模型构建与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目的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1 实证分析与数量模型模拟研究相结合 |
1.3.2 归纳分析与演绎分析相结合 |
1.3.3 比较分析与对策分析相结合 |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粮食的属性 |
1.5.2 粮食的概念 |
1.5.3 本文粮食的研究范围 |
1.6 数据来源 |
1.6.1 国内数据来源 |
1.6.2 国际数据来源 |
1.7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
1.7.1 创新之处 |
1.7.2 不足之处 |
2 理论模型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局部均衡理论模型 |
2.1.1 单一市场局部均衡理论模型 |
2.1.2 多市场、多区域局部均衡理论模型 |
2.2 大国贸易理论模型 |
2.2.1 大国进口贸易模型 |
2.2.2 大国出口贸易模型 |
2.3 中国粮食供求均衡问题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
2.3.1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现状 |
2.3.2 中国粮食供求历史变化趋势及其原因的研究 |
2.3.3 当前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均衡的主要问题研究 |
2.3.4 中国粮食供求均衡模型构建的现状与进展 |
2.3.5 现有中国粮食供求均衡变动趋势预测结果 |
2.3.6 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评述 |
3 中国粮食供求格局历史变化及其成因实证分析 |
3.1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分析 |
3.1.1 中国粮食播种面积格局变化 |
3.1.2 中国粮食单产格局变化 |
3.1.3 中国粮食总产量格局变化 |
3.2 中国粮食消费需求结构格局变化分析 |
3.2.1 中国粮食口粮消费格局变化 |
3.2.2 中国粮食饲料粮消费格局变化 |
3.2.3 中国粮食种子消费格局变化 |
3.2.4 中国粮食工业消费格局变化 |
3.2.5 中国粮食损耗及其他消费格局变化 |
3.3 中国粮食贸易格局变化分析 |
3.3.1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总量变动趋势 |
3.3.2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结构变动趋势 |
3.3.3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省区结构变动趋势 |
3.4 中国粮食供求格局变化成因实证分析: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
3.4.1 理论分析与变量设置 |
3.4.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3.4.3 实证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影响当前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关键问题分析 |
4.1 粮食生产能力发展潜力受限 |
4.1.1 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农业耕地质量不断下降 |
4.1.2 水利资源分布不均,粮食生产灌溉效率不高 |
4.1.3 农业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调 |
4.1.4 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不够,农业科技推广缓慢 |
4.1.5 农业扶持力度有限,粮食补贴政策尚不完善 |
4.2 粮食消费需求持续刚性增长 |
4.2.1 人口总数继续增长,粮食口粮消费稳中略降 |
4.2.2 畜产品需求增长,粮食饲料粮消费持续增加 |
4.2.3 生物能源需求增长,粮食工业消费不断增加 |
4.2.4 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粮食消费区域失衡加剧 |
4.3 国际粮食市场负面影响日益增大 |
4.3.1 人民币持续升值,进出口压力增大 |
4.3.2 全球粮食供求偏紧,粮价持续飞涨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世界农业区域市场均衡模型(CWARMEM)构建 |
5.1 CWARMEM模型有关概念界定 |
5.1.1 模型区域范围 |
5.1.2 模型产品范围 |
5.2 CWARMEM模型的构建原理 |
5.2.1 模型前提假设 |
5.2.1.1 大国效应假设 |
5.2.1.2 区域一体化假设 |
5.2.1.3 关税配额内外税率统一假设 |
5.2.2 模型结构构建 |
5.2.2.1 中国省区模型构建 |
5.2.2.2 中国国内模型构建 |
5.2.2.3 国际区域模型构建 |
5.3 CWARMEM模型计算系统模块方程式构成 |
5.3.1 农产品生产供给模块 |
5.3.2 农产品消费需求模块 |
5.3.3 价格转移模块 |
5.3.4 均衡条件模块 |
5.4 CWARMEM模型求解算法与运行系统 |
5.4.1 CWARMEM模型求解算法说明 |
5.4.2 CWARMEM模型运行系统说明 |
5.5 本章小结 |
6 CWARMEM模型数据处理及模型参数设定 |
6.1 CWARMEM模型基础数据库设计 |
6.1.1 模型数据库结构 |
6.1.2 模型数据库变量 |
6.2 CWARMEM模型基期数据处理 |
6.2.1 生产供给模块基期数据 |
6.2.2 消费需求模块基期数据 |
6.2.3 价格转移模块基期数据 |
6.2.4 模型基期供求平衡表 |
6.3 CWARMEM模型参数设定 |
6.3.1 模型参数估计 |
6.3.1.1 有关供给系统弹性估计 |
6.3.1.2 有关需求系统弹性估计 |
6.3.2 模型参数校准 |
6.3.2.1 模型参数校准方法 |
6.3.2.2 模型参数校准结果 |
6.3.3 模型其他参数说明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CWARMEM模拟分析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趋势 |
7.1 CWARMEM模型模拟情景的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1 耕地资源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2 水资源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3 农业科技进步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4 人口自然增长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5 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6 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7 生物乙醇燃料应用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8 国内粮食生产者补贴政策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9 人民币汇率变动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2 CWARMEM模型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1 耕地资源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2 水资源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3 农业科技进步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4 人口自然增长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5 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6 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7 生物乙醇燃料应用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8 国内粮食生产者补贴政策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9 人民币汇率变动情景模拟结果及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政策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格局已发生明显变化 |
8.1.2 人口和区域发展是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变化的关键因素 |
8.1.3 粮食自然以及生产条件变动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
8.1.4 居民消费升级和生物能源发展影响中国粮食需求结构变动 |
8.1.5 贸易条件变化对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变动有显着影响效应 |
8.2 政策启示 |
8.2.1 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国粮食生产区域布局 |
8.2.2 保护和改善中国粮食可持续发展生产条件 |
8.2.3 适度提高部分粮食主销省区的粮食自给率 |
8.2.4 开发非主要粮食作物为生物燃料生产原料 |
8.2.5 构建区域差异化粮食生产者补贴政策体系 |
8.2.6 探索粮食主销区支持粮食主产区利益机制 |
8.2.7 整合中国国内以及国际两个粮食市场资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各省区粮食产品基期供求平衡表 |
附录2 国外各区域粮食产品基期供求平衡表 |
附录3 世界各粮食产品供求平衡表(1990~2005年) |
附录4 CWARMEM模型系统部分弹性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美国农业部发布全球棉花产需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2]大麦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影响研究[D]. 谭琳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支持制度改革研究 ——政策效应评估及制度改革方向选择[D]. 刘锐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近30年全球棉花产业格局变迁及对中国棉花产业的影响[J]. 翟雪玲,原瑞玲. 世界农业, 2019(08)
- [5]大数据视角下的粮食安全预警研究 ——以玉米为例[D]. 王东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2)
- [6]2011年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回顾及2012年展望[J]. 朱险峰. 农业展望, 2012(02)
- [7]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及调控研究[D]. 郭晓慧.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8)
- [8]国际大豆供求背景下的中国大豆贸易研究[D]. 谭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
- [9]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化研究:模型构建与模拟分析[D]. 梅燕. 浙江大学, 2008(07)
- [10]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8年1季度)[J]. 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财经界, 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