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生境破碎化是城市化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本文应用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和遥感、GIS技术,对苏州市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和问题,生境破碎化状况和动态,以及景观格局演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近20年来苏州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机理及驱动机制,并提出了苏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方案。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类干扰的加剧而导致的景观演变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机理,为城市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规划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苏州市的植物、鸟类、鱼类和两栖类物种通过近两年的调查,记录到苏州市建成区范围(674.6km2)内分布了134科400属623种植物,其中本地植物466种;苏州市域范围(1650 km2)内共有植物145科466属共778种,其中本地植物有616种。本地植物指数分别为0.75和0.79。从区系成分来看,全市有151属为热带分布,占39.02%,温带分布236属,占60.98%,温带成分占首位。建成区的区系成分与市域的几无差别。说明了该地区处于北亚热带南缘的特征。主要外来入侵植物有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canadensis)、豚草(Ambrosia artemisitifolia)、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等。建成区的绿化植物集中在一些种类上,特别是道路绿化常用植物,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悬铃木(Platanusacerifolia)、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小叶黄杨(Buxus microphylla)、龙柏(Sabina chinensis cv.kaizuka)和毛鹃(Rhododendron pulchrum)等使用频度均大于20%,而香樟出现频度超过了70%,说明道路绿化树种在乔木层次上比较单一。而在苏州自然群落中分布的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紫楠(Phoebe sheareri)、木荷(Schima superba)、冬青(Ilexchinensis)、朴树(Celtis sinensis)、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m)、楝树(Meliaazedarach)、南京椴(Tilia queliana)、山合欢(Albizzia kalkora)和栎类(Quercus spp)等是未来丰富道路绿化树种的潜在资源。主要的植被类型有①常绿阔叶林:苦槠群落、紫楠群落、木荷群落;②落叶阔叶林:栓皮栎群落、枫香群落、化香群落;③针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枫香群落;④针叶林:马尾松群落、湿地松群落、杉木群落;⑤次生灌丛:白栎+乌饭群落、白栎+篌竹群落;⑥水生植被:芦苇群落、牛鞭草群落。⑦农田植被。共记录到鸟类203种,隶属于12目44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黑鹳(Ciconia nigr)、白鹳(Ciconia ciconia),中华秋沙鸭(Mergussquamatus)3种,二级保护30种。新增19种记录。苏州市域的鸟类多样性指数为3.45,建成区为3.12。记录到鱼类48种,隶属7目15科38属。太湖地区曾有107种鱼类记录,由于河口水闸的使用、围湖造田、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等原因,有相当大部分种类,尤其是洄游性种类已经绝迹多年,如中华鲟(Acipensersinenis)、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ciatus)、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等。2、苏州的生境破碎度指数及历史变化采用的遥感信息为1987年、1995年,2001年,2005年四个时相的Landsat TM影像,结合外业实地调查,通过ERDAS IMAGE遥感分析软件和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四个时相的生境破碎度指数为0.2854、0.2901、0.3012、0.3404,逐年增加趋势明显。3、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植物种群的影响:通过苏州3大类9个类型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分析,草本类群落(农田、农田杂草、山地草本)的物种丰富度指数最小,人工林群落(人工果林、毛竹林和人工针叶林)的物种丰富度分别为3.76、3.74、4.06,自然林群落(次生灌丛、阔叶落叶林、常绿阔叶林)的物种丰富度分别为3.20、3.33、3.62。在自然林群落中,其物种丰富度指数是由次生灌丛→落叶林→常绿林逐步增加。而人工林地由于边缘效应和驰豫(relaxation)效应的作用而出现人工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大于自然林群落的现象。对两栖动物的影响:通过历史资料的分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州的两栖动物的Shannon-winner生物多样性指数是2.25,而本次调查则已降到2.10,这与生境破碎度指数当时的0.285和目前的0.340密切相关。对鸟类的影响:通过对市区9个公园的生境破碎化相关的结构、连通性、隔离度、人为干扰等12个特征变量与鸟类数量和出现频率的相关分析,发现常见鸟类中,麻雀(Passer rutilans)和乌鸫(Turdus merula)对生境面积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而黄雀(Carduelis spinus)、黄腹山雀(Parus venustulus)、红头长尾山雀(Aegithalos concinnus)、树鹨(Anthus hodgson)、棕头雅雀(Paradoxorniswebbianus)以及小鸊鷉(Trachybaptus ruficollis)受到人为干扰的影响较为明显;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和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的数量与生境斑块的形状指数呈负相关;麻雀的数量随着斑块中灌木层密度的增加而上升;白鹡鸰(Motacilla alba)随着乔覆盖度的增加而减少。大山雀(Parus major)和白俏鸰的数量和生境周缘与建筑相接的比例呈正相关。对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通过苏州境内常绿阔叶林面积大于3km2的五个丘陵山地,共42个样方的分析,南阳山、穹隆山、七子山、灵岩山、官山的生境破碎度指数分别为0.14、0.21、0.20、0.32、0.38,其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52、2.41、2.17、2.16、2.18,两者呈显着的负相关,相关性指数为R=-0.962。生境破碎化引起的景观演变及特征:通过1987年、1995年、2001年、2005年四个时相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四个时相的生境破碎度指数增加了16.2%。斑块密度增加了52.3%,平均斑块面积减少了86.1%。耕地、绿地、农农村建设用地的破碎度明显增加,而城市建设区和湿地2个景观类型的斑块破碎度有所降低。从景观水平的斑块边缘复杂程度来看,斑块边缘形状趋于复杂,其形状指数增加了23.1%。从不同景观类型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四个时相耕地面积减少,破碎度指数增加;绿地面积由减少到增加,而破碎度指数增加;湿地的平均斑块面积下降,破碎度指数减少;城市建设区面积增加,破碎度指数先降后升。4、苏州市的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以苏州1987-2005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为基础,选择人口类、经济发展类、投资类、生活收入类共4大类共13个指标为自变量来分析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其中,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生境破碎度关系较大,而贡献率最大的为GDP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标。5、苏州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纲要为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形成完整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体系,制定科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措施,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并重,建成生物多样、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依据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划分为5大功能区域:①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区②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③公园④生物生态廊道⑤人工生态系统。根据不同功能区域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综述[J]. 生态学杂志 2014(07)
- [2].生境破碎化对动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03)
- [3].基于层次分析法和GIS的澜沧江流域河流生境破碎化评价[J]. 江西化工 2017(03)
- [4].生境破碎化对昆虫多样性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6)
- [5].破碎化景观下疾病入侵对捕食者-食饵系统的影响[J]. 大学数学 2017(05)
- [6].粗柄独尾草不同部位种子特性对不同生境的响应[J]. 种子 2016(09)
- [7].生境破碎化的法律规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01)
- [8].破碎化生境中伊犁郁金香种群种子形态特征和萌发特性的适应性演化[J]. 种子 2015(09)
- [9].南京紫金山地区鼠类对3种栎树橡子的取食和扩散[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10].生境破碎化对星叶草繁殖成功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6(01)
- [11].破碎化生境对食物网中疾病传播动态的影响[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12)
- [12].野生动物生境破碎化理论探讨[J]. 野生动物学报 2014(01)
- [13].西双版纳鼷鹿种群分布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 2017(04)
- [14].生境破碎化对苦豆子种子害虫种群数量及危害率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9(02)
- [15].基于3S技术的野生动物生境研究进展[J]. 野生动物 2009(06)
- [16].西双版纳猕猴种群调查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 2020(05)
- [17].珠江流域河流生境破碎化对鱼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7(03)
- [18].吉安市三种破碎生境中植物多样性研究[J].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19].北京市自然保护小区建设方案与管理模式探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0].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生态控制[J]. 生态学报 2009(03)
- [21].植物种群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0)
- [22].两栖动物面临的威胁及保护对策探讨[J]. 环保科技 2012(02)
- [23].荒漠地区柠条种实害虫对寄主斑块质量与格局的反应[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07)
- [24].生境破碎化对食果动物及种子传播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1(11)
- [25].草原景观下昆虫群落及种群对生境破碎化的反应[J]. 草业学报 2009(06)
- [26].九寨沟保护区植被景观变化与生境破碎化研究[J]. 地理科学 2009(06)
- [27].陕西凤县林麝生境破碎化及其景观指数评估[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8(03)
- [28].土著杀手——葎草[J]. 大自然 2013(01)
- [29].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鸻形目水鸟适宜生境变化:以崇明东滩迁徙停歇地为例[J]. 生态学杂志 2014(12)
- [30].微天下[J].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33)
标签:苏州论文; 生境破碎化论文; 生物多样性论文; 植物论文; 鸟类论文; 鱼类论文; 两栖类论文; 生境破碎度指数论文; 景观演变论文; 人文驱动力论文; 规划纲要论文; 保护措施论文;